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2004~2005 年广西居民肛门结直肠癌死亡特征,为制定广西肛门结直肠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05 年广西居民肛门结直肠癌死亡回顾性资料,分析广西居民肛门结直肠癌的流行特征和趋势.结果 2004~2005 年广西居民肛门结直肠癌粗死亡率为6.12/10 万(男性7.27/10 万,女性4.84/10 万),1982年中国人口标化率为4.05/10 万.肛门结直肠癌死亡占恶性肿瘤的5.18%,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第5 位.肛门结直肠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结论 广西居民肛门结直肠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胡洪波;邓伟;张春燕;董鑫;黄琼华;何国珍;王崇科;黄天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摸清容县居民土源性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开展全县土源性线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本底调查方案,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 法)对3 周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居住满1 年以上者开展调查.结果 容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29.20%,钩虫感染率(15.14%)高于蛔虫感染率(13.88%),提示钩虫感染是本地土源性线虫的主要寄生虫.不同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的人群感染率有所差异.结论 由于钩虫和蛔虫的感染途径和对驱虫药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防治策略上要首先考虑针对钩虫的措施,才能很快地降低土源性线虫的总感染率.
作者:李卫萍;郭发元;何其斌;高耀斌;杨益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西钩体病疫情动态,掌握健康人群免疫水平、宿主动物带菌情况及流行态势,为钩体病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钩体病监测方案,收集监测点标本进行相关检测.结果 广西监测点健康人群钩体病总阳性率为51.67%(465/900); 容县、宾阳、金秀3 县阳性率分别为55.67%(167/300)、52.33%(157/300)、47.00%(141/300);钩体菌群以黄疸出血群高占31.61%(147/465)、其次为犬群和澳洲群分别占12.04%(56/465)、11.61%(54/465);宿主动物鼠类带菌率为28.00%(14/50).结论 广西监测点健康人群钩体病阳性率较高、宿主动物存在带菌且与人群带菌菌群基本一致,通过对宿主动物监测,加大对其他宿主动物监测,提高健康人群的免疫力,及时做好钩体病流行的预警及相应防控工作,有效地降低钩体病的发病率.
作者:蒋震羚;曾竣;黄德蕙;杨光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35 岁以上人群普查,对高血压患者建档、分级和综合干预.结果 4 个居委会3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5.92%、高血压Ⅰ级占43.72%、Ⅱ级32.65%、Ⅲ级23.63%;建档率94.77%、管理率82.36%、规范管理率77.27%;治疗率由34.99%上升到78.05%,治疗有效率达71.38%;血压控制率由38.19%上升到66.79%、脑卒中由2.61%下降至0.72%;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体重控制、经常测血压的人数和行为因素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P <0.01〉.结论 时发现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纳入管理和综合干预,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是减少高血压发病和危害的重要手段.
作者:周沛林;沈春安;杨树旺;舒传波;耿东亮;石正富;卢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北海市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2 年1~2 月在本市3 家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保健的孕妇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共收回542 份有效问卷,从人口学特征来看,城市孕妇的艾滋病知晓率高于乡镇或农村,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以上孕妇的艾滋病知晓率高于初中及以下人群.在8 个艾滋病相关问题中,孕妇的总知晓率为91.33%,其中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结论 对孕期妇女开展艾滋病知识宣教,提高孕妇的艾滋病知晓率,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作者:伍海燕;洪亮;黄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合适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提高丙肝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对94 例确诊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 和CLIA 法检测HCV-Ab,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 法检测HCV-RNA.结果 ELISA法、CLIA法和PCR法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8.3%、91.5%、97.5%.结论 在临床检测中,可使用CLIA法对HCV抗体进行检测,提高早期检出率和丙肝筛查的准确性,从而及时有效地阻断HCV的传播.
作者:李海炜;林丽文;张绍峰;赖战峰;秦雪;李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为控制和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10 名健康人群麻疹IgG 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7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C)为2 695.20mIU/mL.各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意义(??2=17.27,P <0.01),其中,≥20 岁组阳性率低,为83.33%.各年龄组GMC 有显著性差异(F =7.09,P <0.01),其中,以3~4 岁组高,为3 641.93mIU/mL,≥20 岁组低,为1 167.14mIU/mL.结论 沈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近期不会发生大规模暴发流行,但1 岁以下和20 岁以上人群仍然是麻疹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监测.
