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 主办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1-5817
  • 国内刊号:45-1085/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197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1989年获全国医药高校学报质量评比优秀编辑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2018年1期文献
  •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100B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S100B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诊治的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组)及17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100B以及STAT3的mRNA表达,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PBMC中S100B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S100B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评分(PASI)的相关性.结果 银屑病组PBMC中S100B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057±0.004),正常对照组为(0.043±0.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2,P<0.001).银屑病组PBMC中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758±0.067),正常对照组为(0.418±0.0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4,P<0.05).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显示S100B和PASI具有明显相关性.银屑病组PBMC中S100B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100B和STAT3表达异常升高,S100B可能通过调控STAT3参与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姚婉玉;唐秀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7例羊水栓塞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羊水栓塞患者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7例羊水栓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例羊水栓塞患者中,有5例经阴道试产中出现典型的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中1例经阴道分娩,胎儿及产妇均死亡,4例改剖宫产后,1例产妇死亡,3例存活,新生儿出现不同程度窒息.另外2例剖宫产术后出现羊水栓塞者,1例产妇死亡,新生儿无窒息.结论 羊水栓塞的主要临床特点包括DIC、凝血功能障碍和休克.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羊水栓塞的死亡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颖菊;阮和云;许丽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例轻嵴帽: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轻嵴帽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 及其与难治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关系.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报告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例轻嵴帽病例,分别采集其完整的病史、体格检查、听力学检查及眼震视图检查、影像学检查数据.结果 2例轻嵴帽病例均曾误诊为水平半规管BPPV,予手法复位效果欠佳,仍反复发作,考虑为难治性BPPV.进一步的眼震视图检查发现变位试验Roll-test出现持续性向地性变向性位置性眼震及零平面的特点,后修正诊断为轻嵴帽.结论 脱钙变性的轻颗粒粘附在壶腹上导致轻嵴帽能解释本组2例患者的病理现象.复发性难治性的水平半规管BPPV需与轻嵴帽引起的眩晕相鉴别.

    作者:张碧茹;徐嘉宝;曾丽娜;陈勇明;谢晓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尿液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尿液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临床诊断为CIN的患者29例,采用甲基强的松为主的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整体改善,其中疾病好转11例,疾病稳定13例,恶化5例.患者尿液TGF-β1、MIP-1α和NGAL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其中疾病恶化患者的尿液TGF-β1、MIP-1α和NGAL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好转和稳定患者.结论 尿液生物学指标TGF-β1、MIP-1α和NGAL可以反映CIN的激素治疗效果,且其水平变化可以反映疾病进展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疗效.

    作者:黄鹏;王洁;黄美英;谭军华;邓高;黄非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脂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血脂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又分为存活组(n=57)和死亡组(n=23)两个亚组.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血脂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并与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脂水平对比,研究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血脂水平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AⅠ(Apo A-Ⅰ)、载脂蛋白B(Apo-B)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清TC、HDL和LDL水平较存活组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Lac)较存活组高(P<0.05);但两组间年龄、男性比例、ICU住院时间、VLDL、TG、Apo A-Ⅰ、Apo-B、LP(a)、血糖(Glu)、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TC、HDL、Lac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三个独立危险因素;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C、HDL、Lac的预测价值,分别是0.706±0.064(P=0.004)、0.731±0.066(P=0.001)、0.709±0.062(P=0.004),HDL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优于TC和Lac.结论 脓毒症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血清TC、HDL和Lac可能作为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标志物,脓毒症患者的TC和HDL越低、Lac越高,则预后越差.

    作者:黄雨晴;龙春艺;陈翔;韦凌云;黄高;尧国胜;陆亿;李军;廖品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广西某市县级医院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广西某市县级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探索住院医疗费用分析新模式.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2016年52112名在广西某市县级医院住院的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水平混合线性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医院地域、经济类型、机构类别以及患者付款方式、性别、年龄、是否有合并症或并发症、是否为手术患者、是否为异地患者、住院时间等与患者医疗费用有关.结论 多水平混合线性模型可用于多水平结构数据分析.

