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5-930X
  • 国内刊号:45-1211/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77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178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 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
  • 医药卫生综合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8年8期文献
  • 程序化多模式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程序化多模式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术后多模式镇痛)及观察组(采用程序化多模式镇痛),每组68例.于术后1 h、6 h、24 h、48 h及72 h,比较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 h、6 h、24 h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动脉与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vO2)、脑氧摄取率(CER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Toll样受体2(TLR2)、TLR4变化.结果:术后,两组除CaO2外,VAS评分、脑氧代谢指标(Cj-vO2、Da-vO2、CERO2)、炎症指标(TNF-α、IL-1β、IL-6)及TLR2、TLR4表达均随着镇痛时间变化而产生波动,且多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并以术后1 h时变化为明显,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波动幅度较小,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程序化多模式镇痛有助于削弱手术及疼痛对脑氧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及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从而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钮峥嵘;宋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钙辅助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LMWHC)辅助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安徽省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HP)辅助CBP治疗,研究组采用LMWHC辅助CBP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PLT)含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平均动脉压(MAP)]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和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PLT、MAP和Sc-vO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PT、TT、APTT、Fbg和SVR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PLT、MAP和Scv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PT、TT、APTT、Fbg和SV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MWHC辅助CBP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品;苏华;李克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TE与FEC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癌组织SOX4及CBX7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TE与FEC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患者癌组织SOX4及CBX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东湖分院收治的LABC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EC辅助化疗组和TE辅助化疗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癌组织SOX4和CBX7表达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E辅助化疗组有效率为86.00%,明显高于FEC辅助化疗组(62.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组织中SOX4 mRNA、CBX7 mRNA表达量及SOX4蛋白、CBX7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X4 mRNA及其蛋白阳性率下降,而CBX7 mRNA及其蛋白阳性率升高,且以TE辅助化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LABC的疗效显著,癌组织中SOX4表达下调及CBX7表达上调,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早期一氧化碳中毒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早期中毒程度与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60例CO早期中毒患者(观察组),依据患者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43)、中度组(n=92)和重度组(n=25),另选取160例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各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计数;显微镜下观察各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变化,并分类200个中性粒细胞计算核突积分和毒性指数;计算各组患者PLR和NLR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LR、NLR与CO中毒的关系.结果:不同程度早期CO中毒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中未见或极少见毒性颗粒,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逐渐增大,核突积分和毒性指数也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中毒程度的增加,患者中PLR和NLR逐渐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和NLR均是早期CO中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CO患者中毒严重程度与PLR和NLR密切相关,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的检测和PLR、NLR有助于早期CO中毒患者的病情评估.

    作者:张娴;刘若伟;蒲立志;张应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第四代陶瓷界面髋关节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第四代陶瓷界面髋关节假体在全髓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92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第四代陶瓷界面髋关节假体.术后对患者进行平均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2.37±1.38)个月,其中3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患者术后发生外伤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经有效治疗后治愈出院,另有1例患者外展患肢时出现异常声响.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感染、脱位等.假体未出现松动、破碎或者骨溶解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1.65±3.38)分升高至术后的(86.17±3.72)分(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优33例(36髋),良46例(50髋),可4例(5髋),差1例(1髋).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第四代陶瓷—陶瓷界面,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水平,短期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殷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介入方式联合清宫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方式联合清宫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完全栓塞介入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则采用不完全栓塞介入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两组术后均行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宫术中出血量、清宫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正常月经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发热、疼痛及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完全栓塞介入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完全栓塞相比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疗效相当,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缩短月经恢复时间,且减少栓塞剂的用量.

