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13
  • 国内刊号:44-1425/R
  • 影响因子:1.05
  • 创刊:198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75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 中医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2年1期文献
  • 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通痹灵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双模拟的方法,将69例活动期AS分为通痹灵治疗组(36例)和消炎痛对照组(33例).通痹灵组口服通痹灵I A,每次6片,每天3次;消炎痛组口服消炎痛(通痹灵ⅡA),每片含消炎痛25mg,每次6片,每天3次.[结果]①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通痹灵组控显率优于消炎痛组(P<0.01).②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晨僵时间和指地距离改善明显(P<0.01或P<0.05),扩胸度和枕墙距均无改善(P>0.05).通痹灵组关节肿胀积分、Schober试验、整体功能、实验指标(ESR、GRP、PLT、IgG、IgA、IgM)和骶髂关节影像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消炎痛组关节肿胀积分、整体功能、实验指标和骶髂关节影像积分无改善(P>0.05).通痹灵组改善肿胀积分、晨僵时间、指地距离、整体功能和实验指标(除CRP外)优于消炎痛组(两组治疗后比较,P<0.01或P<0.05).③通痹灵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痹灵对活动期AS具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指标的作用,且对AS骨质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陈纪藩;林昌松;周伟生;刘晓玲;关彤;陈光星;沈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祛瘀止血汤对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祛瘀止血中药对缩短药物流产患者的出血时间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30例药物流产患者分为两组,观察患者服用自拟祛瘀止血汤(主要由红花、益母草、赤芍、桃仁、生地等药物组成)对加速药物流产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缩短出血时间的疗效;并对另外60例药物流产患者进行绒毛水肿和滋养叶细胞坏死情况的观察.[结果]治疗组220例中,15 d内止血203例(占92.3%),15 d内HcG降至正常216例(占98.2%);对照组210例中,15d内止血102例(占48.6%),15 d内HcG降至正常153例(占72.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排出组织的病理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绒毛水肿、滋养叶细胞坏死达100%,对照组只有16%,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祛瘀止血汤有致绒毛水肿和滋养叶细胞坏死作用,因而加速HCG水平下降,缩短药流后出血时间.

    作者:蒋惠贞;黄艳仪;张立冬;方超峰;郑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62例临床总结

    [目的]总结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1997~2000年收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62例,均常规给予中西医综合措施治疗,即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口服尿毒康、通脉口服液、大黄胶囊等专科制剂,保留灌肠,静脉滴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30d.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肌酐及尿素氮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疗效与病情分期、原发病及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62例病人经治疗1个月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好转,显效41例,有效71例,稳定2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稳定率82.7%.肾功能衰竭期总有效稳定率明显高于尿毒症期(χ2检验,P<0.01);氮质血症期总有效稳定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检验,均P>0.10);原发病为梗阻性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病综合征的总有效稳定率虽然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但无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25或P>0.05);各中医证型之间疗效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综合措施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各期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尤以肾功能衰竭期患者疗效好.各原发病之间、中医证型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余鹏程;杨霓芝;徐大基;毛炜;王立新;林启展;庞嶷;李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月经及生殖状况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与月经及生殖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方法调查91例病例组及67例对照组病人的月经及生殖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均为内异症发病的危险因素,t初孕年龄及t初产年龄≤24岁、N孕次≥2次及使用避孕器避孕这4个因素为可能的保护因素.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因素,t初孕年龄≤24岁与使用避孕器避孕有正交互作用,并对发病有保护作用.而单因素分析中,t初孕年龄≤24岁等4个可能的保护因素却未能显示与发病有联系.[结论]原发性痛经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的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防治原发性痛经有助于预防内异症的发生.

