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254
  • 国内刊号:44-1627/R
  • 影响因子:1.65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0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8年5期文献
  • Caspase-1活化在胆红素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活化及VX-765在胆红素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胆红素组、对照组、VX-765组;胆红素组给予胆红素(50 μmol/L),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药物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VX-765组在胆红素干预前1 h给予VX-765(50 μmol/L);Western blot检测NLRP3、活化caspase-1表达,改良MTT、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及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及死亡率,ELISA法检测原代培养上清IL-18水平.结果胆红素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3、6 h,NLRP3、活化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X-765干预后,活化caspase-1表达与胆红素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分组干预细胞24 h,VX-765组的相对存活率为(84.020±2.311)%,明显高于胆红素组(P<0.05),低于对照组(P<0.05);VX-765组LDH释放率为(10.780±1.577)%,明显低于胆红素组(P<0.05),高于对照组(P<0.05);VX-765组台盼蓝染色阳性率为(5.580±1.234)%,明显低于胆红素组(P<0.0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中,caspase-1活化参与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发生,VX-765抑制其活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韦倩;冯洁;何春梅;华子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肝癌细胞Hepa1-6成熟和分化过程中的自噬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1-6成熟分化及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肝癌细胞Hepa1-6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0.1、1、10 μmol/L浓度的ATRA处理,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吲哚菁绿(ICG)及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检测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的成熟功能,透射电镜观测细胞连接及自噬小体,选择适的ATRA作用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ptfLC3质粒转染细胞后共聚焦观察自噬流变化,检测自噬流是否通畅.结果 相较于空白对照组,ATRA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前体标志蛋白AFP的表达,并促进肝细胞成熟标志ALB、CK18、TAT和ApoB的表达,ICG及PAS染色提示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透射电镜结果显示ATRA诱导组的紧密连接和细胞骨架明显增多,可见高尔基复合体以及较多的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均以10 μmol/L组为显著,作为适终浓度.自噬相关标志蛋白LC3-II、Beclin-1、RAB7、P62的表达不同程度增高,LC3-Ⅱ/LC3-Ⅰ的比值明显增加(P<0.05),激光共聚焦可见10 μmol/L ATRA处理组细胞胞浆内绿色亮点的自噬小体及红色亮点的自噬溶酶体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ATRA可诱导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的成熟分化,并促进细胞自噬水平增高.

    作者:方姝煜;崔洁洁;龚梦嘉;何昀;张敬芳;毕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氯化锂通过AKT/GSK-3β阻滞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周期在G2期

    目的 探讨氯化锂(LiCl)是否影响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信号通路.方法 将不同浓度(5、12.5、20、25 mmol/L)的LiCl作用于HK-2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CCK-8测定HK-2细胞的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G2期的关键蛋白Cyclin B1、CDK1以及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LiCl以时间-浓度依赖的方式使HK-2细胞的G2细胞周期比例逐渐增加(P<0.05),CCK-8结果提示HK-2细胞的活力随LiCl作用的时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Cyclin B1、CDK1、p-GSK-3β、β-catenin蛋白含量随着时间以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AKT磷酸化水平随着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结论 LiCl可能通过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使HK-2细胞阻滞在G2期.

    作者:姜婷婷;张雯英;向晓红;束双双;谢唯;汤珣;章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wist调控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目的 探讨增强或降低Twist表达对不同恶性程度的骨肉瘤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成瘤的作用.方法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wist在143B、MG63及TE85三种不同骨肉瘤中的基础表达.采用Ad-Twist及Ad-siTwist腺病毒感染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平行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垂直迁移及侵袭能力.Ad-Twist及Ad-siTwist感染Luc标记的143B细胞,制备胫骨近端骨肉瘤模型,活体成像动态观察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结果在骨肉瘤细胞中Twist的基础表达显著高于C3H10细胞(P<0.05),其中在143B细胞表达高,MG63细胞次之,TE85细胞中低,Twist的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Ad-Twist及Ad-siTwist感染细胞分别能显著提高或降低骨肉瘤细胞中Twist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生长曲线结果显示Twist过表达能显著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而抑制Twist的表达后,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P<0.05).Transwell实验发现Twist过表达后,3种骨肉瘤细胞迁移或侵袭至小室的细胞数明显增多,而抑制Twist的表达可降低骨肉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P<0.05).143B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内成瘤能力,Twist过表达促进143B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活体成像动态观察荧光信号显著高于对照组,抑制Twist表达可显著抑制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信号明显弱于对照组.结论 Twist可增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成瘤能力.

