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影响因子:0.61
  • 创刊:200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外科学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4期文献
  •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收治的2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并对其诊治方法和手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评价.结果本组25例治愈出院,因张力性气胸未能及时纠正术中死亡1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23.1%),其中胸腔积液3例,肾功能不全1例,继发出血1例,真菌感染1例,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作者:李留峥;于杰;洪志鹏;王仕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46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6例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中死亡病例.术后在切口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获得随访42例.其中良性及交界性GIST获得随访26例(26/28),平均随访30个月,为无瘤生存.恶性GIST获得随访15例,平均随访21个月.其中7例为无瘤生存,2例分别于术后第10及21个月发生肝多发性转移,1例术后20个月发生全身骨转移,3例分别于术后第6、9及11个月死于多发性远处转移.结论 GIST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镜检查往往在术前亦难以作出定性诊断,但B超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对诊断比较可靠.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治疗的原则是:良性及交界性GIST以局部切除为主,恶生GIST宜行较大范围的手术,必要时须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作者:陈图锋;卫洪波;崔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制网塞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附120例报告)

    目的总结自制网塞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方法我院自2000年12月~2004年12月,采用美国外科公司的surgipro mesh自制网塞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120例腹股沟疝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天均能起床活动,切口疼痛多在1~2天内消失,术后阴囊血肿2例.术后无切口感染、排斥反应.术后获随访3月~48月110例,无复发病例.讨论自制网塞式补片可以根据腹壁缺损的大小裁剪出不同大小的网塞,使用上灵活机动,使成本降低,更适合基层医院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延年;李文宏;曾宪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1月129例超声检测的局灶性肝脏病变患者进行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增强MR/CT和/或病理检查.结果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对恶性病变诊断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0.7%和93.8%.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好地鉴别良恶性局灶性肝脏病变.

    作者:段红艳;罗葆明;文艳玲;智慧;杨海云;欧冰;冯霞;谬瑞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创伤性膈疝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4年8月28例创伤性膈疝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21例.结果术前确诊19例(67.9%),治愈25例.死亡3例(10.7%),2例死于出血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胸部X线和CT检查是诊断创伤性膈疝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正确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何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探讨其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特点.方法从1989年3月~2004年6月通过6例经我科手术诊治的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讨论.结果 6例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相符率为33.3%(2/6),随访5月~8年,均无复发.结论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为罕见病,术前诊断率低,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确定,本病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作者:李树本;何建行;杨运有;陈汉章;韦兵;殷伟强;成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输尿管异位开口诊治体会(附26例报告)

    目的总结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6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临床表现、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均行B超、IVU检查,CT检查6例,4例行MR检查,膀胱镜检逆行插管造影检查2例,4例从前庭瘘口逆行插入4F输尿管导管造影.联合以上方法于术前确诊24例(92.3%).8例(30.7%)患者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23.0%)行单侧肾脏切除术,12例(46.1%)行上半肾及输尿管切除术.24例随访3个月~8年(平均2年),疗效满意.结论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联合影像学检查,大多数输尿管异位开口可于术前确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上半肾和输尿管切除术及单侧肾脏切除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廖尚范;伊岱旭;黄志明;吴用样;江伟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5年4月对8例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均大于70%,术中都应用Brener转流管及血管补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脑部供血好转,术后颈动脉超声及CTA检查见患侧颈动脉血流增加,未见动脉瘤形成.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和闭塞较有效的方法.术中可常规应用转流管,应用血管补片可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徐国建;罗灿华;谭羽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全麻诱导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探讨两药联合应用时适合剂量.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予异丙酚靶控输注,Ⅱ组予异丙酚靶控输注,并联合应用咪唑安定0.03mg/kg;每组又随机分为A、B两个亚组各10例,A亚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μg/ml,B亚组为3μg/ml.结果Ⅰ A组各时点HR、SBP和DBP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且较基础值升高(P<0.05);Ⅰ B、ⅡA组HR在To较基础值升高,其余时点低于基础值(P<0.05),SBP、DBP在各时点均较基础值降低(<0.05);ⅡB组HR、SBP、DBP在各时点较基础值降低(P<0.05)且低于其余三组;患者OAA/S评分达1分(BIS值55~65之间)所需时间ⅡA组较Ⅰ A组、ⅡB组较Ⅰ B组显著缩短(P<0.05);ⅡA与ⅠA,ⅡB与Ⅰ B低血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0.04mg/kg可减少诱导所需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至2~3μg/ml,缩短诱导所需时间,且不增加诱导过程低血压发生率.

