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广东药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8783
  • 国内刊号:44-1733/R
  • 影响因子:0.69
  • 创刊:198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药学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8年2期文献
  • 石仙桃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完善石仙桃饮片质量标准.方法 以石仙桃对照药材为参比,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为显色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10批石仙桃药材进行薄层鉴别;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通则测定石仙桃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质量分数.结果 以硅胶G板为固定相,环己烷-丙酮(体积比7∶5)为展开剂,在紫外灯(365 nm)下检视,石仙桃饮片薄层特征斑点清晰,分离效果佳,特征明显;且DPPH显色后日光下检视,色谱图Rf值0.38处呈现淡黄色斑点;建议石仙桃饮片总灰分限量不得超过7.1%,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6.3%,稀乙醇浸出物质量分数不得少于12.4%.结论 本研究完善了石仙桃饮片的质量标准,建立了石仙桃的生物自显影TLC鉴别方法,将质量评价与抗氧化活性相关联,为石仙桃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符春丹;李晓娜;杨文斌;曾常青;管淑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竭红跌打凝胶贴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竭红跌打凝胶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当归尾、没药、苏木、安息香等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血竭素的质量分数.色谱柱:Kormasi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 mol/L NaH2PO3溶液(体积比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40 nm;柱温:40℃.结果 TLC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血竭素在9.85~49.23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2.35%(n=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竭红跌打凝胶贴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庞武耀;吴美珠;黄思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瓜子金皂苷提取物U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建立瓜子金皂苷的指纹图谱,对12批瓜子金皂苷提取物进行质量评价,为瓜子金药材质量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法,Acquity UPLC@HSS T3(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 nm,建立瓜子金皂苷UPLC指纹图谱及对12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12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瓜子金药材皂苷提取物标定了21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5以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批药材提取物分为3类,与产地有一定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春季采摘且存储时间越短的药材得分越高.结论 本方法稳定性好,方法简便,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对进一步研究瓜子金皂苷药效物质基础有重要意义,也为瓜子金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若楠;张蜀;邓红;杜枚倩;赖昌威;列文耀;江戈;曾明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中泮托拉唑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中泮托拉唑的质量分数及有关物质A、B、C.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缓冲盐溶液(四丁基硫酸氢铵1.1g与乙酸铵3.85 g溶解于1 000 mL水)-甲醇(体积比42.5∶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 nm;流速为0.7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泮托拉唑峰与有关物质A、B、C峰的分离度良好.结果 泮托拉唑在80.4~321.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检测限为0.6 ng/mL,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0.6%,n=9).有关物质A、B、C分别在0.006~ 1.604、0.014~ 0.882、0.003~0.6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分别为2.0、4.5、1.0 ng/mL,回收率分别为101.0%(RSD=1.5%,n=9)、98.4%(RSD=1.2%,n=9)、100.1%(RSD=0.9%,n=9).结论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泮托拉唑及有关物质准确、重复性好.本方法不需要调节流动相pH,步骤简便且对色谱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余诺君;郑艾妮;徐彤彤;郭日铄;李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美沙拉嗪肠溶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 制备美沙拉嗪肠溶缓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溶出行为.方法 采用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HPMC)K4M和尤特奇(R) NE30D制备缓释骨架丸芯,以尤特奇(R) S100和L100为肠溶材料包衣,制备美沙拉嗪肠溶缓释微丸.采用单因素试验,以释放度和相似因子f2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尤特奇(R) NE30D用量、HPMC型号和用量、丸芯干燥条件、包衣材料用量及包衣增重.结果 丸芯优处方为美沙拉嗪213.15 g、微晶纤维素52.50 g、HPMC K4M 7.00 g和尤特奇(R)NE30D 221.67 g,包衣处方中尤特奇(R) S100和L100比例为2∶3(质量比),佳包衣增重为14%.自制制剂和原研制剂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的体外释放行为相似.结论 成功制得美沙拉嗪肠溶缓释微丸,其体外溶出行为与原研制剂相似.

