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Gilbert术式与Lichtenstein、Rutkow术式应用于巨大腹股沟疝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巨大腹股沟疝患者,将入选的168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三组,Lichtenstein术组(65例),Rutkow术组(53例)和Gilbert术组(50例).3组患者观察、记录和统计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股静脉血流速度、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复发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各组间在年龄、性别、疝类型和分类、术后疼痛和晚期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0.05).手术时间Lichtenstein组为62.2±22.7 min,Rutkow组为57.4±19.8min,Gilbert组为75.4±34.3 min,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Lichtenstein组、Rutkow组和Gilbert术组平均股静脉血流速度术前值分别为14.08±4.27 cm/s、12.99±3.91 cm/s和14.32±3.25 cm/s,三组间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173);术后平均股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3.01±2.32 cm/s、12.02±2.07 cm/s和13.93±2.77 cm/s,三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6).早期并发症中,在Lichtenstein组中3例(4.61%)、Rutkow组1例(1.87%)和Gilbert组4例(6%)观察到血肿.Lich-tenstein、Rutkow和Gilbert组手术费用分别为12887±595、13573±647和14201±875,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种手术有各自特点,Gilbert术式效果更好,但操作稍复杂,需时较长;Lichtenstein术式较简单,若选择局麻下操作可行.
作者:陈文锋;郑喜岳;黄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患者60例,根据前后顺序分为2组(n=30),多模式镇痛组和对照组.多模式镇痛组的镇痛方案具体为:①帕瑞昔布钠的静脉使用;②腹横肌平面阻滞;③无阿片类药物的静脉镇痛泵.对照组只使用传统静脉镇痛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M组术后2h、6h、12h、24h、48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多模式镇痛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发生率、追加止痛药及追加止呕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多模式镇痛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 多模式镇痛能有效减轻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嘉羿;洪玉;王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不常见,源于病变的甲状腺淋巴组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的自身免疫作用有关.本文以一例74岁老年女性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诊治过程,并通过文献复习PTL的临床、病理等特征及治疗方法.
作者:陈志伟;曹明溶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下修补的138例符合标准的腹股沟疝病人.TAPP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A组,TEP治疗的68例患者为B组.比较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TAPP组与TEP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229.0±72.8)元和(8928.4±127.5)元(t=5.243,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7.015、1.742、1.161、0.091,P=0.057、0.084、0.248、0.927).并发症方面,二组腹股沟区血清肿、尿潴留、术后疼痛、阴囊气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0.229、0.079、0.771、0.145,P=0.747、0.633、0.779、0.380、0.703).2组术中均未出现重要血管、腹腔器官等意外损伤.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发和补片感染发生.结论 TAPP及TEP治疗腹股沟疝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TEP较TAPP能减少住院费用.初学者或普通外科医生应首选TAPP,TAPP能为TEP打下基础,TEP适合从事疝外科的专科医师.
作者:汤福鑫;周太成;江志鹏;李英儒;马宁;甘文昌;侯泽辉;余卓敏;刘伟;陈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生化结果,筛查其肾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与结石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2015年8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5例肾结石患者,统计其性别、年龄、BMI及血生化指标的结果,筛查其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分组为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并且无高血糖、高尿酸、高甘油三酯的泌尿系结石组185例,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的单纯结石组203例,利用红外光谱法对结石标本行结石成分分析,比较两组结石成分的差异性,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两组分类资料,t检验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分级与结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肾结石BMI、血尿酸、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肌酐指标较单纯结石组明显升高,血白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分组对照结果:合并高血压肾结石组结石成分构成分布与对照组比较不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分为草酸钙类(32.97%)、尿酸类(23.78%)成分增多,而碳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磷酸镁氨结石则减少.高血压不同分级与肾结石成分两者间,Pearson相关性分析,χ2=27.578,P=0.016;r=0.100.尿酸性结石与高血压分级Pearson相关性分析r=0.270,P<0.05;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尿酸、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低蛋白血症、血尿素氮肌酐升高是肾结石的危险因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肾结石常见的结石成分为草酸钙结石及尿酸性结石,高血压分级程度与尿结石成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尤其与尿酸性结石存在一定正相关.
