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动态的骨再生过程,其发生机制甚为复杂,该过程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比如神经因素)的影响. 临床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及更加完美地使骨折患者恢复健康,这已成为当代医生亟需攻克的又一难题. 相关资料报道,在中枢神经损伤(包括脊髓损伤和颅脑创伤)患者骨痂生长速度更快、骨痂数量更多、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时间更短,甚至还可出现异位骨化现象. 故笔者总结中枢神经损伤条件下相关因子对骨折愈合影响的新研究进展,并作如下综述.
作者:廖林波;唐毓金;彭维波;谢克恭;梁俊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是颈椎手术维持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重要内固定方式之一,符合脊柱三柱固定生物力学理论,且对脊柱活动度影响较小[1]. 但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复杂,椎弓根偏细且个体间变异大,特别是上颈椎,增加了椎弓根螺钉的置入难度,因此,如何安全、精准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是脊柱外科医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颈椎椎弓根置钉技术主要有C臂透视下徒手置钉法、计算机导航实时引导下置钉法及3D打印个体化导向模板辅助下置钉法等. 随着数字医学与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个体化导航模板置钉在各类脊柱置钉手术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2~4]. 现就个体化导航模板在颈椎椎弓根置钉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谢兆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22是一种可介导免疫调节的炎症性因子,合成于胸腺及脑组织中,可对急性期蛋白的产生起到诱导作用,主要由活化的Th22细胞、Th17细胞和NK细胞分泌产生. 有研究报道, IL-22在肠道炎症、肝损伤和肺部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3]. 而针对IL-22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 IL-22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这三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机体内均呈异常表达,但其表达水平不同,这可能是因为IL-22作为免疫细胞因子,既可能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又可能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时的靶点. 本文首先对IL-22的分子结构及受体进行阐述,再针对 IL-22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表达进行分析,以明确IL-22 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作者:曾永龙;黄艳新;向阳;黄华佗;刘纯宏;蓝艳;韦叶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肱骨髁为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儿童此处骨质薄弱,容易因外伤等导致骨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发病率极高,约占小儿骨折的30%. 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可简单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屈曲型相对少见,而伸直型约占九成[1]. 伸直型按骨折移位程度进一步细分即 Gartland[2]分类法又可分为:Gart-landⅠ型:骨折端无移位;GartlandⅡ型:骨折端移位,但骨皮质仍相连;GartlandⅢ型:骨折断端移位且完全分离. 有学者[3]进一步分为Ⅱa型、Ⅱb型及Ⅳ型的. 治疗上对于移位不明显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首选手法复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3]. 手术治疗则适用手法复位失败或骨折移位明显单纯手法复位困难的病例[4~5]. 目前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当骨折未能及时或得当处理时也容易并发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Volk-mann缺血性肌孪缩和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导致畸形残疾. 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方法有3种:手法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1,4,5]. 本文将收集的相关治疗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等综述如下.
