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症,DR)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04例186眼,按中医辨证分组,分别以不同的空间频率(0 388Hz、1.55Hz)、不同颜色图象组合(黑/白、红/洋红、蓝/青)作刺激条件,检测在100ms检测点上的P-VEP(P100)的潜时(t)和波幅(V)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104例186眼中,气阴两虚型有103眼,以单纯性糖网症为主;而气滞血瘀型及阴阳两虚型各有47眼和36眼,均以增殖性糖网症为主.糖网症无论中医辨证分属哪种证候,其P100潜时均延长、波幅均下降,其中以气滞血瘀的潜时延长为突出,阴阳两虚组的波幅下降明显,而气阴两虚组的潜时和波幅改变小.[结论]不同中医证候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P-VEP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因此,可以认为不同刺激条件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有可能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
作者:黄仲委;余杨桂;王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原发性青光眼32例60眼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33眼)和活血化瘀组(27眼),常规治疗组按病情常规给予降眼压药物及手术治疗.活血化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后8眼(24.24%)视力提高,活血化瘀组治疗后16眼(59.26%)视力提高,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血化瘀组中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者15眼,治疗后8眼(53.33%)视力提高,采用脉络宁注射液者8眼,治疗后6眼(75%)视力提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有助于提高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
作者:王幼生;彭耀崧;黄小瑛;詹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颗粒对绝经早期妇女性激素及钙、磷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绝经早期妇女122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补肾壮骨颗粒和尼尔雌醇口服,进行治疗前后性激素及钙、磷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治疗半年后,两组雌二醇(E2)及碱性磷酸酶(ALP)显著上升(P<0.05),尿钙/肌酐比值(Ca/Cr)显著下降(P<0.0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补肾壮骨颗粒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显著上升(P<0.05).[结论]补肾壮骨颗粒有类激素作用,使雌激素及碱性磷酸酶升高,是防治绝经后性激素紊乱、骨代谢改变的高效、安全的中药制剂.
作者:邓伟民;沈有高;贺扬淑;韦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防治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中的作用,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观察120例PTCA术后再狭窄(RS)的病例,PTCA术及支架植入术按常规标u方法进行,中医证候参照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证候标准.[结果]气虚痰瘀证78例,占65%;阴虚痰瘀证13例,占11%:痰瘀内阻证29例,占24%.[结论]本观察印证了邓铁涛教授的学术思想,大多数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候为气虚痰瘀证.以益气化痰活血为主的中药治疗可能是防治RS的有效途径.
作者:邹旭;邓铁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间歇期骨髓受抑制时,应用血美安胶囊(由赤芍、枸杞子、豕甲、生地等组成)对骨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血美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间歇期患者血中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的变化及骨髓增生的程度.[结果]血美安胶囊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而基础治疗对照组有效率仅为54%.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血美安胶囊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间歇期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作者:梁永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中药对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于化疗日开始即予健脾补肾中药口服,每天1制,至化疗后第28天止对照组仅予化疗,不服中药.于化疗前1天、化疗后第7、9、12、15、18、21天各复查血常规1次[结果]治疗组37例患者共有5例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其中Ⅰ度3例,Ⅱ度1例,Ⅲ度1例,发生率为13.5%对照组34例有25例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其中Ⅰ度3例,Ⅱ度13例,Ⅲ度8例,Ⅳ度1例,发生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补肾中药可有效预防化疗病人的白细胞减少症.
作者:陈春永;徐凯;邓宏;朱迪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电脉冲与激光穴位刺激配合药物的总攻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结石患者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应用常规中、西药加电脉中与激光穴位刺激的总攻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治疗,观察并对照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排石时间及疼痛减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脉冲与激光穴位刺激配合药物治疗较传统中药治疗有较好的排石效果,并能较快地减轻患者疼痛,是上尿路结石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杨卓欣;杨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汤(由益母草、牛膝、白茅根、茯苓、白术、泽兰、桂枝、甘草组成)治疗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阿霉素肾病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泼尼松治疗组、活血利水汤治疗组和活血利水汤加泼尼松治疗组.用药6周后,选取24 h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血内皮素、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活血利水汤治疗组、活血利水汤加泼尼松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减少24h尿蛋白定量,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血内皮素和血液高凝状态,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P<0.05或P<0.01);与泼尼松治疗组比较,血液流变学、血内皮素各指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结论]大鼠肾病模型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内皮素增高;活血利水汤有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内皮素值和减轻肾脏功能损害的作用.