    作者:苏诗娜;吕竹芬;梁超峰;卢克伟;陈燕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甘草水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甘草水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25只BALB/c小鼠分为5组,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的甘草水提物并以金银花作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处理10 d后,采集粪便提取基因组DNA,送样进行16 S rDNA V4V5区测序分析.结果 小鼠的肠道微生物主要由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等组成,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随着甘草水提物浓度的增大,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都相对减少,厚壁菌门丰度显著增加,并且S24-7、脱硫弧菌、Flexispira等菌群的变化与甘草剂量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甘草水提物能够显著影响小鼠肠道菌群的构成,从而影响机体的生理状态.

    作者:徐鹏程;栾英桥;张丹;孔明圣;张亚倩;于洋;向静;张文峰;邵红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噬相关因子在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肠道上皮组织自噬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以C57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体质量、粪便粘稠度、便血以及结直肠长度情况,对结直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并运用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以及RT-qPCR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ATG7、LC3-b、P62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SS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粪便粘稠度和便血情况加重,结直肠长度缩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上调,自噬相关基因LC3-b、P62以及ATG7均表达下降.结论 自噬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减弱.

    作者:邓慧君;顾取良;陈佳园;郐一贺;王丽京;李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N3F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及其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N3F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抑制增殖作用,并探讨其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法检测N3F对非小肺癌细胞株SPC-A-1、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法检测药物对肺癌细胞的迁移抑制;Hoechst 33258染色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3F对SPC-A-1细胞中HDAC3、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3F组能显著抑制SPC-A-1、A549细胞的增殖,减少细胞形成的集落数,显著抑制细胞迁移,且呈剂量依赖性.N3F可以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下调细胞中HDAC3、Bcl-2蛋白表达,同时上调Bax蛋白的表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N3F具有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DAC3的表达、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倪安然;黄伟斌;王晓翔;孙心愿;冯冰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利用大肠杆菌高效制备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抗原肽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系统建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抗原肽的高效制备方法.方法 利用抗原表位预测软件SYFPEITHI、BIMAS与EpiJen确定截短表达策略,通过ProtScale软件亲水性分析改善表达产物的可溶性.目的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1b,高浓度尿素裂解法溶解包涵体蛋白,稀释复性法复性.结果 3个覆盖全长hTERT的截短片段仅Ser480-Leu665能高效表达,但所形成的包涵体蛋白难溶于8 mol/L尿素.进一步优化所获的Tyr562-Ile665包涵体蛋白则可溶,且经纯化后可有效复性,产物纯度达到95%以上.结论 利用大肠杆菌系统成功建立了hTERT抗原肽高效制备方法,为后续肿瘤疫苗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雅雯;张鸿;赵林;郭土敬;李泽民;祝贺;刘国强;李黄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广藿香对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广藿香对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成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等,尝试从分子水平阐释其抑制菌膜形成的机理.方法 以耐药哈维氏弧菌X140701为实验菌株,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广藿香对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采用qRT-PCR检测广藿香对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广藿香对X140701 MIC为31.25 mg/mL(以生药计).0.782 mg/mL广藿香水提物对X140701生物膜抑制率达37.6%;广藿香水提物可使X140701生物膜相关基因lux R、fla B基因表达量上调,lux S、hfq、omp W基因表达量下调.结论 广藿香能有效抑制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的形成,其抑制作用与5个成膜相关基因中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纪佳丽;刘广锋;冯娟;杨文斌;管淑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ocktail探针药物法评价钩藤总生物碱对大鼠CYP450亚型的影响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型CYP1A2、CYP2C9、CYP2E1和CYP3A4活性的Cocktail探针药物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口服钩藤总生物碱(TAU)对上述4种亚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咖啡因、甲苯磺丁脲、氯唑沙宗和氨苯砜分别作为CYP1 A2、CYP2C9、CYP2E1和CYP3A4的探针底物,以卡马西平作为内标物质,建立了乙腈-0.5%甲酸的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4种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空白溶剂(0.5%羧甲基纤维素)以及40、80 mg/kg的TAU,连续灌胃给药10 d,在第11天给予Cocktail探针药液后于不同的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样.利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该4种探针药物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DAS2.0软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80 mg/kg的TAU给药组灌胃10 d后,咖啡因的AUC0-t、AUC0-∞、MRT0-t、MRT0-∞和t1/2z均显著减小,CLz/F均显著增大;甲苯磺丁脲的AUC0-t和AUC0-∞均显著减小,CLz/F显著增大;氯唑沙宗的AUC0t、AUC0-∞、MRT0-tMRT0-∞和t1/2z减小,CLz/F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氨苯砜的药代学参数基本无变化.40 mg/kg的TAU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该4种探针底物的药动学参数基本无变化.结论 本方法准确,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同时评价药物对CYP1A2、CYP2C9/11、CYP2E1和CYP3A4该4种亚酶的影响.80 mg/kg的TAU给药组给药10 d后对大鼠肝药酶CYP1 A2、CYP2C9和CYP2E1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对CYP3A4的活性基本无影响,而40 mg/kg的TAU给药组对以上4种亚酶基本无影响.提示TAU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尤其是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注意调整用药剂量,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本文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作者:徐玉秀;张思佳;篓筱琳;曾常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参首乌提取物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人参首乌提取物对帕金森病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联用丙磺舒(MPTP/p)诱导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使用不同剂量人参首乌提取物给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黑质致密区的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变化;1-甲基-4-苯基吡啶(MPP+)刺激损伤不同浓度人参首乌提取物预处理的SH-SY5Y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荧光探针2',7 '-二氯荧光素双乙酸盐(DCFH-DA)进行细胞活性氧检测.结果 人参首乌提取物能显著减少帕金森病小鼠大脑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神经元的丢失,抑制Mpp+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和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结论 结合前期药效学的研究结果,人参首乌提取物可通过抗氧化途径保护帕金森病所致的神经元损伤.

