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医学杂志

循证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国际刊号:1671-5144
  • 国内刊号:44-1548/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200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326
  • 全年订价:1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循证医学杂志   2019年1期文献
  • 小试牛刀:克唑替尼在ALK阳性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应用

    1 文献来源Zhang C,Li SL,Nie Q,et al.Neoadjuvant Crizotinib in 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ALK-rearrangement [J].J Thorac Oncol,2018,Nov 5.doi:10.1016/j.jtho.2018.10.161.[Epub ahead of print]2证据水平4.3背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存在异质性,预后令人不满意.现有的两种主要治疗模式为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或手术加化/放疗.

    作者:王志杰;傅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厄洛替尼对比长春瑞滨联合顺铂辅助治疗ⅢA期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1 文献来源Yue DS,Xu SD,Wang Q,et al.Erlotinib versus Vinorelbine plus Cisplatin as adjuvant 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A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EVAN):A randomised,open-label,phase 2 trial [J].Lancet Respir Med,2018,6(11):863-873.

    作者:闫小龙;夏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辅助治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可切除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1 文献来源Forde PM,Chaft JE,Smith KN,et al.Neoadjuvant PD-1 blockade in resectable lung cancer [J].N Engl J Med,2018,378(21):1976-1986.2证据水平1b.3背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启动抗肿瘤免疫,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并改善生存.

    作者:王长利;韩颖;周嘉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厄洛替尼与标准一线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ⅢA-N2期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1 文献来源Zhong WZ,Wu YL,Chen KN,et al.CTONG 1103:Erlotinib versus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as neoadjuvant treatment for stage ⅢA-N2 EGFR-mutation 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EMERGING):A randomised study [J].Ann Oncol,2018,29(8S):LBA48_PR.2证据水平1b.3背景·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具有相当大的异质性,根据同侧纵隔淋巴结受累程度不同分为ⅢA1~ⅢA4(Robinson分类),而目前治疗方案各异,包括放化疗、手术切除后化疗、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

    作者:康晓征;闫万璞;陈克能;唐文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厄洛替尼辅助治疗可切除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1 文献来源Pennell NA,Neal JW,Chaft JE,et al.SELECT:A phase Ⅱ trial of adjuvant Er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mutant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J Clin Oncol,2019,37(2):97-104.2证据水平1b.3背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手术完全切除后仍可能会复发,这使得应用辅助治疗方法清除癌细胞成为迫切的临床需求.

    作者:杨帆;褚祥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靶控输注与恒速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对比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对比靶控输注与恒速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麻醉专业协作组数据库、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靶控输注与恒速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截止至2018年5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纳入16项研究,合计1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恒速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相比,靶控输注组诱导期平均动脉压波动更平稳(均数差=6.81,95%可信区间1.54~12.07,P=0.01);靶控组苏醒时间(均数差=-2.32,95%可信区间-4.17~-0.48,P=0.01)、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数差=-1.44,95%可信区间-2.86~-0.02,P=0.05)和拔管时间(均数差=-2.41,95%可信区间-4.62~-0.19,P=0.03)均明显缩短;同时,靶控组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均数差=-48.83,95%可信区间-87.80~-9.86,P=0.01)以及瑞芬太尼用量(均数差=-116.62,95%可信区间-218.95~-14.29,P=0.03),降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0.35,95%可信区间0.14~0.84,P=0.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术中知晓、低血压、心动过缓、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恒速输注相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维持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明显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及费用,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

    作者:谌雅雨;谈晓露;张兴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泾县医院2015年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合理性评价分析

    目的 分析泾县医院结肠癌术后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范结肠癌的术后治疗方案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筛选164例就诊于泾县医院并行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病例,分别从化疗方案选择合理性、化疗药物剂量准确性、疗程是否足够、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科室治疗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在此基础上对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导致不合理治疗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化疗方案选择符合指南推荐125例(76.22%),给药剂量符合指南推荐77例(46.95%),化疗疗程符合指南推荐95例(57.93%),6个月完成既定化疗周期81例(49.39%).肿瘤化疗科在化疗方案选择合理率、治疗疗程合理率、6个月完成既定化疗周期比例三个统计指标上合理率明显高于非肿瘤化疗科(P<0.01).表明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还存在巨大的改进空间.结论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应该遵从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及相关指南推荐,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具体用法,足疗程给予化疗、积极预防和治疗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及时评价疗效,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等.尤其在非肿瘤化疗科,医生更应在以上方面加以严格规范,从多方面确保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安全、有效实施.

