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7-4716
  • 国内刊号:44-1060/R
  • 影响因子:0.27
  • 创刊:1984
  • 周期:季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杂志   2009年3期文献
  • 经颅多普勒检查对脑梗死后眩晕患者的诊断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眩晕患者的颈动脉形态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梗死后眩晕患者(观察组,42例)的颈动脉形态、斑块、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与脑梗死后无眩晕患者(对照组,40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颈动脉Ⅰ级狭窄者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Ⅱ、Ⅲ级狭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Vm下降速度,PI和RI增高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斑块内无回声及弱回声区面积占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均值分别为(49.6±13.6)%及(22.1±7.5)%.结论:TCD可了解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改变,安全无创伤,有助于脑梗死后眩晕的诊断和防治.

    作者:林丽丽;陈菁华;毛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作蜡块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目的:评估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作石蜡切片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用Van-lc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备蜡块10 000个、苏木精-伊红染色10 000片和免疫组化染色2265片.结果:用Van-clear环保剂制作的蜡块,组织浸蜡充分,各种组织软硬适中,易于切片;制作的苏木精-伊红片,组织结构清楚,染色清晰,对比及透明度好;免疫组化染色切片,阳性定位准确,强度、对比度与常规制片一致;存档半年后蜡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半年前结果一致.结论:用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对病理常规制片的质量和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无明显影响.Van-clear作为环保产品,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邱前程;卢善明;黄杰雄;谢斌;洪良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反式-3-[4-(1H-咪唑基-1-甲基)苯基]-2-丙烯酸钠(奥扎格雷钠)联合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缉(5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250 mL NS静滴,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 NS中,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10d 1个疗程.结果:10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安全有效.

    作者:王清;郭永;姜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阳性对比剂灌肠螺旋CT盆腔平扫对中晚期直肠癌的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阳性对比剂灌肠螺旋(S)CT盆腔平扫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SCT资料,本组术前行阳性对比剂灌肠SCT盆腔平扫,将盆腔SCT扫描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对照.结果:阳性对比剂灌肠SCT盆腔扫描对中晚期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76.8%(63/82).本组仅行SCT盆腔平扫,未行双期增强扫描,其中6例有明显外侵及淋巴结转移,浸润邻近组织器官或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放、化疗后再手术切除.结论:良好的扫描方法和扫描前肠道的认真准备是CT对直肠癌术前准确分期的关健;阳性对比剂灌肠SCT盆腔扫描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非常有价值,是目前直肠癌术前T分期较好的影像方法;SCT扫描对早期直肠癌的诊断还存在一定限度.

    作者:林伟彬;李仰康;周修国;林建滨;欧丽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电图表现

    目的:探讨28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脑电图(EEG)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例MS患者进行常规EEG描记.结果:本组EEG正常9例(32.4%),异常19例(67.6%).异常者呈非特异性表现,主要为弥漫性或局灶性慢活动.结论:EEG变化与病情呈平行关系,病情愈重EEG异常程度愈明显,经治疗病情缓解,EEG改变相应好转或正常.说明EEG的检查对MS的辅助诊断是有价值的.

    作者:郭小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资料完整.原发于咽淋巴环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B细胞来源占68.4%(13/19),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11例.T细胞来源占31.6%(6/19).6例腭扁桃体淋巴瘤表现为扁桃体窝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向咽腔内突出生长.6例鼻咽淋巴瘤和7例咽侧壁淋巴瘤均表现为咽腔内弥漫生长的软组织肿块,病变范围较大,无颅底和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瘤密度均匀,呈轻中度强化,无坏死和囊变,肿块与周围界限清楚,19例淋巴瘤中有12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CT能清楚显示咽淋巴环淋巴瘤的位置、形态及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岗围组织的侵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陈雪吟;蔡爱群;周修国;李仰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EEC)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EE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EEG正常4例,异常51例(92.7%).其中轻度异常23例(41.8%),中度20例(36.4%),重度8例(14.5%).结论:EEG检查能较早、较敏感地反映脑功能改变,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中.

    作者:林丽丽;陈菁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超声下斑块性质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98例在血管内超声(IVUS)下斑块性质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前24 h检测血hs-CRP,冠状动脉造影后对靶病变进行IVUS.分析UAP IVUS下斑块性质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hs-CRP升高组(44例)有软斑块者36.7%、斑块破裂者15.3%、血栓形成者11.2%均较hs-CRP正常组(54例.33.7%、8.2%、5.1%)多见(P<0.05).结论: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局部斑块性质有关,hs-CRP升高者冠状动脉局部斑块不稳定的危险性增高.

