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9664
  • 国内刊号:44-1710/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7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2000年在教育部主办的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0年6期文献
  • 颈椎病前后路Ⅰ期联合手术与分期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通过研究颈椎病前后路Ⅰ期联合手术与分期手术临床效果,评价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例颈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耐受能力,接受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或分次手术或单次手术,JOA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8例行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内固定,JOA评分:术前7.9±2.1,术后15.3±2.1;10例分期行颈椎后路、前路手术,JOA评分:术前8.2±2.3,第2次手术术后近1次随访评分:15.5±1.6;8例行单纯颈椎后路或前路手术,术后患者症状和阳性体征基本消失,JOA评分:术前7.8±2.0,术后15.0±1.3.3种不同方式治疗的患者术前和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各种原因引起颈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的患者,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使忠者彻底解除颈髓受压迫,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但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能增加手术风险.

    作者:黄文东;高梁斌;张亮;李健;张志;陈嘉裕;黄健曦;林学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CYP2C9基因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类药物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CYP2C9基因型的2型糖尿病服用磺脲类药物后的达标情况.方法:对28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CYP2C9基因型检测,检测出CYP2C9*1/*1野生型个体及CYP2C9*1/*3突变型个体.入选患者分成CYP2C9*1/*1野生型组和CYP2C9*1/*3突变型组,所有患者均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使用的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美脲2 mg、格列齐特缓释片30 mg、格列吡嗪5 m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末及6个月末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达标情况.结果:CYP2C9*1/*3突变型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空腹血糖(6.27±0.62)mmol/L、GHbA1c(6.46±0.62)mmol/L]比CYP2C9*1/*1野生型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空腹血糖(7.04±0.97)mmol/L、GHbA1c(6.96±0.68)mmol/L]具有更高的达标率.结论:在治疗前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CYP2C9基因型,能指导选择治疗方案,对于CYP2C9*1/*3突变型个体选用磺脲类药物.在避免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下可更有效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的水平.

    作者:彭妙官;陈钰仪;邓雪峰;叶慧玲;陈广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完全随机法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在腹腔注射硝普钠降低血压的基础上,反复夹闭、再通双侧颈总动脉制备VD大鼠模型,术后第2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8 d;假手术组大鼠手术过程与模型组相同,但术中不注射硝普钠、不阻断双侧颈总动脉,术后处理同模型组;实验组大鼠手术过程与模型组相同,术后第2天给予白藜芦醇溶液灌胃,连续28 d.造模后第21天进行Y-迷宫测试、造模后第28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NOS及NO含量升高,GSH-PX活性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NOS及NO含量下降,GSH-PX活性升高(均P<0.01).结论:白藜芦醇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而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彭妙茹;黄飞凤;邵龙辉;纪双泉;陈福泉;刘筱蔼;李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分析

    目的:了解研究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探讨T细胞功能紊乱相关的免疫调节治疗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CKD患者180例,按2002年美国K/DOQI标准将患者分为CKD1~4期4个组和CKD5期血液透析组、CKD5期非透析组,共6组,每组30例.另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测定的各组患者外周血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KD1期患者CD3+、CD3+CD8+细胞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0).与CKD1期患者比较,CKD 2、3期患者CD3+、CD3+CD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00).与CKD 2、3期患者比较,CKD4期和CKD5期非透析组患者CD3+、CD3+CD4+细胞降低(P=0.000).CKD 5期血液透析组患者与非透析患者比较,CD3+CD8+细胞升高(P=0.440).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早期出现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血液透析治疗未显示能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

    作者:梁敏灵;傅君舟;梁鸣;沈文清;梁波;钱捷;黄丽;高皛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注入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膜腔内注入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方法:检索MEDLINE(1996年1月至2010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至2010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至2010年)、万方数据库(1980年至2010年)与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1989年至2010年)共5个数据库,同时从参考文献中追溯文献,并收集未发表的文献.纳入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膜腔内注入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16篇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其中12项独立研究对胸腔闭式引流术+榄香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顺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合并分析结果显示榄香烯组的有效率高于顺铂组[RR合并=1.26,95%CI(1.13,1.39)].结论:胸膜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膜腔内注入榄香烯可以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吴立娟;彭晓霞;王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Fmr1基因敲除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Fmr1基因敲除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挑选10周龄FVB小鼠和Fmr1基因敲除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采取1∶1同居,全同胞兄妹近交繁殖,测定子代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mr1基因敲除小鼠体质量与体长分别为:0 d,(1.25.4±0.21)g,(38.99±1.74)mm;21 d,(8.17±2.26)g,(122.81±11.42)mm;60 d,(22.93±2.93)g,(180.19±7.46)mm;FVB小鼠体质量与体长分别为:0 d,(1.33±0.23)g,(40.53±3.05)mm;21 d,(7.75±1.56)g,(118.73±7.85)mm;60 d,(21.11±1.99)g,(176.43±5.73)mm.两个品系的小鼠体质量与体长的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r1基因敲除不影响小鼠正常的生长发育.