    作者:章考飞;吴美霖;汪洋奎;傅昌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处方联合患者记录册在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处方联合患者记录册干预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1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与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健康教育处方联合患者记录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漱口正确执行率和两组患者在放疗至30 Gy和放疗结束时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例数.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漱口正确执行率分别为91.4%和55.6%;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放疗30 Gy时Ⅰ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2.8%和28%,Ⅱ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0%和2.7%.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放疗结束时Ⅰ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23%和47%,Ⅱ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11%和28%,Ⅲ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0%和5.5%;干预组患者在放疗至30 Gy(x2-9.882,P=0.004)和放疗结束时(x2=15.99,P=0.00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处方联合患者记录册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医嘱执行力,从而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程度,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作者:赵舜珍;杨翠芹;杨艳珍;李健芳;崔秋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免疫助力——肺癌围术期“武器”再升级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列居全球榜首,早诊早治对其预后至关重要.既往研究表明,围术期化疗可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获益,然而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且治愈率不高,在治疗过程中相继出现耐药,限制了围术期化疗的发展.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晚期肺癌中屡创佳绩,在早中期肺癌患者中开展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于是,研究者们纷纷揎拳掳袖,跃跃欲试.目前,随着几篇重磅级围术期临床研究的发表,早中期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被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本文对近期的几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临床研究做一述评.

    作者:陈婧华;唐文芳;钟文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8年胃肠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胃癌和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重要的两大恶性肿瘤,现将2018年胃肠恶性肿瘤相关进展综述如下.胃癌辅助治疗领域,多西紫杉醇联合S-1成为Ⅲ期胃癌辅助治疗可选方案;围手术期治疗方面,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成为局部晚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新选择;增加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周期数将为患者带来获益;雷莫卢单抗在胃癌晚期一线治疗中未见生存获益;Nivolumab (Nivo)和TAS102分别在胃癌的三线治疗中获得成功.

    作者:董秋美;马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8年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2018年,随着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揭晓,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成为人类对抗癌症的里程碑,同时,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motherapy,CAR-T)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本文将对过去一年来发表的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献以及第60届美国血液病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ASH)会议中关于免疫治疗血液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梅;赖沛龙;翁建宇;杜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8年淋巴瘤研究新进展

    对免疫检查点及免疫治疗相关机制的不断深化认识,使免疫治疗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加速推进.2018年淋巴瘤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也大部分集中在新型免疫治疗药物与化疗联合、双免疫治疗手段联合的临床试验,可以说,2018年是免疫治疗迎来机遇的一年,重要的研究结果接踵而至.

    作者:刘思初;李文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8年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2018年,乳腺癌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揭示了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临床治疗决策.随着多基因检测的发展,以分子标志物为靶点的精准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也不断改变着临床实践.

    作者:曹莉;廖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8年肺癌临床研究进展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2018年发布的GLOBOCAN2018癌症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预测约209万例,死亡约176万例,分别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的11.6%及18.4%,居恶性肿瘤第一位[1].2018年,肺癌研究成果丰厚,这些成果将会深刻影响今后关于肺癌临床工作的开展和科学研究的进行.

    作者:涂海燕;胥冰菲;吴一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8年肝癌TACE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五位常见肿瘤,占癌症相关死因的第二位[1].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肝癌中主要的病理类型,超过70%的患者发现时即为中晚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作为一项重要的介入技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至今,便一直是中晚期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就2018年各大会议及期刊上报道的关于肝癌TACE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及讨论.

    作者:何健;陈晓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