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崇左市近年来麻风病新发现病例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流行趋势,探讨下一步防治重点和对策.方法 对全市2004至2010年所有新发现麻风病病例个案资料和各种疫情报表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结果 全市新发现病例83例,平均发现率0.51/十万,其中男性49例,女性34例,年龄≤14岁5例;多菌型(MB)56例,少菌型(PB)27例,型比为67.5%;主动发现占54.22%;家庭内传染21例,占25.3%;发现时Ⅱ级以上畸残14例,占16.87%.至2010年底现症病人29例,患病率1.2/10万.结论 崇左市麻风病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是防治工作依然严峻.
作者:李卫国;罗小丹;梁永才;陈文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病人的肺结核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从14872例精神科住院病例中筛查出的69例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精神病病人肺结核患病率0.46%;各年度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以农民、低文化、非在婚状态的人群占比例较大.结论 精神病医院要重视结核病筛查,主动配合结防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治疗,社区医生和监护人要做好患者的院外后续治疗督导.
作者:李东兰;曹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行为和HIV、PRP感染状况,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由专业人员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方法,抽取性服务小姐静脉血检测HIV、RPR抗体,对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4~2010年筛查性服务小姐4 223名,发现HIV阳性27人,阳性率0.64%;发现RPR阳性104人,阳性率2.46%;兴业县和玉州区HIV感染率高,分别为1.14%(5/439)和0.84%(15/1780),玉州区和兴业县梅毒RPR感染率高,分别为3.54%(63/1780)和3.42%(15/439),感染者主要是中低档次娱乐场所的性服务小姐.结论 玉林市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HIV感染率0.64%左右,RPR感染率2.46%左右,主要分布在中、低档娱乐场所,提示今后艾滋病干预措施应重点放在中、低档次的娱乐场所性服务人群.
作者:唐梦瑾;张德玲;钟福华;李丽;李恩丽;刘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及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结果 共检测水样171份,合格率30.41%.不合格项目以微生物指标为主,丰水期比枯水期严重.结论 乐业县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工程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黄永亮;黄忠实;杨天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抗-HBs的阳性率,为制定科学的乙肝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2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抗-HBs检测.结果 抗-HBs阳性率为55.34%,不同性别的儿童抗体阳性率无差异,未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全程免疫的儿童,其抗-HBs阳性率低于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的儿童,随年龄增长抗体阳性率逐渐下降.结论 通过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适时加强免疫大龄儿童,可以提高儿童乙肝抗体的阳性率,保护儿童免受乙肝病毒侵害.
作者:崔雪莲;吴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象州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象州县2006 ~ 2010年各类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 2010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乙类10种5 330例,发病率339.31/10万,死亡数107例,死亡率6.77/10万;丙类6种4628例,发病率291.61/10万,死亡数1例.2006~ 2010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3 794例,占总发病数的38.10%,主要疾病为肺结核和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发病率居高不下.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共报告2 573例,占总发病数的25.84%.主要传染病发病以肺结核和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肝炎、梅毒、艾滋病为主.结论 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对呼吸道、肠道及血源性传播传染病的综合防治.
作者:区佩萍;吕晓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04~ 2010年广西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甲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2004~ 2010年甲肝疫情资料.结果 2004~ 2010年广西甲肝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56/10万、3.80/10万、4.32/10万、4.15/10万、3.65/10万、2.92/10万和2.73/10万;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南部地区;病例主要集中在儿童、青少年及青壮年组.2004 ~ 2008年平均、2009年和2010年报告<15岁儿童甲肝病例数分别占当年病例总病例的28%、16%和29%;男性发病多于女性.2004~ 2010年报告甲肝病例主要发生在农民、学生、工人、民工、散居儿童.2004 ~ 2008年平均、2009年和2010年报告病例中,农民和学生分别占当年总报告病例数的54.17%和22.76%、63.94%和10.46%、53.62%和26.47%.2004~ 2010年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病例主要为在校学生.结论 开展甲肝高危地区预测甄别和局部免疫,以及加强疫情监测和处置力度,可有效控制甲肝疫情暴发.