    作者:黄月玲;叶炳飞;戴丽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转染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酶消化分离法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并采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进行鉴定.双酶切法切取TGF-β1的cDNA片段,通过T4 DNA连接酶连接到pEGFP-C1载体上构建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用构建的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在12、24 h、2、4、6 d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TGF-β1基因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培养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显示细胞胞质染成棕黄色,胞核基本不着色.pEGFP-C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质粒成功构建,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表达质粒的DNA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软骨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软骨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12 h:(8.22±2.02)%,24 h:(16.54 4±2.91)%,2 d:(14.06±3.67)%,4 d:(14.24±2.62)%,6 d:(12.36±2.28)%.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软骨细胞TGF-β1基因拷贝数为16 277±1779,高于未转染软骨细胞的3095±205(P<0.05).结论:构建的TGF-β1荧光质粒可以转染软骨细胞并获得表达,为基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张平;刘斌;蔡道章;钟志宏;潘永谦;张振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晶状体囊袋内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5-氟尿嘧啶预防后发性白内障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内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本科室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18例(651眼),术中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晶状体囊袋内分别注入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抗代谢药物的甲基纤维素溶液0.5 mL.所有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实验组155例(157眼)注入含有0.2 mg/mL丝裂霉素C(MMC)、12.5 mg/mL 5-氟尿嘧啶(5-FU)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空白对照组173例(194眼)仅注入甲基纤维素溶液;MMC对照组145例(151眼)注入含有0.2mg/mL MMC的甲基纤维素溶液;5-FU对照组145例(149眼)注入含有12.5 mg/mL 5-Fu的甲基纤维素溶液.5 min后用灌注液置换晶状体囊袋内的药物并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术眼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生长情况,眼内压变化及晶状体前、后囊膜混浊情况,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前后眼内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及以上的患者中,实验组、空白对照组、MMC对照组、5-FU对照组患者晶状体前囊混浊发生率分别为11.83%(11/93)、57.65%(49/85)、50.60%(42/83)、52.63%(40/76),晶状体后囊混浊发生率分别为3.23%(3/93)、20.00%(17/85)、10.84%(9/83)、14.47%(11/76),与其他各组比较.实验组晶状体前、后囊混浊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晶状体囊袋内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能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从而预防后发性白内障.

    作者:高宗银;金敏;朱远军;黄雄飞;陈文俐;胡燕飞;杨为中;郝绮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胎龄对脑性瘫痪高危儿康复治疗的影响

    目的:了解胎龄对脑性瘫痪高危儿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不同胎龄脑性瘫痪高危儿50例进行随访,对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其中康复惠儿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20例和足月儿组30例,比较两组不同胎龄高危儿的康复疗效.结果:高危儿开始接受康复治疗时间在生后3~6月,治疗至1岁时早产儿组康复率为85%,足月儿组为90%,两组高危儿运动落后、智力低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脑性瘫痪高危儿智力运动发育,胎龄不是影响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作者:程冰梅;肖华;李小晶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术式治疗下段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胸及经左胸腹联合行下段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入路(34例)和经左胸腹联合入路(40例)行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胸、腹淋巴结清扫,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观察2周,比较2组忠者的淋巴结肿瘤转移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住院时间.结果:经胸与经左胸腹联合行下端食管癌根治术比较,手术时间短[(2.6 4±0.8)h vs(4.7 4±1.1)h,P<0.05]、出血量少[(418.5 4±112.5)mLvs(693.5.4±124.8)mL,P<0.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5.9%(2/34)vs 22.5%(9/40),P<0.05]、手术住院时间缩短[(15.5±4.7)dvs(24.8 4±6.5)d,P<0.05];2组手术切除淋巴结肿瘤转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行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损伤小、恢复快,但远期存活率仍需观察.

