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673-758X
  • 国内刊号:45-1345/R
  • 影响因子:0.91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广西优秀科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6期文献
  • 2001年柳州市儿童乙肝、麻疹、白喉抗体水平检测

    目的对柳州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监测.方法随机抽取已全程接种过乙肝、麻疹、百白破疫苗适龄儿童2353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E)检测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和麻疹IgG抗体;采用锡克氏试验检测白喉.结果乙肝抗体阳转率为69.87%,麻疹抗体阳转率为87.59%,白喉锡克氏试验阴性率为98.47%.结论柳州市儿童麻疹、百白破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较高,乙肝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较低.

    作者:翁毓秋;吴昕;徐桂生;贾作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990~2001年广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与控制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0~2001年广西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广西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在农村流行,以青壮年多发,男性高于女性,7~9月是本病流行季节,稻田型是主要流行形式.结论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工作和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梁江明;林新勤;韦锦平;黄德蕙;秦石英;鲁翠芳;王学燕;吴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995~2001年北海市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北海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气候,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年平均温度23.1℃,高气温达37℃多,月相对湿度平均在75%以上,餐饮业以经营海产品为主.为加强食物中毒的防治工作,我们对1995~2001年北海市食物中毒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杨国然;刘青华;吕凤臣;黄远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001~2002年南宁市部分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顾客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质量,确保各类场所顾客的身体健康,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依据,我们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以及<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的规定,于2001~2002年度对南宁市部分酒店宾馆、娱乐场所、理发美容等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格梅;李裕利;黎智;蒋震羚;李裕生;陈莉;吕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一所中学暴发流行性感冒的调查分析

    2003年5月7日至29日,我县小江中学发生流行性感冒(下称流感).发病616例,无死亡病例,罹患率19.38%,以13~18岁中学生为主.疫情发生后,防疫站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普服预防药,隔离治疗病人,对环境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喷洒消毒,用过氧乙酸熏蒸教室宿舍等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作者:温传佳;刘霞;吴日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382例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纯化疫苗后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国产狂犬病纯化精制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可能影响免疫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ELISA法对在本站全程接种狂犬病纯化疫苗的382例暴露者进行狂犬病抗体测定,对不同人群的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纯化疫苗总阳性率96.86%.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接种期间吃酸辣、饮酒及因疾病使用一些药物的人群阳性率较低于正常人群组.结论国产纯化疫苗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质量优于国产浓缩疫苗.

    作者:黄晓春;吴国祯;龚红明;莫燕萍;唐富珍;陶雪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性病恐怖症26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性病的蔓延和流行,某些防治性病广告不恰当的宣传以及一些人对性传播疾病缺少全面、正确的了解,导致性病恐怖症患者与日俱增,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后果.现将近年来我们治疗的26例性病恐怖症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超;张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001年广西居民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目的运用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统计指标对广西2001年居民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进行分析.方法按ICD-9方法对死因资料整理分类,计算死亡率及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结果死因顺位及死亡率以心脑血管病排在第1位,肿瘤第2位,而YPLL排在第1位的是肿瘤,第2位为损伤与中毒,XYPLL中第1位为损伤与中毒,第2位为传染病.结论广西传染性疾病仍然是存在于人群中潜在危险较大的疾病之一,慢性病和损伤中毒对人群的危害已显示出重要性.

    作者:陈娜萦;蒙晓宇;张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罗城仫佬族中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学生性健康知识的现状,为进行性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3个有代表性的中学内,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填写性健康状况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当场填写完毕并立即收回.结果仫佬族学生青春期性发育知识如月经、月经周期、遗精、手淫等知晓率均呈现高中高于初中,县城中学高于乡镇中学;与性病有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知晓率仅在5.20%~28.14%之间;性病的血液、母婴传播途径等知晓率仅在18.82%~78.83%,大部分项目仫佬族学生知晓率低于瑶族和苗族,高于壮族和侗族学生.性心理方面学生对青春期的变化存在忧虑、恐惧者占67.12%以上,对敏感的性问题不回答者占47.11%~71.88%.结论罗城仫佬族学生对性健康知识较为贫乏,程度不一,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陆焯平;吴伟强;李明胜;秦桂秀;陈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反向血凝抑制试验在鼠疫疫情处理中的应用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反向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对鼠疫病原体的诊断效果.方法应用反向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对鼠疫可疑疫区的动物脏器及疑似病人的淋巴液标本检测和对阳性结果作噬菌体裂解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反向血凝抑制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方法的阳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反向血凝抑制试验是检测鼠疫病原体方便、特异、快速的好方法.

