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 主办单位: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1-945X
  • 国内刊号:44-1549/T
  • 影响因子:0.64
  • 创刊:2002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60
  • 全年订价:5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处方药杂志   2013年1期文献
  • 鼻内窥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别采取传统手术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64例,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为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头晕头痛等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更佳,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孟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计划移植技术在宫颈癌分段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计划移植技术在宫颈癌分段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31例行分段IMRT联合同步化疗Ⅱb~Ⅲb宫颈鳞癌患者.利用计划移植技术将1程放疗计划移植到2程定位CT图像中,采用合成设计P1和独立设计P2两种方式分别进行IMRT计划设计.利用DVH比较同一患者两个计划靶区CI和HI,比较膀胱、直肠接受30 Gy、40 Gy、45 Gy剂量时体积百分比的变化,小肠接受30 Gy、40 Gy剂量时体积百分比和接受45 Gy剂量时的体积数.结果 P1中PTV的CI值高于P2,计划靶区的适形度较好,而且HI值也明显低于P2,说明P1计划较P2计划剂量分布更加均匀,两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膀胱V30~V45、直肠V40~V45、小肠V30计划P1较P2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在接受分段计划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中,计划移植技术能够为治疗计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有助于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体积.

    作者:李立芳;王永志;刘霞;韩宝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肠外营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肠外营养患者应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经验,为临床输液治疗提供技术指导.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从2017年02月~2017年10月,采用超声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技术行改良中等长度导管穿刺置管的322例患者资料,对置管长度、耗时、留置时间及并发症、舒适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2例患者的穿刺成功率100%,置管长度为22~28 cm,平均(26.7±0.9)cm,置管耗时20~65 min,平均(37.9±9.4)min,留置时间2~43 d,平均(12.1±6.9)d,共发生导管并发症11例,占留置导管患者数的3.4%,患者满意度98.7%.结论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应用于肠外营养患者,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高.

    作者:喻婷;刘文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温人工肾透析过程的低血压现象的分析

    目的 分析低温人工肾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现象的发生情况及该种透析方法对患者机体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10月接受人工肾透析治疗的84例患者根据透析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低温人工肾透析)和对照组(常温人工肾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血压(MAP)、心率(HR)以及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前的MAP、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透析后的MAP为(78.46±3.20)mmHg,HR为(92.08±5.07)次/分,对照组的则为(72.11±3.24)mmHg、(104.47±5.20)次/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温人工肾透析,低温人工肾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现象更少见,对患者生命体征产生的影响更小.

    作者:陈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态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对2013年4月~2018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20个病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动态增强MRI以及平扫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MRI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其诊断符合率的情况.结果 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部分均呈明显强化,在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呈略高或等信号的强化.20个病灶中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在进行平扫MRI时显示有6个病灶出现中央瘢痕,动态增强MRI显示有13个病灶出现中央瘢痕,均有延迟强化现象.平扫MRI检出率达到33.33%,而动态增强MRI检出率达到72.22%.动脉期病灶周围或内部可见肝动脉分支供血5例.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够全面的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及血供特征,具有较为特异的影像特点,能够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提高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王德平;王振文;何习上;王振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颅内压、调血脂、抗血小板、预防脑水肿及并发症等相应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30例(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23例(6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贾琎;张艳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乳腺和甲状腺微小肿块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乳腺和甲状腺微小肿块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符合手术标准的乳腺和甲状腺微小肿块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超声肿块定位,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超声引导下亚甲蓝注射定位,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肿块定位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和甲状腺微小肿块切除手术前应用超声引导亚甲蓝注射定位,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

    作者:胡杨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病原菌特点及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病原菌特点及感染因素分析.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状况,进行切口分泌物培养,了解患者切口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总结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8.33%,致病菌分布状况为:革兰阳性菌占31.82%,革兰阴性菌占63.64%,真菌占4.55%.体质量指数≥24 kg/m2、糖尿病、开腹手术、手术时间≥3 h是切口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因素较多,需加强早期防治.

    作者:罗志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心血管不良事件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关系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心血管不良事件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进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进行分组,cTnI在0.02~1 ng/mL之间的患者分为研究组,cTnI大于1 ng/mL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PCI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肌钙蛋白指标越高的患者在PCI治疗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越高,在临床治疗时要加以重视.

    作者:桑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住院总护士工作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将住院总护士工作模式引入新护士夜班准入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2015年入职新护士30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夜班护士准入培训模式;将2016~2017年入职新护士30人设为研究组,在常规夜班护士准入培训模式基础上应用住院总护士工作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自我能力评价、护理操作数量、同事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士各项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通过住院总护士工作模式培训,能尽快胜任夜班工作,保证夜间的护理质量.

