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673-758X
  • 国内刊号:45-1345/R
  • 影响因子:0.91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广西优秀科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2010年1期文献
  • 广西结核病人筛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群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结核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情况及其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TB/HIV双重感染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广西15个地区在结核病人中开展HIV检测及相关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个调查点2007年9~12月纳入调查2795例结核病人,其中男性占69.59%;年龄在15~49岁的结核病人占53.92%;农民占67.51%;文盲占9.73%(女性病人文盲占20.24%,男性病人文盲占5.14%);壮族占34.45%;已婚占76.99%;流动人口占9.95%.结论 纳入调查的结核病人社会特征与全国结核病人总体特征相似,主要为男性结核病人、青壮年病人,农村及流动人口较多.为防止HIV感染疫情对结核病控制工作产生影响,需要对结核病、HIV感染疫情双高的地区的控制工作加以重视.

    作者:周昌明;崔哲哲;王喜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合浦县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调查

    目的 分析合浦县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探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合浦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及职业技校在校学生、农民工等4类人群共558人进行问卷调查,资料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农村居民200人,占35.84%;学生158人,占28.32%;城镇居民及民工各100人,各占17.92%;男性285人,女性273人;年龄范围在13~56岁,以19以下的青少年为多,共195人,占34.95%;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或中专多,分别为49.82%和31.9%.总知晓率为52.87%.人群类别、年龄、文化程度均是影响艾滋病知晓率的因素.结论 合浦县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对农村居民及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展面对面的咨询服务,提高人群艾滋病的防治水平.

    作者:吴润梅;邓万英;李福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不同场所女性性服务者性病与相关行为干预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FSW)商业性性交易行为,为进一步开展行为干预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提供商业性性服务的FSW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及采血检测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RPR).结果 高档场所调查269名FSW,血清检测HIV未检出阳性,RPR阳性率为3.72%(10/269);中档场所调查388名FSW,血清检测HIV阳性率为0.52%(2/388),RPR阳性率为3.61%(14/388);低档场所调查207名FSW,血清检测HIV阳性率为2.46%(5/207);RPR阳性率为14.98%(31/207).艾滋病防护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75.14%(202/269)、68.07%(264/388)、45.89%(95/207);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比例分别为84.76%(228/269)、80.41%(312/388)、71.50%(148/207);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分别为70.26%(189/269)、54.12%(210/388)、35.75(74/207);近半年出现性病相关症状的比例分别为66.54%(177/269)、57.22%(222/388)、42.03%(87/207);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时到性病专科门诊和综合医院就诊的比例分别为51.40%(92/179)、48.65%(108/222)、28.74%(25/87).结论 在中、低档场所的FSW中检出HIV感染者,低档场所感染率较高;各类场所均检出梅毒,低档场所阳性率高;不同暗娼场所的FSW艾滋病防护知识知晓率、性交易安全套使用、就医行为有差异.

    作者:潘新莲;柳智豪;江超穗;梁旭;陈坚;陈凤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93例毛南族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毛南族人群HIV/AIDS发病情况,为更好地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9~2009年环江县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09年累计共报告HIV/AIDS 93例,其中HIV感染者61例,AIDS患者32例,全县12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年龄以20~50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8.17%;男女性别比1∶0.79;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2.8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3.44%.结论 环江县HIV/AIDS报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必须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蒙日朗;卢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北海市社区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本社区1~4岁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483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458份,在设计的8个预防接种知识问题里,知晓程度高的是乙肝疫苗预防什么疾病?占91.92%,其次是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什么疾病?占84.50%,知晓程度低的是国家已经免费的疫苗有几种?只占28.38%.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其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普遍高,其次是高中文化程度者,知晓率低的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父母.结论 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与各级部门的宣传教育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措施,提高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

    作者:陈敬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4~2008年防城港市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8年防城港市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梅毒报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7.81/10万,2008年梅毒报告数位居8种性病的首位.梅毒各型构成中,隐性梅毒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梅毒报告数在人群中的分布主要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20~40岁人群报告发病数较高;已婚者所占比例较大;职业以农民、无(待)业者等为主.结论 防城港市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要有效控制梅毒流行,必须采取以使用安全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冯华荣;张培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四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四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卫生状况,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江油市部分乡镇安置点进行卫生状况调查分析评价.结果 16个安置点均设置有卫生防疫负责人,能及时发现、报告传染病疫情;安置点饮用水以开水为主(占100.0%)、瓶装商品水为辅(占43.75%);81.25%安置点的生活用水来源于自来水,且采取集中式供水;56.25%的安置点设有食品监督员,食品大部分来源于国家供给和市场销售;43.75%的安置点环境卫生总体较好,经常开展环境清洁工作;全部安置点均设有垃圾收集点,其中37.50%的点还采取了消毒措施;31.25%的安置点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很少,老鼠也较地震前明显减少;43.75%的安置点设有医疗服务点,62.50%的安置点每日向乡镇卫生院报告传染病情况;各安置点均开展了地震灾后防病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基本做到救灾防病宣传单人户.结论 受灾群众安置点卫生状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传染病监测、报告薄弱,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欠佳等隐患,需进一步加强该方面工作.

