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
  • 国际刊号:1006-5245
  • 国内刊号:44-1407/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25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口腔科学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2012年11期文献
  • 5种角度载荷下成组上颌切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目的 探讨成组上颌切牙在5种角度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对离体成组上颌切牙进行显微CT扫描,使用mimics 10.01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实验模型分为3组:A组为左上颌中切牙;B组为双侧上颌中切牙;C组为双侧上颌中切牙及侧切牙.对每组牙施加5种角度的载荷,分别与牙长轴成0°、5°、10°、15°、20°夹角,用Ansys Workbench 11.0软件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3组模型载荷方向与牙长轴交角为0°时,大Von Mises应力值均集中于牙冠载荷作用点附近,牙颈部、根中部应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压应力;加载方向倾斜时,3组模型随着载荷方向与牙长轴形成角度的增大,应力峰值逐渐增强,大应力均集中于牙颈部骨皮质区,之后以此为中心向周围扩散;模型唇侧应力集中明显高于舌侧.结论 牙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与载荷力和牙长轴交角大小成正相关关系;成组上颌切牙在受5种角度载荷时,应力分布规律与单颗牙相似.

    作者:赵书平;张理红;任家银;王虎;罗岷;田丽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释放度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的体外释放度及释药机制.方法 制备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供试品溶液和盐酸米诺环素标准品溶液.释放度采用桨法(《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XD第二法),以水为释放介质,体积为500 mL,转速为100 r/min,温度为(37.0±0.5)℃,检测波长为274 nm.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释放介质中盐酸米诺环素的含量.结果 盐酸米诺环素检测浓度在0.99~19.87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301C+0.0004,相关系素r=1,平均回收率为101.6%,相对标准偏差为1.5%.在1、4、7h的释放度分别为13.91%、29.89%、40.76%,体外释放度有良好的缓释药物行为.体外释放特征显示该软膏制剂具有复合释药的规律,一级释放机制所占比例更大一些.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制剂具有缓释作用,释放度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好.

    作者:王晓雪;武东辉;陈桐楷;姚佩玲;梁超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种浓度过氧化脲漂白剂对牙科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目的 评估3种浓度过氧化脲漂白剂对牙科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 80个瓷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A、B、C组所有瓷块进行为期3周,每天8h的漂白,A组漂白剂为质量分数10%的过氧化脲,B组为质量分数15%的过氧化脲,C组为质量分数20%的过氧化脲;D组为空白对照组,浸泡于人工唾液里.表面粗糙度仪测量所有样本初始时和漂白1d、2d、3d、1周、2周、3周后的瓷块表面粗糙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D 4组瓷块的初始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073±0.003)μm、(0.073±0.002)μm、(0.072±0,003)μm、(0.074±0.003)μm,3周后的粗糙度分别为(0.073±0.004)μm、(0.073±0.005)μm、(0.074±0.006)μm、(0.074±0.005)μm.7个时间点,4组组间和组内表面粗糙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浓度过氧化脲漂白剂对牙科陶瓷表面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刘金萍;谢瑜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绚彩复合体治疗儿童乳牙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新型绚彩复合体Twinky Star对儿童乳牙龋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根据患儿对充填材料的选择意愿进行分组:试验组568名乳牙龋齿患儿采用绚彩复合体Twinky Star充填,对照组814名乳牙龋齿患儿采用Filtek Z250树脂充填,调查2组患儿的就诊行为表现以及半年后患牙充填物脱落率、继发龋发生率及牙髓活力.结果 试验组充填治疗的接受率为55.28%,对照组充填治疗接受率为4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7,P=0.00).试验组568名患儿中,392名于半年后复诊,充填物脱落的有7名,占回访人数的1.79%;2名为充填物边缘封闭不良,有继发龋产生,占回访人数的0.51%.对照组814名患儿中,556名于半年后复诊,充填物脱落的有2名,占回访人数的0.36%;发生继发龋的有4名,占回访人数的0.72%;有牙髓症状的患者有1名.结论 新型绚彩复合体易于被患儿接受,临床治疗效果好,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闫黎津;李蓓;常平;鲁莉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氟涂料用于固定矫治后釉质脱矿再矿化治疗的效果

    目的 评价氟浓度为2.26 mg/mL的氟涂料应用于正畸固定矮治后釉质脱矿再矿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正畸固定矫治结束并拆除托槽的患者进行牙釉质脱矿状况检查,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在脱矿牙面上涂布氟涂料,对照组在脱矿牙面上涂布蒸馏水,每个月1次,持续6个月,在拆除托槽当天(基线)和拆除托槽3个月、6个月分别对唇颊面釉质脱矿区域进行临床视诊检查,使用临床视诊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基线、3个月、6个月时试验组的视诊指数分别为(2.22±0.42)分、(2.18±0.43)分、(2.15±0.41)分;对照组的视诊指数分别为(2.15±0.36)分、(2.14±0.38)分、(2.14±0.38)分.基线(t=2.470,P=0.228)、拆除托槽3个月(t=0.651,P=0.516)及6个月(t=0.149,P=0.88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临床视诊指数在拆除托槽3个月、6个月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个月与第6个月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60,P=0.083).结论 应用2.26 mg/mL的氟涂料对固定矫治后出现的釉质脱矿进行再矿化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程度有所降低,但再矿化效果不够显著.