    作者:李治;李娜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能聚焦超声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人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高能聚焦超声(HIFU)联合吉西他滨(GEM)治疗老年人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30例老年人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8例)行单纯HIFU治疗,B组(22例)行HIFU联合GEM治疗.治疗结束时比较2组患者疗效和临床受益反应率,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37.5%(3/8),临床受益反应率为50.0%(4/8);B组治疗有效率为63.6%(14/22),临床受益反应率为72.7%(16/22),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结论:HIFU联合GEM治疗老年人晚期胰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尚富;李四新;龚乐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术后镇痛对结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结直肠癌患者30例,常规全麻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术后随机分成两组(n=15),观察组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术后镇痛,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Th、Ts、NK)绝对数值及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s细胞、NK细胞绝对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的T细胞、Th细胞、Ts细胞、NK细胞绝对数值均较对照组的高(均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较术前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s细胞、NK细胞绝对数值均减低(均P<0.05),观察组的则变化不大.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术后镇痛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镇痛效果良好,更适用于肿瘤患者.

    作者:宁雪;吴文峰;祁岩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2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糖尿病肾病组,DN组)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及病死率,并与作腹膜透析治疗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63例(非DN组)相比较.结果:DN组与非DN组相比,白蛋白明显偏低[(30.70±4.92)g/L比(37.62±4.34)g/L],而血糖值明显偏高[(10.21±2.3)mmol/L比(5.8±1.2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N组3年存活率较非DN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患者的并发症比非DN组多,主要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脑血管意外、营养不良.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玉凤;江丽屏;徐米清;庞伟;梁剑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评估高危早产儿脑损伤的价值

    目的:通过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判断高危早产儿脑损伤程度,以指导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及了解预后.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本院出生的362例新生儿,分为足月儿组(198例)和早产儿组(164例),其中早产儿根据是否存在并发症分为正常早产儿组(68例)和高危早产儿组(96例),各组在生后48~72 h均进行了脑电图、BAEP两项检查,并比较各组上述两项检查的异常率以判断脑损伤发生率.分别将高危早产儿组和正常早产儿组根据胎龄分为<32周、32+1~35周、35+1~37周组,采用等级相关分析胎龄与脑损伤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足月儿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1.2%vs 33.8%,P<0.05),足月儿组BAEP异常率亦稍低于正常早产儿组(20.2%vs25.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组脑电图、BAEP异常率分别为78.1%、77.6%,明显高于正常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P<0.05).高危早产儿及正常早产儿在胎龄<32周、32+1~35周、35+1~37周各组中,脑电图的正常、轻度、重度程度以及BAEP正常、轻、中、重程度所占比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脑电图和BAEP损伤程度、比率与胎龄呈负相关(r1=-0.315,P1<0.05;r2=-0.378,P2<0.05).结论:早产儿脑电图、BAEP检查有助于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评估预后;高危早产儿应定期动态监测脑电图、BAEP,及时评估脑功能状况及指导康复治疗.

    作者:赵喆;赵娜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4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住院时间的平均值分为2组:较长住院时间组(A组),即住院时间≥22 d;较短住院时间组(B组),即住院时间<22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年龄、病程、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管切开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住院时间为因变量,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β=0.255)、合并上消化道出血(β=0.203)和VAP(β=0.284)、机械通气时间(β=0.449)是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高龄、合并消化道出血和VAP、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是影响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言喻;刘文龙;黄兰;朱岳;王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卵巢创面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创面两种止血方法所引起的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探讨镜下卵巢囊肿手术时卵巢功能保护措施.方法:潮阳区大峰医院妇产科卵巢囊肿患者246例,完全随机分AB两组,A组为双极电凝止血组,142例;B组为缝合止血组,104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1、3、6个月的月经改变,检测激素水平,B超监测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改变、卵巢面积变化、排卵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两组均出现雌二醇(E2)水平降低,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P<0.05);与术后1个月比,术后3个月两组E2水平均上升,FSH、LH水平下降(P<0.05);睾酮(T),孕酮(P)在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和6个月,A组月经异常率(19%,7.0%)和B组(16.3%,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2组月经异常率均少于术后3个月(x2=8.981,P=0.003<0.05;x2=5.915,P=0.015).2组术后6个月恢复排卵的比例均大于术后3个月(70.5%比42.9%;82.4%比33.3%,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忠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与术前对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对侧卵巢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和6个月两组患侧卵巢截面积与术前对侧卵巢截面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两种止血方式对围手术期卵巢功能影响不明显.