作者:孙迎春;朱丽君;张智;高冬梅;董桂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CV 和HCV-RNA 阳性率是否一致.方法 对94 例确诊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样本,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抗-HCV,FQ-PCR 法检测HCV-RNA.结果 抗-HCV和HCV-RNA 的阳性率分别为91.5%和95.7%,抗-HCV 和HCV-RNA 同时阳性率87.2%,抗-HCV 和HCV-RNA 联合检测阳性率达100%.结论 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 和HCV-RNA 的检测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应采用抗-HCV 和HCV-RNA 联合检测,以提高丙肝筛查的准确性.
作者:林丽文;韦燕;苏国生;罗晓璐;李山;秦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蒙山县手足口病发病水平及其流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把大鼠随机分为7 组(6 组实验组,1 组对照组),每组10 只,采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实验组大鼠感染肺孢子虫;自第3 周开始每周剖杀1 组实验鼠,收集第3 周至第8 周实验组大鼠肺组织(LT,lung tissue) 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标本.同时采用镜检法、ITS1-5.8S rRNA-ITS2 巢式PCR 法和mtLSUrRNA 巢式PCR法对大鼠LT 和BALF 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09~2011 年蒙山县共报告手足口病878 例,5 岁以下儿童占95.10%.2009~2011 年5 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分别为89,215,130/万.男女比例为1.86∶1.(2)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4.35%,其次为幼托儿童,占32.0%,学生占3.42%.(3)2009、2010 年每年3月份开始有病例发生,流行期在4~10 月份,5 月份为高峰.2011 年1 月、3~6 月份为散发病例,流行期在7~12月,12 月份病例多.(4)病原学检测总EV 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总EV 感染率分别为93.65%、40.74%.(5)病原学监测2010 年以EV71 感染和其它EV 感染为主,分别占总阳性率的37.5%和58.34%;2011 年以CoxA16 感染和其它EV 感染为主,分别占总阳性率的60.87%和28.26%.结论 手足口病不仅在夏秋季流行,冬季也可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发病年龄仍以5 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散居及幼托儿童特别是男性儿童是控制手足口病的重点.
作者:陈晓玲;莫来梅;罗玉华;薛柳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田阳县于2010 年9 月11~20 日,对全县8 月龄~14 岁儿童开展了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活动(SIA),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田阳县疾控中心计免门诊及12 个乡镇卫生院上报的强化免疫活动儿童摸底登记和接种统计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疫情资料来源于麻疹监测系统和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作者:覃凤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笔者自2005 年起,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艾滋病健康宣传工作,并于2006 年开设了性病门诊,进行艾滋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健康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者:闵佩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扇棘单睾吸虫在广西人群和淡水鱼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在肝吸虫流行地区,采用Kato-Katz 法检查居民粪便,选择部分吸虫卵阳性者驱虫并收集扇棘单睾吸虫成虫;采用压片和消化法检查鱼类扇棘单睾吸虫囊蚴.结果 在5 个调查点调查了671 人,发现吸虫卵阳性者383 例,感染率57.08%,在阳性者中选择128人进行驱虫,有73 人排出扇棘单睾吸虫成虫,占驱虫人数的57.03%,其中马山调查点占90.47%.在流行区内收集和消化了鱼类40 余种,有17 种鱼发现了扇棘单睾吸虫囊蚴:鲢鱼、鲫鱼、花鱼骨、海南似鱼乔、鲤鱼、棒花鱼、、Culter recurviceps、达氏鲌、南方拟餐、马口鱼、条纹小鲃、线细鳊、麦鲮、达氏鲌、蛇鮈、银鮈.其中,鲤鱼和鲫鱼为流行区人群常生吃的鱼类.结论 广西肝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粪检吸虫卵阳性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扇棘单睾吸虫感染,17 种鱼检出该虫囊蚴,鲤鱼、鲫鱼等很可能是人感染的主要传播宿主.
