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内科学杂志

国际内科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 国际刊号:1004-2369
  • 国内刊号:44-1633/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74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3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8年7期文献
  • 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共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肥胖、2型糖尿病等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均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内皮源性一氧化氮产生减少,从而提出了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新观点.其共同的发病机制--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己糖胺的生物合成途径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以研究代谢综合征为代表的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病理生理学基础.

    作者:翟斐;李素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PTEN核转位的研究进展

    PTEN是1997年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其缺失、突变和表达减少广泛存在于多种进展期肿瘤中,核内外的PTEN通过细胞凋亡和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近研究发现,PTEN可以通过泛素化进入细胞核内,并通过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维持染色体完整性在核内起到肿瘤抑制作用.本文就PTEN的核转位及其在核内的多种功能作一综述.

    作者:谢彬彬;钟雪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Cajal间质细胞与肥大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

    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病因复杂,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及肥大细胞在炎症性肠病时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它们的分布、结构和数量异常,均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有关.本文就Cajal间质细胞和肥大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陆宗海;林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烟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烟酸是临床上常用的调节血脂异常的药物,具有全面而独特的调脂作用,几乎可以对所有与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的脂类产生有益的调节作用.烟酸通过增加肝细胞载脂蛋白B(apoB)的降解和抑制脂肪降解来降低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及apoB负载的脂质含量;通过抑制肝细胞对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HDL-apo A-Ⅰ)的摄取来升高血浆中的HDL水平,从而增强胆固醇外流和胆固醇逆向转运,终表现出很强的抗AS效应.本文综述了烟酸对AS相关脂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现状.

    作者:王蕾;凌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分子靶向治疗是肺癌治疗的新方法.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药、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药和凋亡诱导药等.与传统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相比,分子靶向治疗能更特异地作用于肿瘤而毒副反应显著减少.虽然目前多数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对肺癌的疗效不佳,但是厄罗替尼、贝伐单抗等对某些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良好疗效展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美好前景.本文对近年来NSCLC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薛聃;周燕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与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含有去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功能结构域,具有细胞黏附和蛋白水解酶的功能,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能水解释放多种膜表面蛋白质的胞外功能区.胞外功能区的脱落影响多种不同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配体等,将影响EGFR的信号传导通路.ADAM有可能作为新的靶点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国成;胡华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前景

    肺动脉高压是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原因,故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尤为重要,目前较有前景的药物包括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本文就自身免疫性风湿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徐遵芳;梁希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心脏再生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干细胞组织工程医学的进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脏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但就移植细胞选择、移植时机、移植细胞数量、移植后细胞的分化、再生能力及旁分泌作用等尚有较多争议,而对其相关分子机制及与基因组织工程、临床药物相互影响等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资料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心脏再生医学中有独特优势,本文将重点讨论BMSCs移植在心脏再生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并就其与基因工程、组织工程和临床药物联合应用加以探讨.

    作者:黄裕立;麦炜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泌尿系结石的内科治疗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一类病因、发病机制不明的疾病,其发病率和再发率高,危害大.如何大程度清除泌尿系结石,防治结石再发是我们应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泌尿系结石的内科治疗进行了综述.

    作者:曾嵘;王俭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皮氧分压测定在糖尿病足中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而下肢皮肤微循环功能障碍致皮肤氧供应减少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下肢血管病变的方法均未能很好反映糖尿病足局部微循环情况,而经皮氧分压测定可以直接反映微循环的功能状态,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足溃疡风险,预测溃疡愈合可能,选择截肢平面,监测病情变化,评价治疗效果,为糖尿病足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翁焕;严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与肝脂肪变性

    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目前我国为常见的两种病毒性肝炎类型.患者不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还发现部分患者在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伴有脂肪变性.目前认为,病毒和宿主代谢因素是导致肝脂肪变性的重要原因,而脂肪变性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和抗病毒疗效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肝脂肪变性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作者:张苹苹;王亚东;赵彩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姜黄素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及其对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姜黄素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其对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以四氯化碳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姜黄素治疗组大鼠于第9周起分别给予姜黄素10、20、40 mg/100 g灌胃,设立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含量,肝组织行HE和Masson胶原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按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系统(SSS)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变化,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时异常升高的ALT、AST、HA、LN、PC-Ⅲ明显降低(P<0.05);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肝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P<0.05),接近正常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降低,且这种效果随着姜黄素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结论 姜黄素具有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增强胶原纤维降解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舒建昌;邓亮;叶国荣;何雅军;吕霞;杨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静脉输注胰淀素对大鼠胰岛激素分泌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外源性胰淀素对高脂饲养的SD大鼠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3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规饲养组(CC组)、高脂饲养组(CF组)、高脂饲养低剂量胰淀素组(AmyL组)、高脂饲养高剂量胰淀素组(AmyH组).饲养28周后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分别于静脉注射葡萄糖后0、3、5、10 min留取动脉血检测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并同时测定血糖.AmyL组和AmyH组大鼠IVGTT前50 min开始以410 pmol·kg-1·min-1及610 pmol·kg-1·min-1的速度泵入胰淀素溶液.结果 AmyH组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低于CF组(P<0.01);AmyL组及AmyH组大鼠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低于CF组(P<0.05, P<0.01);AmyL组及AmyH组血糖均高于CF组(P<0.05).结论 胰淀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异常分泌,但同时降低胰岛素分泌,且此作用强于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造成血糖升高,提示胰淀素对血糖的影响可能与其对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之间的平衡有关.

    作者:王昕;杨文英;萧建中;王娜;赵文惠;刘雪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8例PPH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各项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PPH患者早的症状为劳累后逐渐发生的呼吸困难,其它症状包括胸痛、晕厥、疲劳、周围性水肿.常见的体征是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右心室第四心音奔马律.胸片为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左右肺动脉粗大,肺野清晰.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右心室内径扩大,右心室壁肥厚,室间隔矛盾运动,肺动脉明显增宽.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压常增至正常的3倍以上.右心房压力亦升高,但心排血量降低.结论 PPH应注重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早做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并可延长生存期.

    作者:樊新生;丁振东;樊飒娟;蔡岳华;唐年秀;刘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哮喘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3、-4水平与哮喘控制的关系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13、IL-4水平与哮喘控制的关系.方法 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26例,每例随诊12周,每4周为一个观察点.检测患者血浆IL-13、IL-4水平,结合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肺功能检测数值评价哮喘的控制水平;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13和IL-4的水平.结果 哮喘患者血浆IL-13、IL-4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正常对照组,哮喘患者随诊12周时IL-13和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哮喘组患者ACT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各观察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是随诊4周的肺功能与8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患者血浆IL-13、IL-4水平与目前用来反映哮喘临床控制水平的指标(ACT评分、肺功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 哮喘患者血浆IL-13、IL-4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文娟;张孔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