    作者:张燕燕;刘桂香;徐成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基准剂量法在电焊工人尿锰含量与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关联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基准剂量(BMD)法探讨电焊工人尿锰含量对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市某造船厂78例电焊工人尿锰含量和血清CAT活性进行测定,按照尿锰含量的不同分为4组:≤0.03 mg/L、>0.03 mg/L~0.05 mg/L、>0.05 mg/L~0.07 mg/L和>0.07 mg/L,分析尿锰含量和血清CAT活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血清CAT活性的变化判断尿锰含量的正常参考值,计算各组血清CAT活性异常率.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BMDS软件,计算电焊工人尿锰含量的BMD和基准剂量下限(BMDL).结果:不同尿锰含量组血清CAT活性水平和CAT活性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焊工人尿锰含量的BMD及BMDL分别为0.081 0 mg/L和0.0013 mg/L.结论:电焊作业者尿锰含量高于0.081 0 mg/L可能引起血清CAT活性下降.

    作者:王爱珠;袁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6例经病理证实且行X线、CT和MRI检查的软骨母细胞瘤病人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位于胫骨近端6例,股骨远端3例,股骨颈2例,肱骨近端、髌骨、跟骨和髂骨各1例,1例恶性者发生于股骨远端并肺部多发转移.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14例),病灶内不规则致密影(5例),病灶周围不同程度骨质硬化(9例).CT上,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硬化(15例),病灶内常见点状、片状或条状钙化灶(9例),周围软组织肿胀(7例),骨膜反应(6例).在MRJ上,其表现为在T1WI上呈等、稍低或低信号(11例),在T2WI上呈低、中等或混杂信号(13例),病灶边缘可见低信号环(5例),软组织肿块影(8例).结论: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X线平片、CT和MRI能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作者:吴泽文;陈焱君;王洪波;胡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临床结局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住院分娩的4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患者,分为前置胎盘附着在子宫剖宫产疤痕部位组(A组,n=20)、前置胎盘非附着在子宫剖宫产疤痕部位组(B组,n=28),并设疤痕子宫胎盘位置正常组(C组,n=50)作为对照.分析比较3组患者孕期产检情况、产前出血、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围产儿预后等情况.结果:3组患者行急诊剖宫产以及产前出血、产后出血、胎盘植入、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B组患者全部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100%),与C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没有患者行子宫切除术(0%),与A组20%(4例)的子宫切除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对妊娠的结局有严重影响,做好孕期监护和及时有效的术中处理有利于改善疤痕子宫前置胎盘母儿的预后.

    作者:袁晓兰;牛建民;王丽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AMI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根据是否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9例).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病死率、冠状动脉再通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7 d,治疗组43例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7.4%(29/43),病死率为7.0%(3/43),未发生溶栓治疗相关的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9例冠状动脉再通率为33.3%(3/9),病死率为22.2%(2/9).结论:在不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无溶栓禁忌症情况下,溶栓治疗是AMI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胡礼玉;周许生;谭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5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术后患者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5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0~92 min,平均(62.5±19.3)min;术中出血量380~800 mL,平均(465±77)mL.术后43~76 d达临床愈合,平均(56.7±11.9)d.所有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炎性反应.术后3个月患者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生感染、断钉、内固定松动及医源性血管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方文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雌激素β受体与更年期女性情感及其认知相关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严重困扰人类的疾病之一.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抑郁症.抑郁症逐渐发展会导致机体多项功能减退,生活质量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会逐渐降低.女性对于低激素水平或者是激素水平起伏的敏感性高于男性,这也是女性抑郁症发病率高于男性的生物因素之一.

    作者:胡佳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研究现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逐年增多趋势,文献报道约80%~90%的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栓子来源于下肢DVT[1,2].另外,急性下肢DWT、常导致深静脉栓塞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给患者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并导致生活质量降低[3].

    作者:郑玉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川芎嗪静脉滴注,口服血栓通胶囊、强的松、三维B片、地巴唑及辅助中医穴位按摩.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佐以中医穴位按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14%,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连建共;陈卓英;卢庆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