    作者:吴凤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Bobath治疗理念的物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Bobath治疗理念的物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分院收治的30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支持疗法及神经营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obath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独立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并采用多普勒超声仪诊断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12周后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独立功能性量表(FIM)评分、Barthel指数及大脑前、中、后动脉Vm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Bobath治疗理念的物理治疗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独立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白瑞;高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尿毒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尿毒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84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不同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ASP>5.32 kPa,n=33)和肺动脉压正常组(PASP≤5.32 kPa,n=51).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于心尖四腔切面测定右心室游离壁基底、中段、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ε)、收缩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分析肺动脉高压组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右室前壁厚度(RVAW)、右心房横径(RAD)、右室舒张末期横径(RVED)、右室舒张期射血分数(R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右室舒张期射血分数(RVEF)低于肺动脉压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动脉高压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ε、SRs、SRe、SRa均低于肺动脉压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D与游离壁ε呈负相关关系(P<0.05),RVAW、PASP与游离壁ε、SRs呈正相关关系(P<0.05),RVEF与游离壁ε、SRs呈负相关关系(P<0.05),RVED、RVAW、PASP均与SRe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有效地定量评估尿毒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且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程志坚;罗葆明;李泉水;谢许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后尿道瓣膜症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后尿道瓣膜症(PUV)术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7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1例PUV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术后临床指标,包括排尿情况、尿流率、残余尿、尿路感染、膀胱形态、肾及输尿管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肾功能等,对各指标予以评分,制定标准化量表,从而评价手术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结果:全组获得随访25例,其中术后膀胱功能评估良好17例,中等5例,差3例.影响PUV手术疗效的各个因素中,瓣膜类型、发病早晚、术前肾及输尿管积水、术前膀胱输尿管反流对疗效无明显影响(均P>0.05),而术前肾功能、产前诊断、术前膀胱形态对疗效的影响显著(均P<0.05).结论:术前肾功能损害、术前膀胱形态改变及产前诊断是影响PUV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孔德建;罗意革;王红;唐咸明;李伟;苏成;王从军;李彦强;陈嘉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风湿性瓣膜病患者主动脉瓣组织Beclin1及LC3-Ⅱ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在风湿性瓣膜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风湿性心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或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主动脉瓣狭窄病例为实验组,同期选取A型主动脉夹层需行Bentall手术或Bentall+Suns手术健康主动脉瓣病例为对照组;主动脉根部切开,灌注心脏停搏液,心脏停跳后即刻切取主动脉瓣;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瓣膜组织中Be-clin1和LC3-Ⅱ蛋白的定位及表达差异.结果:实验组的主动脉瓣膜组织中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性瓣膜病存在自噬现象,自噬因素可能参与风湿性瓣膜病的发病.

    作者:张腾芳;谢晓勇;郑宝石;冯旭;刘泽鋆;陆梓昊;宋晓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心肌损伤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心肌损伤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新生儿45例(A组)与非肺动脉高压新生儿45例(B组)为研究对象,A组根据症状给予纠酸、吸氧、酚妥拉明或多巴胺等常规对症治疗.分别于出生后1 d、7 d,检测两组血清心肌酶活性、肌钙蛋白-I(cTnI)、氧分压(PaO2)、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探讨PaO2、PASP与血清心肌酶活性指标、cTn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出生后7 d,PASP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低于出生后1 d(均P<0.05),而PaO2显著高于出生后1 d.A组出生后1 d,PASP及血清CK-MB、cTnI、CK、α-HBDH、LDH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PaO2显著低于B组(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出生后1 d,PaO2与CK-MB、cTnI均呈负相关关系,PASP与CK-MB、cTnI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B组出生后1 d,PaO2、PASP与CK-MB、cTnI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可发生心肌损伤,心肌损伤时,CK-MB、cTnI水平与PaO2、PASP有一定关系,而肺动脉压力高低与心肌损伤程度无相关关系,可为临床诊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心肌损伤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宁亚灵;杨青;杨茜芸;鲁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实验组给予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比较两组疼痛应激[β-内啡肽、前列腺素E2(PEG2)、P物质]、炎症应激[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比值),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β-内啡肽、PEG2、P物质、IL-6、TNF-α及hs-CRP均较术前上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术前下降,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均较术前上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能够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和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谭兴中;岳永猛;胡了凡;王高;李东明;毛祺龙;廖峨梅;董碧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组患者于硬膜外麻醉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10 min.随后调整泵注剂量为0.25μg/kg·h-1.C组患者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中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拔管时间及术后寒颤、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术后24 h测定患者CD3+、CD4+、CD8+、CD4+/CD8+比值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同时于上述时点检测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及血糖水平.结果:D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C组,麻黄碱使用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24 h 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C组,而CD8+水平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24 h 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而CD8+水平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24 h CRP、Cor及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下,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减少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马龙;侯俊德;王志刚;赵璐;陈娟;陈永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七氟醚预处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呼吸循环及血清内脏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呼吸循环及血清内脏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时预先吸入1%七氟醚,对照组接受常规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气腹后呼吸循环指标、术后血清内脏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输液量、气腹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腹后15 min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加速指数(ACI)、体循环阻力(SVR)、气道峰压(Ppeak)较气腹前均有明显波动,观察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观察组前白蛋白(PRE)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七氟醚预处理安全性较高,能减少气腹压对呼吸循环的影响,降低术后血清内脏蛋白水平的下降幅度.