    作者:杨博;郭宇莎;于雪婷;何崇伟;韦征;黄高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关于提高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手术质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手动干预在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高白细胞白血病(HLL)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在化疗前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治疗,对照组常规用机器自动细胞采集,干预组是手动干预进行白细胞采集,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术前外周血象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外周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术后外周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两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及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均>0.05).结论 手动干预白细胞单采能快速降低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同时会出现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出现重度贫血(Hb<60 g/L)的风险也较高.

    作者:葛优;陈诗强;王小超;李天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77例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明确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临床诊断胸腔积液患者477例,选择资料记录完整的27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特点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的临床表现,胸水、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结果 以胸腔积液内找到癌细胞为金标准,判断胸腔积液的良恶性,有癌细胞为恶性.将277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良性胸腔积液组(235例,占84.84%)和恶性胸腔积液组(42例,占15.16%);其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气促,而胸痛、气促在恶性胸腔积液组检出率明显升高,发热检出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良性胸腔积液组两侧呼吸运动检出率和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值低于恶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发热、胸痛、气促、两侧呼吸运动度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临床价值.②发热是恶性胸腔积液的保护因素,在胸腔积液患者中,发热的病人比不发热的病人患恶性胸腔积液的风险降低83.3%.

    作者:沈慧;易桂生;罗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褪黑素对氯胺酮所致大鼠膀胱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氯胺酮所致大鼠膀胱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生理盐水1 ml/d)、氯胺酮组(KET组,氯胺酮100 mg/(kg·d-1)、氯胺酮+褪黑素组[MT组,氯胺酮100 mg/(kg·d-1)+褪黑素10 mg/(kg·d-1)],每组10只.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2周后收集大鼠膀胱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膀胱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膀胱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膀胱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NS组、MT组比较,KET组细胞凋亡数、iNOS和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透射电镜下膀胱上皮细胞线粒体出现明显肿胀以及空泡化.与NS组比较,MT组细胞凋亡数、iNOS和COX-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膀胱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与NS组相似.结论 褪黑素对氯胺酮所致的大鼠膀胱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iNOS 和COX-2 活性,减轻线粒体损伤有关.

    作者:卢勇;谭伟明;牛得草;曾锦江;米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大剂量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HSP70及IL-10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脓毒症(sepsis)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入我院的54例SAP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参附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7例,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2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疗程7 d;比较两组患者1 d、3 d、5 d、7 d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采患者外周血监测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热休克蛋白质70(HSP70)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组APACHEⅡ 评分、IL-10及HSP70在治疗第3 d、5 d和7 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能减轻患者免疫抑制因子IL-10的过度表达,降低HSP70的表达,改善患者的APACHEⅡ 评分,促进疾病缓解.

    作者:欧春元;李艳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及治疗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SSSS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 18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发生于4岁以下患儿.烫伤样皮损、口周放射状皲裂、疼痛、尼氏征阳性为主要临床表现.眼、口周常为首发皮损部位.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疗效确切.结论 掌握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敏感抗生素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

    作者:朱晓明;周红;葛荣闪;成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广西百色铝矿区与非铝矿区老年人血清中微量元素与认知能力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广西百色铝矿区与非铝矿区老年人血清中微量元素与认知能力相关性.方法 从广西百色铝矿区和非铝矿区分别抽取60~90岁老年人407名和390名为矿区组和非矿区组,两组人群的年龄及居住年限基本相同.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对研究对象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测定其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矿区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26.29%)高于非矿区组老年人检出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3,P<0.01).矿区病例组老年人血清中铝、铁、铜、锌含量分别为(747.16±22.87)μg/kg、(2551.65±165.13)μg/kg、(1652.07±19.03)μg/kg、(2767.66±165.25)μg/kg,矿区对照组血清中铝、铁、铜、锌含量分别为(415.71±5.64)μg/kg、(1270.00±21.50)μg/kg、(1267.00±14.99)μg/kg、(810.42±3.75)μg/kg,矿区病例组老年人血清中铝、铁、铜、锌含量较矿区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非矿区病例组比较,矿区病例组铝、铁、铜、锌元素含量显著增高(P<0.01);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中铝、铁、铜、锌含量呈负相关(P<0.01);血清中铝含量与锌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矿区的铝暴露可能会增加长期居住在矿区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认知能力与血清中铝、铁、铜、锌含量密切相关.