    作者:陈津瀚;李卫华;易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目的: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觉中枢或周围神经部分的损害.方法:对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BAEP正常10例,异常20例(66.7%).表现为波形分化差或缺失,各波潜伏期延长.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损害听神经及脑干听通路,但其损伤大部分可恢复;BAEP的早期检测是高胆红素血症息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并有助于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

    作者:郭小蓝;肖芝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特点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08例AML患者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结果:①表达率高的AML抗原为CD33(99.5%)、CD117(98.6%)、CD123(97.6%)、CD13(92.3%)及MPO(90.9%).②伴淋系抗原表达者以CD7(47.1%)高,其次为:CD2(13.9%)、CD4(13.5%)及CD19(4.3%).③AML微分化型(M0)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T)表达2个以上的髓系抗原,AML其他各型均能表达3个以上的髓系抗原;CD19仅表达于急性粒细胞自血病部分分化型M2b型(M2b);CD2和CD9仅表达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CD4和CD14仅表达于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结论:①CD33、CD117、CD123、CD13及MPO为髓系敏感的抗原.②CD2、CD4、CD9、CD14及CD19在AML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雪华;林少微;焦晓阳;程盼盼;林静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影响全身弥散技术成像效果的因素

    目的:分析影响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WBDWI)成像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WBDWI受检者资料,评价不同因素的图像效果.结果:金属异物、人体组织自身磁敏感差异大、受检者身体长轴不在同一水平面、无匀场及涡流校准导致图像变形,拼接错层,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结论:磁敏感伪影是上述4种影响WBD-WI图像质量的大因素.

    作者:杨永贵;郭岗;郑晔;许晓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直肠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微淋巴管生成关系

    目的:研究直肠癌的微淋巴管生成情况、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计数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关系,探讨TAM与MMP-9在直肠癌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41例直肠癌标本微淋巴管密度(LMVO)、TAM密度及MMP-9的表达.并分析LMVD、MMP-9与直肠癌其它临床病理学因素间的关系.结果:①直肠癌组织LMVD、TAM密度、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②TAM浸润与MMP-9表达和肿瘤微淋巴管生成相关(P<0.05).③三者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等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TAM与MMP-9、直肠癌微淋巴管生成在直肠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MP-9很可能是肿瘤微淋巴管生成的始动因子之一.

    作者:詹庆华;陈维荣;蔡高阳;陈业晞;廖梓群;林广荣;林凯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尼群地平与倍他乐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与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口服尼群地平(10 mg,每日3次)和倍他乐克(12.5 mg,每日2次)连续6个月;观察BP、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根据BP变化增减药量.结果:本组BP明显下降,显效8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结论:西药联用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协同降压作用,副作用少,费用相对低廉,易于接受,便于长期坚持服用.

    作者:王宏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腰椎小关节病变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常规重建的比较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腰椎小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及扫描中的技术.方法:腰椎MSCT扫描172例,扫描重建层厚2mm,层距1mm,将数据行多平面重建处理;对所得重建图像分析整理后,与常规以椎间盘为中心、横断轴位重建的对照组(17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平面重建后图像可在不同角度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病变,对细小关节面及椎间盘显示清楚.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能清晰显示腰椎小关节病变全部细节,较常规检查更有价值.

    作者:林逢春;刘汉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脊髓损伤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CI)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结构重排或功能适应性改变,即可塑性变化,该变化对SCI患者的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是评估神经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在SCI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CI后fMRI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长军;孔抗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位体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脆性组氨酸三位体(FHIT)基因是近年研究比较广泛的一个抑癌基因,普遍认为它与人类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其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的缺失、重排.本文就FHIT的表达缺失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李启凤;吴名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伪装识别技术在司法精神病学中的应用

    诈病现象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较常见,尤其在精神损伤或精神伤残的民事案件或工伤、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案例中更普遍,这类案件往往涉及到颅脑损伤问题,伤者大多要求对被鉴定人记忆损伤的性质和程度进行评定,如何确认被鉴定人的记忆损害是否真实可信,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实践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各种检测技术在诈病中的应用现状、神经心理学识别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令朋;朱少毅;赵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简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右腹股沟区腱鞘囊肿压迫股静脉1例

    2009-04我科收治右腹股沟区腱鞘囊肿且引起股静脉回流受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森;肖大伟;郑育举;谢泽锋;黄伟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过敏性紫癜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偶可表现为紫癜样皮损,但合并过敏性紫癜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SLE合并过敏性紫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敏;肖征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肺部少见疾病,本病起病隐匿,多见于20~50岁,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约为2~4:1.2009-02-11本科首次诊断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梅;吴少银;陆培文;陈妙爱;李文庆;刘国瑞;吴名耀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