    作者:宁锐军;李庆华;秦石英;周树武;黄建财;罗寿军;黄凤晓;林蓉;张山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003年广西南丹县炭疽流行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广西南丹炭疽流行的有关因素,提出广西贫困地区炭疽的防制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广西南丹2003年炭疽流行情况.结果经调查分析,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该地发生了一起动物间炭疽流行并波及人间的疫情.结论本次疫情的流行主要是因群众剖杀和切割病死家畜而引起.带有炭疽杆菌的病死畜是本次炭疽流行的传染源.

    作者:陈达宗;梁江明;田兴寿;蓝文斌;余辉锋;陈建烨;莫玉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52例发热病人恙虫病血清抗体检查结果分析

    2002年1~7月和2003年1~7月,我们对南宁市部分医院送来的不明发热患者凝似恙虫病的252份血清作了外斐氏反应试验.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鲁翠芳;林新勤;秦石英;黄德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罗城县城区银行储蓄员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为了解银行储蓄员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我站于1996年8月对城区122个储蓄员进行了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并与120名各银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雅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快速、简易和准确的弓形虫活检法

    弓形虫活检法是从人体采取血液或脑脊液少许,经离心、洗涤等方法处理后,在500倍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较为纯净的能运动的弓形虫滋养体.该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诊断率高、便于推广和应用.

    作者:邹路;邹保生;关淑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职业性汞接触人员尿汞的调查

    汞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汞的毒性很大,对接触者可致多种损害,若使用不当也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其危害程度,保护接触者的身体健康,我们于1999年4月对某院61名职业性接触汞人员进行了调查.

    作者:彭轩;杨观徒;徐洁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994~2001年广西疾病监测点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分析

    目的通过对广西疾病监测点1994~2001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进行分析,为广西甲、乙类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方法运用Epi Info 2000统计软件将监测点1994~2001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监测点的报告发病率高于常规疫情,甲、乙类传染病总体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农村地区所报病种远多于城市;肠道传染病呈逐年下降,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肺结核已成为广西高发病种.结论广西疾病监测工作的建设仍需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不能放松,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控制力度要加强.

    作者:蒙晓宇;陈娜萦;张云;王海涛;王学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广西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采用PPS法对30个县(市)进行调查,用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甲状腺大小,用砷-铈接触法测定尿碘,盐碘用直接滴定法测定,ELISA测定TSH.结果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6.9%,B超法为9.5%,;碘盐加工、批发、零售、用户合格率分别为84.06%、83.44%、94.20%、93.53%;学生家用碘盐合格率为94.26%,中位数46.6mg/kg;尿碘中位数为367.6μg/L,≥100μg/L的占90.63%;新生儿脐带血TSH中位数为1.90mU/L,>5.0mU/L占检查人数8.50%.结论广西以食用合格碘盐为主的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2000年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

    作者:林新勤;韦锦平;李庆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GIS技术在伤寒Vi疫苗现场观察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确定伤寒Vi疫苗现场研究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地理信息分析系统.方法依据医学人口普查数据、疾病监测系统信息数据、现场采集的居民居住点全球卫星定位数据,在Foxpro 6.0和ArcGIS 8.2软件支持下建立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结果建立了地理信息分析系统,研究获得基础数字地图、GPS居民点分布图、疾病分布图、组群分布图.结论建立数据详细、信息量大的GIS数据库对于准确确定研究组群、信息开发利用、疾病的防治和卫生决策均可提供技术先进、分析科学、定位准确的服务.

