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9664
  • 国内刊号:44-1710/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7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2000年在教育部主办的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3年1期文献
  • Helokinestatin对大鼠平滑肌的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毒蜥毒素中Helokinestatin的4种亚型对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的毒性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大鼠尾动脉,分离得到平滑肌肌束.将动脉平滑肌标本连到张力换能器上,分别以不同浓度的bradykinin(缓激肽)和bradykinin、Helokinestatin联合作用于大鼠平滑肌,统计各个浓度的肌肉收缩张力的相对值作为纵坐标,以多肽浓度的-log值作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作图,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4种Helokinestatin处理标本的肌张力改变情况.结果:与单纯给予bradykinin处理相比,同时给予bradykinin 和Helokinestatin处理的标本,在多肽浓度为10-7M~10-5M的肌张力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Helokinestatin在多肽浓度为10-7M~10-5M时,都能拮抗缓激肽对大鼠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并且这种拮抗作用是非竞争性的.

    作者:张冰;孙波;邓欣;李亘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与几丁质酶-3样蛋白-1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的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就诊的CHF 97例作为研究组,其中NYHA Ⅰ/Ⅱ级组69例、NYHAⅢ/Ⅳ级组28例;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浆YKL-40、糖化血红蛋白(HBA1c)、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及LVEF等指标.结果:除LVEF及NT-pro BNP外,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YKL-40水平为(108±7.5) ng/mL,高于对照组的(62±5.6) ng/mL(P<0.05);NYHAⅢ/Ⅳ级组YKL-40水平为(118±8.2)ng/mL,高于NYHAⅠ/Ⅱ级组的(89±6.3) ng/mL(P< 0.05).结论:CHF患者血浆YKL-40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CHF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有关;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YKL-40水平升高更为明显.

    作者:卓裕丰;程颖;解强;林桂雄;张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雷公藤内酯醇在脓毒症中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脓毒症模型中雷公藤内酯醇的抗炎及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效应.方法:60只SD大鼠以盲肠结扎手术制作脓毒症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雷公藤内酯醇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IL-6、IL-1及TNF-α水平,RT-PCR定量检测各组肺组织中TLR-4mRNA及NF-κBp65mRNA的表达,比较各组中肺的湿/干比值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比值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中IL-6、IL-1及TNF-a含量增高,肺组织中TLR-4mRNA、NF-κBp65mRNA的表达均增高,CD4 +/CD8+的含量降低,湿/干肺比值升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内酯醇组中IL-1、IL-6及TNF-α水平,肺组织中TLR-4mRNA及NF-κBp65mRNA的表达,湿/干肺比值均明显降低,CD4 +/CD8+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中雷公藤内酯醇能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和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比值发挥抗炎及调节免疫平衡状态的治疗作用.

    作者:谢富华;张姗姗;林哲聪;熊旭明;谢长江;刘卫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分子水凝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分化过程中早期分化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分子水凝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心肌分化过程中早期分化基因Desmin和α-actin的表达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P9 MSCs细胞表面标记物,分别应用10 μmol/L5-aza(5-aza组)、小分子水凝胶+5-aza(水凝胶组)对第9代MSCs进行联合诱导24h,诱导4周后,QRT-PCR和Western-blot ting法检测Desmin、α-act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第9代MSCs CD44阳性表达、CD34阴性表达;诱导4周后,5-aza组细胞难以形成球状细胞团,细胞容易脱落,凋亡及死亡细胞较多;水凝胶组细胞死亡少,数量较诱导前增多,细胞之间的分支连接紧密,有聚集生长的趋势,形成球状细胞团块,个别细胞内形成类肌管状结构.5-aza组和水凝胶组心肌早期分化基因Desmin、α-actin均有阳性表达,水凝胶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5-aza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小分子水凝胶可作为细胞的三维培养支架,有利于MSCs生长,具有促进5-aza诱导的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作者:区彩文;张建武;陈国钦;邓菊;吴智业;陈敏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眼底动脉硬化、踝臂指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眼底动脉硬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7月于本科室住院的15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同期住院的69例无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踝臂指数、眼底动脉硬化的差异,并分析实验组各亚组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和踝臂指数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眼底动脉硬化Ⅰ级38例(24.2%)、Ⅱ级46例(29.3%)、Ⅲ级39例(24.8%)、Ⅳ级34例(21.7%),对照组中眼底动脉硬化Ⅰ级31例(44.9%)、Ⅱ级19例(27.5%)、Ⅲ级10例(14.5%)、Ⅳ级9例(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实验组中各亚组患者发生眼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ABI值1.0 ~1.4为81例,ABI值<0.9者76例;对照组分别为48例和21例,两组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中各亚组踝臂指数无差异,P>0.05.结论:眼底动脉硬化、踝臂指数与缺血性卒中有明确的联系,二者均能够比较有效地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作者:黄瑞瑜;潘广伟;胡海铭;麦志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4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年龄、恶性肿瘤分期、感染部位、致病菌等因素.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12%(143/3475),以肺部感染49例(34.3%)、口腔感染35例(24.5%)、泌尿道感染21例(14.7%)为主.革兰阴性菌74株(48.3%)、革兰氏阳性菌18株(12.6%)、真菌株56株(39.2%).143例患者中原发肺癌63例(44.1%)、肝癌14例(9.8%)、结直肠癌12例(8.4%),胃癌11例(7.7%)、其他43例(30.1%).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剐为1例(0.7%)、3例(2.1%)、29例(20.3%)、110例(76.9%).医院感染率与患者年龄呈线性变化趋势,即医院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Z =2.038 4,P=0.041 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肿瘤类型及分期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