作者:杨益超;李树林;谭裕光;K.S. Eom;许洪波;吴钦华;区方奇;商少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猪链球菌菌株进行鉴定,了解其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血清凝集、PCR 检测、16S rRNA 细菌种属鉴定、PFGE 检测和MLST 分型.结果 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血清凝集、16S rRNA 细菌种属鉴定,证明此菌株为猪链球菌2 型;经PCR 检测16SrRNA 和毒力基因均为阳性;PFGE 检测结果表明此株菌同3 株参考菌株相似性很低;MLST 分型属于高致病性ST1 型.结论 此次分离到菌株的为云南省首例人感染的猪链球菌2 型,是强毒力株.
作者:尹建雯;徐闻;古文鹏;曹亿会;杨建斌;伏晓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西HBsAg 无症状携带者乙肝病毒(HBV)前S 基因(PreS)缺失突变株的流行情况.方法 按现况研究的原理,用三阶抽样法,在广西东、西、南、北、中各选定1 个县,然后在每个县选择人口约1 000 人的自然村,调查该村全人群HBV 感染情况,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HBsAg 阳性血清HBV 前S 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共调查4 513 人,HBsAg 总阳性率为8.7%(395/4 513),Pre-S 基因缺失突变率为4.9%(17/350),男、女突变率(5.1%、4.5%)无显著性差异(X2=0.07,P >0.05),25 岁以下没有出现缺失突变,突变率在50 岁年龄组高,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汉族人群突变率较高(6%);钦州突变率高(7.5%),苍梧低(1.5%),各民族之间、各县之间突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所有Pre-S 缺失突变都是框内突变,82.4%(14/17)的突变发生在或涉及Pre-S2 的5'端.Pre-S2 起始密码发生突变率为6.9%(24/350).基因型B、C、I 和D 前S 基因缺失突变率分别为6.1%(7/114)、4.1%(9/221)、7.1%(1/14)和0(0/1),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广西HBV 无症状携带者前S 基因缺失突变率较低,PreS1 的3'端和PreS2的5'端是缺失突变的好发部位,低年龄组罕见,突变与性别、民族、地理位置和基因型无关.
作者:王学燕;陈钦艳;杨进业;莫建军;Tim J Harrison;方钟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广西21 家美沙酮维持治疗(MMT) 门诊的受治者6 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在广西21 家MMT 门诊,选择自愿参加调查、新接受社区MMT 的海洛因成瘾者1 123 名,用第5 版成瘾严重性指数量表中文版( ASI- C),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测量受治者进入MMT 时的成瘾严重性指数作为基线资料,对治疗满6 个月的受治者进行随访调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受治者经过6 个月的MMT,ASI- C 的7 项维度评分,除躯体健康、酒精成瘾维度外,MMT 受治者的药物滥用、教育就业、家庭社会、违法犯罪和精神心理等其他5 项维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基线评分(P < 0.01).结论 自愿接受MMT 的海洛因成瘾者可减少毒品使用、改善精神心理健康、促进就业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作者:韩彦彬;董柏青;李荣健;蓝光华;刘伟;黄玉满;石珊;劳晓灵;赖文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西各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情况,预防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方法 采用(GB4789.10 2010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检出菌株采用天津金章公司生产的冻干型细菌定量药敏测试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409份样本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8株,检出攀为8 37%.其中沙拉检出率为15.63%,其余6类样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该批菌株对盘尼西林耐药率高达88.98%;对四环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9.83%、33.90%、24.58%、27.12%;对其余抗生素也有一定的耐.菌株多重耐药严重,四重及以上耐药菌株有32株,占27.12%.结论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为严重,菌株的耐药和多重耐普遍存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吕素玲;诸葛石养;韦程媛;李秀桂;姚雪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隆安县1994~2010 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发病情况,为消灭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隆安县1994~2010 年AFP 病例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4~2010 年共报告37 例AFP 病例,无脊髓灰质炎确诊病例;37 例AFP 病例中0~3 岁儿童有21 例,占56.77%,脊灰疫苗免疫史≥3 次的有26 例,占70.23%.37 例AFP 病例中有48.64%(18/37)的病例在首诊时得到报告,发现AFP 病例后2 天内报告的有20 例,占54.05%,14 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75.68%.结论 全面提高AFP 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时性、完整性,以保障消灭脊灰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作者:黄坚;农秋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楚雄市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采用笼(夹)法监测动物宿主,并疏检鼠体表面寄生蚤.结果 2001~2011 年室内共捕鼠3 904 只,平均鼠密度2.70%,黄胸鼠密度0.14%;室外共捕鼠90 只,平均鼠密度0.42%,黄胸鼠密度0.005%;室内外褐家鼠占94.00%,黄胸鼠占5.01%;鼠体蚤平均总蚤指数0.67,印鼠客蚤平均指数0.34,印鼠客蚤占50.15%;病原学、血清学均未发现阳性材料.结论 褐家鼠是本地主要鼠种,印鼠客蚤是本地主要蚤种,楚雄市未发现鼠疫流行报告.但部分地区印鼠客蚤数量异常增高,存在隐患,应扩大监测面积和次数,加强动物宿主、传播媒介的监测工作.
