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血糖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养阴基础方,并随证加减.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BG、PBG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在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FBG、PBG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HbA1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HOL、TG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症状,在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漆军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鲜药外敷方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症的疗效.方法:将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我院传统鲜药外敷方外敷肘关节周围并配合被动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与外擦消肿止痛酊的对照组对比,观察其对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鲜药外敷方局部外敷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疗效显著.
作者:李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益肝降脂方治疗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益肝降脂方,每天1剂;对照组服用凯茜莱片,每次0.2 g,每天3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ALT、AST、TC、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ALT、AST、TC、TG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农子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消风散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内服消风散结合双侧耳尖、大椎、肺俞、曲池、血海、委中等穴放血;对照组31例,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每晚1次.两组均治疗15天,停药2周后观察结果,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7.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结合放血疗法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作者:苏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以改良药熨法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注射用骨肽30 mg加入0.9%NS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25例按传统药熨法进行中药烫熨治疗;观察组25例按改良药熨法实施烫熨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5天、第10天对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以及烫熨完成时间进行评价.结果:治疗5天、10天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患侧膝关节的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患侧膝关节的肿胀均较治疗前消退(P<0.05);但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除第5天的肿胀指标外;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8%,而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结论:改良药熨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在止痛、消肿、改善关节活动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药熨疗法,改良烫熨法操作流程简便,节省时间.
作者:周艳琼;黄碧秋;蔡燕琼;段戡;袁长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红藤合剂灌肠配合腹部微波药透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99例用红藤合剂灌肠配合微波药透,对照组194例单用红藤合剂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59例,显效68例,有效5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91.96%;对照组痊愈32例,显效54例,有效71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为80.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灌肠加微波药透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肛瘘外洗方熏洗坐浴在肛瘘术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对照组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肛瘘外洗方熏洗坐浴,观察术后伤口的肿胀、疼痛、瘙痒、分泌物的情况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3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外洗方熏洗坐浴在肛瘘术后消肿、止痛、止痒、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疗效满意.
作者:成海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芦荟汁外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火针点刺法,在带状疱疹四周散刺数针,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3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火针配合外涂芦荟汁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同时亦能缩短治疗周期,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贺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藤素片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疗效.方法:以温水清洗患者患处局部后,擦干水分,将黄藤素片研磨成粉,外敷患处,每次1-2片,每天3次;并口服黄藤素片,每次4片,每天3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43例(71.67%),显效9例(15.00%),有效5例(8.33%),无效3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真菌清除48例,未清除12例,真菌清除率为80.00%.结论:黄藤素片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骶管注射、牵引、中频电疗仪、推拿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300例中,优203例,良9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8.33%.结论: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尚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45例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口服予四妙散为基本方加味;西药予别嘌醇、碳酸氢钠片12服;中药外治予三黄散研末外敷.结果:治愈3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作者:陈振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拔罐发泡疗法治疗风寒湿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拔罐发泡疗法治疗风寒湿背痛患者30例,7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0天,治疗1-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风寒湿背痛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东霞;丁玉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患者,男,54岁,农民,2006年12月28日初诊.患者咳喘反复发作10年,发作时喉中痰鸣有声,咳清稀痰,呼吸气促如喘息样,不能平卧,形寒背冷,每至冬季寒冷发作,曾在广西河池市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疗多用抗生素、氨茶碱、地塞米松和支气管舒张剂等,症状可暂时缓解,晨间、傍晚咳喘加重.
作者:黄嘉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92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拉米夫定、甘利欣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辨证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停药半年后随访.并对两组疗效以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2..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率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的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单用西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世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三期康复治疗对中风病患者临床神经功能、认知能力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康复组予常规康复方案治疗,规范化康复组予规范化三期康复治疗方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牛津残障功能评分、汉语失语检查、汉密顿抑郁量表测定、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手册测定和生存质量评定.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康复治疗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中规范化康复组的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较普通康复组明显(P<0.05).结论:规范化三期治疗中风病能有效降低中风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炜;吴林;刘泰;黄立武;古联;何乾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骨节Ⅱ号方胶囊治疗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型大骨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型大骨节病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A 50例、对照组B 51例共3组,分别予12服大骨节Ⅱ号方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抗骨增生片.以上各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随访观察半年.结果:3个月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A、对照组B 3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A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与对照组B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半年的随访观察中,治疗组、对照组A、对照组B 3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A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与对照组B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节Ⅱ号方胶囊治疗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型大骨节病的治愈率、远期疗效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抗骨增生片.
