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682/R
  • 国内刊号:11-5682/R
  • 影响因子:1.14
  • 创刊:1995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52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13期文献
  • 对综合病房病人实施专科化分组结合分层次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提高综合病房病人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将400例入住综合病房的病人按住院时间顺序分组,实验组200例病人采用专科化分组结合分层次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200例病人只应用分层次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专科化分组结合分层次健康教育对综合病房病人的健康教育具有专科针对性,有利于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促进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谭清华;熊洁;杨海英;钟婉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栓发生的警惕性.方法 10例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症的患者在采用抗凝、溶栓、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治疗、理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血液高凝状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等护理措施.结果 除1例并发脑出血死亡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缓解.结论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干预,及早发现,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和护理对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丽凯;杨剑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每日唤醒计划对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镇静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及不同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方法 对110例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静,或在镇静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法.结果 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及护理干预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持续镇静者.结论 每日唤醒计划在镇静中实施,配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率.

    作者:崔玉珍;霍红梅;陈晓琳;王洪岩;王艳华;韩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铜离子与激光综合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铜离子与激光联合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效果和护理配合.方法 采用铜离子、激光联合治疗混合痔491例,总结手术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与全激光治疗混合痔507例做比较,总结手术配合经验.结果 铜离子、激光联合手术时间30~105 min,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配合满意.采用铜离子与激光联合治疗与全激光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铜离子、激光联合治疗混合痔比全激光治疗效果满意,疼痛与水肿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熟练的手术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和平;秦小琪;卢岩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药膏穴位敷贴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

    目的 总结药膏穴位敷贴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将41例药膏穴位敷贴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17例.2组均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通黄膏穴位敷贴主穴为阿是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配合治疗及护理,大限度地保持了患者正常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

    作者:高义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术后随访对治疗脊柱侧弯矫形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随访对治疗脊柱侧弯矫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出院后1年内给予术后随访进行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身体恢复情况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F-36总分及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术后随访可促使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有效防止术后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松动,避免了再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及其经济损失,降低了愈后风险,促进伤口愈合.通过此次研究,为今后探索适合脊柱侧弯患者术后的心理治疗、宣传教育方式,以及防治此类患者心理障碍提供相关的社会学依据.

    作者:何国龙;罗声玲;赵体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三种静脉穿刺途径在肿瘤化疗中的效果比较与研究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41例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PICC组56例采用PICC置管化疗,静脉留置针组49例采用静脉留置针化疗,头皮针组36例采用外周头皮针静脉化疗.比较三种穿刺法在药物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和自理能力方面的情况.结果 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自理缺乏方面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而患者舒适度却高于静脉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穿刺法在局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穿刺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是肿瘤化疗的理想静脉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淑华;蒋天秀;罗凤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食管烧伤瘢痕狭窄行结肠代食管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总结食管腐蚀性烧伤后食管狭窄患者行结肠代食管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39例食管腐蚀性烧伤后食管狭窄的患者行旷置狭窄段以下食管并经胸骨后结肠代食管术,术前重视营养支持,防控感染,充分进行肠道准备,进行食管稀钡X线检查前的指导;术后重视完全胃肠外营养、肠道内营养和经口进食的过度,加强胃肠系统的观察与护理,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有针对性的进行术后健康宣教.结果 39例患者共38例康复出院,死亡1例.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学艳;张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甘露醇混合剂含漱治疗头颈部放疗后口咽炎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甘露醇混合剂对治疗头颈部放疗后口咽炎症的效果.方法 将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甘露醇混合剂含漱,观察两组患者的口咽黏膜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口咽黏膜炎症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甘露醇混合剂含漱能减轻放疗后口咽黏膜炎症反应,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减少病人痛苦,促进饮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朱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完整的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围手术期护理程序.方法 对48例采用腹部带蒂皮瓣手术修复手部深度烧伤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进行总结,包括术前疾病评估、配合清创换药、心理护理、体位和皮肤准备,感染控制,术后疼痛护理、皮瓣观察、体位护理、并发症防治、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等.结果 48例患者腹部皮瓣移植成活,供瓣区受瓣区均生长良好.出院后3~6个月追踪,除3例术前神经血管指骨产重毁损功能丧失外,其余病例手部日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全方位多学科护理知识科学护理是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有力保障,以确保手术成功、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生存能力增强.

