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9664
  • 国内刊号:44-1710/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7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2000年在教育部主办的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6年5期文献
  • 蛇毒多肽和蝎毒多肽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蛇毒多肽(卡迪,KD)和蝎毒多肽(polypeptide from Buthus martensii venom,PBMV)对肝癌移植瘤(H22)带瘤小鼠瘤重的抑制作用,并观察肿瘤细胞Caspase-3表达,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昆明种系近交小白鼠,60只,复制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0.010 mg/mL),KD 0.016、0.010 mg/mL组和PBMV 0.016、0.010 mg/mL组,分别注射KD、PBMV和阳性药物10 d后,分析统计带瘤小鼠的体重变化、脾指数和肿瘤生长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治疗后Caspase-3表达的改变.结果:KD 0.016、0.010 mg/mL组和PBMV 0.016、0.010 mg/mL组的平均瘤重显著地减小,均具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免疫组化显示:阴性对照组胞浆无着色或着色很浅;阳性对照组胞浆浅红棕色,着色胞浆分布较集中;两组待测组胞浆均显红棕色,分布面积广,而且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多.结论:KD和PBMV对H22生长和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

    作者:汤耀光;陈斌;梁业玲;刘丹霞;李爱华;贺艳杰;杨昌山;何慧华;董伟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入住本院消化内科784例60岁及以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及261例60岁及以上的慢性胃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中文化程度低、吸烟、饮酒、患抑郁症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为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6%(P<0.01).研究组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的百分率为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使用抗凝血药物和激素分别为2.4%和1.3%,高于对照组的1.9%和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渍疡的发病与Hp感染及服用NSAIDs密切相关,吸烟、饮酒及患抑郁症也是危险因素.

    作者:刘嘉眉;李瑜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与Tempo对DAHP高血压大鼠模型的作用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及Tempo对2,4-二氨基6-羟嘧啶(2,4-diamino-6-hydroxypyrimidine,DAHP)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及内皮依赖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饮用DAHP 10-2mol/L造成高血压大鼠模型,尾压法测定大鼠血压,离体血管环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给予DAHP饮用大鼠尾压明显升高[(152±6.0)mmHg vs(114±4.5)mmHg,P<0.05],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明显下降[(55.3%±2.6%)vs(20.1%±2.0%),P<0.05];辛伐他汀组预处理2 mg/(kg·d)对大鼠血压影响不显著[(147±11.1)mmHg vs (152±6.0)mmHg,P>0.05],Tempo组0.86g/(L·d)预处理大鼠血压明显低于模型组[(137±8.5)mmHg vs (152±6.0)mmHg,P<0.05].辛伐他汀及Tempo组大鼠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内皮大舒张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加[(43.9%±3.2%),(36.0%±4.9%)vs(55.3%±2.6%),P<0.05].结论:辛伐他汀及Tempo抗氧化剂通过增强氧化亚氮生物效应,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根水;陈颖博;肖雪韵;陈梅贞;林聪茹;罗健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时期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资料,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6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单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分为≤34周的早发组20例,>34周的晚发组126例.比较两组孕妇基本情况、生育史、部分临床项目及辅助检查结果、围生儿情况.结果:(1)两组中有定期产前检查者比例、初产妇比例、孕妇有自觉症状者的比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孕妇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胎儿生长受限(FGR)比例、低体重儿比例、死胎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性别男女比例早发组0.82,晚发组0.9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孕妇有无正规产检、是否发生并发症相关,而与是否为初产妇无关.FGR发生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孕周呈正相关,与孕妇血红蛋白量呈负相关,而与孕妇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量无关.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在不同孕周的妊娠结局有差异.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子痫前期.

    作者:张嵩卉;高眉扬;廖志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心脏移植中右心功能不全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手术中造成右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11例实施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病人监测围手术期肺动脉压力、肺循环阻力、中心静脉压和右心功能.预防性给予前列腺素E1,术后吸入NO.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11例病人术中肺动脉压力有所下降,中心静脉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例病人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表现.结论:术前正确评估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功能,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是避免或减轻右心功能不全的关键.

    作者:张东升;姬尚义;王小雷;杨建安;陈伟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火把花根防治同种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更有效、安全和经济的防治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途径,为临床提高远期移植器官存活率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应用标准的慢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观察移植24周后135 mg/d火把花根片灌胃组和单纯肾移植对照组间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组织病理改变等的差异,评价火把花根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火把花根可减少慢性排斥反应大鼠的尿蛋白、血清肌酐以及移植肾单个核细胞浸润和慢性纤维化病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火把花根可有效减轻大鼠慢性排斥反应病变程度,可为临床防治慢性移植肾病提供新的措施和更广泛的选择.