作者:林志进;罗群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高血压病影响到全球数十亿人口,在我国高血压患者更是多达2.9亿. 高血压会引起血管重塑和心肌纤维化,从而使患者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远远高于血压正常人群.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和靶器官损害与体内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密切关联. NLR是白细胞的两个亚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之比,可作为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炎症标志物,其中,中性粒细胞可以反映人体的炎症状况,通过增强促进氧化剂和凝血因子的释放,从而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聚集[1]. 淋巴细胞的减少,与生理应激有密切关系,反映了生理压力增加等健康状况的变化[2]. NLR 结合了两种不同的免疫途径(炎症与应激反应),反映了机体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平衡,易获取且趋于稳定,对高血压的发病预警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高血压与NLR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新热点,现将NLR与高血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王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3D高清腹腔镜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7年4月73例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3D高清腹腔镜组38例(3D组)和2D腹腔镜组35例(2D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肝癌切除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2D组(P<0.05),而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高清腹腔镜术中能提供良好的三维立体解剖视觉效果,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化,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操作难度,并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伍天崇;张胜;姚小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山莨菪碱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前,两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免疫指标水平均上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各3例,注射部位疼痛4例,共计10例(22.22%);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注射部位疼痛各2例,共计6例(1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6,P=0.270).结论 山莨菪碱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提升该病治疗效果,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同时还可改善免疫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宋建伟;赵进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飞金止痛涂膜剂外治不同类型肢体筋络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2937例痹证患者根据性质不同分为行痹678例、痛痹658例、着痹532例、热痹524例和久痹545例.不同类型的痹证均采用飞金祛痛涂膜剂用棉签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覆盖疼痛范围的标准以疼痛中心点为参照,向外均匀涂抹半径5~7 cm的面积,干燥后10 min后再涂抹1遍,反复涂抹3~4遍,每日3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各证型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的变化情况,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的含量及红细胞沉降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各证总有效率行痹为97.35%,痛痹为96.81%,着痹为95.30%,热痹为87.02%,久痹为84.40%.行痹、痛痹、着痹总有效率分别与热痹和久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痹、痛痹、着痹的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积分及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含量、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热痹和久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飞金止痛涂膜剂外治不同性质的痹证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差别,行痹、痛痹、着痹疗效优于热痹和久痹.
作者:胡建山;尹旺旭;孙艳怡;苏军;曹益发;唐毅;蔡显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2015年9月~2016年8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8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8月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4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疼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关节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华丽;齐月利;曹炳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观察是否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名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的妇女在术前30 min肌注间苯三酚40 mg,对照组不注射,比较两组绝经后妇女取环的手术时间、宫颈软化程度、疼痛程度、取环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经Ridit分析,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宫颈软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取环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可以有效软化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绝经后妇女疼痛,提高取环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潘木香;李坤仪;吕淑莲;刘淑秋;黄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门诊多元化预约服务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1月至4月在门诊实行门诊多元化预约就诊的2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法抽取传统人工服务窗口挂号就诊的25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与患者对门诊就诊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对门诊就诊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门诊多元化预约挂号服务系统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提升患者对门诊就诊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洛;韩林玲;黄晓莉;阳淑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2%米诺地尔搽剂联合梅花针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评估安全性.方法 收集门诊斑秃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1组32例,对照2组3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疗法联合2%米诺地尔搽剂外用,对照1组单纯予梅花针疗法,对照2组单纯外用2%米诺地尔溶液,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1.88%和7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χ2=4.527,P=0.033;χ2=5.195,P=0.023),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871).治疗组及对照1组治疗过程中出现梅花针叩击轻度疼痛,无需特殊处理.对照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作者:麦少利;吴洁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VPA)联合西酞普兰(CIT)治疗对复发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病人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108例复发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VPA治疗组和VPA-CIT治疗组,每组患者54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8周的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PA-CIT治疗组的疗效更好.治疗前两组TMT-A、TMT-B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TMT-A、TMT-B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VPA-CIT治疗组的TMT-A、TMT-B时间较VPA治疗组缩短更明显(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IF、IL-1β、IL-6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MIF、IL-1β、IL-6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VPA-CIT治疗组的血清MIF、IL-1β、IL-6含量较VPA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VPA联合CIT治疗对复发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三妹;周慧民;谷芙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臀部原始点埋线治疗臀腿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门诊臀腿疼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臀部原始点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疗程均为45天,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臀部原始点埋线治疗臀腿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许靖;邱石源;李春燕;黄文华;符显昭;李星婵;闭红函;龚元勋;农馥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次伽马刀治疗大体积(直径≥3 cm)脑转移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选取使用伽马刀治疗的大体积脑转移患者46例,肿瘤体积范围14.1~50.9 cm3,中位体积24 cm3.用50%等剂量曲线包括靶区,剂量为4.5~6 Gy∕次,共照射5~8次,每周照射5次.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组间生存率对比采用Log-rank检验,多变量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1.1%(30∕37),有效率为80.4%(37∕46),局部控制率为89.1%(41∕46).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5.6%和21.7%,中位生存期11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低、原发灶未控和颅外转移是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分次伽马刀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KPS评分低、原发灶未控和颅外转移是预后不良因素.
