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来源Nakamura H,Taniguchi Y,Miwa K,et al.Comparison of the surgical outcomes of thoracoscopic lobectomy,segmentectomy,and wedge resection for clinical stage Ⅰ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1,59(3):137-141.2 证据水平2b.3 背景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虽已成为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切除方法仍有争议.
作者:赵峰;王建军;谢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 文献来源Mahtabifard A,Fuller CB,McKenna RJ Jr.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sleeve lobectomy:A case series [J].Ann Thorac Surg,2008,85 (2):S729-S732.2 证据水平5.3 背景尽管胸外科手术方式发展趋向更加微创,如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但肺叶袖状切除术仍然往往需要从胸腔镜中转开胸.
作者:李简;贲晓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 文献来源研究一:Swanson SJ,Herndon JE 2nd,D'Amico TA,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lobectomy:Report of CALGB 39802—A prospective,multi-institution feasibility study [J].J Clin Oncol,2007,25(31):4993-4997.研究二:Swanson S J,Meyers BF,Gunnarsson CL,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is less costly and morbid than open lobectomy:A retrospective multiinstitutional database analysis [J].Ann Thorac Surg,2012,93(4):1027-1032.
作者:许林;周海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 文献来源Park B J,Melfi F,Mussi A,et al.Robotic lobectom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Long-term oncologic results [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2,143(2):383-389.2 证据水平2b.3 背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手术效果不劣于传统开胸手术等优点,在世界各地已广泛开展该术式,但由于胸腔镜二维视野和手术器械操作的局限性等不利因素,对于复杂的肺叶切除仍有许多困难.
作者:赵珩;姚烽;张冬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 文献来源Cattaneo SM,Park B J,Wilton AS,et al.Use of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for lobectomy in the elderly results in fewer complications [J].Ann Thorac Surg,2008,85(1):231-235.2 证据水平3a.3 背景肺癌是美国癌症相关性死亡的首要死因,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超过50%的患者诊断时年龄大于60岁,30%至少70岁.而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越来越高,提示老年肺癌患者只会越来越多.
作者:王光锁;王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颈总动脉斑块分布特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ENTRAL、MEDLINE、EMBASE、SCI、CBM、CNKI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文献及已发表与未发表的资料.检索语言为中英文.按照纳入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对可以合并分析的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过全面检索及筛查后,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颈总动脉斑块左右侧分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多于右侧,比值比0.72,95%可信区间0.67~0.78,P<0.000 01.结论 颈总动脉斑块的形成表现为左侧多于右侧,并且左侧更能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因本系统评价仍有一些未纳入的评价指标,上述结论需更多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唐琪;夏依达·吐尔逊;穆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因素,为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和CNKI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等方法,应用RevMan 5.1软件对截止2012年2月发表的预测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75篇.暴露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性别、年龄、慢性肺疾病、肺功能、合并糖尿病)、肿瘤部位、治疗方案(放疗前有无手术、是否行联合放化疗及使用放疗增敏剂阿米福汀).Meta分析结果显示其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性别0.97[0.82,1.15],年龄0.90[0.63,1.28],合并慢性肺疾病2.18[1.59,3.0o],放疗前肺功能0.27[0.11,0.65],合并糖尿病2.46[1.33,4.58],左下肺部肿瘤0.71 [0.57,0.90],放疗前肺部手术0.92[0.67,1.25],放化疗联合1.41[1.17,1.71],使用放疗增敏剂阿米福汀2.38[1.79,3.16].结论 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因素有合并慢性肺疾病、放疗前肺功能、糖尿病、左下肺部肿瘤、放化疗联合以及使用放疗增敏剂阿米福汀.本项研究的结果认为肺功能较好且无慢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等合并症的上肺肺癌患者,在单纯放疗的基础上加用放疗增敏剂阿米福汀,可以降低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段晨阳;刘梦颖;吴剑;张杰;张吉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随着电视胸腔镜的出现和影像成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胸部微创外科技术步人了快速发展通道,微创手术范围不断扩大,医患群体的认可和接受程度逐年增高.二十年后的今天,胸腔镜微创手术已日益成为胸外科临床上应用广的手术方式,毫无疑问,胸腔镜微创手术是胸外科界革命性的里程碑式的进步!与此同时,胸腔镜下肺癌微创手术技术亦在不断发展,时至今日,胸腔镜手术中相对难度高的全胸腔镜下肺癌微创手术亦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公认和推荐,可能是目前佳的肺癌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陈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美国学者Church等对精确检测血浆中甲基化SEPT9 DNA(mSEPT9)筛查人群中结直肠患者的方法进行了前瞻性的评价.该研究选取年龄≥50岁、无临床症状的人群进行结肠镜筛查,检查前留取血浆样本,由3个设盲的独立实验室采用RT-PCR分析所有检出的结直肠癌患者和随机分层的其他筛查者血浆的DNA,并对总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标准化.研究结果显示:对53例结直肠癌和1 457例无结直肠癌的研究对象,该方法的标准化灵敏度为48.2%(95%可信区间32.4%~63.6%,粗略灵敏度为50.9%);对于Ⅰ~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分别为35.0%、63.0%、46.0%和77.4%.
作者:杨冬阳;马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进展期胃癌,目前只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阳性的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延长其生存期.但进展期胃癌患者中,HER-2阳性率不足1/4,我国患者这一比例可能更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胃癌新的治疗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染色体重排存在于常见的上皮细胞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中,原癌基因1 (c-ros oncogene 1,ROS1)酪氨酸激酶属于RTK家族,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在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其抑制剂克唑替尼(一种ALK/MET/ROS1抑制剂)可使肿瘤明显缩小.
作者:刘建化;马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肺癌研究的发展,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3月8-9日在广州举行了第十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和应对策略.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肺癌和相关学科研究的600多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作者:于琳;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含缺失值的重复测量资料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在SPSS和SAS中的实现.方法 应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混合线性模型分别对抑郁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治疗后抑郁量表得分为分析指标,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当大量个体的重复测量数据存在缺失值时,方差分析将这些个体排除在外,而混合线性模型将存在测量数据的个体全部纳入分析,二者得出不同的统计推断.结论 混合线性模型可以灵活处理含有缺失值的重复测量资料,能够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结果可靠.SPSS和SAS的MIXED模块都可以实现其统计分析,且在随机缺失情况下结果一致.
作者:周倩;张晋昕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