    作者:潘宗奇;李秋萍;龙顺钦;吴万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46例(46眼)视神经挫伤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23眼),对照组23例(23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肉注射,1次/d,疗程4周,部分病例6周.对照组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及综合治疗.随访6个月~1年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2.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757,P=0.034).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显著疗效,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提高视力.

    作者:单明华;王云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胸腔镜扩大切除胸腺及胸腺瘤治疗重症肌无力

    目的:探讨胸腔镜扩大切除胸腺和胸腺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4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电视胸腔镜(VATS)下经右胸前侧径路胸腺及胸腺瘤扩大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胸腺瘤在内全胸腺组织到前纵隔和上纵隔所有脂肪组织.结果:45例患者中顺利完成手术44例,1例因术中左无名静脉损伤出血,转为开胸手术;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02 min、平均胸腔引流时间2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随访3~24个月,总有效率为77.7% (35/45),其中稳定缓解18例、药物缓解17例、无效10例.结论:经右胸前侧径路胸腔镜下胸腺及胸腺瘤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可行,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但期远期疗效尚待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惠刚;乌达;陈保坤;彭旭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容量尘肺灌洗患者气道管理的观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大容量尘肺全肺灌洗患者灌洗术中气道监测参数变化,探讨适合的术中气道管理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2年7月7例全身麻醉下尘肺全肺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灌洗过程中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peak)、HR、SPO2、PetCO2及动脉血气分析等临床资料.监测并记录第1次灌洗前(T1)、第4次灌洗前(T2)、第7次灌洗前(T3)、术毕拔管前(T4)各时点参数,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SPO2灌洗后各时点相对T1均下降(P=0.000).PetCO2术中出现降低(T2 vs T1:P=0.011;T4 vs T2:P=0.038).除RR T4 vs T2 (P =0.139)外,各时点间比较均升高(P<0.05).Ppeak在T3升高明显(Ppeak T3vsT1:=0.021).血气分析结果提示pH波动明显(T2 vs T1:P=0.020;T4vsT1:P=0.042;T3 vs T2:P=0.028);PaCO2和HCO3-总体平稳.结论:全麻下大容量尘肺全肺灌洗患者术中存在低氧、气道压升高、酸碱平衡紊乱等问题,应严密监测并及时调整呼吸参数,以保证患者术中的安全.

    作者:刘超;卢吉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梗阻性肾病肾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2例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 8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14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SOD及尿液β2-MG、NAG水平.结果:治疗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62.9±20.3).μmol/L,(5.7±1.88) mmol/L,(0.35±0.10) mg/L,(10.59±3.55) U/L]较对照组[(109.1±29.6) μmol/L,(7.2±2.23) mmol/L,(0.80±0.26) mg/L,(25.21±7.56) U/L,P<0.05]下降更明显,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9±105.42) U/mL vs(257.96±81.15) U/mL,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少梗阻性肾病患者肾脏的氧化应激性损伤,有助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恢复.

    作者:肖云;肖洁;谢辉;童珊珊;李钰青;吴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分析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特点及其与Child分级的关系.方法:检测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A组)、2型糖尿病无肝硬化组(B组)患者的血脂(Tch、TG、HDL-C、LDL-C、apoA、apoB)、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同时探讨其与Child分级的关系.结果:(1)A组患者FPG、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均高于B组(P<0.05).(2)A组患者HDL-C、LDL-C、apoA、apoB水平均低于B组(P<0.05).随着肝功能child 分级的上升,A组患者HDL-C、LDL-C、apoA、apoB水平进一步下降,尤以apoB及HDL-C为显著.结论: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其脂代谢紊乱主要以HDL-C、apoB显著降低为特点,下降程度与肝功能child分级有关.

    作者:杜映红;马杜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5例,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分析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评估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与抑郁及焦虑障碍发生的相关性.结果:95例患者中有65.3%的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有67.4%的患者存在焦虑障碍,同时存在抑郁及焦虑障碍的有36.8%.抑郁障碍患者焦虑障碍发病率较低(P<0.05),焦虑障碍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较低(P<0.05).发生抑郁障碍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加,抑郁程度逐渐增加(x2=25.849,r=0.485,P<0.05).未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SAS得分高(P<0.05).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SDS得分与SAS得分有明显相关性(r =0.393,P<0.05),而焦虑障碍患者SDS得分与SAS得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抑郁障碍女性多发,年龄越大,抑郁程度越高.