    作者:王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rb-bFGF冲管治疗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rb-bFGF)冲管治疗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在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行慢性创面修复的患者(包括深Ⅱ~Ⅲ度烧伤、糖尿病足溃疡、Ⅱ~Ⅲ期压疮、四肢大面积创伤)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行VSD联合rb-bFGF冲管治疗)和对照组(n=40,行V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更换次数、换药次数、局部组织液氧分压、肉芽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肉芽成熟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引流管更换次数、换药次数明显减少,脓性分泌物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SDH活性高于对照组,而LDH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肉芽成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rb-bFGF在促进慢性创面修复中的疗效优于单纯VSD治疗,能够纠正创面组织缺血缺氧,促进肉芽生长成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周丽娜;张斌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三维超声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和脑干小脑幕角的一致性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评估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BV)角和脑干小脑幕(BT)角的一致性,并探讨BV角、BT角在后颅窝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正常胎儿479例(正常组),分别后处理颅脑三维容积数据,测量BV角、BT角,分析其与孕周的关系,判断不同观察者测量值的一致性;以相同方法测量20例经手术或MRI证实为后颅窝畸形的胎儿(异常组),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胎儿BV角、BT角与孕周无明显相关关系(r=0.22、0.41,均P>0.05);不同观察者测量BV角、BT角的一致性良好,平均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856、0.897.异常组Dandy-Walker畸形、小脑蚓部发育不良、Blake囊肿的BV角和BT角均大于正常组(P<0.05),BV角随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小脑蚓部发育不良与Blake囊肿的BT角测量值有重叠现象(P>0.05).结论:三维超声VCI-C技术在测量胎儿BV角、BT角方面一致性很好,BV角、BT角有助于后颅窝畸形的鉴别诊断.

    作者:周新卫;黄钟情;黄笑英;钟永红;邓玉云;郑兰香;陈振松;方先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拉伸力学研究

    目的:检测后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的拉伸力学参数,为新型的后交叉韧带重建方法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将24只比格犬切断双后肢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以拇趾长屈肌肌腱为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其中一侧用跟腱腱周组织包绕移植物为实验组,对侧不做包绕作为对照组,术后第4、第8、第12周分别各取8只犬的膝关节,膝关节稳定结构只保留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移植物,在电子万能实验机行拉伸实验,直至拉断;然后取出重建的移植物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移植物术后第4周大量血管增生,第4、第8、第12周纤维细胞增殖,Ⅰ型、Ⅲ型胶原分布于纤维细胞周围,术后第4、第8周Ⅲ型胶原分布多于Ⅰ型胶原,术后第12周Ⅰ型胶原多于Ⅲ型胶原;对照组移植物各时段有少量纤维细胞增生,细胞排列不规律,随时间推移纤维细胞依次增多,各个时段在增殖纤维细胞周围均有Ⅲ型胶原表达,术后第12周可见少量Ⅰ型胶原平行排列于增殖纤维细胞.力学拉伸实验中,术后实验组移植物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除第12周拉伸长度对比无差异(P>0.05)外,实验组移植物横截面积、大拉伸载荷、大应变、弹性模量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腱周组织包绕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可加快纤维细胞迁移、增殖,提高移植物横截面积、大拉伸载荷、大应变、弹性模量,可作为新型的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方法.