    作者:莫建军;柳智豪;杨力;刘展华;杨虹;杨进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4~2008年德保县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德保县肺结核发病水平及其流行特点,为基层预防与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德保县2004~2008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共报告肺结核2722例,年均发病率为155.51/10万,肺结核发病率以2008年为高,达到186.00/10万,2006年低,为125.69/10万.发病主要以青壮年(15~64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7.74%(2116/2722),男女发病比例为2.49∶1,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5.07%(2 315/2 722).结论 本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应继续加强肺结核防治工作,加大病人发现力度,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督导管理工作,以有效降低肺结核病的发病率.

    作者:蒙建作;许玉梅;梁晓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年广西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中桂林市10个县(区)的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在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月或8月)进行水样采集和检测,检测指标为水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农村供水类型、取水方式和水源类型及其覆盖人口进行调查.结果 桂林市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78.83%,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为27.81%.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水平低下,枯水期、丰水期水质综合合格率仅分别为23.80%和20.54%,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也仅分别为26.20%和21.90%.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27.18%和27.85%,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则分别为31.85%和33.64%;分散式供水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低至15.70%和18.02%.结论 桂林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是关键措施.

    作者:蒋基权;邓曼玲;尹宁;秦田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南宁市赴四川抗震救灾防病工作队构成分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O级大地震.5月14日至6月6日,南宁市卫生局先后派出5批防病工作队赴汶川、成都、都江堰、江油等灾区实施卫生救援.

    作者:沈爱军;赵红洋;黄家运;杨力;刘昊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458名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免疫效果观察

    为更好地贯切<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实施方案>,笔者于2008~2009年对右江区458名24~36月龄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儿童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症恶性疟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孙某,男,36岁,广西隆林县人,不明原因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大汗淋漓,同时伴头痛、上腹痛,于2008年5月10日到当地卫生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仍反复发热,食欲、睡眠欠佳,尿呈浓茶样.5月13日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治,初诊为疟疾,取血涂片,给氯喹(1.5g)加伯氨喹(22.5mg)4天治疗,于2008年5月16日入县人民医院治疗.体检:患者神智清、精神状态差,全身皮肤粘膜、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无紫绀,无皮下出血点、淤斑,肝脾肋下未触及.T39.1℃,P96次/min,R23次/min,Bp12/8KPa.实验室检查:WBC3.9×10 9/L,RBC3.54×10 12/L,HGB2103 g/L,ALT132 IU/L,AST178 IU/L,GGT68IU/L,TP52.6g/L,ALB30.6g/L,GLO22.0g/L.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发现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用药前疟原虫密度112 000个/μL血.入院后使用青蒿琥酯针剂60mg用所附的5%碳酸氢钠注射液1mL溶解后加5%葡萄糖注射液5mL静脉缓慢推注,每天注射1次,第1天剂量加倍,并结合临床表现对症处理.用药后24小时疟原虫密度从112 000个/μL下降至 73732/μL,48小时降至3453个/μL,72小时降至938个/μL,86小时降至320个/μL,104小时降至111个/μL,5月20日血检疟原虫阴转,病情痊愈出院.

    作者:李锦辉;曹品光;江超穗;陆声荣;林永健;覃业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校新生入学乙型肝炎检测结果分析

    在我国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人.虽已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但现有乙肝患者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防治工作仍是一项艰巨任务.为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玉林师范学院将HBsAg和谷丙氨酸转氨酶(ALT)作为入学新生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笔者对该校2004~2008年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清;张发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狂犬病1例报告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100%.2009年5月,崇左市发生1例狂犬病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患者王某(男,67岁),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人.2009年5月21日被一流浪狗咬伤左下肢和左面部多处.患者受伤后到镇卫生院注射狂犬疫苗和伤口处理.患者未使用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6月3日患者自诉伤口发痒,4日开始发热(38.3℃)、头痛、恶心,再次到镇卫生院就诊,治疗后自觉好转.4日症状加重,发热39℃.17日开始出现怕风、恐水、喉肌痉挛等症状,怀疑是狂犬病,于当天转入崇左市人民医院,根据流行病学史,患者对风、光、声、水等刺激敏感度,有烦躁、恐惧、失语、流涎、怕风等症状,诊断为狂犬病.病人于6月8日死亡.