    作者:杨进;董柏青;曾竣;张杰;司国爱;周涛;曾翰宏;Camilo Acosta;Mohammad Ali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K-B法检测了400株大肠埃希菌及其产ESBLs的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91株,阳性率为22.8%,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要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所有大肠埃希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ESBLs是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ESBLs阳性菌的耐药性强且呈现多重耐药,ESBLs阳性菌与ESBLs阴性菌的耐药率有很大差异,亚胺培南为治疗ESBLs的首选药物.

    作者:梁宏洁;农加跟;张其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术中均常规应用催产素20U,但治疗组术后不再用催产素,而是直肠置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术后仍再用催产素,观察两组术后24小时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术后24小时平均出血量治疗组175ml,对照组为196ml,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出血率对照组(17.02%)高于治疗组(3.78%)(P<0.01).结论直肠置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显著,且有用药安全、方便、价廉等优点.

    作者:韦育红;谢家滨;杨蕊瑚;龚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蟹猴疟原虫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人类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的成功及人恶性疟原虫灵长类(Aotus monkeys)动物模型的建立推动了疟疾各方面的深入研究,而人类间日疟原虫由于其生物学特性比较复杂,在体外连续培养及动物模型的建立方面却十分的困难,科学家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进展不明显[1],因此,间日型的猴疟动物模型在疟疾研究中的位置就显得十分的突出.

    作者:黄亚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田七银杏叶短期毒性研究

    目的通过30天喂养试验研究田七银杏叶胶囊对大鼠的短期毒性,以期获取田七和银杏叶提取物的混合制剂的食用安全性资料.方法取大鼠80只,雌雄各半,设2500、1250、625 mg/kg.bw 3个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动物.采用灌胃法给予受试物(每100g体重1ml),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每周称体重1次,并根据体重调整给受试物量,自由进食和饮水,连续30天.第31天处死动物,进行血液细胞计数、血液生化检测及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样品田七银杏叶胶囊对大鼠的体重、血细胞计数、血液生化指标均未见有不良影响,各脏器病理切片也未见异常.结论该样品在该剂量范围内,未见对动物有短期毒性作用,但对其提取物配伍作为药品或保健食品,食用安全性尚需进行更多的研究.

    作者:李彬;赵鹏;何为涛;李凤文;何励;梁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院内感染病例的漏报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原因,并探讨降低漏报率的对策.方法对每月归档病历采用回顾性调查.结果2000年上半年漏报率为55.5%,下半年加强管理,实行与科室经济利益挂钩后下半年漏报率下降至12.7%,2001年全年漏报率11.7%.结论医院感染漏报的原因与医务人员认识不一,判定标准不一,思想不够重视等有关.实行漏报与经济利益挂钩是降低漏报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妮妮;麦涟;黄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广西麻疹预测经济效益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麻疹疫情的影响和分析麻疹预测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制定控制麻疹疫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1~1998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疹预测后比预测前发病数减少17199例,死亡人数减少147例,暴发持续时间减少623个月.结论开展预测工作为社会挽回经济损失约2522万元,麻疹疫情预测方法将对麻疹及其它计免针对性疾病的疫情控制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郑志刚;卓家同;钟革;王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950~2001年玉林市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玉林市传染病发病的动态变化,特别是主要传染病的变化趋势及原因,以便为制订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0~2001年玉林市各年度疫情报告表进行分析.结果玉林市传染病总发病率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90年代比50年代下降了93.44%,总死亡率在60年代达到高峰后也急速下降,90年代比50年代下降了91.83%.结论资料分析玉林市目前仍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新生儿破伤风、狂犬病、钩体病、乙脑、流脑为主,应重点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作者:陈明;庞武贵;廖家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广西瓶装饮用水企业推行GMP管理可行性分析

    GMP为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的缩写,是为保障产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GMP要求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以确保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作者:宋振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