学术投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7-0893
  • 国内刊号:44-1419/R
  • 影响因子:0.69
  • 创刊:199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67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西医结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1期文献
  • 老年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老年性骨折患者并发症是由于长期卧床不起所致.常见骨折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曾华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以缓慢的血流速度和透析液,通过弥散和对流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技术.

    作者:吕碧仪;陈小玲;蔡仲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健脾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健脾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健脾和胃方,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疗程均为1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增高、正常胃电频率百分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和胃方通过多途径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动力,而且疗效确切.

    作者:吴华清;王爱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肺纤维化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肺纤维化的有效性.方法 比较分析皮质激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单用糖皮质激素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及PaO2、SaO2的改善.结果 糖皮质激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肺功能、PaO2、SaO2,均得到了缓解,联合治疗组较单独应用皮质激素组,肺活量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能促进炎症修复、改善病情、缩短病程.

    作者:刘伟;许力军;丁会;华树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切开挂线术一次性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治愈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3年来治疗的72例高位肛周脓肿病例,其中49例切开挂线术,23例行单纯性切开引流术.结果 单纯切开引流组治愈率17%(4/23),切开挂线组治愈率88%(43/49),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切开挂线手术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有效手术方法,正确寻找与处理内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民生;夏克静;陈晓岚;盛光;舒洪权;陈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钩针松解术配合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LDH)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的疾病之一.

    作者:何庚聪;毛德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体会

    甲状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其病理分类大多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得当则预后良好.

    作者:杨东亮;徐杰;吴美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舒筋止痛手法治疗KOA关节镜术后215例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retrograde osteoarthros is of knee Joint,简称KOA)是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据我国初步调查,KOA患者占全国总人口的3%,已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导致工作能力丧失的第二大疾病,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女性[1].

    作者:贾丽涛;王平;张君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母婴预后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母婴并发病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妊娠期糖尿病与正常对照组88例的妊娠结局.包括孕产妇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病、胎膜早破、早产、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并发症(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死宫内、畸形、窒息).结果 GDM组孕产妇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病率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尤其未经系统治疗者发生率高.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胎死宫内、畸形、剖宫产、早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及胎儿有很大危害,及时诊治,加强管理,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廖绮琳;蔡利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疗法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本文作者综述了多种中医疗法抗HP感染的特点及疗效,并指出现有中医疗法的局限.认为开发推广切实有效、临床应用方便的中医疗法以及从微观和分子水平深入研究中医抗HP感染的实质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李雪萍;窦逾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笔者从分期论治、辨证分型、特殊疗法、实验研究等不同角度,概括了近几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提出中医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但辨证分型、疗效判定标准及科研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邰长利;宫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健脾平肝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健脾平肝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法,治疗组服用健脾平肝降压汤,与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患者作对照,两组各观察30例.结果 症状疗效:治疗组主要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药前、后血压:组内治疗前、后血压对比,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有明显降压效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降压效果相当.治疗组在改善血脂和微循环方面效果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平肝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具有积极意义,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

    作者:潘力弢;李耀芳;金庆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量培养诱导乳腺癌患者自体DC和CIK细胞的研究

    目的 探讨获得大量乳腺癌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cells,CIK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经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取50mL外周血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AIM-V无血清培养基培养DCs和CIK,并设健康人对照组,用RPMI 1640完全营养培养基.结果 实验组PBMC产出2×108个并诱导出1.2×107个DCs和2×109个CI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Cs的CD86、CD11c和HLA-DR分子都有较高表达,CIK细胞CD3+、CD56+双阳性细胞达到14.41%.细胞毒实验提示CIK细胞有强大的杀瘤活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经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用AIM-V无血清系统培养,少量外周血可诱导大量优质自体DCs和CIK细胞.