作者:肖旭腾;江英能;邓国安;宋国维;梁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在普通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进行腹膜透析,观察其对透析并发腹膜炎的疗效及对腹腔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法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黄芪透析模型组、常规透析模型组、黄芪透析正常组、常规透析正常组4组,每组10只,以腹腔注入大肠杆菌的方法造成腹膜炎模型,分别以含生药8g/L黄芪注射液的腹透液和不合黄芪注射液的普通腹透液对模型和正常大鼠透析,连续7 d,并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进食、大小便,以及有无寒战、烦躁等临床症状,透析结束后检测腹透液常规、腹透液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及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结果]黄芪透析模型组、黄芪透析正常组及常规透析正常组腹透液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常规透析模型组(P<0.05或P<0.01),而前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腹透液蛋白质浓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常规透析模型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低于黄芪透析模型组、黄芪透析正常组及常规透析正常组(P<0.05或P<0.01);黄芪透析正常组的吞噬百分率显著高于常规透析正常组,而两组的吞噬指数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含黄芪注射液的腹透液透析确能减轻腹膜透析腹膜炎的发病程度,其机理可能通过免疫调节途径,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腹腔防御机制,同时,未见该剂量的黄芪注射液对腹腔有明显的刺激性.
作者:刘旭生;杨霓芝;林启展;邓丽丽;余鹏程;包昆;庞鑫;吴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治疗哮喘的临床有效方剂射麻止喘液(射干、麻黄、椒目等)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设立大鼠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用放射免疫法对各组肺组织的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后西药组和中药组的cAMP、cAMp/cGMP均较模型组提高,cGMP降低(P<0.05),但中药组与西药组间的cAMP/cGMP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射麻止喘液可能通过调节cAMP/cGMP的失衡,从而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取得平喘的良效.
作者:刘小虹;廖慧丽;梁直英;陈芝喜;周名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中药组方的抑癌、抗癌机制.[方法]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运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中药扶正祛邪组方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间的相关性.[结果]该中药组方能有效降低小鼠Lewis肺癌细胞cyclin D1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G1/S调控点,有效地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扶正祛邪中药可抑制肺癌细胞cyclinD1表达,从而影响癌细胞周期的进程,以致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扶正祛邪中药在临床上抑癌、抗癌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维彬;汪波;刘宇龙;谭敏;肖楚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冰片与川芎配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冰片与川芎配伍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自由基含量的影响.[结果]冰片与川芎配伍使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过氧化脂质(LPO)生成明显减少(P<0.01),并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对NO含量也有明显降低的作用(P<0.01),作用明显优于单用川芎或冰片.[结论]提示冰片与川芎配伍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脑组织中NO的生成,减轻NO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对缺血性脑组织损伤起保护作用,伍用冰片后可增强川芎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萍;吴清和;荣向路;韩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龟板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的表达,观察龟板对脑缺血后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的影响.[结果]龟板可降低神经病评分和增强脑缺血后Nestin表达.[结论]提示补肾中药龟板可减轻神经损伤症状和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
作者:陈东风;杜少辉;李伊为;张进;黎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回顾使用经方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和旋复代赭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情况,并进行案例分析.认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宜在适当健运脾胃基础上,重视疏肝理气.
作者:彭万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综述近年来伤寒论方化学成分研究的概况.提出伤寒论方配伍过程中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可揭示其配伍规律,为改良处方、创制新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体外模拟法和体内研究法研究伤寒论方体内化学成分的变化,可明确影响复方疗效的环节和因素,对合理用方,制订给药方式、剂量及间歇时间等都十分重要;四谱结合色谱方法是研究方剂配伍及体内过程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的有效综合分析方法;化学成分的研究能够更本质地阐明方剂疗效的物质基础,发掘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探索体内分布代谢规律.
作者:朱章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共收治10例¨条肢体,其中9例10条肢体急诊行股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治;1例因左髂股动脉栓塞14 d,广泛侧支循环形成,未行手术而以中西医结合进行保肢治疗.[结果]6例痊愈出院,1例非手术治疗保肢成功;3例分别于术后第2、3、6 d死亡,是由于术后脑梗塞及心脏疾病加重而致.[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起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的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是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围手术期中医药的使用,不但能提高患者耐受手术的能力,而且能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黄学阳;蔡炳勤;秦有;王建春;谭志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报告1996年以来收治的34例颈椎骨折及骨折脱位患者早期行前路减压、复位、钢板内固定的结果.[方法]骨折脱位移位明显者行颅骨牵引复位后即行前方减压植骨融合A0钢板、0RIN钢板内固定,伴脊髓损伤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及脱水剂3~5 d后手术.[结果]经8个月~3年随访32例骨折脱位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植骨融合良好,2例死亡.22例伴神经损伤者按Frakel评分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早期复位内固定能及时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有利于病情康复.