    作者:张冉;秦小勇;陈凯;胡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Effects of miR-21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on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autophagy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icroRNA-21 antisense nucleotide (AS-miR-21 )on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autophagy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Methods:HUVECs were treated with 1,000 nmol/L rapamycin for 6 h (rapamycin group)or AS-miR-21 transfection followed by 1,000 nmol/L rapamycin for 6 h (AS-miR-21 + rapamycin group).HUVECs without any treatment were defined as control group.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bilities of HUVECs were detected by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assay,scratch wound healing assay and transwell test,respectively.The expressions of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Ⅱ/Ⅰ (LC3 Ⅱ/Ⅰ) and Becline-1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The rapamycin group showed decreased OD value and migra-tion rate,an increased ratio of LC3 Ⅱ/Ⅰ and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Beclin-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AS-miR-21+rapamycin group demonstrated low-er OD value,migration rate,the number of migrated cells,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io of LC3 Ⅱ/Ⅰ and Beclin-1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apamy-cin group (P <0.05).Conclusion:AS-miR-21 suppressed the autophagy,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in the HUVECs mod-el of autophagy induced by rapamycin.

    作者:Lyu Dongning;Luo Xuelan;Yang Ruixia;Wang Guangyao;Zhou Dong;Gan Na;Ou Hesheng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马齿笕多糖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马齿笕多糖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STZ诱导、高脂饲料喂养90 d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将DN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缬沙坦(20 mg/kg)组、马齿笕多糖低、中、高剂量(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大鼠10只.比较各组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以及肾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complexⅠ、complexⅢ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BUN水平及肾组织TNF-α、IL-1、MDA含量明显升高,肾组织Mn-SOD、GSH-Px、CAT、complexⅠ和complexⅢ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马齿笕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Cr、BUN水平及肾组织TNF-α、IL-1、MDA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Mn-SOD、GSH-Px、CAT、complexⅠ和complexⅢ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马齿笕多糖高剂量组与缬沙坦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马齿笕多糖能减轻DN大鼠的肾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王苑蓉;叶大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RNA干扰HuR基因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和CD7、CD19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RNA干扰抑制人抗原R(HuR)基因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AML)凋亡和CD7、CD19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将具有干扰HuR表达的siRNA(HuR-siRNA组)及不具有干扰作用的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AML细胞株THP-1,未转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收集转染48 h的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HuR、CD7、CD19、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cleaved caspase-3、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及细胞周期D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3组caspase-3和STAT3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HuR-siRNA组HuR、CD7、CD19、p-STAT3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AML细胞HuR基因表达可诱导细胞凋亡,降低CD7和CD19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李光曦;张军;靳小可;徐又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下肢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及麻醉后15 min(T1)、30 min(T2)及6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起效和完善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和完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T0时,两组MAP无明显差异(P>0.05),T1~T3时,对照组MAP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而T0~T3时两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可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

    作者:周飞人;蓝英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透析治疗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透析治疗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规律行透析治疗且透析时间≥6个月的1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胸部多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腹膜透析患者合并冠状动脉钙化31例,钙化率为30.69%,与腹膜透析患者比较,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钙化.血液透析、吸烟、糖尿病肾病、年龄、透析时间长及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均为透析治疗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糖尿病肾病、年龄、TG、LDL-C、hs-CRP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钙化,且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风险大于腹膜透析患者.