作者:张红参;杨爱国;许学良;黄宗娟;徐饶;万义文;赵灿;罗才贵;罗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子宫内膜炎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是对妇女健康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该病好发于已婚育龄期妇女,可导致子宫不规则出血、不孕、流产、反复发作的盆腔疼痛及性交困难,一旦患病则会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影响.近几年由于官腔内侵入性操作的增多、抗生素的滥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之一.
作者:沈江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蓝青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治疗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及咳嗽等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蓝教授在学习继承前人治疗咳嗽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西医学对咳嗽病因及相关病理的认识,主张咳嗽证治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常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邓鑫;覃洁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用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及根除幽门螺杆菌之药物治疗,对于更严重的患者则多用抗抑郁药.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及HP感染等,新的研究发现本病亦与胃电节律、胃肠激素、特定基因型、炎性细胞及社会心理学有关[1].
作者:陈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周永华系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主任医师、广西名老中医,从医40余载,在内科疾病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脾胃病的辨治.笔者有幸临证学习,深受教诲,获益匪浅.现将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黄彬;邓静;沈瑞南;刘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张卫华教授系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专家.张教授从医近30载,临证法古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有幸拜师学习,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兹就其诊治周围性面瘫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培国;马若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作者:陈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胃轻瘫综合征以胃排空时间延长、早饱、上腹胀满、恶心、呕吐、嗳气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以饮食不规律者居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笔者跟随导师采用针灸治疗胃轻瘫综合征患者4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德鹏;杨晓林;杨冠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世界上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名列第五位,其患病率己超过了冠心病,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2位.由此可见,抑郁症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疾病[1].中医学界不断进行抑郁症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等方面研究.并开展了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实验研究.现将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于佳卫;顾锡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扶芳藤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组)、卡托普利对照组(C组)、扶芳藤大剂量组(3.6 g/kg)(D组)、扶芳藤中剂量组(1.8g/kg)(E组)、扶芳藤小剂量组(0.9 g/kg)(F组),每组8只.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在缺血30min及再灌注后S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在相应时段均有明显降低MDA含量及提高SOD活力的作用(P<0.01);其中扶芳藤大剂量作用优于卡托普利组(P<0.01或P<0.05),中剂量组与卡托普利作用相当(p>0.05).结论:扶芳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了脂质体的氧化,从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尤其以扶芳藤大剂量组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李成林;王庆高;崔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方对家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模型滑膜组织MMPs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Hulth方法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给予补肾活血方干预,常规抽提和纯化RNA,采用Affymetrix Rat 230 2.0Array芯片检测滑膜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芯片结果显示模型组滑膜组织MMP-2、MMP-3、MMP-7、MMP-9、MMP-1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滑膜组织,补肾活血方对其有明显下调作用.结论:MMPs在膝OA滑膜组织表达升高,导致关节软骨降解,促进骨性关节炎的形成,而补肾活血方可以下调MMPs的表达,促进软骨的修复,是补肾活血法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作者:阚卫兵;袁琴;宋鹏飞;王拥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大小转子之间的骨折.在老年骨折患者中发病较高,下肢骨折中仅次于股骨颈骨折.我院自2001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配合中医药治疗21例转子间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之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肥胖是机体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的一种慢性能量平衡失调的结果,表现为机体脂肪组织量过多或脂肪组织的比例过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肥胖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越来越令人关注的流行性疾病.1997年,WHO将肥胖明确确定为一种疾病.
作者:唐红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治疗头风病的证治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共收集了100篇总结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头风病经验的文献,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54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病因方面,头风病与风邪有关(83.3%),其次为瘀血、痰浊、热邪、血虚;在与脏腑的关系方面,头风病主要与肝(81.5%)相关,其次为脾(40.7%)、肾(40.7%);与心关联较小,与肺无关.常用治法依次为祛风、活血化瘀、祛痰、清热、养血.主要方剂是个人经验方(22.90%)、四物汤类方(22.2%).使用频次超过50%的药物,依次为川芎、甘草、白芍、白芷、当归、细辛、蔓荆子、半夏、柴胡、菊花、茯苓、黄芩、生地黄、羌活、赤芍.结论: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治疗头风病具有一定的证治规律及独到的优势.
作者:庄卫生;杨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