    作者:张奡;周燕妮;雷天香;汤水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胃肠道间质瘤分别位于食道2例、贲门区2例、胃24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12例、回肠4例、直肠1例、肠系膜2例、后腹膜1例.CT图像显示肿瘤可位于腔外、腔内或跨腔内外生长,形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大部分边界较清,其内部可发生囊变、坏死、出血、钙化等,增强后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64排CT密度分辨率高,经重建后的图像可多方位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生长方式、瘤内构成及毗邻关系,MIP血管成像还可以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与邻近大血管的关系,为肿瘤的定位、定性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茂恩;张亮;吕江;陈观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自2008年1月起将我科1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0)与对照组(n=90),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和阿斯匹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月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微检子(microembolic signals,MES)、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治疗后两组颈动脉IMT、MES阳性率、血清CRP以及主要缺血性事件.结果:治疗前,治疗组CRP、IMT、MES阳性例数分别为17.25±14.23、1.24±0.96、40,对照组CRP、IMT、MES阳性例数分别为16.32±11.12、1.22±0.91、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IMT、MES阳性例数分别为8.15±3.41、0.76±0.41、25,对照组CRP、IMT、MES阳性例数分别为11.82±7.78、0.94±0.78、39;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颈动脉IMT、MES阳性率、血清CRP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IMT小于对照组IMT(P <0.05);治疗组MES阳性率小于对照组MES阳性率(P<0.05);治疗组血清CRP小于对照组血清CRP(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改善颈动脉IMT、稳定易损斑块作用,从而减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主要缺血性事件发生率.

    作者:许彩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症状性肾周血肿的诊治

    目的:总结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症状性肾周血肿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症状性肾周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措施和结果.结果:15例患者经B超检查发现肾周血肿,13例再行CT检查确诊.血肿部位:肾脏后外侧13例、肾脏下极及腹侧2例.血肿深度1.8 ~8.2 cm(平均3.6 cm).4例患者经单纯药物治疗3~10d后,血肿相关临床症状逐渐消失.3例行血肿穿刺抽液,4~7d后相关症状逐渐消失;6例行血肿穿刺抽液并置管引流,其中5例引流3~7d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控制并拔除引流管,1例感染症状持续存在,终行开放手术清除血肿;3例行开放手术清除血肿,7~10d后逐渐痊愈.获得血肿液体样本11例,其中合并细菌感染者4例.结论:对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症状性肾周血肿,及时诊断后采用恰当的药物治疗或联合外科处理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雷鸣;袁坚;刘永达;罗金泰;张泽;曾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皮划艇运动员月经失调25例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皮划艇运动员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失调的皮划艇运动员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中痊愈18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未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皮划艇运动员月经失调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平;林鸿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以盆腔肿物为表现的腹膜假黏液瘤7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以盆腔肿物为表现的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的7例腹膜假黏液瘤患者,通过对该7例以盆腔肿物为表现的PMP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随访和预后.结果:7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均为腹胀、腹痛,术前超声检查、CT、MRI提示盆腔包块和不均质腹水,肿瘤标记物有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腹膜假黏液瘤,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术后随访率100%.结论:女性PMP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盆腔肿物,从而误诊和延误治疗,通过术前腹部B超、CT、MRI、肿瘤标记物检查结合腹腔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及时与正确处置对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璐;吴良芝;张艺;马亦军;马奔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中药结合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中药结合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疏肝止痒汤,每天1剂,煎2次,早晚服用,并以梅花针叩刺患处,3天1次;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治疗,每次30 min,3天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计算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7.6%;心理干预组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8%.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提高中药结合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瑛;伍艺仪;马万里;潘慧宜;蒋淑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VP在脊柱转移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椎体转移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以PVP术进行活检,通过疼痛调查表比较手术前后得分,并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到18个月,术后VAS评分明显较手术前降低.结论:PVP是明确椎体转移瘤来源及性质的好方法,能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邱勤业;胡汉生;范震波;李穗;张华焕;余升华;杨展翔;李远辉;尹德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DCA循环在预防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运用PDCA程序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分析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管理对策,25例静脉置管无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结论:运用PDCA程序可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许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飞秒激光是一种脉冲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1飞秒=10-15 s,是人类目前在实验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短脉冲.它能聚焦到比头发直径还要小的空间区域,用来进行微精细加工.用飞秒激光进行切割,几乎没有热传递.飞秒激光因能提供精确的基质内削减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角膜屈光手术中,既能减少组织损伤,又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是角膜屈光手术的一大进步[1].飞秒激光可增加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安全性、可重复性以及多功能性.

    作者:饶志波;金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