    作者:何昀;方姝煜;毕杨;何通川;王佚;洪思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干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脓毒症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jCysta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54只BALB/c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BS组,A组)、脓毒症造模组(PBS+LPS组,B组)、蛋白干预组(PBS+LPS+SjCystatin组,C组).A组腹腔注射PBS(100 μL),B组、C组腹腔注射含LPS(10 mg/kg)的PBS(100 μL),其中C组小鼠于注射LPS后30 min腹腔注射含25 μg 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 μL).每组随机抽取10只,造模后24 h取小鼠血清及肝、肺、肾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验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BUN和Cr水平;肝、肺和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损伤;每组余8只小鼠,造模后记录小鼠72 h生存率的差别且观察小鼠状态的改变.结果3组小鼠的72 h生存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100%)相比,B组(0%) 72 h生存率降低(P<0.05),经过SjCystatin蛋白治疗后,C组生存率较B组增高(36%).与A组相比,B组肝、肺、肾组织切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中ALT、AST、BUN、Cr、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C组调节因子IL-10水平明显升高,肝、肾、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且血清中上述肝肾功能检测指标及促炎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SjCystatin对LPS诱导的脓毒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万勇坤;李徽徽;左琳;王小莉;王黎源;贺文欣;姜辉;王守祥;盛洁;张敏;钱海春;杨芳芳;谢红;高世芳;方强;杨小迪;刘牧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疏风活血方通过自噬途径对体外培养的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起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自噬在疏风活血方对体外培养的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鼠B16细胞,设立空白对照组(C组),0.12、0.25、0.49、0.98、1.96 mg/mL疏风活血方组(S组),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组(R组),自噬诱导+疏风活血方组(RS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酶标仪检测法测定各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自噬相关蛋白P62、p-mTOR、LC3B、Beclin1含量,比较分析结果.结果 与C组相比,S组及RS组对B16细胞增殖均起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P<0.05);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有促进作用(P<0.05);0.98 mg/mL疏风活血方组(R0.98)、自噬诱导+0.98 mg/mL疏风活血方组(RS0.98)、50 nmol/L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组(Rap50)均能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B-II、Beclin1,下调P62、p-mTOR含量.结论 疏风活血方能通过激活自噬途径对体外培养的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起调节作用,对其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起促进作用.

    作者:耿忆薇;王亚兰;邓蓉;傅楷历;邓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NF-κB亚单位p50/p65激活促进肺腺癌H1650细胞吉非替尼耐药

    目的 探究NF-κB经典通路激活与人肺腺癌H1650细胞吉非替尼耐药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择肺腺癌HCC827和H1650亲代细胞株,吉非替尼连续处理60 d,检测细胞株生长情况和各细胞株595nm吸光度,确定各细胞株细胞存活率和H1650亲代细胞被诱导成H1650耐药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株P-IκBα、NF-κB P-p50和P-p65表达量,Image J灰度仪计算出胞浆和胞核P-p50和P-p65与内参蛋白灰度比值,比较吉非替尼和吉非替尼加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联合用药状态下,各细胞株细胞存活率和P-IκB、P-p50和P-p65的表达.结果 在无吉非替尼和吉非替尼加PDTC药物干预下,H1650耐药细胞P-IκBα表达增加,胞浆和胞核P-p50和P-p65表达,H1650耐药细胞株>H1650亲本细胞株>吉非替尼敏感HCC827细胞株(P<0.05, P<0.01);单独使用吉非替尼干预,H1650耐药细胞株细胞抑制率较H1650亲本细胞株和HCC827细胞株降低(P<0.05,P<0.01),H1650耐药细胞株P-p50和P-p65表达较其他两类细胞株升高(P<0.05);与无吉非替尼干预比较,H1650亲代和耐药细胞P-p50和P-p65均有显著降低(P<0.05,P<0.01);吉非替尼联合PDTC干预,显示H1650亲代和耐药细胞存活率、胞浆和胞核P-p50和P-p65表达均较吉非替尼组降低(P<0.01,P<0.01).结论 NF-κB经典传导通路激活是H1650亲代细胞残存和转化为吉非替尼耐药细胞的主要因素之一,吉非替尼联合PDTC用药可抑制P-IκBα生成和P-p50、P-p65的激活,从而降低H1650残存细胞生存率和耐药细胞的产生.