    作者:方梅;宁花兰;郗奉菊;刘胜;邹志强;黄丽容;徐华;李新强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骨肉瘤患者的护理

    目的 介绍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骨肉瘤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达到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使其能顺利按计划完成治疗方案.方法 对15例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进行化疗的骨肉瘤患者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并提前对可预见的护理问题进行干预.结果 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其中骨髓抑制5例,口腔溃疡2例;肝功异常5例.15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方案.结论 通过良好的护理减少化疗毒副作用,使患者顺利度过化疗反应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史小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内镜经鼻治疗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的护理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入路治疗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的可行性和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11例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的病例采用经鼻入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10例鼻漏1次修补成功,1例经过2次修补成功,11例治愈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及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是提高疗效和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刘玉环;秦志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巧用采血针和静脉留置针采血

    临床上经常会遇见患者需要先后进行抽血和输液,尤其在急诊科抢救患者时为常见,患者需要被穿刺2针,如果第一针抽血穿刺失败,甚至穿刺的次数更多,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再次穿刺的难度和心理压力.

    作者:宋庆;刘凤玲;张小纯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引流袋护帽在留置导尿夹管中的应用

    留置导尿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留置期间要为患者进行定时的夹管护理,训练排尿,保护膀胱的功能.一般使用止血钳、胶布、绳子或随意的夹子给予夹管,既费时、费事又不美观,还易造成器械丢失和操作不便等问题.我们通过使用引流袋护帽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者:袁亚翠;杨媛;臧莉;高芳宁;苏永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早产儿暖箱罩的制作

    光线刺激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影响,可使早产儿视网病变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性照明能致早产儿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但是,大多数新生儿病房都采用持续的、高强度荧光照明.因此,必须营造一个类似于子宫内的幽暗环境.此外,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有很多副作用,可引起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急剧波动,还可带来长期的后遗症,如听力缺失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

    作者:刘爱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多巴胺注射液与氨茶碱注射液可能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主要成分为盐酸多巴胺;氨茶碱注射液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主要成分为氨茶碱.二者均为临床常用药,联合应用于肺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

    作者:冯茂群;周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介绍一种新的鼻饲管固定方法

    留置鼻饲后我们发现以往应用的传统鼻翼、面颊胶布鼻饲管固定的方法不牢固、不美观,尤其对不合作及躁动患者,极易导致鼻饲管脱出而需重新置管.

    作者:赖丽梅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自制灌肠器的临床应用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传统的方法是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此方法不便于观察灌入量及灌入速度.我们研制的充气压力灌肠器经过临床应用观察300余例,效果很好,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

    作者:韩然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宫颈癌患者的卵巢移植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于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为广泛子宫切除及双侧卵巢同时切除.但宫颈癌初期的卵巢转移率较低,因而许多学者就如何保留卵巢这一同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保留卵巢的术式进行了概括,并针对带蒂卵巢移植术又称卵巢移位术(OT)这一术式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了重点阐述.

    作者:张红茹;吴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评价及护理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睡眠障碍是PD的三大并发症之一,可加重PD患者的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等症状,其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回顾PD患者睡眠障碍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介绍目前流行的评价工具,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为改善PD患者睡眠,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陈焰南;陈锦秀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问题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焦虑和抑郁情绪,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本文就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的现状和相关的护理干预进行了综述,提出认知治疗、行为治疗、音乐干预、有氧运动及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等措施以改善患者心情.

    作者:周丽娟;郭巧红;任小红;刘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相关知识,用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琴;袁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气管插管导管代替肛管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肛管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肠道治疗的工具.临床实践发现普通肛管有较多不足之处,使得灌肠效果不是很理想.通过检索1994-2007年医疗界对气管插管导管代替肛管的相关文献,综合得出气管插管导管代替肛管明显优于普通肛管,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倩;黎贵湘;陈本会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综合保温措施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术中低体温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综合保温措施保持患者术中体温与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60例>65岁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非保温组各30例.保温组采用保温毯、温热盐水湿润冲洗腹腔、加温输液等保温措施,非保温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手术前、手术1 h时、术毕的肛温变化和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并检测患者术前、术毕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与保温组比较,非保温组手术1 h时和术毕体温较低,术中出血量、失血量均较多;术毕凝血酶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均低于保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易发生低体温;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增加术中出血量;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可保持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体温,改善凝血功能.

    作者:洪华;黄小红;祝妍华;谢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初产妇第二产程应用盐酸利多卡因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第二产程的不同时机应用药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宫口开全的初产妇分为三组,每组100例.A组宫缩时有排便感且肛门褶松开时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B组在胎头拨露2~3 cm时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C组不进行镇痛处理.结果 第二产程时间A组短、C组长,且A、B两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A、B两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会阴完整率高,会阴侧切率低,会阴裂伤程度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初产妇第二产程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能缩短第二产程,减轻分娩疼痛,降低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提高会阴完整率;同时,宫口开全立即用药较胎头拨露用药缩短第二产程的效果更好.