作者:崔学江;冯权尧;胡明;黄益恒;杨云杰;赵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术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对结直肠肿瘤局部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7年至2010年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具备该中心术前肠镜资料或手术病理证实肠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炎症组(肠镜下肠炎及手术病理肠炎)及对照组;比较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结节转移、其他手术病理资料及生存预后等指标;比较总体生存及肿瘤复发等随访情况,随访时间3年.结果 回顾病例907例,纳入研究346例;其中炎症组患者共70例,包括镜下远处肠炎39例(20.2%)、镜下肿瘤原位肠炎16例(22.9%)手术病理肠炎15例(21.4%),对照组276例(78.8%).炎症组进展期肿瘤发生率74.3%(P<0.001),淋巴结转移率62.3%(P<0.001),癌结节转移率40.2%(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病理肠炎是进展期肿瘤(P=0.016)、淋巴结转移(P=0.017)及癌结节转移(P=0.017)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镜下远处肠炎是进展期肿瘤(P=0.003)、淋巴结转移(P=0.017)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结论 手术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与肿瘤的分期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此类病例可用于结直肠炎症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
作者:李森茂;陈永乐;廖艺;何真;柯嘉;吴现瑞;兰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ADR)与前路减压椎体融合术(ACDF)对比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共完成随访单节段CSM患者40人,其中19人采用ACDF治疗,21人采用CADR治疗,两组患者分别观察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的JOA评分与NDI评分,以及JOA评分改善率;检查MRI与X线影像变化,观察术后减压效果及内置物位置是否满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组内比较,术后各个时间段JOA评分、N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ACDF组与CADR组术后各时间段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NDI评分CADR组术后各时间段均优于ACDF组(P<0.05);ACDF组JOA评分优良率为84%,CADR组为9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影像学表现,末次随访ACDF组融合成功率为94.7%,CADR组2例发生轻度异位骨化,但人工椎间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通过与经典前路融合术式的疗效对比,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不仅能获得同样优良的减压效果,还能利用仿生假体维持原有的椎间活动能力,有效避免因融合导致的周围骨关节代偿功能增加而发生的退变,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作者:张岱捷;房清敏;王大巍;张天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地氟醚与七氟醚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血糖和乳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颅脑肿瘤切除的患者64例,年龄21~62岁,ASA分级Ⅰ~Ⅱ级,体质指数20~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氟醚组(Group Des,n=30)与七氟醚组(Group Sevo,n=34),分别采用地氟醚、七氟醚吸入麻醉.分别于手术前(T0)、手术1小时(T1)、手术2小时(T2)、手术结束(T3)取动脉血1 mL,检测血糖和乳酸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均升高,在四个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在各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乳酸无明显升高,在各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各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氟醚与七氟醚麻醉均增加颅脑肿瘤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李礼;曾剑锋;罗建伟;陆福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中NGF及其受体TrkA、P75的表达及与临床腰腿痛关系.方法 该研究包括6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手术切除椎间盘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GF及其受体TrkA、P75的表达及应用ELISA法检测NGF蛋白表达水平.比较轻度退变及高度退变椎间盘NGF蛋白水平,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椎间盘NGF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患者腰腿痛及功能障碍分别采用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比较不同的NGF蛋白水平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 NGF及其受体TrkA、P75均在椎间盘类软骨细胞中表达,NGF蛋白表达水平在轻度及高度退变椎间盘中无明显差异,NGF蛋白表达水平同NGF及其受体TrkA细胞阳性率明显相关,术前患者腰腿痛同NGF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术后残留腰腿痛在高NGF水平组患者中更明显.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椎间盘中存在NGF及其受体TrkA、P75的表达,椎间盘细胞自分泌NGF是椎间盘中NGF重要来源,术前椎间盘NGF水平同术后腰腿痛残留明显相关,这种结果显示椎间盘NGF促进腰腿痛的发生.
作者:王刚;禤天航;罗荣森;曹正霖;关宏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局麻与硬外麻醉下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探讨基层医院在有限条件下治疗腹股沟疝更适宜的麻醉方式.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研究的患者为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半年来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所有患者分成局麻组与硬外麻组,两组均采用疝囊高位结扎+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和差异;记录术后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出院后嘱病人1周后回院复查1次,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电话随访1次.结果 两组皮下血肿、术后伤口感染、阴囊肿胀、腹股沟神经与腹腔脏器损伤、术后伤口疼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恶心/呕吐、头昏/头痛、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均比硬外麻组低或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2年随访中各有2例出现腹股沟区疼痛,服用NSAIDs类药物好转.两组术后1月、6月、12月和24月VAS评分结果,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表3).两组患者对手术中麻醉满意情况见表4,硬膜外组满意患者多于局麻组.结论 基层医院实施局麻下开放式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可行,也不增加慢性疼痛的发生.