作者:高扬;王洪乾;蒙富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蜂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12月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加甲钴铵联合治疗,蜂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蜂毒注射液0.25 mg足三里注射,每日一次,持续15天.在治疗前后,对神经传导速度、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进行检测,探讨蜂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 蜂针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CAT及G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蜂针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安全性高.
作者:杨大伟;吴标良;何明杰;郭星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将54例符合AE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分成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组(简称增高组)23例及非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组(简称非增高组)31例,两组给予5天醋酸泼尼松龙片30 mg,每日一次口服处理,每组患者于入院第一天及治疗后第7天测定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增高组CRP及IL-8水平下降更明显.增高组CRP下降至(5.17±1.83)mg∕L,非增高组CRP下降至(11.81±3.9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高组IL-8下降至(8.14±1.13)ng∕L,非增高组IL-8下降至(11.87±3.8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更敏感,能更好地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林运团;曾海丽;江荣飞;陈长城;尧国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推拿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调节组与对照组各34例,分别予以骶髂关节调整手法及常规推拿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痛改善情况[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M-JOA)]及生活质量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差异.结果 治疗后4个月时,两组患者M-JO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调节组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调节组患者躯体职能(PR)、躯体疼痛(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LDH治疗中采用骶髂关节调整手法可获得比常规推拿法更佳的疗效.
作者:贾辉;智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教育及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按照胃癌手术的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快速康复组术后放置胃管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初次进食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清醒后2 h和术后12 h、24 h、48 h及首次下床时,快速康复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得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中的实施,在不增加手术风险前提下,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术后疼痛体验,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罗凤琴;王月;包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精浆微量元素与精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择取312例精液异常的患者,根据其精液异常情况分为黏性精液组74例、无精或少精子组91例及精子活动率低下组147例,同时择取精液正常者100例作为精液正常组,对所有受检者精浆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各组间精浆微量元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四组铁、镁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钙、铜、锌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性精液组的钙含量低于其他三组(P<0.05),精子活动率低下组的铜含量低于精液正常组(P<0.01),无精或少精子组的锌含量低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 精浆微量元素的含量直接影响精液质量,精浆中锌、钙、铜等微量元素与精液异常存在显著相关性,而精浆中铁、镁含量与精液质量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进良;覃平;王晓刚;李柏均;莫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桥本甲状腺炎伴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6例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伴恶性结节组(病例组,34例)和伴良性结节组(对照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并评价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患者不规则结节(32例,94.12%)、边界不清晰(31例,91.18%)、实性结节(27例,79.41%)、低回声水平(31例,91.18%)、纵横比≥1(16例,47.06%)、微钙化(25例,73.53%)、无规则晕(32例,94.12%)以及局部血流丰富(23例,67.65%)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本甲状腺炎伴恶性结节单一超声图像的诊断灵敏度在47.06%~94.12%之间,诊断特异度在46.77%~88.70%之间,约登指数在0.262~0.654之间.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伴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图像具有不规则结节、边界不清晰、实性结节、低回声水平、纵横比≥1、微钙化、无规则晕以及局部血流丰富等特征,但单一超声指标的诊断灵敏度差异较大,且特异性较低,存在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作者:王雅娟;卢晓雪;颜世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予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够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郜娜娜;陈瑞霞;李庆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7月8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氯氮平+阿立哌唑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PANSS)、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头晕∕头痛、体重增加、恶心∕呕吐、心电图异常、嗜睡等)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第8周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第4周、第8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18%vs74.42%)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头晕∕头痛、体重增加、恶心∕呕吐、心电图异常、嗜睡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蔡荣;李少梅;梁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钙离子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25-羟维生素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钙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别检测90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子痫前期30例,早发重度子痫前期30例和晚发重度子痫前期30例)及100名正常晚孕妇女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钙离子水平.