    作者:卢锷英;黄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参与238例抗感染会诊的分析与体会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工作的效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某院临床药师会诊的238例患者的年龄及科室分布、病原菌分布、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意见采纳、会诊目的、治疗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会诊的患者平均年龄(39.35±24.29)岁,以男性居多,占62.60%,会诊科室涉及广泛,主要以皮肤性病科为主,占9.24%;检出病原菌前3位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分别占18.97%、15.51%、14.6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多,占37.65%;感染药物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使用为主(21.43%);会诊目的以调整抗感染方案居多(92.02%);会诊采纳率高(84.46%),治愈和好转率较好(61.19%).结论:临床药师在协助临床科室诊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参与临床会诊是必要和有效的.

    作者:黄天敏;邹小琴;杨玉芳;温燕;黄春;赵富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氟西汀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1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GFA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GFAP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GFAP水平及NIHSS评分,提高ADL评分,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茂;何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在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在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螺旋CT阴茎海绵体造影结果,利用后期处理技术对患者阴茎静脉系统进行解剖性重建,了解阴茎浅层、中层及深层静脉漏的情况,以及各层静脉系统之间的关系.结果:31例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结果中,单纯中层静脉漏9例,混合性阴茎静脉漏22例.结论:利用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能达到对阴茎静脉系统解剖性重建的效果,对导致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的阴茎血管做到精确定位诊断.

    作者:刘勇刚;孙毅海;陶卫琦;李兰;陆善金;刘昕;黄才胜;黄超斌;黄慧宁;谢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冠心病发作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发作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共384例,依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83例,冠心病组301例,并根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3组,轻度病变组98例、中度病变组105例及重度病变组98例.运用统计软件对相关危险因素(如肥胖、抽烟、脂质代谢异常等)与冠心病的发作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纤维蛋白原(FIB)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且伴随危险因素个数的叠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越严重.结论:影响冠心病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众多,早期进行干预及纠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薇;顾阳;刘克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盐酸拉贝洛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拉贝洛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拉贝洛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至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及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及血清Hcy、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67.65%(23/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18%(14/34)(P<0.05);观察组早产率为11.76%(4/34),胎儿窘迫发生率为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11/34)、23.53%(8/34)(P<0.05).两组头晕、乏力、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拉贝洛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Hcy、hs-CRP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张烜;王聪;李冰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抗凝药物所致月经量过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抗凝药物所致月经量过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抗凝药物所致月经量过多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研究组月经第1~7天放置LNG-IUS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红蛋白(Hb)、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变化.结果:治疗3个、6个月后,研究组月经失血图评分(PBAC)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月经量明显减少,行经天数缩短,Hb水平升高,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INR、APTT、PT及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NG-IUS是治疗抗凝药物所致月经量过多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莉娉;蒋晓莉;孙丹;植枝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后路手术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颈前路及颈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治疗颈椎OPLL患者60例,其中33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前路组),27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后路组),比较前路组及后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及影像学上椎管狭窄率、术前、后脊髓压迫率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脊髓膨胀程度(ESC).结果:前路组及后路组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JOA评分改善优良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脊髓压迫率、ESC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颈前路或颈后路手术治疗OPLL其短期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在治疗颈椎OPLL的手术方式选择上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医生的经验.

    作者:刘强;李义强;方晔;何国雄;钟小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旋动式人工流产术与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旋动式人工流产术与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和横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00例育龄期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0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观察组给予旋动式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扩宫率、术中疼痛情况、术前、后卵巢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扩宫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孕激素(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动式人工流产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安全性等方面均优于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且能促进术后月经恢复,减少子宫内膜损伤,促进子宫内膜恢复.

    作者:曹智英;陈柠;覃丽华;梁淑英;卢广艺;朱茂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三维扫描技术在唇裂患者颌面软组织测量的研究进展

    在口腔颌面外科特别是唇裂修复的工作中,常常需要对患者颌面软组织进行测量与分析,从而为诊断疾病、模拟手术及对比治疗效果提供帮助.从上世纪 20 年代起,颌面软组织测量主要经历了直接测量法[1]、二维摄影技术[2-4]以及三维成像技术 3 个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设备的革新,三维成像技术已能精确复制观察对象面部的形态并结合相关软件进行数据测量分析,其中三维扫描技术因其无创化、非接触式的特点,逐渐成为颌面软组织测量分析领域主要力量.