    作者:朱亚东;罗展远;蔡志达;徐玮;黄亿健;余江锋;贝伟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西南齿唇兰提取物及其各极性部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

    目的 研究西南齿唇兰总浸膏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使用95%乙醇多次提取西南齿唇兰,减压浓缩后得到总浸膏,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浸膏.采用DPPH法、ABTS法、羟自由基清除法及其FRAP法以抗坏血酸(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作为阳性药,分别对一系列浓度的不同极性部位及其总浸膏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结果 DPPH自由基清除模型中,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总浸膏>水部位>石油醚部位.ABTS自由基清除模型中,西南齿唇兰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强弱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总浸膏>水部位>石油醚部位.在羟自由基清除模型中,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为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总浸膏>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在考察样品的Fe3+还原成Fe2+能力实验中,西南齿唇兰不同极性部位的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氯仿部位>水部位>总浸膏>石油醚部位.结论 综合DPPH法、ABTS法、羟自由基清除法及其FRAP法考察结果,各个极性部位中抗氧化能力为突出的是乙酸乙酯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可作为西南齿唇兰抗氧化活性研究的主要极性部位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分离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本文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西南齿唇兰关于氧化应激损伤性疾病的防治药物筛选提供了参考.

    作者:温炳钦;林伟龙;蔡金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良姜-陈皮组方不同配伍比例对胃寒证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良姜-陈皮组方不同配伍比例对胃寒证大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冰水浴+冰水与冰NaOH灌胃建立大鼠胃寒模型,观察高良姜陈皮组方不同比例对大鼠的进食、饮水、排便量与炎症因子IL-2水平的变化及胃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模型对照比较,大鼠的进食、饮水量与IL-2水平在组方为1∶1比例时有显著性差异,胃组织病理改变的分级评分结果中,1∶1的评分低.结论 高良姜与陈皮组方的配比为1∶1时对胃寒证大鼠的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继燕;张鑫;杨全;程轩轩;潘利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丙酮酸乙酯抗人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究丙酮酸乙酯(EP)在体内外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EP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荷瘤裸鼠抑瘤率实验,计算脏器系数、肿瘤体积和质量抑制率来反映EP的体内抑瘤效果;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的凋亡率、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检测EP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行Western blot实验探讨其分子机制.结果 MTT实验与荷瘤裸鼠实验都证实了EP具有体内外抗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经Hoechst33258染色后可观察到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FCM检测结果表明EP能通过增加细胞内ROS的产生和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来诱导A549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随E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随EP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 EP具有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和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黎莉莉;臧林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蒺藜皂苷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究蒺藜皂苷(GST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模型的抗炎效果及可能的机制如对IL-17、TNF-α和NF-κB通路等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组和蒺藜皂苷给药组(50 mg/kg).先给药7d,第8天用LPS诱导产生炎症小鼠模型,3h后进行眼眶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表达程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胸腺IL-17、TNF-α和NF-κB通路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比模型组,蒺藜皂苷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17和TNF-α的水平(P< 0.01).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蒺藜皂苷能下调IL-17、TNF-α和NF-κB蛋白表达量,对比模型组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 0.01).