    作者:王先明;何劲松;陈伟财;王敏;闵军;邵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和血益智方对VD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血益智方对VD大鼠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VD模型制作成功后随机分为和血益智方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思尔明组、生理盐水(NS)组.用穿梭箱和水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并作海马HE常规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和血益智方、思尔明均能缩短VD大鼠穿梭箱买验主动逃避时间和遭受电击时间,减少遭受电击次数;能缩短VD大鼠水迷宫实验时定位航行潜伏期、游泳的路径,增加大鼠空间探索实验中穿越原目标的次数.NS组海马细胞体积变大、核变小、有核仁消失和核固缩;除假手术组正常外,其余各组海马细胞层次有减少,但细胞排列比较密集、细胞形态尚可.结论 和血益智方可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田先翔;梅琼彬;王立;袁芳;袁尚荣;吴正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赤芍水提物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促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法,研究灌服赤芍水提物后的犬血清对乙醛造模后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乙醛造模后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作为体外研究模型,以赤芍水提物给彼格犬一次性灌胃,取给药前的血清、给药后1h、2h、3h、5h血清作为实验药物血清.以流式细胞法(flow cytometry)分别检测以上采血时间点上2%浓度的药物血清对乙醛造模后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作用72h后的促凋亡作用.结果 2h、3h两个时间点的含药血清能明显促进HSC-T6细胞的凋亡,其中2h2%含药血清的促凋亡率5.71%,3h2%含药血清的促凋亡率5.73%.和同样条件下用空白血清培养的HSC-T6细胞相比其凋亡比例显著性增加(均为P<0.05).在药物血清的作用下两个时点组的HSC-T6细胞在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0.05):而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但G2/M期并没有一致性的变化.结论 两个时点的药物血清对HSC-T6细胞都有显著的促凋亡作用,且能显著增加HSC-T6细胞在G0/G1期的比例及显著降低S期的比例,这可能是其抑制HSC-T6细胞增殖及促凋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韩海啸;李军祥;刘大新;朱陵群;崔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Bax、Bcl-XL在骨关节炎软骨及滑膜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Bax、Bcl-XL基因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及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根据文献采用石膏固定方法制作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等方法检测Bax、Bcl-XL在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及滑膜中的表达和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在滑膜细胞中Bax、Bcl-XL的表达实验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在软骨细胞中Bax的表达实验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软骨细胞凋亡程度与Bcl-XL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Bax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Bax、Bcl-XL基因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欧阳侃;王大平;熊建义;刘黎军;刘建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药物诱导H37Rv株基因突变的应用研究

    目的 用利福平、异烟肼药物作用H37RV株,诱导基因突变,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耐药茵株突变基因位点.方法 H37Rv菌株用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和异烟肼加入培养液中观察菌株的耐药生长情况,耐药菌株用PCR扩增产物杂交,基因芯片检测药物作用部位是否有突变,检测突变基因位点.结果 利福平药物诱导H37Rv耐药,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菌株,rpoB基因531位发生突变,TCG转变为TTG,直接测序发现在相同位点发生突变.耐异烟肼耐药菌株katG基因315位发生突变,AGC转变为ACC.同时加入两种药物的耐药株用基因芯片检测分别在rpoB基因531位,katG基因315位发生突变.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的机理与药物作用基因位点突变有关.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耐药菌株基因突变,不仅可以准确地确定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快速、高效、设备简单,并能同时检测分析成千上万个基因有关突变位点.

    作者:孙建中;黄桂芬;王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对恶性循环的理论探讨及思考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间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反复交替发展常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疾病恶化直至死亡.本文作者试图从中医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阐释,并力图将其某些优势借鉴应用到中医上来,以解释一些中医问题.

    作者:毕礼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不一致探因

    目的 探讨形成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不一致的原因,为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探究其分型方法,寻找分型不一致的根源.结果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不一致的成因,与采用的辨证体系不同、分型层次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对兼夹证型的认识不同有关.结论 形成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有四,一是采用的辨证体系不同导致所分证型不同;二是分型层次不同导致证型数量不同;三是学术流派不同导致所分证型不同;四是对兼夹证型的认识不同导致所分证型不同.这也是中医辨证分型难以统一,难以规范化的根源所在.

    作者:钱小奇;陈红;田晓虹;陈朱;夏丽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声与X线钡餐造影诊断先天性肥厚型幽门梗阻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梗阻的临床意义及比较X线钡餐造影诊断的优势.方法 对26例患儿通过超声与X线钡餐造影观察幽门管长径、环形肌厚度、幽门管前后径及蠕动情况等指标.结果 26例患儿中5例应用超声单独作出诊断,21例应用超声与X线钡餐造影诊断中,超声诊断19例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例为幽门前瓣膜,均与手术相符,诊断率100%.结论 应用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可为临床提供方便快捷、准确可靠的手术依据,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可作为常规替代检查手段.

    作者:袁榕;刘慧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我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丰富,中药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中药传统剂型(膏丹丸散)伴随我们走过了千百年的历史,上世纪中叶,中药制剂迅速发展,出现了片剂、冲剂、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研发成功,使中药制剂走上了一个新平台.

    作者:杨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006年载文计量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以下简称<深圳杂志>)载文作者,探讨提升<深圳杂志>竞争力的对策.方法 按照文章发表的时序逐篇统计<深圳杂志>2001-2006年间刊登的文章数量、学科分布及作者机构类型、分布地区、合作度、基金论文等情况.结果 所载论文以本埠作者为主,医院一线作者居多;与临床有关的论文占79.62%、论文合著率68.34%、单篇论文合作度为2.72、基金论文占论文总量的11.09%.结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是该领域较高水平的专业学术期刊,有较严格的审稿、用稿制度,保证了刊物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该刊作者分布范围广,应进一步发展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作者群,增加核心作者,提高基金论文数量.

    作者:贾秀琴;李晓萍;吴正治;杨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