    作者:廖艳花;李振中;刘宁;谭俊杰;黄健;黄忠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OX-2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COX-2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 ① 食管癌组织中COX-2基因呈弱阳性、阳性及强阳性表达例数均分别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例数(P<0.001或P<0.01);②低分化组中COX-2基因强阳性表达例数显著高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P<0.01或P<0.05),低分化组中COX-2基因阴性表达显著低于高分化组(P<0.05).结论 COX-2 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张金添;黄汉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怀疑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63例,所有患儿均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终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共收集63例可疑患儿,其中先天性肌性斜颈40例,非先天性肌性斜颈23例.先天性肌性斜颈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患侧胸锁乳突肌局部增厚,内部肌纤维紊乱,超声弹性成像以蓝色为主;或表现为团块状回声,超声弹性成像为绿色与蓝色夹杂分布,其比例不一.患侧与健侧正常胸锁乳突肌相比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筛查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卢露;闫雪;廖新红;韦丽艳;邝献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IL-10在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TGF-β1、IL-10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FCM)、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总CD4+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总CD4+的比例、Foxp3表达水平及TGF-β1及IL-10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或P<0.05).结论 结肠癌肺转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总CD4+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可能是通过Foxp3基因控制的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而参与结肠癌肺转移的免疫耐受.

    作者:江志超;周辉;赵顺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苦参素通过调控MRP1表达提高多柔比星对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苦参素(oxymatrine,OM)是否能通过调控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1,MRP1)表达提高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对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人肝癌多柔比星耐药HepG2/ADM细胞在裸鼠腋下接种,创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20只雌性裸鼠随机分成4组:NS组(对照组)、OM组(苦参素组)、DOX组(多柔比星组)、OM+DOX组(多柔比星+苦参素组).药物使用14 d后,取出瘤体,用公式计算肿瘤体积,RT-PCR法检测MRP1之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MRP1之蛋白表达,各组进行对比.结果 药物使用14 d后,与NS组相比,OM+DOX组出现MRP1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抑瘤作用佳.与NS组相比,OM组也出现MRP1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抑瘤效果仅次于联合组.然而,与NS组相比,DOX组的MRP1 mRNA与蛋白表达上调(P<0.05),对移植瘤的抑制效果较差,二者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素能通过调控MRP1 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提高多柔比星对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

    作者:冯巍巍;黎梨;黄赞松;邓志华;邓凤莲;廖俊;杨哲;李建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D44、VEGF和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进行了根治性切除的乳腺癌患者187例,并收集相应手术切除标本.使用免疫组织法检测CD44、VEGF和EGFR在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EGF和EGFR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且在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乳腺癌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EGFR(r=0.218,P<0.05)、VEGF和CD44(r=0.219,P<0.05)、EGFR和CD44(r=0.147,P<0.0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D44、VEGF和EGFR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联合检测乳腺癌中的CD44、VEGF和EGFR的表达可为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娟;黄炳臣;卢运龙;黄赞松;罗春英;吴雪铭;黄永秩;龙喜带;黄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相同移植肾重复活检37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移植中心移植肾重复活检病例的主要病理诊断、病变和预后,为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11年5月—2017年5月同一移植肾3年内进行了重复指征性活检的37例移植肾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归纳病变数量较多的以及再次活检仍然存在病理改变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32例患者进行了2次、5例患者进行了3次穿刺活检共79例次活检中,诊断结果显示疾病出现频次多的依次为神经钙蛋白抑制剂(CNI)中毒37例次(46.84%)、肾小管间质性肾炎(TIN)24例次(30.38%)和急性排斥反应18例次(22.78%);37例患者中有24例前后2次或3次病理诊断完全或部分相同,其中重复频次多的依次为CNI中毒12例次、边缘供肾8例次、TIN 7例次.结论 CNI中毒、TIN对移植肾的损害应受到重视,来自公民逝世后捐献的边缘供肾应用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探索.