    作者:傅艳妮;岑燕遗;王寿平;彭书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对比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对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名病人分为2组,诱导后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min及插管后2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插管条件由操作者给予评分.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瑞芬太尼组插管条件满意率80%,芬太尼73%.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较基础值均下降(P<0.05).插管后两组间的M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

    作者:林道炜;许东妮;彭书崚;郑晓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总结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期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60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治愈58例,死亡2例.1例死于MODS,另1例死于术后腹腔内大出血.术后并发症是MODS 1例,出血性休克1例,伤口感染4例和不完全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术前、术中处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何道辉;宋明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耻骨固定或经腹壁固定治疗真性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目的总结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不同的途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采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耻骨固定(In-Fast)技术治疗3例,用经腹壁固定(TVT和IVS)技术治疗13例.结果绝大多数病人均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复发.但TVT组有1例排尿不畅,3个月后剪断吊带后变为轻度尿失禁.In-fast组有1例性交不适伴阴道分泌物增加.结论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进行悬吊技术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手术方式.经耻骨固定技术和用经腹壁固定技术这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去选择使用.

    作者:姚友生;黄健;林仲秋;江春;黄海;郭正辉;吕夷松;麦金城;林明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对于预防原发性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68例行大肝癌根治术的患者按术后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TACE组(2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对68例原发性大肝癌行根治性切除后的患者,术后随访长49个月.TACE组术后1、2、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6.7%、34.3%、49.5%;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70.2%、53.7%.对照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6.4%、58.0%、68.5%;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6%、48.3%、25.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大肝癌根治术后辅以介入治疗是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能显著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刘璐;王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外固定器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器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接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骨外固定器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10例,其中单侧外固定支架5例,Ilizarov外固定支架5例.结果所有胫骨骨不连7例得到愈合,骨愈合时间7~11月,平均8.5月;2例随访已5个月,见有明显骨痂生长;1例术后感染复发,经过随访11月,未见明显骨痂生长.结论骨外固定器具有使用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是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接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云浪;刘宇军;许杰;马若凡;丁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00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体会

    目的本文报告300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体会.方法对我科1982年5月~2004年12月300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包括有心律失常105例,肺部感染32例,心包积液5例,低心排15例,低血钾37例,喉头水肿4例.全组死亡12例,总死亡率为4%.死亡原因:肺部感染5例,低心排综合征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败血症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心脏直视手术较成人复杂,手术后的呼吸管理、肺动脉高压的早期处理、及时纠正心律失常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坤棠;闫玉生;童健;陈群清;肖飞;张福伟;冯树生;蒙华;张富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阑尾切除术后早期再手术16例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8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6例阑尾切除术后早期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再手术病例全部治愈.再次手术的术后并发症3例,其中粪瘘2例,腹腔残余脓肿并切口感染1例.获得随访12例,随访时间长8个月,短3个月,平均4.2个月未发现有其它并发症.结论正确诊断,规范手术操作,术中仔细的探查和正确处理常常可以避免或减少阑尾切除术后近期再手术.

    作者:岳维民;伍宏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经积极的针对SAP的药物治疗,其中10例经穿刺或开腹引流进行腹腔减压.本组12例中治愈9例,好转后出院1例,死亡2例.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规进行腹内压监测,不但可及时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而且可协助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腹腔减压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刘振邦;王辉;胡石奇;唐伟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病22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重度痔病应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自2001年10月~2005年3月收治的226例重度痔病患者施行了PPH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作者下移了荷包缝合位置,改进了PPH手术技术.结果 226例重度痔病患者行PPH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3.5 d,经治疗后全部病例痔核回缩、消失满意率达95%,基本满意率为5%.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肛周疼痛,其中102例需用止痛药物止痛.本组患者无肛周感染、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和直肠阴道瘘的发生.2例出现术后出血需要再次手术8字缝合止血.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效果良好,仅有1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复发.结论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是治疗重度痔病的有效手段,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陈双;赖东明;周太成;章立;仵永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及其价值

    目的探讨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价值.方法自2000年11月~2004年12月我科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实施10例肝癌及下腔静脉、肝静脉内癌栓切除手术.其中肝血流阻断手术方法包括有:1.Pringle's手法+肝上下腔静脉侧壁肝静脉阻断(2例);2.Pringle's手法+肝上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阻断(7例);3.Pringle's手法+经膈下胸纵隔内下腔静脉阻断+肝下IVC阻断(1例).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10例手术均获成功.9例患者术后半年内复发,1例至今术后3月未见复发.全组病人中位生存期6个月.结论 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技术下,实施肝癌及下腔静脉、肝静脉内癌栓切除手术,技术安全可行,然而如何加强防止手术后复发是将来研究重点.

