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7-0893
  • 国内刊号:44-1419/R
  • 影响因子:0.69
  • 创刊:199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67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西医结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2期文献
  •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4例,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另52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和膝关节康复情况,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经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的5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症状改善、临床治愈率等方面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同时,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可以极大的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叶颜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不同擦浴方法对高热患儿降温效果的护理观察

    目的:通过两组不同的擦浴降温方法比较,探讨青蒿洗剂擦浴对小儿外感高热的降温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常规给予美林退热混悬液口服,治疗组同时加用青蒿洗剂擦浴,对照组给予温水擦浴.在擦浴后分别测量30、60、90、120 min后的体温,并与擦浴前所测的体温进行比较.结果:擦浴后30min时两组效果相当,但擦浴后60、90、120 min时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青蒿洗剂擦浴对高热患儿具有良好且较持久的降温效果.

    作者:王伟平;黄木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胆汁淤积症的胎心基线与甘胆酸含量的相关性及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电子胎心监护基线变异与血清甘胆酸(CG)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方法:采集被观察对象晨间空腹静脉血3mL,用放射免疫法(CG RIA)监测ICP孕妇血清的CG含量,选择同期55例无其它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孕妇加以对照,同时进行电子胎心监护,监测其基线变异值的变化.结果:ICP患者组的CG 100%高于正常妊娠组,其胎心电子监护中基线变异值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CG含量与电子胎心监护中基线变异值呈负相关(γ=0.52,P<0.05);ICP组孕妇CG含量与其电子胎心监护中基线变异值呈负相关(γ,=0.52,P<0.05);电子胎心监护中基线变异的异常率在ICP患者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x2=4.37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P患者CG含量增高与其胎心电子监护中基线变异值呈负相关.临床可依据基线变异值有效地监测ICP患者妊娠的安全性,及时提供其治疗方案和护理对策.

    作者:梁纯丽;张再青;郭子平;邱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40例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腕关节各项功能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先断裂、畸形愈合和再次骨折,均无出现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操作简单,愈合率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渭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压氧周波超短波治疗丹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寻求治愈丹毒症较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高压氧周波超短波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超短波进行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较快,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P<0.01).结论:高压氧周波超短波治疗方法治疗组安全、舒适、副作用小,是综合治疗丹毒症的一种好方法,值得临床借荐.

    作者:那艳荣;梁建军;梁靖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10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药汤剂内服,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疗程.比较两组间及治疗前后活动性指数(BASDAI)、功能性指数(BASFI)、晨僵时间,比较两组的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功能受损情况及僵硬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伟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结合治疗急性膀胱炎51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各51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两种方案,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88.2%)(x2=6.37,P< 0.05).随访6月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3.92%,西医治疗组复9例,复发率17.65%,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x2=4.99,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膀胱炎优势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及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颊脂垫瓣填塞腭裂松弛切口对上颌骨发育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颊脂垫瓣填塞腭裂松弛切口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3~4岁(Ⅱ°~Ⅲ°)腭裂患儿,应用腭裂常规术式进行修补,其中15例术中即刻游离两侧颊脂垫瓣填塞于双侧松驰切口骨组织与黏膜组织暴露面中,定为实验组;另15例采用松弛切口处碘仿纱条填塞固定,定为对照组;随访观察5年,两组分别取X线头影测量和上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两组腭裂患儿之间的上颌骨发育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颊脂垫瓣填塞腭裂松弛切口为上颌骨正常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作者:张敏;刘莉霞;郑苍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带宁合中药外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带宁胶囊配合中药外用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进行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术后进行中药综合疗法(口服经带宁胶囊、中药灌肠及中药外敷),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25例术后应用长效GnRHa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缓解,CA125、EMAb的变化,伴随症状(肛门坠痛、性交痛、经期延长、经量过多等)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痛经症状及伴随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CA 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显著下降(均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带宁配合中药外用与GnRHa皮下注射均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及病理基础,但中药多途径联合疗法较GnRHa皮下注射费用低,且治疗期间没有任何不适感,如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即可备孕,免除患者由于等待产生的焦虑情绪.

    作者:柴洪佳;杨喆;邹志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的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的原因,为今后临床此类情况提供应对措施和参考.方法:对在本院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36例40眼青光眼患者眼压不降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在统计后发现其中恶性青光眼有9例11眼,滤过泡扁平瘢痕化有16例18眼,手术后前房出血的有4例4眼,术前有持续高血压的3例3眼,术后白内障2例2眼,手术方法不佳1例1眼,手术操作失误1例1眼.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滤过泡扁平瘢痕化,比其他情况造成的眼压不降概率明显要高.

    作者:廖宗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手术配合中医药对早期ANFH保头治疗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西医认为该疾病是由于不同的病因破坏股骨头的血液循环,终导致股骨头塌陷、髓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该疾病属于“骨蚀”、“骨痹”、“骨萎”等范畴,临床上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早期保头治疗尤其重要,目前行手术配合中医中药保头治疗方式在临床上交单纯手术治疗方式取得更佳的疗效,故本文作者通过综合近期中西医结合方面保头式治疗股骨头相关文献数据,简述目前对手术配合中医药对股骨头保头治疗的新进展情况.