    作者:李静;江汉;黄薇;台保军;杜民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E-max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E-max铸瓷高嵌体修复磨牙和前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E-max铸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患牙共173颗,其中磨牙128颗,前磨牙45颗,并于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1年、2年、3年进行临床随访,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机构评价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修复后1年、2年、3年的累计失访牙数为3颗、3颗、8颗.第3年时,复诊病例中无1颗发生高嵌体脱落;继发龋的发生率仅为0.6%(1/165);牙体完整性也较为理想,除7颗边缘釉质崩裂外,无牙体折断发生;崩瓷或瓷裂发生率为3.0%(5/165);颜色匹配性评级,与邻牙的颜色及半透明性一致、少许不一致的比例分别为90.3%(149/165)和9.7%(16/165);边缘适合性和邻接点正常的比例均为97.0%(160/165).结论 采用E-max铸瓷高嵌体是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较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作者:谢立本;高海;李晓娜;田爱峰;梁美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邻面龋再矿化治疗和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邻面龋的早期治疗包括再矿化(非创伤性治疗)和微创治疗.使用氟化物的再矿化治疗,常用于邻面龋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微创治疗包括封闭治疗和树脂渗透治疗,对控战龋病发展及保持牙体组织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早期邻面龋再矿化治疗和微创治疗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昭昭;张钰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应用微种植支抗钉压低磨牙的研究进展

    随着微种植支抗钉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推广,其逐渐被用于压低磨牙、矫治磨牙伸长及开(牙合),笔者对其适应证、微种植支抗钉尺寸、植入部位、负载时间、负载力量、副作用的预防等作一综述.

    作者:罗尚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神经导管材料应用于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水平迅速提高,但是神经修复后面部功能的改善仍不够理想,如何提高面神经再生质量成为研究重点.为解决传统神经损伤修复方法存在的问题,各种新方法应运而生.利用不同材料的神经导管来修复面神经损伤,是相对简单而又有效的修复长段神经缺损的手术方法.本文对3类常用神经导管材料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效果等进行综述.

    作者:庄友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云南花腰傣妇女染齿行为与患龋情况关系的调查

    目的 调查云南花腰傣妇女染齿行为与患龋情况的关系.方法 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对303名云南花腰傣妇女的患龋状况进行调查,其中染齿组212名,未染齿组91名.用格式化问卷调查龋齿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染齿组和未染齿组的龋均分别为4.74±3.77、5.97±5.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1);染齿组和未染齿组患龋率分别为90.57%、91.21%,危险度比值比为0.93,95%可信区间为0.34~2.30,两组患龋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03,P=0.86);受调查者的生活方式与患龋情况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没有证据显示花腰傣妇女染齿具有降低患龋率的作用,但染齿者龋齿程度较轻.

    作者:刘涛;陈跃辉;胡德渝;史宗道;尹伟;葛艳萍;李俊颖;饶南荃;张文玲;经典;马立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口腔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和健康行为状况,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及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178名社区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和健康行为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在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和牙刷更换频率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均好于经济发达地区(P<0.05).两类地区人群刷牙方法正确的仅占45.5%,刷牙水温选择正确的只占24.3%,77.2%的调查者无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习惯.在偏侧咀嚼习惯上,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在咬硬物习惯上,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洁牙和窝沟封闭的认知度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多选择正规牙科医院,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多选择小型牙科诊所;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牙痛就医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P<0.05).结论 社区居民对口腔健康认知度普遍较低,经济水平较高地区好于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因此口腔健康宣教有待加强,日常口腔保健行为有待改善.

    作者:易桥;段若男;刘施瑶;杨祯瑾;李晓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佛山市禅城区一年级小学生乳牙龋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佛山市禅城区一年级小学生乳牙龋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91名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同时向其家长派发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佛山市禅城区一年级小学生乳牙患龋率为33.7%,龋均为0.97±1.79,统计分析显示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影响龋病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是否独生子女、母亲的学历、日常的主要饮料、进食甜食的频率和进食后漱口的频率对小学生乳牙患龋率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是否独生子女、日常主要饮料和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儿童乳牙患龋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教,改善小学生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乳牙龋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诺蓓;陈志斌;王新;周子亮;翟炜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附着龈增宽术的探讨

    足够的附着龈对维持天然牙或者种植牙周围的牙龈健康和防止结缔组织的丧失有重要意义.患者角化龈或者附着龈不足,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影响美观;活动义齿修复时如果附着龈不足,会影响义齿固位力,甚至无法佩戴;种植修复时,附着龈宽度不足可导致种植体周牙龈等软组织退缩,种植体暴露;正畸治疗中牙齿唇侧移动引起的唇颊侧牙槽骨快速吸收导致唇颊侧附着龈变窄、牙龈退缩等.可见,附着龈不足是口腔多个学科会面临的问题.

    作者:《广东牙病防治》编辑部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