    作者:许卫华;梁雪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益气活血祛痰法对老年性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痰方药对老年性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将95例老年性左心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祛痰方药组(以下简称治疗组)65例和美多心安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30例.在治疗前后对心脏B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动脉硬化指标以及甲皱微循环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肌重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益气活血祛痰方药对老年性LVH的病因具有缓解和消除作用,如改善心功能和微循环,降低全血粘度载脂蛋白A1(apoA1)和心肌耗氧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P<0 01),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祛痰方药对老年性LVH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作者:汪何;严序炳;李爱华;高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白芍总苷粉针剂的免疫药理作用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粉针剂的免疫药理作用.[方法]观察TCP粉针剂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hy-persemifivity,DH)、碳廓清、溶血素生成反应、免疫器官重量和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腹腔内注射(i.p.)TGP粉针剂200~300 mg@kg-1@d-1,连用7 d,可显著降低小鼠DH和碳廓清指数;100~300mg@kg-1@d-1i.p.×7 d对小鼠溶血素生成反应、小鼠脾脏和胸腺重量均无明显影响;在64~256μg@mL-1浓度范围内可抑制刀豆素蛋白A(ConA)诱导的体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TGP粉针剂在适当剂量下可抑制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功能,并对免疫器官重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高崇凯;吴雁;王勇;颜杰;潘华新;曹柳英;梁瑞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保心康对家兔实验性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探讨具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功能的中成药保心康(由人参、黄芪、毛冬青、炙附子等组成)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通过缩窄兔的腹主动脉建立心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比较不同组别动物的病理结果,并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心室等容期室内压力上升大速率(±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中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保心康组能明显减轻心肌肥厚、肺水肿等病理表现,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LVEDP降低(P<0.05),±dp/dtmax升高(P<0.05).降低血液中的NO含量(P<0.01).[结论]保心康能改善心功能不全动物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延缓心衰的进程,改善心功能,且疗效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强心作用与降低N0水平有关.

    作者:陈宇鹏;冼绍祥;黄衍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助孕3号方对大鼠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助孕3号方(由黄芪、党参、白术、菟丝子、续断、何首乌等组成)防治自然流产的机理.[方法]结合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学和血清药理学建立子宫收缩实验,观察助孕3号方水提液及其含药血清对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助孕3号方水提液及其含药血清能降低离体大鼠子宫兴奋性,灌服了助孕3号方水提液的大鼠子宫收缩强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提示助孕3号方有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可能是防治自然流产的机理之一,

    作者:韩慧;罗颂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补肾健脾方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补肾健脾方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通过补肾健脾方作用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观察其对2.2.15细胞两抗原分泌的影响,初步评价其抗HBV作用.[结果]补肾健脾方作用于2.2.15细胞10 d后,药物对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为37.80g/L,对HBsAg、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9.05g/L和9.55g/L,治疗指数分别为1.98和3.96.[结论]补肾健脾方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对HBeAg的分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何婉婉;刘妮;肖会泉;罗日永;朱宇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养心康对心肌肥大型心力衰竭大鼠血浆ET、CGRP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肌肥大型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及养心康(由人参、麦冬、毛冬青等组成)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共13 d以制备心肌肥大型心力衰竭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现察各组动物血浆ET、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ET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GRP含量则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养心康能降低ET(P<0.01)和升高cGRP含量(P<0.01),其大剂量组的疗效接近地高辛.[结论]ET、CGRP是参与心力衰竭发病的重要体液因素,二者之间的失衡是心力衰竭发生、发晨的重要原因.而养心康的作用机理与纠正失衡的ET/CGRP比值有关.

    作者:黄衍寿;冼绍祥;周名璐;杨慧;陈芝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加味茯苓甘草汤防治慢性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加味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桃仁、苇茎等组成)对慢性肺动脉高压(HPH)的防治作用.[方法]常压缺氧法建立HPH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为对照药,设对照组、缺氧组和中药治疗组,灌胃3周,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观察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之比[mR/(mI.+ms)]、血浆及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l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①缺氧组大鼠mPAP、mR/(mL+mS)、PLA2、TXB2、MDA含量增加,6-keto-PGF1α、SOD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加味茯苓甘草汤能降低mPAP、mR/(mL+ms),与缺氧组相比,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加味茯苓甘草汤能使肺组织中PLA2、6-keto-PGF1α TXB2、MDA含量降至正常水平,与缺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④加味茯苓甘草汤能使血浆中PLA2、6-keto-PCF1α、S0D含量下降,与缺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TXB3、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期使用加味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防治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其机理与抑制PLA2及相关炎性介质,降低自由基的毒性有关.