结果 子痫前期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及钙离子较对照组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及钙离子较轻度子痫前期组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及钙离子较晚发型重度子痫组的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25-羟维生素D及钙离子的下降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并与发病早晚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吴惠珍;吴惠子;杨力;凌永嫦;黄庆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胆管引流(EBND)联合甲硝唑灌注对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H)和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经B超、MRI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证实为胆总管结石并成功实施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术+EBND治疗的7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5例,实验组给予甲硝唑注射液100 ml灌注、冲洗,30 min∕次,2次∕d,连用5天;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灌注、冲洗,30 min∕次,2次∕d,连用5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 h、12 h、24 h、48 h血淀粉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血清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48 h两组血清淀粉酶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照组术后12 h、24 h、48 h血清淀粉酶含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PEPH发生率分别为14.29%、37.10%,实验组PEPH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EP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EBND联合甲硝唑灌注能有效降低PEPH的发生,局部高浓度用药有利于提高疗效,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且耐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尹毅霞;黄赞松;何守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86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的Gensini评分结果将入选者分为:低分组(n=102)和高分组(n=84),分析血清FGF-2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高分组患者的血清FGF-21水平明显高于低分组患者(P<0.01);高FGF-21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9);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FGF-21水平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98,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FGF-21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血清FGF-21水平升高,对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提示意义.
作者:宋芳;李云霞;刘素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生活质量评估情况[生命质量测评量表(QOL-AD)]将患者分为生活质量良好组(研究组,n=36)和生活质量不良组(对照组,n=5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干预对策.结果 两组年龄、婚姻情况、病程、看护者身份、居住环境、合并其他疾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ADL)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保姆看护或无看护、独居或与保姆居住、ADL<40分是影响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年龄≥65岁、非家属看护或无看护、独居或与保姆居住、ADL<40分等情况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较差,重视上述情况并及时进行全面监护、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
作者:朱旭静;李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CHARGE 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utosomal Dominant)模式的先天缺陷,是导致先天性失明及耳聋的主要病因,新生儿发病率为 1∕(8500~12000)[1],呈散发性,不分性别. 主要包括:眼部缺损( Coloboma)、先天性心脏病( Heart dis-ease)、后鼻孔闭锁( Atresia choanae)、生长发育迟滞( Retarded growth )、生殖器发育不全( Genital hypo-plasia)以及耳部畸形或耳聋等, CHARGE是该五种畸形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此类病例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病例以提高对该综合征的认识.
作者:奚碧冰;张真;邱玉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维生素A在D-半乳糖(D-gal)致衰老小鼠模型中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方法 选择60只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及模型组各20只,干预组及模型组皮下注射D-gal构建衰老小鼠模型,干预组同时灌胃维生素A连续30 d.以Morris水迷宫法测试三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来反映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血清中待测指标也有显著改变:MDA含量减少(P<0.05),SOD活性增高(P<0.05).结论维生素A对D-gal致衰老小鼠有着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作者:王俐;吕柔;岑花鲜;林朝旗;韦金花;谢尤祥;杨敏;郭子鹏;韦芃;冯雪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海尔福口服液对急性胰腺炎小鼠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L-精氨酸(L-Arg)构建急性胰腺炎模型,采用海尔福口服液对模型小鼠进行灌胃,分析比较各组小鼠(生理盐水组、海尔福组、L-Arg组、L-Arg+海尔福组)的血清淀粉酶含量变化及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对比,L-Arg组的血清淀粉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病理切片出现腺泡明显水肿、空泡化,小叶间隙增宽等表现;与L-Arg组相比,海尔福干预组的血清淀粉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病理切片图表明胰腺小叶结构完整,腺泡水肿程度减轻.结论 海尔福口服液能减轻L-Arg诱导的急性胰腺炎的炎症程度,降低血清淀粉酶含量,促进炎症恢复.
作者:杨鹏;陈学继;黄夏诗;陈伟;潘青青;韦儒志;冯雪萍;肖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