结论 蒺藜皂苷能对由LPS诱导的炎症具有防治作用,其抗炎效果通过IL-17炎症通路下调TNF-α和NF-κB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有关,本研究为开发新型的抗炎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蔡肇栩;祝曙光;陆少君;钟淇滨;余伟;臧林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象拔蚌多肽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海洋贝类象拔蚌多肽提取物(Panopea generosa protein hydrolyzate;PgPH)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PgPH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HepG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验证PgPH的抗氧化活性并检测对细胞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利用模式动物秀丽线虫氧化应激模型探讨PgPH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 PgPH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DPPH清除率近60%,当浓度高于4.0 mg/mL时清除率达到90%.PgPH能缓解H2O2对HepG2细胞的氧化损伤,同时提高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力.PgPH还能显著提高在百草枯氧化损伤下秀丽线虫的存活率.结论 PgPH不仅具有缓解细胞氧化性损伤的潜力,还具有提高秀丽线虫在百草枯氧化胁迫条件下存活率的能力.这些结果为象拔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李振桦;余雪松;曹萧萧;亓兵;程鹏;黄泽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补肾抑瘤汤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肾抑瘤汤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大鼠灌胃7d后制备空白血清和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采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处理后的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经各组含药血清处理36 h、48 h后,与空白血清组比较,PC-3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了抑制,细胞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处理PC-3细胞36 h后,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且36 h、48 h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血清组.结论 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在体外能明显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

    作者:古炽明;陈艳芬;陈志强;詹嫣然;王树声;吕立国;汤桂兴;翁湘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有效成分对心肌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脏毒性评价是各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前必须考量的重要指标,然而具有心脏毒性中药的物质基础仍不明确,且不同中药有效成分对心肌细胞的毒性机制不尽相同,因此了解中药有效成分对心肌细胞的毒性及机制,对于中药药物安全评价以及对中药心脏毒性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乌头碱、雷公藤甲素、蟾酥甾烯类物质和乙酰紫草素等中药有效成分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王丽苹;沈志滨;唐春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5-羟色胺参与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概述及展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通过与不同受体结合发挥不同的痛觉调制作用,并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神经递质相互影响参与偏头痛的发病.本文对5-HT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与分布、递质的合成与代谢及其功能、5-HT参与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及可能的相关治疗靶点等方面进行概括,以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飞;高丽;王永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麦芽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

    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rn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具有消食化积,回乳消胀等功效,其在药品及食品方面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整理和分析了麦芽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分别对麦芽炮制历史变迁、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和药理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麦芽炮制研究及相关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孙华;梁杰;张梦琪;夏满琼;兰泽伦;万军;周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铁皮石斛破壁率与其多糖溶出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建立铁皮石斛干、鲜品细胞破壁率的检测方法,并考察铁皮石斛不同干品粉末和鲜品榨汁破壁率与溶出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法,以薄壁细胞为显微特征指标,测定铁皮石斛5种不同粉末(粗粉、50目粉、细粉、极细粉、微粉)和鲜品榨汁(以下简称鲜汁)的破壁率;以多糖为指标,考察上述粉末和鲜汁破壁率与其多糖溶出量的关系.结果 在2h内,铁皮石斛粉末和鲜汁的破壁率与其溶出量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同质量铁皮石斛中多糖的溶出量随破壁率的升高而提高,微粉和鲜汁的破壁率达到100%时,多糖溶出量按干燥品计分别为45.25%和54.10%,鲜品的多糖溶出量高于干品.结论 随着破壁率的提高,铁皮石斛多糖的溶出速度加快、溶出量增加,能有效地节省提取时间,提示鲜药多糖的利用率明显高于干品.

