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9664
  • 国内刊号:44-1710/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7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2000年在教育部主办的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5年1期文献
  • 不同检测系统CEA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探讨本院不同检测系统测定CEA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取拜耳、德普、自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32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分别在4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拜耳ACS180、拜耳ADVIA Centuar、强生Vitron Eci和德普IMMULITE)上进行CEA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厂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的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可靠性分析信度系数α均接近1;以强生Vitron Eci作标准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拜耳ADVIA Centuar临床部分可接受,拜耳ACS180、德普IMMULITE临床不接受.结论:4个检测系统测定CEA结果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但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存在不可比性.

    作者:黄妩姣;周强;黄宪章;张文;徐宁;庄俊华;张秀明;梁伟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宫颈病变的变化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对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40例CINⅡ、48例CINⅢ及56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组织中的Bcl-2和Bax蛋白进行了检测,并以4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结果:Bcl-2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 Ⅰ,CINⅡ,CINⅡ,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5.00%,22.22%,30.00%,58.33%和53.57%.表达在正常与CIN和宫颈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Bax在它们之间表达率分别为17.5%,83.33%,70.00%,52.08%和53.57%,表达在正常与CIN和宫颈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性增生和鳞状上皮癌中均有Bcl-2 Bax过表达,表明它们在鳞状上皮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和宫颈癌早期发生有关,在ISCC阶段其调控作用可能已经紊乱.

    作者:缪缙;林仲秋;王晓黎;董小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淫羊藿胶囊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对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等症的复方淫羊藿胶囊进行初步的安全性评价.方法:(1)用NIH小白鼠40只,随机分4个剂量组.第1天受试药物灌胃2次,每次间隔4 h,观察1周.观察小鼠急性毒性(LD50).(2)用NIH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其中4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口服受试药物,1组为空白对照组,1组给予环磷酰胺口服染毒.按30 h给受试药物方法试验:分2次灌胃,于第2次灌胃6h后,处死小鼠取胸骨骨髓做微核试验.(3)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受试药物10 g,以平板掺入法做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酶试验(Ames试验).结果:(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动物有任何不良反应,雌雄小鼠LD50>21.50/g.b.w,相当于受试药物推荐量的2150倍;(2)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阴性;(3)Ames试验阴性.结论:复方淫羊藿胶囊属无毒级物质,对体细胞无致诱变及突变作用.

    作者:姚红;黄少华;曾惠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东省卫生行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目的:对广东省卫生行业中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资源和活动的现状、特征、在全国所处的位次、投入产出效益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现状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和典则相关分析方法.结果:广东省2000年卫生行业R&D投入产出效益为:每产出1个R&D项目(Y1)和每产出1项发明专利(Y2)所需的6项投入除试验发展全时当量(X5)外均低于全国水平;每产出1篇科技论文(Y3)和每产出1种科技专著(Y4)所需的6项投入均高于全国水平;主要投入变量V1与主要产出变量W1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典则相关系数为0.94,V1与W1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W1=0.019V1,平均投入产出比为0.019.结论:广东省2000年卫生行业的R&D活动总体情况良好,在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但卫生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中高职称、高学历(学位)人员比例相对较低,从事卫生防疫工作的人员比例较低,卫生行业R&D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王心旺;杨哲;方积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类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适应证选择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4年11月我院住院的4例(年龄48~82岁;男3例,女1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并进行临床分析和随访,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在全麻下4例均成功在胸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释放覆膜支架,其中为StandfordA型及StandfordB型各2例,共使用Talent覆膜血管支架4个,术中造影证实Standford B型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Standford A型1例术后证实内漏存在,术后3 d死亡,1例在支架释放后出现左冠脉急性闭塞致死亡.结论:应用覆膜血管内支架行腔内隔绝术(EVGE)是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Standford A型夹层行EVGE术仍有待进一步对技术及器械进行改良.

    作者:何文凯;何兆初;王玮;梁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健乳灵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的病理观察

    目的:研究健乳灵对乳腺增生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乳腺组织p16、p53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三个药物试验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健乳灵治疗60d,取乳腺组织观察乳腺的病理变化和p16、p53蛋白表达.结果:健乳灵三个剂量组均能抑制乳腺上皮增生,减少小叶和腺泡数目,降低大鼠乳腺增生组织的p16、p53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乳灵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调节和治疗作用.

