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传统开放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和经下腹部正中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三种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腹股沟疝2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传统开放式疝无张力修补术组(传统组)、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组)和经下腹部正中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改良组),每组80例。观察三组术中、术后情况,随访1年,对比观察三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传统组手术平均30.35±9.43 min,为三组中耗时长( P <0.05),腹腔镜组与改良组手术约9~20 min,平均16.16±5.30 min 和18.58±4.20 min,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出血量腹腔镜组与改良组均少于传统组,患者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也较传统组少( P <0.05)。伤口愈合情况,腹腔镜组与改良组Ⅰ-甲级愈合例数高对传统组。传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在三组中发生率高,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占10.00%,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和下腹部正中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相对传统开放式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优势,而且经下腹部正中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相对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麻醉要求低、操作简单及复发率低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涂建成;江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 c - FLIP 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胃癌细胞 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 RNAi 技术干扰 c - FLIP 的表达,MTT 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 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 c - FLI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 -8)的表达。结果特异性的 RNAi 能够显著抑制 c - FLIP mRNA 和蛋白的表达。单独使用不同浓度 TRAIL 处理 SGC7901细胞24 h 后,发现细胞的存活率有所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在干扰 c - FLIP 表达的同时用 TRAIL 100 ng/ ml 作用胃癌细胞 SGC7901不同时间(6 h,12 h,24 h),发现作用24 h 后,细胞的存活率为对照组的62.8%,显著降低( P <0.05),而处理后不同时间的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 P >0.05)。凋亡实验显示在二者共同作用 SGC7901细胞24 h 后,能够促进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二者共同作用24 h 后,c - FLIP 显著降低、caspase -8及激活型 caspase -8(p -1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论抑制 c - FLIP 的表达增强了 TRAIL 诱导胃癌细胞 SGC7901的凋亡。
作者:蔡军;尹杰;郑智;张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对产前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门诊产前检查经三维超声断层显像、二维超声检查拟诊断为泌尿系统畸形的42例胎儿的临床资料,以产后超声、MRI、手术或尸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产前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学效能评价。结果经产后超声、MRI、手术或尸检结果终诊断的泌尿系统畸形有41例,二维超声诊断重复肾输尿管末端闭锁或异位、双肾发育不全、一侧肾缺如、多囊肾的结果与终诊断的符合率均为100%,总体对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符合率达到80.49%;三维超声断层显像诊断一侧肾发育不全或不良、肾积水、重复肾输尿管末端闭锁或异位、一侧肾缺如、单发肾囊肿、多囊肾、马蹄肾的结果与终诊断结果符合率达到100%,整体诊断符合率达到95.12%。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诊断的符合率显著的高于二维超声(χ2=4.100,P <0.05)。二维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80.49%,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19.51%,误诊率为0。三维超声断层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4.88%,误诊率为0。结论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对产前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妍;吴文明;谢许萍;林忠超;金国志;胡燕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诱导痰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3(IL -1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对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120例55岁以上患者分为3组:COPD 组、哮喘组及 COPD 合并哮喘组,记录各组研究对象吸烟史,并观察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FVC%)、峰值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以及诱导痰上清液样本中VEGF、IL -13、IL -17浓度。结果 COPD 合并哮喘组患者吸烟史比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组间肺功能指标 PEF%、FEV1%、FVC%结果对比中,COPD 组患者指标低于另外两组,COPD 合并哮喘组 FEV1%差于单纯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诱导痰 IL -17浓度对比中,COPD 组处于低,IL -13指标对比中,哮喘组高于COPD 组( P <0.05),在诱导痰 IL -13、IL -17浓度对比中,COPD 合并哮喘组患者与哮喘患者指标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诱导痰 VEGF 浓度在组间两两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 COPD 合并哮喘组患者检测 VEGF浓度高( P <0.05)。结论检测患者机体内 VEGF 水平对诊断 COPD 合并哮喘有重要指导意义,而 IL -13、IL -17水平对鉴别 COPD 与哮喘有指导价值。
作者:蔡明文;谭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缺血修饰蛋白水平(IMA)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A 组(低气腹压力组):40例,术中给予10 mmHg 气腹压力;B 组(中气腹压力组):40例,术中给予12 mmHg 气腹压力;C 组(高气腹压力组):40例,术中给予15 mmHg 气腹压力。检测三组术前、术中30 min、术后12 h、术后24 h 血 IMA、TNF -α水平,并对术后12 h 血 IMA、TNF -α水平与气腹压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 C 组胃胀气、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 A组和 B 组( P <0.05);A 组、B 组、C 组三组 TNF -α水平在术前、术后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变化,三组术前 TNF -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B 组、C 组三组术中、术后12 h、术后24 hTNF -α水平均较术前上升( P <0.05),但 C 组 TNF -α水平波动幅度大( P <0.05),三组术后24 hTNF -α水平出现回落,且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对术后12 h 血 IMA、TNF -α水平与气腹压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2 h 血 IMA、TNF -α水平与气腹压力呈正相关( P <0.05);血 IMA 水平与血 TNF -α水平呈正相关( P <0.05)。结论低气腹压力对机体创伤小,机体应激反应轻,因此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考虑气腹压力对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取低气腹压力,以减少对机体的损害。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检测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蛋白的表达,观察 Oct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 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81.67% vs.15.0%)( P <0.05);肝细胞癌组织中 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血管侵犯及 TNM 分期有关( P <0.05)。