    作者:庞伟;史艳玲;谭树芬;梁玉凤;赖德源;邹和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入选本院2004-2006年5月36例患者的40条下肢动、静脉血管病变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累及40条血管,深静脉血栓36条血管(36/40),占总血管条数90%(髂腘段7条、股段16条、股腘段3条、腘段10条);动脉栓塞4条血管(髂腘段2条、腘段2条),占总血管条数10%(4/40).21条血管行血管造影证实,9条血管手术证实,10条血管与临床追踪的结果相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栓塞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准确而快速等特点,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丽霞;沈立平;范振强;列武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临床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胸部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2005年临床确诊的18例IPH影像资料.结果:胸部X线表现:①肺纹理增强15例;②肺野内片絮状阴影或磨玻璃样影12例;③双肺弥散分布的粟粒状、小结节影6例;④双肺弥漫境界不清的网织状影8例,其中2例伴心脏增大,1例伴肺动脉段隆鼓.高分辨率CT(HRCT)显示:双肺弥漫性密度增高,呈片絮状及磨玻璃样改变2例,其中1例实变影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双肺弥漫分布粟粒状、小结节状影1例;双肺小叶间隔增厚2例,其中弥漫增厚1例;轻度蜂窝状肺改变1例;心影增大1例.结论:胸片是发现IPH的重要方法,HRCT对病灶的显示更为清晰,只要注意将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合分析,尤其在痰、胃液或肺组织中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可明确诊断.

    作者:刘鸿圣;刘立炜;罗源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阑尾类癌15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85年-2005年收治的15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为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采用阑尾切除术11例,回盲部切除术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肿瘤直径<1 cm 12例,1~2 cm 2例,>2 cm 1例.10例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或肌层,3例侵及浆膜,2例浸润至阑尾系膜,其中1例患者肿瘤直径>2 cm伴局部淋巴结转移.随访15例,13例无复发及转移;2例局部复发,均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阑尾类癌少见且症状不典型,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决定术式和切除范围.

    作者:黄炽明;姚远;王志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51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本院51例住院患儿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肾损害(84.3%)、发热(70.6%)、皮疹(68.8%)、淋巴结肿大(41.2%)较常见.实验室检查以ANA(+)(92.0%)、补体降低(90.0%)、ESR升高(84.0%)、贫血(83.6%)较常见.病情活动性(SLEDAI积分)以轻至中度活动为主.结论:儿童SLE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应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早期确诊,避免误诊,积极治疗.

    作者:熊小燕;曾华松;陈耀勇;王蓓;韦茹;姚翠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对21例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本院自1989年-2005年对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了瓣膜置换手术.21例中,主动脉瓣病变7例,二尖瓣病变9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联合病变4例,三尖瓣病变1例.对各种瓣膜病变均采用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二尖瓣置换术9例,双瓣置换术4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结果:在本组病人中,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至今,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效果确切.

    作者:王德才;黄达德;陈伟民;罗兆榴;陈文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05年6月本院98例老年糖尿病因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围手术期不同阶段应用胰岛素泵疗法调控血糖,采取针对性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无死亡及低血糖病例发生;无伤口感染导致手术失败的病例;无因护理不当造成其它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血糖的调控及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顺利度过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关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洪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肿瘤中表达特点的研究进展

    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ivin及其家族的存在,可使肿瘤细胞对缺血、缺氧、放化疗等作用变得耐受,肿瘤细胞从而得以持续生长.近年来就Livin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诊治预后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重要角色这一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对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胡明;董文;黄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蛋白质组学与药物研究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学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蛋白质组学技术已渗透到药物靶点的探测、分子药理筛选模型的建立、评价药物毒副作用、研究药物作用等各个方面.本文就这些方面目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晓红;张卫东;李时悦;李德容;孙宝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SARS冠状病毒spike蛋白上的CoV的受体结合域的研究进展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一种新发现的动物源性SARS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引起,具有高致病性、高传染性和高病死率的新型人类疾病.现已鉴定SARS-CoV的刺突糖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域(RBD)介导了病毒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跨种属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综述RBD的组成、功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俊;林勇平;肖洪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9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针灸科门诊DPN患者92例,随机分为电针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6例,电针组穴取双侧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电针刺激,留针30 min,每日1次,30 d为1疗程;对照组46例,给予VitB1100 mg+VitB12 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30 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包括肢体症状、体征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DPN具有较理想的疗效,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子谦;姚红;陈建雄;童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价值——荟萃分析

    目的:用荟萃分析评价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检验异质性,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计算质子泵抑制剂诊断试验汇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绘制SROC曲线分析评价诊断试验的准确性.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94篇,纳入文献8篇共663例,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3(0.79-0.87),0.67(0.59-0.75)和8.93(3.81-20.93).SROC分析显示诊断准确性为0.82±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试验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可以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方法.

    作者:林泳;李瑜元;聂玉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