作者:刘国华;卢伟坚;廖波;程峰宝;李开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本课题纳入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低浓度组(L组)和高浓度组(H组),每组50名患者.L组的七氟烷吸入浓度为1.5%,H组的七氟烷吸入浓度为3%.术前1d、术后1d、术后2d和术后3d使用谵妄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AM-CR)评估谵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1 h(T1)、术后6 h(T2)、术后1 d(T3)抽取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 H组术后3 d内的POD总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5),H组T1、T2的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L组(P<0.05),复苏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吸入3%的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可导致接受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增高,吸入1.5%的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陆文敏;林宗航;黄雪芳;李雪梅;张斌;付宝军;张雪影;李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经验.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45例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组)23例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组)22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2,P>0.05).PKEP组切除前列腺组织较PKRP组更多(t=3.462,P<0.01),且术中出血量减少(t=5.395,P<0.01),且PKEP组未出现穿孔发生.随访3个月两组IPSS及QOL明显下降,残余尿明显减少.PKEP组IPSS及QOL显著低于PKR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5;t=2.761,P<0.01).两组PVR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PKRP相比,PKEP可切除更多前列腺增生组织,术中出血少,手术更安全.
作者:苏斌;方建宁;吴妙锋;邱志勇;蓝燕思;陈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电话随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康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两家医院TKA术后患者15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第1和3个月行常规门诊复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体化电话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1和3个月时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计划以外返院复诊人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WOMAC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SF-36各项评分和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计划以外返院复诊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个体化电话随访可促进TKA患者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减少计划以外返院复诊次数.
作者:陆晓华;黄嘉宝;胡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术前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空芯针穿刺(US-CNB)在检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并有腋窝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的所有乳腺癌病人.计算US-CNB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性,同时统计Kappa值以明确一致性情况.分析US-CNB结果 与N和T分期的关系.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US-CNB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1.8%(90/98),特异性为58.3%(21/36),PPV为85.7%(90/105),NPV为72.4%(21/29),误诊率为41.7%(15/36),漏诊率为8.2%(8/98),约登指数为50.1%,准确性82.8%(111/134),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比较US-CNB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Kappa=0.535.排除新辅助化疗患者14例,特异性、PPV和误诊率分别为95.5%(21/22)、98.9%(90/91)以及4.5%,约登指数87.3%,准确性92.5%(111/120),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P<0.0001),比较排除后US-CNB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Kappa=0.777.随着T和N分期的增加,US-CNB的敏感性增加.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前腋窝淋巴结空芯针穿刺可作为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靠方法,与术后病理有较高的一致性.淋巴结穿刺结果阳性可能与乳腺癌较高肿瘤负荷相关.
作者:梅静思;胡越;顾然;刘凤桃;王红莉;蒋小芳;申时雨;龚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鸡尾酒)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关节外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单侧表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注射鸡尾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1周、1月、3月、6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切口并发症.结果 干预组术后48 h、1周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ROM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切口并发症.以上指标在术后1月、3月、6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中鸡尾酒注射在TKA术后早期镇痛疗效确切,可改善早期功能,改善住院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李登;苏保华;许杰;蔡志清;马若凡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正中开胸行升主动脉-降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缩窄的手术细节.方法 5例复杂型主动脉缩窄患者正中开胸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旁路手术,其中4例行膈肌上吻合(其中1例经左心缘路径,3例经右心缘路径),1例行膈肌下吻合.分别观察术后上下肢压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无死亡,术后上下肢压差均降低至20 mmHg以下,恢复可,术后并发症包括咳嗽1例及黑朦2例.结论 正中开胸行升主动脉-降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主动脉缩窄效果可,但手术细节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林伟斌;杨嵩;王翠萍;姚尖平;陈光献;梁孟亚;吴钟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去留对患者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108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内固定术后是否行内固定取出术将患者分成取出组和对照组,其中取出组45例,对照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前、内固定取出前以及内固定取出后2年随访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简易12项量表(SF-12)评分和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结果 取出组患者年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发生率及可独立行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固定取出前,取出组患者SF-12活动得分和总得分以及WOMAC疼痛得分、僵硬度得分、功能得分和总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固定取出后,两组患者SF-12活动得分、心理得分和总得分以及WOMAC疼痛得分、僵硬度得分、功能得分和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取出后对照组患者SF-12活动得分以及WOMAC疼痛得分、功能得分和总得分显著低于内固定取出前(P<0.05),取出组患者SF-12活动得分以及WOMAC疼痛得分、僵硬度得分、功能得分和总得分显著高于内固定取出前(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的患者内固定取出后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活动功能,建议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有持续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患者应考虑行内固定取出术.
作者:蓝先旗;麦惠强;何智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体外条件下前列腺素E1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的佳浓度.方法 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P3-P5代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缺血清缺氧条件下进行培养,将前列腺素E1分别以0μg/L(对照组)、1μg/L、10μg/L、20μg/L、30μg/L、40μg/L、50μg/L、100μg/L的浓度作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设置48 h,72 h二个时间点,用流式细胞检测的方法测定每个时间点及每个浓度组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中,质量浓度为1μg/L、10μg/L、20μg/L、30μg/L、40μg/L、50μg/L、100μg/L的前列腺素E1均可减少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其中20μg/L浓度组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低;前列腺素E1在作用48 h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率低.结论 体外缺血清缺氧条件下,前列腺素E1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佳浓度是20μg/L,且其抗凋亡作用在48 h时达到高峰.