    作者:陈涛;刘建平;区庆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与自由门静脉压公式转换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自由门静脉压(FPP)之间的公式转换.方法我科自1998年6月~2004年6月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用彩色多普勒测量门静脉直径(PD)和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PVa)并术中测量FPP.利用流体动力学和高等数学的知识建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模型,推导出血流动力学指标转换为FPP的数学公式(简称:朱氏转换公式).利用朱氏转换公式计算的FPP与术中测量FPP相比较.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测定的PD、PVa代人朱氏转换公式计算出FPP与术中测量FP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朱氏转换公式利用彩色多普勒测量的PD、PVa计算FPP是一个快速、可靠、便捷的方法,对临床动态监测FPP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朱为群;张舒眉;贾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结果本组发现浸润性导管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不典型髓样癌3例,其他另为纤维腺瘤,乳腺组织增生,囊性肿块,炎性改变.恶性者术后3d内入院行乳腺手术,良性者术后半月复诊行B超检查,肿瘤全部切除.结论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是一种合理、安全、有效微创的检查和治疗方法,且不留疤痕.

    作者:王汉峰;华春美;刘贞;袁新红;朱素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精索扭转的诊断及治疗(附26例报告)

    目的总结精索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5年6月~2004年6月期间26例精索扭转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彩超检查(CDU)确诊为精索扭转23例,25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精索扭转.1例手法复位治愈,18例行坏死睾丸切除术.7例手术复位者随访0.5~3年,6例复位睾丸血流正常,1例睾丸萎缩.结论在诊断精索扭转中,CDU与核素显像相比,CDU具有准确率高,方便快捷.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探查行扭转精索复位和睾丸固定是提高睾丸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刁伟霖;张海滨;刘建华;杨明;朱广兴;冯彦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工材料补片在老年人脐疝手术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人脐疝人工材料补片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科2003年3月~2005年1月对6例老年脐疝患者行人工材料补片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经过顺利,无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8个月均无复发,无明显不适.结论以人工材料行老年患者脐疝修补术方法可靠,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利刚;李明伟;林烈文;潘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可吸收网在保脾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本文就可吸收网在脾外伤、游走脾等保脾手术中的应用.回顾了此手术的实验基础及临床应用进展,总结其临床应用范围、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唐诗彬;李家潜;陈积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阴茎异常勃起6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阴茎异常勃起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经积极手术治疗及综合护理后效果满意.结论阴茎异常勃起的治疗关键在于改善阴茎海绵体的静脉回流,减少海绵体内压,解除异常勃起状态.

    作者:李文平;罗苑娇;胡穗琼;邢映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回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为了处理和预防回肠造口并发症,提高造口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护理程序,通过对35例回肠造口术病人术后进行仔细观察和评估,找出病人存在和潜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一系列对症处理,除一例病人因全身衰竭死亡外,其余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全愈出院.结论有目、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达到防治造口并发症的目的,提高了造口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梁明娟;李燕;李少华;黄丽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人肾移植护理特点

    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是肾移植,而老年人肾移植在护理上有着其本身的特点.术前准确全面的评估、术后根据老年人肾移植的特点有针对性护理是成功的关键.本文10例的老年人肾移植就是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的特点进行护理.

    作者:胡穗琼;李文平;余庆梅;邢映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16例体会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但术后复发一直是人们所关心问题.近年来,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并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我院自2003~2004年为116例患者进行了该术式,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志高;吴伟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对兔大部分肝切除术后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肝切除术后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 32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生长抑素组,并建立门静脉置管及肝切除动物模型.术中及术后持续给药,比较各组间门静脉压力的差值.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生长抑素组肝切除术前与术后门静脉压力的差值显著减少(P=0.003).结论生长抑素可明显降低肝切除术后升高的门静脉压力,而且其降压作用是持续而稳定的.

    作者:叶华;何波;文艳玲;肖治宇;孙健;王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深低温对肝脏Glisson管道三级分支以上区域的冷冻效应

    目的了解深低温对肝脏Glisson管道三级分支以上区域的冷冻效应.方法 30只小猪,随机分为4组,用平底冷冻头分别对A组动物第一肝门部、B组动物左肝外叶的Glisson管道、C组动物左肝外叶Glisson管道的主要分支区域进行3分钟的直接深低温冷冻(冷冻时阻断肝门);对照组:仅阻断肝门3分钟.术后观察动物血清肝功能的改变,患肝的病理变化,并用彩超了解受冻管道的情况.结果 A组动物肝门部的胆管系统在冷冻后出现严重损伤,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的胆管坏死、狭窄、胆瘘、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肝门部较大坏死物质也会对门静脉造成压迫;在B、C组,冷冻可造成受冻部位肝实质、胆管及门静脉分支管壁的坏死,而肝动脉分支不受影响,术后8周原冷冻区的肝动脉、门静脉分支的管腔依然保持通敞,所在肝叶萎缩、纤维化.结论如对第一肝门部进行直接深低温冷冻,应注意避免损伤胆管系统;而机体可耐受对部分肝叶Glisson氏管道系统二、三级分支区域的直接深低温冷冻,冷冻可造成受冻部位肝实质的坏死,达到外科治疗目的.

    作者:刘建平;陈涛;凌云彪;陈小萱;区庆嘉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