    作者:王伯章;陈莉延;洪杰斐;彭勃;宋泽庆;黄泽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青藤碱对环氧化酶2活性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青风藤的单体生物碱提取物青藤碱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体外酶反应实验体系,观察青藤碱对离体环氧化酶-1(COX-1)和COX-2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青藤碱对COX-2所致前列腺素E2(PGE2)合成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提示青藤碱选择性抑制COX-2的活性,可能是其抗炎镇痛作用较强而胃肠副作用小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文君;王培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平衡仿生仪对肾型加压素性高血压大鼠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证实脑平衡仿生仪(简称NTJ仪)调节中枢治疗高血压的机制.[方法]采用夹肾动脉并静注加压素的方法制备大鼠肾型加压素性高血压模型,观察NTJ(Nao-Tai-Ji)仪对模型大鼠血压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NTJ仪对大鼠急性高血压模型有明显的急性降压作用(P<0.05),能使血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但对正常的大鼠血压无明显影响.NTJ仪治疗后能使模型动物下丘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下降(P<0.05).但对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NTJ仪降压可能机理是通过生物信息反馈方式,改善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激发大脑神经递质的潜能,降低下丘脑的中枢神经递质NE含量,影响下丘脑血管舒缩中枢的功能,从中枢向外周释放抑制信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减少外周血管阻力,达到快速降低血压的效果.

    作者:宋新红;夏双全;余瑾;莫志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佛手不同品种间的研究及其存在问题

    综述了中药佛手的资源分布、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佛手不同品种间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研究中药佛手应结合其功效,阐明其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不同品种间的功效差异,以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和开发利用,同时也为该药材的GAP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袁旭江;林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冠心病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防治对策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感染可导致冠心病.文章综述了研究多、也较为成熟的有关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冠心病及一些大型抗生素临床试验的文献,提出今后冠心病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并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从理论上提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新对策.

    作者:吴伟;邝枣园;黄衍寿;陈宏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湿热证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温病湿热证病邪易滞留气分,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方法]以肥甘饮食造成高脂血症兔模型,观察注射内毒素后模型动物新西兰白兔的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的分泌情况.[结果]肥甘饮食使新西兰白兔形成高脂血症后,致内毒素诱导的α-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分泌峰值降低,但消退延缓.[结论]提示温病湿热病邪致病,不仅仅是湿邪和热邪病理性质的简单相加,还存在湿邪和热邪相互影响、蕴蒸合化的过程.

    作者:吴智兵;彭胜权;林培政;钟嘉熙;舒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六种紫珠叶的生药比较鉴别

    [目的]为六种紫珠的鉴别寻找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结果]发现叶下部茸毛的类型和颜色可作为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本研究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准确把六种紫珠叶予以鉴别.

    作者:杜勤;王振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栀洁龈含漱液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建立金栀洁龈含漱液中栀子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upelcosilTMLC-18(150mm×4.6mm,5μm)为分析柱,以甲醇-水-磷酸(25:75:0.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175~1.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3%(KRSD=1.16%).[结论]该法可用于金栀洁龈含漱液质量控制.

    作者:张琦;赵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野生建兰菌根的显微结构特征

    [目的]探讨兰科植物茵根的形态解剖特征,了解内生真菌与兰科植物共生的方式.[方法]野生建兰采自粤北山区,样品采用Trypan Blue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茵根的内部结构,并计算兰根中的细胞感染率.[结果]菌根真菌由根被和外皮层侵入到皮层薄壁组织,在皮层薄壁细胞内形成茵丝团,并扩展成一定的感染区域.部分皮层细胞内的茵丝团已被消解吸收,茵丝体呈团块状.[结论]野生建兰具有典型的兰科茵根构造.菌根真菌只感染皮层薄壁细胞,而不侵染到表皮细胞内部和中部的维管柱.兰科植物通过消解胞内茵丝团而摄取养分.

    作者:潘超美;陈汝民;叶庆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从汉方医学在日本的现状看21世纪中医中药的前景

    从汉方医学已被纳入日本医学教育核心课程内容,开设汉方医学教学的大学在日本日益增多,汉方医学临床研究在日本逐步规范3个方面概述了汉方医学在日本的现状,说明中医药近年来确实受到日本医学界的充分重视.预言随着进入高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多脏器的综合治疗以及由此带来的医疗费用方面等问题必然更加突出,21世纪在日本的医疗已经不可以缺少汉方医学.

    作者:梁伟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设想

    自杀基因疗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措施.但如何有效地提高疗效是目前仍须解决的

    作者:杜标炎;谭宇蕙;吴映雅;苏宁;何彦丽;钟子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方法]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类热证模型.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的左金丸和2:1的甘露散有显著的消除类热证的作用,1:1的茱萸丸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中表现出有减轻类热证的作用,而体温(t)、血清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0HCS)的改变则未见减轻类热证或增强类热证的作用.[结论]认为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类热证的病理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李盛青;黄兆胜;黄耀权;韦品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从慢性湿疹的中医病机、辨证分型和辨证治疗3方面对目前国内慢性湿疹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湿疹方面与西药比较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势.

    作者:谢文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