    作者:潘莹;黄思超;王霞;龚五星;梁翠微;杜均祥;彭东旭;谢云;郑礼平;张楠;全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Exendin-4通过调控Sirt1/PGC1α延缓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

    目的 探讨exendin-4对2型糖尿病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Con)和糖尿病组(DM),Con组小鼠正常饮食,DM组小鼠利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的2型糖尿病小鼠分Exendin-4干预(DM+Ex-4)和糖尿病对照组(DM-Con).DM+Ex-4组小鼠每天给予1 nmol/kg体质量的exendin-4腹腔注射,干预8周.DM-Con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记录各组小鼠血糖、体质量等生理指标,RT-PCR检测心肌肥大、纤维化指标以及PGC1α、NRF、CytoC等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Western blot检测氧化应激指标以及Sirt1/PGC1α通路表达情况,HE病理染色观察心肌结构变化.结果 与Con组相比,DM-Con组的血糖、血脂均显著升高(P<0.001),心肌组织ANP、BNP、TGFβ1、CytoC1、NOX1显著升高(P<0.05),而Sirt1、PGC1α、NRF、SOD1显著降低(P<0.05).Exendin-4干预后,与DM-Con组相比,DM+Ex-4组小鼠血糖、血脂明显下降(P<0.05),心肌组织ANP、BNP、TGFβ1、CytoC1、NOX1明显下降(P<0.05),Sirt1、PGC1α、NRF、SOD1表达升高(P<0.05).结论 Exendin-4通过调控心肌组织Sirt1/PGC1α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氧化应激,从而缓解糖尿病小鼠心肌损伤.

    作者:蔡迎迎;邹少洲;范存霞;吴春艳;方舒;李萍;薛耀明;关美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内吗啡肽-1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对内吗啡肽-1后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9/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内吗啡肽-1后处理组(EM50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剂苍术苷后处理组(Atr组)和内吗啡肽-1+苍术苷后处理组(EM50+Atr组).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经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记录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再灌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浆,检测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细胞色素C等生化指标,大鼠心肌组织HE染色,采用Evans blue和TTC双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与IR组比较,EM50组心率和血压有所增高(P<0.05);血浆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细胞色素C含量或活性下降(P<0.05),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EM50组比较,EM50+Atr组心率和血压降低(P<0.05);血浆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I、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细胞色素C含量或活性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内吗啡肽-1后处理可能通过抑制MPTP的开放,减少线粒体中Cyt-C的释放,下调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黄艳平;杨天华;金植炎;王娅;叶红伟;高琴;李正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介导的Th17细胞极化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介导的Th17细胞极化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4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C组及SHR-I组,分别用0.01 mol/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ICOS阻断型单克隆抗体干预2周.采用无创尾动脉血压测量仪动态监测大鼠的血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大鼠脾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的频数变化.RT-PCR法动态检测大鼠肾脏中IL-17A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ELISA法动态检测大鼠肾脏及血浆中IL-17A和TGF-β1的表达水平.采用Masson染色检测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SHR-C组大鼠从第10周始血压显著高于同期的SHR-I组大鼠(P<0.05或P<0.01).从6周始SHR-C组的大鼠Th17细胞频数显著高于同期SHR-I组(P<0.05).SHR-C组的大鼠肾脏中IL-17A mRNA表达亦显著高于同期SHR-I组(P<0.05),且其血浆和肾脏中IL-17A、TGF-β1的表达显著高于同期SHR-I组(P<0.05).与SHR-C组相比,SHR-I组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降低,在30周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由ICOS介导的Th17细胞极化在高血压导致的肾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瑜;王博士;惠旭;乔君;李委振;孙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阻断乳腺癌细胞PD-L1减弱对共培养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表达PD-L1的乳腺癌细胞是否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的PD-L1/PD-1信号通路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方法 人单核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为不成熟树状突细胞,再用TNF-α诱导为成熟树状突细胞;表达PD-L1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与树状突细胞接触共培养;PD-L1阻断抗体处理共培的的乳腺癌细胞和树状突细胞;重组人PD-L1蛋白处理TNF-α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膜PD-L1的表达和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分化标志HLA-DR和CD83.结果 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系中,细胞膜表面PD-L1阳性细胞高达(99.7±0.15)%;HLA-DR和CD83阳性细胞在成熟树状突细胞对照组分别为(88.8±6.96)%和(18.36±3.07)%,在MDA-MB-231共培养实验组树状突细胞群分别降至(42.76±10.52)%和(9.93± 2.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LA-DR和CD83阳性细胞在PD-L1抗体同型对照组分别为(45.17± 10.19)%和(10.15±2.54)%,在PD-L1抗体处理组分别升至(63.46±1.72)%和(16.46±2.58)%,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成熟树状突细胞对照组相比,人重组PD-L1蛋白处理组HLA-DR和CD83阳性细胞率较低,组间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L1抗体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的效果,可能部分基于抗体阻断乳腺癌细胞表面的PD-L1,从而减弱其对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