作者:刘丛勇;张露;苏峰;邓保平;曾宽;杨艳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后腹腔镜下胰床引流术+MARPN方案治疗SAP疗效及总结经验.方法 分析我科2015~2017年治疗4例SAP病人临床资料,其中2例行后腹腔镜下胰床扩创灌洗引流治疗,2例行后腹腔镜下胰床扩创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灌洗引流.结果 1例患者因术中后腹膜裂口导致气腹丧失而终止手术,其余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发生胰瘘,保守治疗后形成胰腺周围假性囊肿,6个月后自行消退.结论 早期后腹腔镜下胰床引流术可作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分期微创手术的一种术式.
作者:陈积义;何勇;刘仕勇;田桥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肝癌在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六,在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率中排名第二.由于肝癌早期诊断困难,疾病进展快速和缺乏靶向药物,肝癌患者的存活率极低.由于其各种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形态学多样性和微环境)的差异巨大,肝癌的早期检测受到极大的限制.故基于肝癌个体患者的异质性,精准医疗为癌症的个体化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甚至让我们能够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肿瘤的临床前筛查.本文将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分子分类、信号失调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兵兵;李梓涛;胡伟东;薛静;李明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措施,尽管经过严格的选择标准,但术后常常发生复发,影响着患者的长期存活.据报道,肝移植术后复发(recurrenc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的发生率估计在6%~50%,并且在移植后的前两年中更常发生.本文就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多学科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关智芬;陈伟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顽固性呕吐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术后顽固性呕吐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另外的未合并顽固性呕吐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PD手术术后顽固性呕吐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护理对策,并采用CIVIQ生活量表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①经单因素分析,年龄≥60岁、术前总胆红素≥170μmol/L、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空腹血糖≥7.0 mmol/L、术中出血量≥250 mL以及术后有并发症均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顽固性呕吐的影响因素(均P<0.05);②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所得的因素代入至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之中,结果显示: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顽固性呕吐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白蛋白、术前空腹血糖以及术后并发症(均P<0.05);③本组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顽固性呕吐患者护理干预前后CIVIQ评分分别为(70.20±11.21)分及(89.38±15.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顽固性呕吐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白蛋白、术前空腹血糖以及术后并发症,应注意对这些因素进行仔细观察.对此,应对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作者:殷小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护理经验,探索患者入院采用Wells评估表效果及DVT合理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近5年来482例DVT患者临床资料,前4年采用常规护理方法,2017年后采用Well′s评分表对入院患者行DVT风险预测以及统计患者DVT的实际符合率,对确诊DVT患者进行一系列沟通及日常重点检查工作,突出专科护理及必要的抢救准备.比较2017年与前4年DVT发病情况,探讨新的护理经验.结果 实施规范VET防治、实行规范护理措施后,2017年的121例DVT患者只发生3例肺栓塞(PE),DVT并发PE的发生率为2.48%,与往年相比,PE并发率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ells评分系统能较准确预测DVT患者.对确诊DVT患者的做好护理沟通,完善DVT专科护理及必要的抢救准备,有助于降低并发PE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吴文洁;史瑞芬;梁琪玲;符立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ICU护理人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认知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加强VAP护理教育和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江门市ICU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一般资料、VAP护理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开展调查.结果 ICU护理人员VAP认知得分为(6.58±1.66)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历、职称和ICU工作年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ICU护理人员VAP知识欠缺,应加强VAP知识培训和学习.
作者:张翠媚;冯惠娟;区女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腹壁巨大切口疝手术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和了解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行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16例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呼吸功能干预、腹壁顺应性干预,皮肤和肠道的准备等;记录术前、手术、术后时间,观察术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腹内压的变化.结果 接受手术15例患者术前准备时间19.09±4.06天,手术时间161±39 min,术后住院时间11.2±3.7天,随访2~12月,无复发.结论 全面、系统的术前干预可以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与配合,较好的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洪燕;刘亚男;周太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估计在1/2500~3000,由神经纤维瘤病中的多种突变引起[1].NF1患者发生神经、间质性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风险增加并时有报道[2,3].胃肠道间质瘤(GIST)为特定的KIT-或PDFGRA-信号传导的间充质肿瘤,NF1伴发GIST患者中,绝大多数肿瘤发生在空肠或回肠,极少发生在直肠,其KIT和PDGFRA突变状态以及远期预后尚不清楚,NF1患者中的GIST可能与散发性GIST具有不同的发病机理[4].在这里,我们报告一例患有NF1合并直肠浆膜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治过程.
作者:李作安;张晓艳;张建民;钱长春;查文章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