作者:杜进发;钟革;刘巍;杨仁聪;邓秋云;李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百色市3个项目县(区)结核病人中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及HIV/AIDS中患结核的情况,为下一步指导全市开展双向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在历年艾滋病疫情比较重的3个县(区)中,在结核病患者中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抽血送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进行HIV检测,在现存的HIV/AIDS中进行拍胸片、痰涂片检查,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诊断标准进行筛查,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 2010年3个县结核病人中HIV/AIDS筛查率达到92.95%,结核病人中HIV阳性率为2.71%; HIV/AIDS中结核病筛查率为52.49%,结核病检出率为9.47%.结论 目前百色市的TB/HIV双重感染率较高,结核查艾滋工作开展得比较扎实,而艾滋查结核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高建华;江超穗;覃志国;岑贞业;李颖;黄江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IFN-γ水平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153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乙肝疫苗的全程免疫,选取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者18人作为研究对象,有应答者30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的IFN-γ.结果 无、弱应答组血清中IFN-γ水平为8.44±6.66(pg/mL),有应答组为14.72±8.99(pg/mL),无、弱应答组血清中IFN-γ水平低于有应答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γ水平低下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之一.
作者:李曦然;黄晓晖;马文革;刘文祥;郑志通;曹基辉;谭志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贵州省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并对采取的关键解决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贵州省实施查验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关键解决措施,采用Excel软件对入托入学相关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贵州省小学和托幼机构的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率为81.4%和88%,2005年后逐年上升并保持在95%以上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省小学校、托幼机构培训率在80%左右,2005年提高到95%以上,2006年又有所下降,2007年后一直报保持在95%以上;报表及时上报率从2004年的40.7%提高到2005年的96.7%,以后一直保持在95%以上;接种证持有率及查验疫苗接种率均比入学入托时有较大幅度提高.结论 贵州省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以法律为依据,通过加强部门协作、明确教育、卫生部门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培训,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宣传动员及加强后勤保障等综合措施,能有效促进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张大勇;穆秋玥;戴丽芳;朱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黄色酸性酚类物质,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功能的应用上.笔者对利用姜黄素开发的保健食品进行遗传毒性研究.
作者:张亚娜;马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10年3~6月,都安县某中学发生一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该校设有3个年级、61个班级,校区共有人口3540人,其中男生1831人,女生1444人,教职工240人,临时工人35人.学生大部分为内宿生,学生宿舍通风良好,环境卫生一般.
作者:韦启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肠道病毒71型CZ01株的全基因组分子特征.方法 应用覆盖病毒全基因组的15对特异性引物对毒株进行RT-PCR扩增,PCR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得到全基因序列,应用Clustal X(1.8)、DNASTAR、Mega 4.1等生物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CZ01株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7 406bp,与中国大陆北京毒株BJ08-Z011-4和安徽阜阳毒株Fuyang.Anhui/17.08/2整个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8.8%和98.5%,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6%;与EV71国际标准株MS/7423/87和BrCr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1.7%和80.0%,氨基酸同源性为95.6%和94.9%.对外壳蛋白VP1编码区进行种系发生分析显示CZ01株为C4亚型的毒株.结论 EV71型病毒CZ01株全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符合肠道病毒特征,与其它EV71型病毒具有相同的基因组结构,CZ01株是EV71型的C4亚型的毒株.
作者:闭福银;谢镇国;陈敏玫;周开娇;康宁;居昱;莫兆军;谭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2004~2005年广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分布特征,为该系统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及人口资料均来自广西第3次居民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分析指标包括年龄别、性别、疾病别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死因构成等.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0.09/10万和65.15/10万,居全死因的第2位,仅次于恶性肿瘤;男性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12.76/10万和71.29/10万)分别均高于女性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105.75/10万和64.65/10万).在9 545例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病例中,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占79.30%(7569例),肺炎占15.46%(1476例),呼吸道的其他疾病占5.10%(487例).尘肺占0.14%(13例).结论 2004~2005年呼吸系统疾病是广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是粗死亡率还是标化死亡率,男性都高于女性,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则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死因.
作者:包桂花;邓伟;黄天壬;利基林;张春燕;余家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我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体系,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和评估农村饮水安全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的基本要素,于2005~2010年连续6年,通过加强体系能力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技术方案、标准或规范,对广西农村各种供水类型和水源类型的饮用水进行科学布点,每年分别于丰、枯水期进行采样和检测,逐步完善监测数据管理,建立监测数据报告及反馈制度.结果 2005~2010年,广西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从2005年的20个县(市、区)逐步扩大至2010年的107个县(市、区),1000多名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接受了技术培训,开展农村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的能力得到极大增强.至2010年,已在全自治区所有107个涉及农村的县设立3170个各种供水类型水质监测点开展水质卫生监测工作,较2005年的344个增加了2826个,年采集和检测水样从2005年的576份上升到2010年的10854份,检测指标则从2005年的9792项次,上升到2010年的211653项次,监测数据全部采用网络直报管理,并形成了良好的监测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较全面地掌握了全自治区包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内的农村饮水卫生现状以及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结论 广西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已基本建立,有了完善的全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监测工作在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方面已初见成效.