    作者:于晓然;温桥生;肖漪;唐芮;李福喜;邵文凤;余焱林;熊静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R-203通过靶向FABP4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目的 探讨脂肪酸转运蛋白4(FABP4)对肺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靶向FABP4的miRNA.方法 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FABP4表达情况.通过shRNA减少FABP4表达或慢病毒过表达FABP4,观察其对肺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通过miRNA数据网站预测靶向FABP4的miRNA,并用Q-PCR检测其在不同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转移能力的NL9980、H661、95C肺癌细胞中FABP4的表达较低转移能力的L9981、A549、PC13显著增加(P<0.05).降低NL9980细胞中FABP4的表达,其转移能力被显著抑制(P<0.05);而过表FABP4后,A549转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miR-203、miR-361和miR-539在高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中表达较低转移的显著减少(P<0.05),并且miR-203抑制NL9980细胞FABP4表达的作用强.过表达靶向FABP4位点突变的FABP4蛋白,可以显著减少miR-203对NL9980细胞转移能力的抑制(P<0.05).结论 FABP4可以促进肺癌细胞的转移;而miR-203可靶向抑制FABP4表达,进而抑制肺癌细胞的转移.

    作者:陈纪超;吴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糖原合酶激酶-3β与内质网应激相互作用参与高糖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目的 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与内质网应激(ERS)相互作用是否参与高糖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方法 应用40 mmol/L葡萄糖作用HUVECs 24 h构建高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SK-3β、糖调节蛋白78(GRP78)、CHOP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细胞凋亡;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 应用40 mmol/L葡萄糖处理HUVECs 3~24 h,磷酸化(p)-GSK-3β表达减少,与Con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高糖处理HUVECs 1~24 h,对促进GRP78和CHOP蛋白表达呈显著的时间依赖性,与Con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锂(LiCl,GSK-3β抑制剂)能减轻高糖引起的ERS,使GRP78和CHOP蛋白表达减少,与高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苯基丁酸(4-PBA,ERS抑制剂)减弱高糖对GSK-3β的激活作用,使p-GSK-3β表达增多,与高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糖处理HUVECs 24 h能引起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和ROS生成增多及MMP丢失等损伤;在高糖作用前,应用LiCl或4-PBA预处理60 min均减轻高糖引起的上述损伤,与高糖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高糖损伤的HUVECs,存在GSK-3β与ERS的相互作用并参与高糖对HUVECs的损伤.