    作者:邝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癌性厌食恶病质是一种以食欲下降、体重进行性减少,进而导致各种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具有病理机制复杂、发病率高、危害大的特点[2],是中医肿瘤临床领域前缘热点.中医药治疗本病主要从癌性虚劳立论,常采用中药汤剂及汤药改良剂型防治该病.

    作者:赵朝庭;王静;何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012—2016年南宁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2012—2016年南宁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医院为基础,调查孕妇为28周至产后7 d住院分娩的活产、死胎、死产和7 d内死亡的新生儿.收集2012—2016年南宁市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2016年南宁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1.7/万,高于全国和广西出生缺陷发生率;南宁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位于前10位的出生缺陷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畸形、总唇腭裂、马蹄足内翻、尿道下裂、并指(趾)、地中海贫血、胎儿水肿综合征、小耳畸形;男性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186.74/万)明显高于女性围生儿(151.08/万)(P<0.05);出生缺陷发生率随产妇年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35岁以上的产妇围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2012—2016年南宁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波动趋势,201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率高.应继续推行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孕前优生遗传咨询和孕前保健工作,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重点筛查,使重点人群自觉参与出生缺陷防治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朱茂灵;黄永全;蒋武;韦金露;言京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孕产妇及其丈夫对产后盆底康复的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孕产妇及其丈夫对产前、产后盆底康复的认知和需求、产后盆底康复的锻炼情况,为临床门诊及病房宣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128例孕产妇及其丈夫在产前(首次建卡)、产后出院当天对盆底功能康复相关知识的认知及需求情况,通过电话回访方式调查产后6个月孕产妇盆底康复情况.结果:在首次建卡时,88.28%孕产妇及91.41%丈夫没听说过盆底功能障碍,孕产妇希望得到产后盆底康复锻炼者仅为11.72%;产后调查结果显示,95%孕产妇及95.83%丈夫了解盆底功能障碍,50.00%孕产妇及70.00%丈夫表示支持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孕产妇产后出院当天对盆底康复认知需求情况明显高于建卡时(P<0.05);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孕产妇压力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满意度均优于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孕产妇(均P<0.05).结论:孕产妇建卡时对盆底康复知识普遍缺乏且需求度不高.孕期保健与产后康复教育虽可有效提高产后康复的认知,但仅有半数孕产妇有产后康复的行为,今后仍需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

    作者:葛圆;凌静;徐明;覃桂荣;刘素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指导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指导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指导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和护理前两组HAMD-17评分、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HAMD-17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GQOLI-74评分除物质生活指标评分外,其余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指导的护理干预,可优化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度、亲密度和合作度,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春华;曹译丹;石捷;高秀娟;戴剑;曾强;陈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呼吸机集束化干预措施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干预措施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机械通气的1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呼吸机集束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自主排痰掌握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自主排痰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呼吸机集束化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蔡保芳;何静;韦靖;梁芳;韦敏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华生关怀理论在耐多药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华生关怀理论在耐多药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2016年6—12月收治的耐多药结核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7月收治的耐多药结核患者41例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华生关怀理论制定特别措施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在干预后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分别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以及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用华生关怀理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生关怀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在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面有明显效果.

    作者:曾慧频;钟艳华;卢仲武;吕露;李丽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VSD负压联合那格银治疗烧伤后大面积骨质外露2例

    目的:探讨VSD负压联合那格银治疗烧伤后大面积骨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例烧伤后大面积骨质外露、软组织缺损患者清创后,行骨质钻孔,VSD负压封闭引流,每天1次0.9%生理盐水、那格银湿性敷料冲洗引流,5~7 d更换1次负压材料,观察至骨质创面完全肉芽(或上皮)覆盖,植皮封闭创面.结果:2例患者创面均得到有效封闭,创面痊愈.结论:VSD负压联合那格银治疗烧伤后大面积骨质外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邬佳敏;郑德义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