作者:梁德;张顺聪;吴增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法]选择92例AS确诊病人作病例组,70例非AS病人为对照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技术定性检测其HLA-B27含量.[结果]HLA-B27检测对诊断AS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91.4%;随机人群试验后HLA-B27阳性的患病概率为2.57%;当患病概率为50%时,试验后HLA-B27阳性患病概率为91.01%.[结论]HLA-B27检测对AS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但不能用作AS的确诊标准.
作者:沈云;程涌江;刘光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超滤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在益气回阳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中对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影响;对其中双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测,以了解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类总生物碱(以乌头碱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进行双酯型生物碱的限量检测,采用BDS-C 18柱,以甲醇-0.05%三乙胺(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活性炭吸附法相比,超滤法大大减少了乌头类总生物碱的损失;在双酯型生物碱的限量检测中,熟附片中乌头碱的限量检测符合药典标准,其他两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也很低;在益气回阳注射液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均极低.[结论]在制备益气回阳注射液的工艺中,以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为指标,超滤法优于活性炭吸附法;初步推测该注射液毒性可能较低.
作者:胡学军;袁小红;钟燕珠;李爱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复方双氢青蒿素片中甲氧苄啶含量测定的作用.[方法]HPLC采用C18柱,以乙腈-0.75%二乙胺(15:85,用磷酸调pH至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1 m;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71mm,参比波长为366mm.[结果]HOLC在20~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4(n=5),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0.24%;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5~2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5(n=5),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45%.[结论]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HPC均可测定复方双氢青蒿素片中甲氧苄啶的含量.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不经分离,能消除磷酸哌喹的干扰,从而直接测定复方制剂中甲氧苄啶的含量,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
作者:肖文中;张美义;林燕芳;詹利之;符林春;李国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性病恐怖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及其疗效.[方法]通过临床病例的收集,确定其辨证分型及观察其疗效.[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34例(58.62%),显效16例(27.59%),有效6例(10.34%),无效2例(3.45%),总有效率96.55%.[结论]辨证论治是治疗性病恐怖症的有效手段,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查旭山;陈修;禢国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自然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测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医证候诊断问卷对自然流产患者进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和中医证候方面的问卷调查分析.使用Log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自然流产患者心理状态、个性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自然流产患者中,躯体化因子与肾虚、脾虚、血热、肝郁均有较强的正相关联系,敌对因子与肾虚、强迫因子与肝郁正相关;抑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证,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血热证、肝郁证.[结论]肾虚、脾虚、血热、肝郁等证候表现至少部分地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身反应或心身紊乱;抑郁质倾向的自然流产患者较易出现肾虚、脾虚、肝郁表现,胆汁质倾向的患者较易出现血热、肝郁表现;初步显示了中医证候类型与个性特征、异常心理状态之间的某些相关性,提示特定的气质类型、情志因素与脏腑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
作者:韩宇霞;罗颂平;黄铎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的护理特点。[方法]1990年1月~1999年11月间在本院住院接受后巩膜加固术者295例,按入院先后分为2组,1990~1994年入院者为甲组,1995~1999年入院者为乙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加固材料的使用和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乙组受术者的年龄明显低于甲组;与甲组全部使用自体阔筋膜作加固材料下比,乙组更多地使用了异体巩膜;乙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在后巩膜加固术的护理中,应注意小儿护理、全麻护理以及疼痛、自理能力下降和加固材料排斥等护理问题。
作者:谢玉琼;王幼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青光眼病员情况,总结青光眼辨证施护特点.[方法]统计1997年1月~2000年12月眼科住院病员中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共87例,对所有病例按年龄、病种、视力情况、辨证分型和治疗情况统计,并讨论青光眼的护理特点.[结果]青光眼住院患者中以肝胆火炽、肝郁气滞和阴虚阳亢3种类型为多.青光眼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和视力在0.5以下较多,手术治疗则以小梁切除术和其他滤过性手术为主.[结论]青光眼护理应注意老年和低视力护理,且应根据辨证分型作必要的治疗护理指导.
作者:余丽;慕容仪;王幼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