    作者:徐文明;林建聪;陈美姬;张常然;李延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的关系

    目的 研究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水平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招募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统计一般人口学指标,检测生化指标以及循环AOPPs水平,采用Framingham风险评分评估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结果 入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49例健康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血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循环AOPPs、Framingham风险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高密度脂蛋白较正常人群显著降低;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AOPPs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01),进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OPPs仍与Framingham风险评分呈显著正相关(β=0.305,P<0.001).结论 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AOPPs较正常人显著升高,且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而AOPPs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评分呈独立的正相关关系,提示AOPPs的升高可能预示着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

    作者:谢超;田杰;李伟;梁敏;孔耀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混合型鹅膏菌中毒伴横纹肌溶解4例临床分析

    报告4例罕见灰花纹鹅膏菌和裂皮鹅膏菌混合型中毒伴横纹肌溶解患者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与转归,综述中毒机制和救治方法进展.鹅膏菌中毒潜伏时间约8h,病情严重程度与误食量有关.病变进展迅速,3~4d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以肝、肾和神经系统损害为主,伴有急性胃肠损伤和横纹肌溶解.治疗均给予催吐、洗胃、利尿和导泻,行持续性血液净化和血液灌流序贯治疗,共5~7d,血液灌流1~2次/d.2例行血浆置换,1次/d,共2~3次.其他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和葡萄糖溶液等.结果治愈2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鹅膏菌摄入过量、缺少早期针对性治疗和多器官功能损害较为严重.早期催吐、洗胃、利尿和导泻清除体内鹅膏毒肽、打断肝肠循环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血液净化联合血液灌流序贯治疗可有效清除或吸附鹅膏菌毒肽、防止器官功能进一步衰竭.

    作者:陆湛;陈艳波;黄波;彭升;王倩文;刘丹蕾;王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同种异体移植物炎症因子-1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物炎症因子-1(AIF-1)在结直肠癌(CRC)进展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70例CR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IF-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IF-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然后将AIF-1过表达质粒(AIF-1)和阴性对照质粒(NC)转染至CRC细胞株SW480,探讨AIF-1在体外细胞中的功能.EdU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用来评估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Transwell迁移实验和Annexin V-APC/7-AAD凋亡检测试剂盒用来分析细胞迁移和凋亡;SB203580用来阻断P38mapk通路.后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CDK4,Cyclin D1, P21,P27,MMP2,MMP9,Bax,Bcl-2,Bcl-xl,p38和p-p38的表达水平.结果 AI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08),TNM分期(P=0.003)和肿瘤大小(P=0.023)密切相关.体外增殖和周期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AIF-1于SW480细胞后能降低EdU细胞阳性率以及阻滞细胞的G1期(P<0.05);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AIF-1于SW480细胞后能抑制CDK4、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增强P21、P27的蛋白表达.Transwell迁移结果显示过表达AIF-1能抑制SW480细胞的迁移(P<0.001),伴随着MMP2和MMP9的蛋白水平的下调.此外,AIF-1过表达能诱导SW480细胞凋亡(P<0.01),增强Bax和p-p38的蛋白水平,减弱Bcl-2和Bcl-xl的蛋白水平,而利用SB203580可以明显改善AIF-1过表达引起的凋亡.结论 AIF-1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在结直肠癌中发挥肿瘤抑制作用,且AIF-1通过激活p38 MAPK途径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艾晓兰;姚芳;王晓睛;段东北;李科;胡子有;殷果;王梅;吴炳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内质网应激介导滋养细胞凋亡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介导滋养细胞凋亡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分娩的ICP孕妇20例为病例组,另以同期因社会因素行择期剖宫产术的20例无合并症的正常孕妇为正常对照组.利用HE染色计量观察正常对照孕妇及ICP孕妇胎盘合体细胞结节数量;RT-PCR法检测正常孕妇及ICP孕妇胎盘组织中GRP78、CHOP、caspase-3及caspase-7的mRNA表达;建立不同浓度胆酸(0、10、50、100 μmol/L)体外刺激HTR-8/SVneo人早孕滋养细胞株模型,利用RT-PCR法检测HTR-8/SVneo细胞GRP78、CHOP、caspase-3及caspase-7的mRNA表达及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GRP78、CHOP蛋白的表达;caspase-3、caspase-7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其活化程度;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 ICP组较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合体细胞结节数明显增多(P<0.01);GRP78、CHOP、caspase-3及caspase-7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不同浓度(0、10、50、100 μmol/L)去氧胆酸作用细胞24 h后,GRP78、CHOP、caspase-3及caspase-7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GRP78、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也显著增高,且均存在浓度依赖效应;50 μmol/L去氧胆酸作用细胞24 h后检测caspase-3及caspase-7活性增高(P<0.05);50 μmol/L去氧胆酸作用细胞12 h后电镜观察HTR-8/SVneo细胞呈现凋亡小体.结论 ICP孕妇胎盘组织中存在滋养细胞过度凋亡及内质网应激激活的现象.去氧胆酸可以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滋养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提示内质网应激介导的滋养细胞凋亡在IC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海臻;蔡丹纯;廖丹丹;钟梅;高云飞;盛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6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特征