作者:何永芝;李绍雄;李宗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依地酸二钠钙(EDTA)联合葡萄糖酸钙、多维元素片对环境镉暴露尿镉超标者的驱镉治疗效果.方法 依地酸二钠钙0.5g/d 加入500 毫升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连续3 天;依地酸二钠钙治疗后,口服葡萄糖酸钙每天1g,多维元素片每天1 片,共服30 天;33 天后测定尿镉、尿β2微球蛋白观察含量变化.结果 39 例尿镉超过正常值村民分别进行了1、2、3、4 疗程的驱镉治疗,治疗前尿镉负荷含量均值分别为15.0、18.9、24.5、59.2μg/g肌酐,治疗后尿镉含量为3.5、3.7、4.2、8.3μg/g肌酐,治疗后尿镉显著性降低,其中37例尿镉恢复正常,并提示尿镉负荷愈低越容易恢复正常;尿β2微球蛋白除1 例由于治疗前较治疗后明显升高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依地酸二钠钙联合葡萄糖酸钙、多维元素片对环境镉暴露尿镉超标者的驱镉效果好,对无明显β2微球蛋白增高者不会由于镉的排出而加重对肾小管功能损害.
作者:邱毅;杨超敏;陈小红;许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临床真菌特点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选用CHROMagar 显色培养基、ATB expression ID32C 鉴定卡鉴定菌种及ATB-Fungus 药敏卡测试.结果 在分离的552 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占67.93%),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占12.32%);检出念珠菌多部位是痰(占73.91%),其次是尿液(占17.93%);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4.24%、93.42%、89.24%,敏感率较低的是益康唑,为42.43%.结论 各种标本的检出率不同,准确的药敏试验结果对合理用药,监测耐药菌株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宁发锦;禤卫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激励积分机制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积分项目和分值,申请加入积分制的54 例患者为治疗组,根据个人积分情况给予免除相应天数的治疗费用直至获大奖励;对照组53 例,平时给予口头表扬或一定的物质奖励;每月随机尿吗啡检测,大于7 天未来服药为脱失.结果 两组在治疗期间尿吗啡检测总阳性率、个人阳性次数和维持治疗率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激励积分机制有助于降低尿吗啡检测阳性率和提高维持治疗率.
作者:黎团;李有才;侯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分布广泛、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它是一个重要性日益提高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在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据统计,在过去20 余年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迅猛增长、环境污染加剧,人类生活方式及饮食行为改变等原因,造成了一些早已被人们认识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新的食源性疾病不断的出现.
作者:黄兆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11 年12 月国家财政部拟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下称<规范>)由广西卫生厅组织下发到区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征求意见,笔者通过学习<规范>,结合本单位的情况,探讨疾控机构开展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促进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罗灿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建议和措施.方法 选取区内12 家医疗机构,对口腔科、供应室、内镜室等重点部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灯等进行监督抽检.结果 12 家医疗机构中,所有抽检项目均合格的单位有11 家,合格率为91.7%.本次共抽检样品569 件,合格568 件,合格率为99.82%.结论 本文抽取的12 家医疗机构消毒情况总体较好,但仍有个别单位存在不足,应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减少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罗海燕;朱健;凌志毅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