    作者:刘德平;陈远东;黄朝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缺失突变与肝癌关系的巢式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基因缺失突变是否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以及它的作用是否受HBV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的混淆影响.方法 按巢式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隆安研究队列中选择33对病例(肝癌患者)和对照(HBsAg无症状携带者),配对的条件之一是病例和对照HBV核心基因启动子序列相同,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研究对象血清HBV前S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肝癌患者组前S基因缺失突变率(45.5%,15/33)显著高于对照组(6/33,18.2%)(X2=7.364,P<0.01);男女间突变率无显著性差异(28%与43.8%,X2=1.386,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S缺失突变是肝癌的危险因素(危险比为7,95%可信区:0.861-56.894),而HBeAg,抗-Hbe及肝功能则与肝癌无关.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组与核心基因启动子野毒株组之间的前S缺失突变率无显著性差异(X2=0.597,P>0.05).结论 HBV前S缺失突变是肝癌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它的发生及作用与核心基因启动子双突变无关.

    作者:王学燕;李国坚;董柏青;陈钦艳;方孔雄;杨进业;黄坚;韦少超;方钟燎;黄志碧;Caroline A Sabin;Tim J Harrison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剂量亚急性染砷对大鼠机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低剂量条件下,亚急性染砷大鼠机体的变化.方法 选用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染砷组和对照组,染砷组腹腔注射亚砷酸钠溶液(2mg/kg.BW),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蒸馏水.观察大鼠的中毒症状,每周末称体重,在结束染砷时检测大鼠血砷含量,测定血红蛋白(Hb)、肌酐(Cr)、尿素氮(BUN)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学检查,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染砷组血砷明显升高,ALT下降,Hb、Cr、BUN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O.05),主要脏器组织学无异常改变.结论 该剂量条件下的亚急性染砷,大鼠机体的损害作用不明显.

    作者:李羡筠;陈晓琴;梁恒秋;甘永金;潘瑞辉;梁丹玉;郑艳艳;凌健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8年广西沿海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沿海地区利用国债资金投资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状况.方法 于2008年对广西沿海地区3市、8个县(市、区)178座利用国债资金投资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别在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8月),对工程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样采集、保存、检测和评价.结果 本次调查的农村饮水工程178座,覆盖人口为445 386人.水质经完全处理的占调查总数的11.23%,部分处理占21.35%,未处理的占67.42%.水源类型中地下水占调查总数的53.37%,地表水占46.63%.水样合格率为23.51%,其中,工程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3.56%和25.42%,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则分别为26.40%和18.64%.在所检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中,水质合格率情况为:完全处理>部分处理>未处理,不同水处理方式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9项指标检测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pH合格率较低,分别为55.95%、63.31%和65.30%,其他指标合格率均在85%以上,其中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砷、氟化物、硝酸盐(以N计)合格率达100%.结论 广西沿海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指标是微生物和pH.

    作者:黄江平;唐振柱;钟格梅;刘展华;黎勇;李裕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影响广西狂犬病发病因素分析及防制对策

    目的 总结广西狂犬病流行情况,探讨流行回升因素,分析当前防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狂犬病防制对策.方法 收集广西狂犬病疫情系统报告资料和作者现场调查狂犬病流行病学资料等.采用统一设计问卷调查表对高发地区部分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分析.结果 在571例病人中,以家犬咬伤者占86.5%;咬伤头面部潜伏期短33天,而咬伤下肢则长达64天;咬伤头面部注射疫苗后平均潜伏期21天,而未注射疫苗则长达33天;观察112例中,全程接种疫苗的发病22例,接种不全程(接种1~4针)发病19例,未接种的发病71例;在216例中犬咬伤后及时处理伤口仅62例(28.7%),未处理的136例(62.9%),不详18例(8.3%);犬咬伤暴露部位(指咬伤头、手、上肢)的发病组(66%)高于非暴露部位(指咬伤躯干、下肢等)的发病组(37%).结论 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大以上各方面的管理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吕元聪;吴泰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7年广西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监测广西霍乱病例及霍乱弧菌在水体、海水产品、外环境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以便尽早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选择2个国家监测点,8个自治区级监测点按相关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结果 2007年共检测腹泻病人11385例,重点人群17771例,未发现阳性;检测水体2045份样品,检出阳性2份,阳性率0.09%;海水产品4311份,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0.20%;阳性均为O1群霍乱弧菌污染,霍乱毒素基因检测11株菌均为非产毒株.结论 加强对甲鱼等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和管理,做好群众安全食用海水产品宣教工作.