    作者:潘玲;余雅玲;尹云凤;谢惠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院就诊的胫骨干骨折患者132例,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可分为切开组(n=59)与微创组(n=73).切开组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微创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以及1年后Johner-Wruhs优良率.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分值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切开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后Johner-Wruhs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有效地缩短胫骨干骨折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缓解机体术后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的远期疗效接近.

    作者:张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预防重症监护患者发生感染及抗生素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患者的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感染预防及抗生素疗效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106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目标血糖值分成强化控制组和常规控制组,每组53例,观察及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及使用抗生素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强化控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5.09%,高于常规控制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控制组感染治愈率为50.00%,低于常规控制组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控制组的治愈天数为(5.7±2.6)d,长于常规控制组的(4.1±1.8)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控制组患者4周的病死率为3.77%,常规控制组为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控制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5.09%,显著高于常规控制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不宜将血糖控制过低,血糖值控制在6.1~10.0 mmol/L范围内,可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感染率、病死率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情况,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治疗疗效.

    作者:陈群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94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8月门诊就诊的94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并进行总结.结果 94例患儿均以腹痛为主要症状,3~6岁好发,多见于男孩,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血常规提示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腹部B超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腹痛为主要症状,需与外科急腹症鉴别,尽早行腹部B超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王铖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家庭护理干预配合免费发药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配合免费发药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一般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家庭护理干预配合免费发药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SI)对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入组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之间BPRS评分无差异,但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之间BPR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干预1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BPRS评分升高更快,提示病情恶化明显;临床大体印象量表评分表明,干预6个月及12个月后两组患者之间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评分低,表明病情更加稳定;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康复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配合免费发药可以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能够使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更加稳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廖玉娇;黄国雄;杨敏智;吴海燕;陈苑萍;曾学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为(73.34±26.23)分,高于对照组(55.67±21.37)分;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88±4.70)d,低于对照组(25.28±7.52)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栓患者具有良好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马林;杨丽梅;朱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助产机构社区联合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路径的探索

    目的 分析助产机构社区联合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东莞市寮步医院分娩的产妇5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干预管理,试验组给予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路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子宫大小、SD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婴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社区产褥期女性实施助产机构社区联合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路径,可促进子宫复旧,改善产妇不良情绪,且可降低母婴发病率.

    作者:刘越童;陈雷;王慧;万娜;肖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干预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干预辅助治疗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社区医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疾病知识辅助治疗),观察组44例(应用健康干预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干预辅助治疗血压控制更佳,可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沈翠;邓宋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上睑提肌缩短术联合改良水平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上睑提肌缩短术联合改良水平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90例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均为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在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采用上睑肌缩短术联合改良式水平额肌瓣悬吊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矫正良好率91.50%,对照组83.72%,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20.93% 明显高于观察组6.3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上睑提肌缩短术联合改良额肌瓣水平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张卓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6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评估16层螺旋CT在诊断和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共纳入71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分析患者的X线片和多层螺旋CT(MDCT)数据,对比MDCT诊断与X线片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MDCT对诊断胫骨关节面塌陷,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骨折粉碎程度和骨折移位程度较为敏感,无一漏诊病例,且能够较好区分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X线片诊断结果漏诊5例患者.结论 MDCT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复杂性骨折患者也可清晰显示其解剖结构.

    作者:杨文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按照数字列表法,14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告知应注意饮食控制,加强锻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所有患者定期跟踪回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代谢指标及干预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糖尿病发病率、代谢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提高糖尿病前期患者干预依从性,有效控制代谢指标,是防止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何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诊治异位妊娠孕妇50例,同期我院产前检查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并比较上述两组研究对象在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异位妊娠组教育时间<10年、流动人口、缺少生殖知识掌握、不洁性生活史、性伴侣数≥2个、子宫肌瘤、吸烟史、月经紊乱、盆腔炎、剖宫产史、应用宫内节育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盆腔炎(OR=4.19,95%CI:1.12~21.56)、宫内节育器(OR=3.90,95%CI:1.32~19.68)、剖宫产史(OR=3.62,95%CI:1.09~15.34)、缺少生殖知识(OR=2.93,95%CI:1.12~18.12).结论 影响异位妊娠的因素复杂,应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治疗盆腔炎症、减少剖宫产,采取合理的避孕措施以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曹科林;杨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