    作者:杜枚倩;邓红;冯伟勋;张蜀;郭彩娥;陈艳芬;吴彩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6种石斛的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的含量测定与分析

    目的 测定6种石斛的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的质量分数,并初步比较各石斛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 采用HPLC内标法,以L-岩藻糖为内标物,采用Kromasi1100-5C18(250 mm×4.6 mm)色谱柱;以0.02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6种石斛单糖的质量分数,再计算出多糖的质量分数.结果 铁皮石斛、细茎石斛、齿瓣石斛、兜唇石斛、玫瑰石斛和束花石斛的水溶性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84%~ 32.12%、12.91% ~ 18.82%、24.28% ~ 28.79%、22.39% ~ 25.57%、40.57%~43.66%、33.22%~36.03%;碱溶性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84% ~ 19.04%、5.14% ~ 5.42%、15.53%~17.10%、3.20%~3.79%、11.18%~13.63%、11.57%~ 13.61%.玫瑰石斛水溶性多糖的质量分数高,而铁皮石斛碱溶性多糖的质量分数高.结论 石斛的碱溶性多糖的质量分数较高,且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与各单糖质量分数不同,表明2种多糖的结构、类型或连接糖的多少等可能存在差异,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石斛的碱溶性多糖.

    作者:梁盛;严慕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海洋真菌Westerdykella dispersa FS350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目的 研究海洋真菌Westerdykella dispersa FS350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对菌株FS350的液体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和DPPH法测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 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成分,分别鉴定为:2-(4-羟苯基)乙酸乙酯(1)、3-hydroxy-1-(2,6-dihydroxyphenyl)butan-1-one(2)、4-epiradicinol (3)、2-糠酸(4)、2-(4-羟苯基)-乙醇(5)、对羟基苯乙醇α-羟基丙酸酯(6)、(R)-甲羟戊酸内酯(7)和asterric acid(8).结论 化合物1~8均是首次从Westerdykella属真菌中分离得到,这些化合物均无明显的细胞毒和抗氧化活性.

    作者:许建林;刘洪新;陈玉婵;李赛妮;郭珩;李浩华;章卫民;高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肿瘤靶向喜树碱高分子复合物的合成

    目的 为了提高喜树碱的水溶性和肿瘤靶向性,合成肿瘤靶向的聚乙二醇修饰喜树碱复合物.方法 将喜树碱20-羟基与丁二酸酐反应,引入酯键和羧基,再将该羧基活化;叶酸的羧基也进行活化;将活化的羧基与带有碱性官能团-氨基的载体进行反应,得到目标产物FA-PEG-CPT、FA-PEG-C60-C2H4-CPT和FA-PEG-C60-C6H12-CPT.分别用IR、1H NMR、差示热分析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用HPLC法测定目标产物中喜树碱的质量分数.结果 FA-PEG-CPT、FA-PEG-C60-C2H4-CPT和FA-PEG-C60-C6H12-CPT复合物中的喜树碱质量分数分别为7.2%、5.6%、6.5%,DSC特征吸热峰分别为58、70、62℃.结论 合成了喜树碱的肿瘤靶向高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较理想的载药量.

    作者:徐蓓华;许丽丽;胡英;吴彬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绩效考核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从2010年开始采用一套特殊的绩效考核方案(FDA-TRACK)对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考核,使FDA的整体运行有序,为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本文在介绍FDA-TRACK的同时,着重分析了该方案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我国应设立专门的考核委员会考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绩效、建立官方网站公布考核信息、以结果为导向设计考核维度、构建职权清晰的监管法律体系、分析考核结果持续改进考核工作和构建内部系统促进资源共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绩效考核体系.

    作者:吴丹丹;席晓宇;徐怀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江苏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现状及其对产业的影响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已于2016年6月正式开始试点.为总结持有人制度在江苏省的试点现状及其产业影响,本文通过对“江苏省MAH试点工作信息平台”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持有人制度在江苏省试点呈现的特点.同时,结合该试点方案中关于持有人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展开讨论,探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从促进激发研发创新积极性、促进CMO企业健全发展、促进医药产业资源优化配置3个方面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作者:周枫;褚淑贞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