    目的 分析内分泌代谢专科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特征.方法 提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1187例次患者共58565次床边血糖监测系统(BGMS)数据,按患者年龄分为<45岁(128例次)、45~64岁(594例次)和≥65岁(465例次)3组,通过3组对比,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及时段分布特征.结果 随年龄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逐渐增加,≥65岁组低血糖密度、患者占比和患者-住院日占比分别是<45岁组的2.38、2.57、2.54倍(0.95% vs 0.40%, 28.17% vs 10.94%,4.48% vs 1.76%,P<0.001);凌晨是老年组低血糖高发时段,相比<45岁和45~64岁组,≥65岁组凌晨的低血糖密度分别是其2.44和1.40倍(2.66% vs 1.09% vs 1.90%,P<0.05),患者占比分别是其3.86和1.55倍(14.57% vs 3.77% vs 9.42%, P<0.02);≥65岁组反复低血糖(≥2次)患者占比是其他两组的5.70倍和1.41倍(13.33% vs 2.34% vs 9.43%,P<0.05).结论 6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凌晨和反复低血糖情况为突出.应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制订差异化血糖监测和管理策略,以提高医疗安全.

    作者:翁湘桦;文玉琼;张舒婷;傅晓莹;陈红梅;陈亮;裴剑浩;刘思敏;邝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内膜转化前血清高雌二醇水平不影响妊娠结局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血清高雌二醇(E2)水平是否对妊娠结局有负面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8月于本中心行激素替代治疗(HRT)-FET的205个周期,根据内膜转化前E2水平分为高E2组(E2>600 pg/mL,45例)和对照组(E2≤600 pg/mL,160例).比较两组的基本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在对应取卵周期时的年龄、BMI、FET日内膜厚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E2组FET时的年龄小于对照组、雌激素使用天数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及活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控制FET时的年龄和雌激素使用天数等混杂因素后,两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RT-FET周期内膜转化前血清高E2水平不影响妊娠结局.

    作者:邓玲;陈薪;叶德盛;陈士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rcoRNA-218下调BMI-1表达水平介导的抗骨肉瘤作用

    目的 初步探讨microRNA-218在人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qRT-PCR检测68例人骨肉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8的表达水平.将miR-218模拟物或抗miR-218模拟物转染入人骨肉瘤Saos-2细胞,通过CCK-8、Annexin V-FITC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和C-PARP蛋白表达水平.利用luciferase assay筛选和识别miR-218的作用靶点及具体作用位点,进一步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218模拟物或抗miR-218模拟物后Saos-2细胞中BMI-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骨肉瘤组织中的miR-21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218模拟物24、36和48 h后的Saos-2细胞活性显著降低,而转染抗miR-218模拟物的Saos-2细胞活性则显著增高.同时,转染miR-218模拟物组的C-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较转染抗miR-218模拟物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强.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218模拟物组的细胞凋亡数和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此外,luciferase assay结果显示Saos-2细胞中miR-218的特异性作用靶点为BMI-1,在miR-218过表达时BMI-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被抑制,而miR-218敲除时则显著增强;miR-218可通过直接结合BMI-13'-UTR抑制BMI-1的表达.结论 miR-218可能通过下调BMI-1水平促进人骨肉瘤细胞Saos-2细胞凋亡,进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作者:赖桂华;黄爱兰;赵志;卢兴浩;祖文轩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