结论 Oct4蛋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预后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作者:林靖;阿斯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血糖、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内分泌科就诊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518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正常体检对象50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和体重指数(BMI),并观察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组的 HOMA - IR、BMI、TG、FPG 水平,以及 TSH 与 HOMA - IR 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 TSH、FT3、FT4、HOMA - IR 和 BMI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SH 高水平组 HOMA - IR、BMI、TG、FPG 明显高于正常 TSH 组和低 TSH 组( P <0.05),TSH 与 HOMA - IR 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随着血清 TSH 水平的升高,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
作者:王炜;苏建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的影响。方法将80例 SAP 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贝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内毒素、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生化指标水平变化以及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 P <0.05);②观察组治疗后IgG 及 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但是两组治疗前后 Ig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③两组治疗后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介素6(IL -6)及 C 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IL -10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④两组治疗后淀粉酶及 LDH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ALB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P <0.05);⑤两组治疗后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P <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 SAP 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炎性因子、淀粉酶、LDH、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向阳;陈荣丽;卢文杰;朱琼琼;陈雅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研究 FDG PET 扫描多类分类以区别帕金森症(PD)和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S)的方法。方法120个被诊断为 PD、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以及皮质基底节综合征(CBS)的病人被纳入本研究。研究各组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DG PET),并技巧性地进行 PET 数据分析,包括放射学诊断、相关向量机分类、自引重取样、分类准确性研究。结果进行了相关向量机分类分析,得到了 PD、MSA、PSP 以及 CBS 的图像。PD 分类准确性为好,达到90%。APS 分类准确性较差,高 CBS 为62%,PSP 其次为55%,MSA 后为45%。从PPV/ NPV 来看,PDNPV 高为95%,其次为 CBS 为93%,再次 PSP 为88%,差 MSA 为84%;PPV 从高到低分为为 PD (78%)> MSA(68%)> PSP(53%)> CBS(55%)。结论18 F - FDG PET 利用 RVM 结合引导重采样。该方法快速、全自动,在临床环境中可以很容易地区别 PD 和 APS。
作者:段中响;欧阳巧洪;张瑾;刘加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100例需行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行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经鼻前庭蝶窦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激素下降程度、肿瘤残留、肿瘤体积减少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比率(18.0%)明显少于对照组(34.0%)( P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0%明显少于(14.0%)( P <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 P <0.05)。结论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良好,并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雁峰;云亚滨;高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预后相差很大。目前主张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来决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MDS 的预后分层进展很快,从以形态学为主的预后系统到形态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危险分层。从 MDS 危险分层的进展可以透视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教学思路的变迁。
作者:王昭;黄达永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 -1)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RK -1)在视网膜光损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视网膜光损伤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 TIMP -1以及 ERK -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大鼠60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其余50只大鼠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给予光照)和观察组(给予光照结合注射 EPO)共两组,每组25只。在光照后的12 h、2 d、3 d、4 d 以及7 d 时随机处死5只大鼠,应用 HE 染色处理后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RPE)形态学变化,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 TIMP -1以及 ERK -1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视网膜光损伤大鼠的视网膜 RPE细胞结构遭受明显破坏,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损伤逐渐加重,但是观察组大鼠的细胞破坏程度显著轻于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无 TIMP -1以及 ERK -1阳性表达,模型对照组仅见少量 TIMP -1以及 ERK -1阳性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在相同时间点上,观察组大鼠的 TIMP -1以及 ERK -1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大鼠的 TIMP -1阳性表达水平与 ERK -1阳性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05)。结论视网膜光损伤能够导致视网膜RPE 遭受严重破坏,给予EPO 干预能够显著提高TIMP -1以及ERK -1阳性表达水平,有效改善视网膜光损伤程度,保护视网膜RPE 细胞。
作者:王昕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氧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 组)和对照组(B 组),每组40例。A 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B 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采用七氟醚吸入,芬太尼静脉输注维持麻醉。观察入室时(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30min(T3)、拔管后(T4)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氧分压(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用药量。观察并比较 A、B 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与 T0时比较,T1~ T4时 A 组 MAP 明显低于 B 组( P <0.05);T3、T4时 A 组的 MAP 明显降低( P<0.05);与 B 组比较,A 组 T1~ T4时 MAP 明显降低;T2~ T4时 HR 明显减慢( P <0.05)。T0时,两组患者 SpO2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 B 组比较,A 组 T1~ T4时 SpO2明显高于 B 组( P <0.05)。两组患者 PETCO2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 PONV 发生率(15.0%)明显低于 B 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麻醉维持可有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氧指标稳定。