    作者:韦永芳;黄霖;杨辉;戴丽军;刘寒英;黄月玲;叶振宇;刘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征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 reuptake transporter,SERT or 5-HTT)基因启动子区(5-HTT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的插入/缺失片段与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VNTRs)多态性在广东汉族人群的分布及其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87例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IBS患者和9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SERT上述两个基因多态性.结果:肠易激综合征组SERT基因5-HTTLPR及VNTRs区的基因型多态分布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组的L/L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25%vs7.3%,P<0.05).结论: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5-HTTLPR区及VNTRs区多态性与IBS不相关,但拥有L/L基因型的人群可能更易患C-IBS.

    作者:谢军;李瑜元;聂玉强;梁培智;张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跳水运动员颈椎病特点初步探讨

    目的:通过对跳水运动员颈椎病的调查,并测试模拟跳水运动员入水时的颈部受力情况,从中发现其发病特点,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广东省46名专业跳水运动员和30名中学生进行颈椎病的病史采集及物理检查,对颈椎病可疑对象拍摄颈椎X光;对带有压力测试仪的50公斤重、160厘米高的木制模拟人进行高台跳水的模拟试验.结果:跳水运动员、中学生颈椎病患病率分别为71.7%和26.6%.运动员中女性患病率与男性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分布:11-16岁、16-20岁、20岁以上的患病率分别为72%、77.8%和83.3%.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训练年限:1-3年、3-5年、5-10年和10年以上的患病率分别为33.3%、71.4%、81.8%和91.4%.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X光检查多表现为颈椎生理曲线改变、钩椎关节增生、环枢关节紊乱.压力测试仪显示木头人在3米、5米、7米、10米跳台垂直自由落体入水后颈部的压力(平均值)分别为12、18、18、20公斤力,与水面成70度角自由落体入水后颈部的压力分别为67、110、165、230公斤力,以及手与颈部成20度角时身体垂直入水后颈部的压力分别为120、150、245、422公斤力.结论:颈椎病是跳水运动员的常见伤病,患病率随年龄和训练年限增长而升高.正确的入水动作是预防颈椎损伤的关键.

    作者:方健辉;魏东凌;林俊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Ⅰ、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胶原形态的改变

    目的:研究Ⅰ、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方法: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B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C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1次,共7 d)及对照组(D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7 d;E组10只,空白对照组).③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结果:A组Ⅰ型胶原由紧密排列,变成较稀疏,提示含量减少;B组Ⅲ型胶原在血管旁及Ⅰ型胶原间分布减少;C组Ⅰ、Ⅲ型胶原均减少;D组和E组无明显变化.结论:Ⅰ、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可使胶原的排列分布稀疏,含量减少,形态改变明显.

    作者:张涛;朱家源;朱斌;李新强;唐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及产前致病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及产前致病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至产后7 d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简称彩超)诊断,死亡病例经尸解证实.结果:共监测围产儿6518例,检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43例,发生率为65.97/万,其中单发心脏畸形35例,占81.40/万,心脏外合并畸形8例,占18.60%.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由2000年的56.40/万上升为2004年的80.24/万.城镇高于乡村,无明显性别差异.结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彩超为确诊的主要手段.孕早期各种致畸因子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周玉琴;黄志红;杜微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艾司洛尔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小节摘除术麻醉中的心血管变化的观察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支撑喉镜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各20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艾司洛尔组在置入支撑喉镜前2 min静脉滴注艾司洛尔2.0 mg/kg,然后以100μg/(kg·min)速度持续泵输注直至支撑喉镜取出时停药.两组全麻用药相同,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置入支撑喉镜时、置入支撑喉镜后5 min、退出支撑喉镜后5 min的HR、SBP、DBP.记录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艾司洛尔组在置入支撑喉镜时、置入支撑喉镜后5 min的心率、血压升高数值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余各时间点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艾司洛尔能安全有效地抑制支撑喉镜下声带小节摘除术中置入支撑喉镜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作者:文晓兵;李敏;崔世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创愈宁软膏在烧伤创面中临床应用