作者:钟格梅;唐振柱;李书钟;刘展华;郑承杰;黎勇;黄江平;李明江;李裕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孕妇和婴幼儿麻疹抗体水平及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孕妇采血并在生产时采集脐带血;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月龄以下、8月龄~、18月龄~3岁共3个年龄组幼儿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对以上5个年龄组麻疹抗体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麻疹IgG阳性率72.16%,保护率54.64%,几何平均滴度为1:503.新生儿麻疹IgG阳性率61.86%,保护率35.05%,GMT为1:305.母婴麻疹抗体的相关系数为0.8571.新生儿麻疹IgG抗体男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妇、新生儿、<8月龄组麻疹IgG抗体低于接种期幼儿.结论 孕妇及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偏低,应加强育龄妇女的血清学监测,开展强化免疫.
作者:汤杰;邓曼玲;张振开;唐国荣;李坚龙;黄群艳;王七生;秦金勇;张建新;林芳;周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预防艾滋病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生存状态主观评价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为今后该人群的HIV检测及预防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浦东新区中致社管理的吸毒人员进行HIV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吸毒人员429人,其中男性333人,占到73%,发现HIV阳性2例,感染率为0.5%;共用注射器、输血、无保护性交是否传播艾滋病3个问题的正确认知率分别为85.9%、75.0%和80.4%;曾经与别人共用过针具为22.1%,近1个月与别人共用过针具有1人;被检测的吸毒人员对自己目前的生存状态感到好和一般的分别占22.4和50.5%,有过商业性行为仅占10.1%,有67.6%的人认为艾滋病非常可怕,不在乎或无所谓的仅占10.2%.结论 浦东新区中致社禁毒社工管理的吸毒人员对性传播、血液传播艾滋病的认知水平较高,生存状态主观评价尚可,且对艾滋病的危险性有一定的认识,浦东新区中致社的禁毒社工在吸毒人员的艾滋病宣传防治工作中作用显著.
作者:黄星;孙乔;张枭;祁麟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郊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全面实施和评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桂林市城郊各监测点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样检测其水质微生物卫生状况,检验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饮用水水质分析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抽检的水样中,全年总的合格率仅为20.41%;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合格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桂林市郊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散式供水,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提示该地区饮用水水质状况不客乐观,水质亟待改善,应加大对该地区饮用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投入.
作者:贺漓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西乙脑媒介蚊种尤其是三带喙库蚊的种类、密度、季节消长和情况.方法 在国家级乙脑监测点北流市和靖西县某村屯进行蚊子种类、密度、季节消长调查,每半月1次.结果 北流市2006 ~ 2007年共捕获成蚊26832只,以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成蚊密度较高,在53 ~ 437只/人工小时之间,平均蚊密度为206只/人工小时;靖西县2006 ~ 2007年共捕获成蚊9 331只,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成蚊密度在0~145只/人工小时之间,平均蚊密度为72只/人工小时.两地成蚊活动的高峰期大体在4~ 10月份.结论 乙脑的发病强度与蚊虫密度相一致,有必要提高农户们的防蚊灭蚊意识,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作者:谢艺红;谭毅;杨进业;闭福银;莫兆军;周开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百色市艾滋病(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前后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后全血病毒载量的变化.方法 对20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服药3个月以上,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管3毫升全血,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抗病毒治疗前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7例病人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上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2例病人全血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10例小于100拷贝/毫升,病毒抑制有效率86%.结论 HAART治疗HIV/AIDS病人能提高病人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可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
作者:潘新莲;柳智豪;阮克深;陈坚;黄春传;唐凯英;辛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昆明市近3年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分析,探索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防治模式,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在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前后,采用问卷方式对项目县4~6年级学生和育龄妇女进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结果 干预后4~6年级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明显提高,分别为95.14%、89.63%.学生获得碘缺乏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健康教育课和电视;育龄妇女则是孩子告知和电视.结论 健康教育项目有效促进了人群对碘缺乏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今后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要突出重点.
作者:邓智杰;王苏明;张荣兵;洪劲;李建荣;余静;陈志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