    作者:张杰;王鸣柳;方锦嵩;权怡;谭冬梅;林玫;秦卫文;周凌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03~106届广交会展馆餐饮经营单位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交会展馆餐饮经营单位食品和餐饮具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食品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广交会食品卫生保障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103~106届广交会展馆餐饮经营单位食品和餐饮具进行随机无菌采样,并对所采样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食品的合格率为97.2%,其中熟食品合格率为97.7%,糕点合格率为97.6%,现榨果汁合格率为81.3%;不合格的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占59.3%;餐饮具的合格率95.8%.结论 食品和餐饮具的合格率较高,但有关监督部门仍需加强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要防止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加强对餐饮具消毒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作者:李意兰;何洁仪;梁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平果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5年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平果县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2004~2008年结核病报表资料,分析涂阳病人发现情况,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平果县结核病控制项目5年来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5027例,就诊率2.2‰,发现初治涂阳病人636例,新登记率27.5/10万,初治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为92.3%.结论 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蒙启飞;陆壮志;李慧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泌尿生殖道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检测患者中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 430例可疑病例阳性1493例,阳性率为43.53%.解脲支原体(UU)单独感染1116例,阳性率32.54%;人型支原体(MH)单独感染61例,阳性率1.78%;UU和MH混合感染316例,阳性率9.21%.女性培养阳性率59.41%,男性阳性率33.09%.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UU对交沙霉素、克拉霉素较敏感;MH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较敏感;UU和MH对交沙霉素较敏感.结论 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美满霉素是现阶段治疗泌尿生殖道UU和MH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兵;覃善列;李世远;梁月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应用进展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构成了一个巨大并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已知的食源性疾病大约有250多种,主要包括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据统计,我国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危害为微生物,占38.5%,以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等为代表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是化学污染物引起疾病的2倍[1].自2002年起,我国建立了国家食源性病菌监测网络,开展监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出血性大肠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7大类致病菌,为食品安全和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目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仍然以传统经典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为主,耗时长,操作繁琐,受环境及主观因素影响大等;生化快速鉴定方法和PCR检验等不仅需要价格昂贵的设备,还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资金投入,制约了现场快速检测及基层实验室普及应用,影响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作者:李秀桂;刘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百灵睡胶囊改善睡眠功能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百灵睡胶囊对小鼠的改善睡眠功能.方法 分别以112.5、225、450 mg/kg BW(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10、20倍)剂量的百灵睡胶囊连续给小鼠灌胃30天,然后测定小鼠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时间,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时间.结果 受试物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作用、缩短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但无直接改善睡眠作用.结论 百灵睡胶囊具有间接改善睡眠功能.

    作者:王彦武;何励;张洁宏;李凤文;赵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北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性健康教育调查

    目的 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师、家长三者对开展性健康知识的态度和模式要求.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北海市中等职业学校高一、高二年级500名学生、80名教师及430名学生家长进行无记名当场填写方式调查.结果 学生、教师、家长对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大多持肯定态度.家长在孩子的性健康教育问题上有较大欠缺.结论 学校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是当前国情的佳教育模式,开展性健康教育需要有关政策的指导和科学规范.

    作者:劳炳雄;林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一种新型的皮卡(PIKA)佐剂狂犬病疫苗——抢救生命的治疗性疫苗

    狂犬病是一种发病凶险、危害极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100%.全球98%的狂犬病病例集中在亚洲,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地区,80年代平均年发病人数为5 530例,高年发病数为7 043例.近年保持在3 000例左右,2008年报告3 300例.控制人狂犬病发病死亡的主要措施为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许多地方建立了犬伤门诊,伤口处理有较大进步;但现行市售的狂犬病疫苗的质量急待提升;由于生产供应、过敏反应或血源安全和价格昂贵等多种原因,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寥寥无几,狂犬病的控制令人担忧.一种新型的皮卡佐剂狂犬病疫苗,有突出的细胞免疫反应,具有强烈快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集现行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联合作用于一体的高效皮卡狂犬病疫苗,乃众望所归、呼之欲出.

    作者:王树声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