    目的:在烧伤创面上应用创愈宁软膏并进行临床观察其疗效.方法:在浅Ⅱ度50例、深Ⅱ度20例、Ⅲ度10例烧伤创面上将创愈宁软膏均匀涂布于无菌纱布上敷上创面作半暴露治疗.每天换药一次,并相应设立对照组,在浅Ⅱ度45例、深Ⅱ度18例、Ⅲ度7例,创面外用皮维碘行半暴露治法,作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比对照组提前2~4 d左右(P<0.01),且创面湿润、干净,不形成痂皮.结论:创愈宁软膏对创面无刺激,有止痛、消肿功效,能去除坏死组织,加快创面残余上皮细胞增生速度,促进创面愈合.减少了创面愈合过程中疤痕组织的形成.

    作者:钟展芳;周强;潘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婴幼儿心脏直视术的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分析1992年2月-2004年7月共1018例婴幼儿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58例,死亡率5.70%,术后发生并发症150例,发生率14.85%.结论: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重点在于输液成分和量的控制、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呼吸道的管理、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作者:董卫欣;姬尚义;陈伟新;刘希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腭裂并发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置管术的疗效

    目的:探讨鼓室置管术对腭裂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36例(62耳)腭裂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经鼓室穿刺无效的患者进行鼓室置管术.结果:随访0.5~1年,治愈30耳;好转18耳;无效11耳;并发症3耳,腭裂修补组有效率88.9%;非腭裂修补组有效率47.5%,总有效率77.4%.结论:鼓室置管治疗腭裂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改善听力,腭裂修补术后置管的疗效明显优于非修补术.

    作者:梁健新;蒋立新;陈劲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毒症性脑病与透析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寻找终末期尿毒症并发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年(2000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的178例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终末期尿毒症者资料.结果:从临床表现方面178例中28例出现精神异常症状,其中透析性脑病组(A组)占19例,较尿毒症性脑病(B组)明显增多,有明显差异性(P<0.05);尿毒症性脑病在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尿毒症毒素蓄积方面情况较透析性脑病明显差异(P<0.05);而透析性脑病在失衡综合征、进行性长期透析、脑血管器质性病变等情况是其常见原因.结论:终末期尿毒症出现神经、精神紊乱症状与多因素有关,治疗上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并发症,选择恰当的透析方式、频率;预防透析性脑病的发生.

    作者:江丽屏;傅慧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1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香港伟康公司HK-5300型多导睡眠检测仪对可疑256例的监测.结果中重度患者与轻度患者之间的监测结果差异显著.结论随着年龄增长,病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作者:张晓燕;刘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采用差异显示法分离支气管哮喘病因多基因初探

    目的:初步分离出在哮喘动物模型中发生差异显示的基因条带,为对哮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腹腔注射卵清蛋白复制哮喘动物模型,采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D RT-PCR)方法初步分离出发生差异显示的基因条带.结果:哮喘模型组豚鼠耗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的条带有30条.结论:这些条带所起作用尚需进一步的分析验证.

    作者:陆丽;董晓先;董伟华;刘金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气管插管全麻对胎心基线变异的影响和意义(附1例临床报道)

    目的:通过对气管插管全麻下胎心基线变异改变的观察,探讨全麻对胎心基线变异的影响和意义.方法:本院一孕28+4周孕妇因小脑肿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前、术中、术后动态监测胎心率的变化.结果:患者在全麻过程中,胎心基线无改变,但基线变异减少,呈静息型,无明显胎动反应,并出现规则宫缩.术后第2天宫缩明显缓解,基线变异恢复正常,于孕39+2周顺产.结论:胎心基线变异是一个重要的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指标.麻醉药物不会改变胎心率基线,但降低基线变异(呈静息型).通常我们认为静息型胎心图提示胎儿窘迫,但若不了解全麻药物对胎心基线变异的影响,则可能造成过早、过多的不必要的干涉,从而影响母婴预后.

    作者:戴红;陈婉娴;高眉扬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