    作者:黄晨;孙煦勇;聂峰;秦科;杨建均;刘运荣;何昌桓;董建辉;周洁惠;莫仁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中tPSA浓度及各项新参数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PC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常用于PCa筛查的肿瘤标志物是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浓度.然而,有研究者发现其用于PCa早期筛查的特异性并不理想,导致较多患者进行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因此,联合研究tPSA及各项新参数指标: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f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速率(PSA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质量(PSAM)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质量比(PSAMR)是现今的热点课题.本文现就tPSA及新参数在PCa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兰贵斌;谢德纯;农正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睾丸支持细胞相关激素影响的研究进展

    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是构成睾丸的主要细胞成分,其附着在睾丸中曲精小管的基膜上,为精子的产生提供营养和结构支持.研究表明,多种激素调节SCs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及代谢等过程,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卵泡刺激素及胰岛素等,各激素及其信号通路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多种原因引起的激素调节异常都可能引起精子参数的异常,进而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发生.目前多种激素对SCs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探讨各激素对SCs的具体调控机制,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男性不育症的预防、诊治及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SCs激素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潘思颖;黄群;覃天资;周威;龙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雌激素受体α与男性不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男性不育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雌激素受体 α是参与生殖系统发育必不可少的因素,与精子发生和精液质量相关.本文目前雌激素受体α与男性不育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作者:李洁;陈文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模态MRI在脑胶质瘤边界区分中的研究进展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起因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的癌变,目前仍难以治疗,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无法准确描绘肿瘤的边界,难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参考信息.随着磁共振多模态先进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利用多模态MRI成像技术以区分胶质瘤正常组织与瘤体边界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多模态磁共振影像区分脑胶质瘤边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亚晗;李娜;柴梦琪;聂东雷;陆玉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与诊疗进展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严重闭合性颅脑损伤,其病死率高、预后差,且临床上缺乏特异诊疗手段,是神经外科临床诊治的一大难点.本文拟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倪泽鹏;李廷阳;祝杰;廖长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本科医学院校护理学专科生理学双语教学探索与分析

    为了探索适合医学本科院校护理学专科的特色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针对皖南医学院2016级专科护理学专业学生,设计合理的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及期末成绩反馈教学效果,多数学生认可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并认为生理学双语教学有必要,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后续需要不断探索多途径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护理学人才.

    作者:张环环;郑超;邵德翠;査盈盈;张晋艳;秦雯;黄宏平;汪萌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BS教学法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目的 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BS)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4级检验技术本科1班和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班(61人)和对照班(60人).实验班采取CBS教学法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对照班采取常规教学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期末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考核成绩两种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班学生单个细胞实验考核和常见血液病诊断实验考核平均分分别为(87.67±7.44)分和(88.51±8.49)分,对照班学生单个细胞实验考核和常见血液病诊断实验考核平均分分别为(74.22±8.58)分和(75.53±8.74)分,两个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CBS教学法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的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结论 CBS教学法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运用于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作者:唐玉莲;韦莹慧;黄燕;梁丽梅;赵娜;何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职护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现状,分析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铜陵市某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1~3年级的1477名学生进行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的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的专业认同总分为(85.60±8.53)分;学习投入总分为(49.22±14.37)分;专业认同总分与学习投入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1);回归分析表明专业认同中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意志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而专业期望对学习投入没有预测作用.结论 高职护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学习投入水平偏低;专业认同能有效预测高职护生的学习投入,正确培养高职护生的专业认同,能有效提高其学习投入.

    作者:刘月琴;王笑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