作者:胡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桥本甲状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硒酵母+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4.91±1.98 mU/ L)显著低于对照组(7.15±2.29 mU/ L),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5.19±1.23 pmol/ L,16.98±2.98 pmol/ L)显著高于对照组(3.89±0.81 pmol/ L,12.33±2.38);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67.2±10.4 U/ ml,128.4±39.4 pmol/ L)显著低于对照组(89.4±11.2 U/ ml,188.2±29.4 pmol/ L);不良反应发生率(6.98%)显著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接受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艳;沈丽莎;季黎明;陈燕;徐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含氟达拉滨的联合化疗对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接受化疗的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110例。根据病理类型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CLL/ SLL)33例,滤泡性淋巴瘤(FL)39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ALT)38例。随机分为两组:FLU 组55例,采用以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地塞米松联合化疗;CHOP 组55例,采用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联合化疗。比较两组不同病理类型的化疗效果、3年生存率(3- yOS)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3- yPFS)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LL/ SLL、FL 和 MALT 病理类型下,FLU 组与 CHOP 组的 CR 率和 CR + PR 率,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在 FL 和 MALT 类型下,FLU 组与 CHOP 组的3- yOS 和3- yPFS 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05);在CLL/ SLL 类型下,FLU 组的3- yOS 和3- yPFS 值显著高于 CHOP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感染,FLU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 CHOP 组。在 FL 组织学类型下,FLU 组感染发生率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 CHOP 组( P <0.05)。结论含氟达拉滨的联合化疗对淋巴瘤合并溶血性贫血的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生存优势,不良反应率偏高。
作者:陈冉;姜立彩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与单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病(膝骨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顽固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组( A组),中西医结合针刀微创疗法治疗组(B 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在疗程末、1个月、3个月、6个月的 WOMAC 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 WOMAC 评分,在治疗前、治疗末及治疗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B 组均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疗效比较,在治疗末及治疗后1、3 和6个月各时间点的治疗有效率,A 组分别为83.3%、78.3%、53.3%和48.3%,B 组分别为90.0%、85.0%、81.7%和85.0%,随着治疗结束后时间的延长,A 组治疗有效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1.377,P =0.000),B 组治疗有效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χ2=0.458,P =0.498)。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 B 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针刀微创疗法联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顽固性疼痛的长效作用明显优于单纯非甾体类消炎药。
作者:沈文;牛志军;金桥;朱鹏展;于潼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成纤维细胞 hedgehog 通路是否应答 SHH 蛋白。方法分离、原代培养食管鳞状细胞癌成纤维细胞,用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培养的细胞是否为成纤维细胞,SHH 蛋白与细胞孵育后提取细胞总RNA,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细胞中 hedgehog 通路是否应答。结果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培养细胞表达间质细胞标记 Vimentin 和 Fibronectin,不表达上皮细胞标记 E - cadherin。三株细胞中有两株应答 SHH 蛋白,一株不应答。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成纤维细胞对 SHH 配体是否应答存在着不同的情况,因此,检测间质中 Hh 通路的活性可为临床上选择对 Hh 抑制剂应答的肿瘤提供重要的生物标记。
作者:杨凌;崔宏伟;张满;师迎旭;苏秀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 Wnt 非经典途径对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选取90只4个月龄的SD 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假手术组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鼠用基底核注射海人藻酸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氯化锂,经过小鼠跳台实验测定被动回避次数;处死小鼠后,测定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 -1β)、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的浓度变化。结果模型组、低剂量组的被动回避次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05),高、中剂量组小鼠与模型组比较被动回避次数均明显降低( P <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组细胞因子 IL -1β、IL -6、TNF -α明显下降( P <0.05),且中、高剂量组下降更显著( P <0.05)。结论高、中剂量组剂量的氯化锂能显著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且疗效均优于低剂量氯化锂。氯化锂 Wnt非经典途径对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起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霍江涛;张小乔;严洁;潘庆敏;陈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作者:《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巴贝西虫病(Babesiosis)是一种由蜱叮咬传播的巴贝虫属原虫寄生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内的人畜共患病。1957年报道的第一例人巴贝西虫病例,是南斯拉夫一个脾切除术后的农民。1969年美国美国马萨诸塞州南塔克特岛报道第一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罹患巴贝西虫感染。此后在北美、欧洲出现地区性发病的报道,亚洲也有零星报道。近年来,其地理分布正在扩大,埃及、南非、澳大利亚、巴西、日本、韩国等相继报道了人巴贝西虫病例,同时巴贝虫种属也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此前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报道了近30例人巴贝西虫病[1],中缅边境报道了巴贝西虫、疟原虫的混合性感染[2]。2011~201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发现了48例人巴贝西虫感染[3]。在中国大陆以致亚洲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人巴贝虫病亚种威胁人类健康,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中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4]。随着对该病的重视,检验手段的提高,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我国感染人的病例报道甚少,临床医生对人巴贝西原虫病领域还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且临床表现与疟疾极易混淆易而误诊。现对人巴贝西虫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世荣;王红;齐文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