    作者:姜南星;王大伟;关键;梁瑞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诊治进展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一常见病、多发病,美国每年有CAP患者300万~560万例,超过100万人次住院,住院患者平均病死率为8.8%~15.8%,居所有疾病死因的第6位;据估计我国每年至少有肺炎患者250万例,死亡约12.5万例[1].本文作者就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国内外相关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高鹏;熊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厄罗替尼在复发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厄罗替尼在复发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安全性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临床分期为Ⅲ期或Ⅳ期,至少接受过一线或二线含铂类+第三代化疗药的两药联合方案化疗,再次复发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厄罗替尼150 mg,每天1次,直到患者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为为止.COX模型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共3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入组分析,总有效率(CR+PR)和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22.2%和63.9%,中位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7个月(95%CI 7.0 ~ 12.4)和4.1个月(95%CI 1.2~ 12.4),1年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33.9%和17.4%.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P=0.005)、吸烟史(P=0.022)以及厄罗替尼治疗的近期疗效(P=0.034)和皮疹不良反应(P=0.035)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在7例患者留有足够的组织以检测EGFR突变中,3例(42.9%)有EGFR突变,其中2例达PR,1例SD.结论:厄罗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好,患者的部分临床和分子特征如女性、无吸烟史和EGFR突变可作为预测厄罗替尼的疗效指标.

    作者:邹银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法降低D-Dimer、HSP 70高表达对改善AIS临床症状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降低D-Dimer、HSP 70高表达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6例AIS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合灯盏细辛注射液;疗程5d.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点(第1、3、5天)D-Dimer、HSP 7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中风证候积分的差别.结果:①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IHSS评分:对照组治疗后第3、5天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3、5天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治疗后第3、5天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3、5天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3、5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微循环指标:各组内治疗前后D-Dimer、HSP 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D-Dimer、HSP 70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法,可明显降低D-Dimer、HSP 70高表达,改善AIS微循环障碍并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从而显著降低AIS患者NIHSS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黄莉;赵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常用类风湿关节炎缓解标准的比较及临床诊疗中实用性的探讨

    目的:了解国内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缓解情况,评价各RA缓解标准的优劣和临床实用性.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的RA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使用9种RA缓解标准进行评价,了解各缓解标准达到的缓解率,对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各标准的相关性、差异性.结果:共完成调查问卷310份.其中240份为有效问卷.ACR标准严格,缓解率为15.4%,缓解率高的为DAS28-CRP标准,为47.2‰其余分别:mACR (22.1%)、Clin42 (22.6%)、CDAI (23.8%)、Clin28 (26%)、SDAI (26.4%)、DAS28 (32.1%)、RAPID3 (32.4%).9种缓解标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ACR标准严格,可以认为达到真正的缓解,DAS28标准相对宽松,部分有残余病情活动.RAPID 3标准操作简便,将其作为日常临床诊疗中评价病情缓解的标准值得探讨.

    作者:路晓燕;李春;王庆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UPLC测定中药材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几种药材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以ACQUITY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甲醇-乙腈-0.2%乙酸水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 nm,柱温35℃,检测时间7min.检测含羞草、小叶榕、布渣叶、蒲葵、软叶刺葵、淡竹叶、木豆叶和白花败酱草等8种中药材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结果: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符合液相色谱法要求;牡荆苷、异牡荆苷均在5~250ng (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0%、98.35%(n=9),RSD分别为0.43%、0.45%.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能同时快速测定这8种药材中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含量.

    作者:林菲娟;许晓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胰敏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胰敏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糖胰敏治疗T2DM的药效机理.方法:采用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T2DM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T2DM模型组、糖胰敏大、中、小剂量组、西药达美康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开始定期动态地监测血糖变化,治疗4周后检测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进行胰岛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大鼠血糖开始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糖胰敏大剂量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糖胰敏组大鼠血糖、血甘油三酯(TC)、血总胆固醇(TG)、游离脂肪酸(FFA)均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胰岛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糖胰敏治疗组胰岛数量及胰岛内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胰岛素阳性表达显著增强.胰岛细胞凋亡明显减弱.结论:中药复方糖胰敏能够有效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其机理可能为调节糖脂代谢,降低糖毒性、脂毒性,减少胰岛细胞凋亡,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有效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作者:李映红;戎志斌;李桂云;吴正治;贾秀琴;张永锋;杨敏;陈嫚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宋欣伟从风火论治白塞病经验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又称贝赫切特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并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多个系统的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1].在我国,女性患者略多见,而有内脏器官及眼受累的,则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均在青壮年时期.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材料显示,发病年龄小者为12岁,大者为44岁[2].

    作者:徐琼;宋欣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