    作者:贾红光;马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颈部亚低温辅助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颈部亚低温辅助治疗和常规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颈部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药物综合治疗,亚低温组在药物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颈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第7天应激素、收缩压、血糖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第7天,各项应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应激性疾病(高血压、高血糖)也明显减少(P<0.05),但亚低温组较常规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给予颈髓损伤患者颈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抑制颈髓损伤的应激反应,稳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有益于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

    作者:盘雪梅;邓海涨;张雪梅;金丽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癌症患者亲属的抑郁情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亲属的抑郁情况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6名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亲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亲属的抑郁白评分为(18.75±9.06)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且超过正常范围界值;有55.7%的亲属CES-D评分≥16分,存在抑郁症状;本组亲属的社会支持得分为(40.54±8.21)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亲属抑郁组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低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亲属的抑郁情况与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亲属存在较严重的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亲属的社会支持水平和心身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对患者的支持水平和照顾质量.

    作者:任宁;李永奇;吴中亮;刘学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80岁以上长期卧床患者握力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目的 探讨评估长期卧床的80岁以上老人营养状况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集22例卧床时间>1年的80岁以上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检测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并采用JAMAR握力器分别测试其左、右手的握力.结果 本组高龄老年人左、右手握力与白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439,r=0.424,P<0.05),与年龄和血红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握力与其营养状态有显著相关性,可采用握力测试其营养状态.

    作者:王艳萍;龚兴霞;王娜;瓮长水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口服头孢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后皮试阳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进行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前曾经口服抗生素是否对皮试结果有影响,以及影响抗生素皮试阳性的相关因素,为护士进行规范使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130例没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做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两种抗生素皮试,观察皮试结果与皮试前是否口服抗生素的关系.结果 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两种抗生素皮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试前口服过抗生素的患者阳性率高于未服过抗生素的患者;皮试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皮试药物无相关性,与皮试前服用抗生素有相关性.结论 在做抗生素皮试时,护理人员应对虽无药物过敏史但皮试前曾服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加强观察.

    作者:孙珊梅;孟凡慧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Arnold-Chiari畸形患者术后早期与晚期功能锻炼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Arnold-Chiari畸形患者术后早期或晚期功能锻炼对术后症状缓解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按术后是否早期下床活动,将74例Arnold-Chiari畸形患者分为早期活动组41例和晚期活动组33例.观察两组术后自觉症状、客观体征和护理指标.结果 2组间疼痛缓解、肌力改善、温度觉改善、肢体麻木缓解、压疮、头晕、泌尿系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活动组优于晚期活动组.结论 Arnold-Chiari畸形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缓解术后症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殷淑珍;梁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不同年龄段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出现营养状况差异的原因.方法 将109例血透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n=26)、中年组(n=49)、老年组(n=34),测量身体指标、血生化指标、饮食调查结果、握力、主观综合评估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关联.结果 三组患者的小腿围、前白蛋白、血肌酐、握力、SGA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该5个因素均与年龄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存在下降趋势,护理人员有必要针对年长患者进行定期营养监测和干预,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贾愚;王秀荣;叶文玲;徐红;夏京华;石涛;李雪梅;鲁重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皮肤护理对增强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疗效的作用

    目的 探讨皮肤护理对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的作用,减轻瘙痒症状.方法 将4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皮肤护理.采用可视模拟评分法(VAS)观察1周护理结果.结果 治疗第7天,对照组16例患者评分≥6分,需要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实验组只有1例;治疗第1,3天,2组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第5,7天2组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皮肤护理可增强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的作用,减轻瘙痒症状.

    作者:吴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绩效考核法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法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合理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成立考核小组,明确相应职责;加强教育宣传,培育实施环境;强化规范考核,提高考核质量;着眼工作质量,构建长效机制.结果 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促进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科室和谐关系构建,促进了护理管理工作效能的大幅提高.结论 护理质的高低与护理管理的方法密不可分,绩效考核法必须结合本科室的护理工作实际来运用,并不断改进完善.

    作者:张静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留置胃管新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的插胃管新方法.方法 采用插胃管时摇高床头30~40°,石蜡油润滑胃管前40~45 cm,用手直接送胃管的方法.观察新方法的效果,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新法与旧法比较,插胃管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3.33%、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法插胃管能提高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蒋紫娟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88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留置胃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留置胃管困难的原因,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88例留置胃管困难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置管过程的表现,分析可能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出现留置胃管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假性延髓性麻痹、舌后坠、昏迷、置管过程躁动、置管深度不够、护士缺乏专科经验等.采取侧卧位拉舌托起下颌法、置管前彻底吸净痰液、注意安抚患者、应用导丝增加胃管的硬度、加强护士的培训等措施,发生置管困难例数逐年减少.结论 全面了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留置胃管困难存在的原因,掌握相关对策,护士在临床中不断培训,是提高置管成功的关键.

    作者:梁雪芬;李素琳;洪蝶攻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冷冻辅助支气管内义齿异物取出术护理

    患者男性,65岁,2008年6月17日夜间睡眠中带有4颗义齿的长牙套(约3.5 cm)误入右主支气管内,近半个月患者刺激性咳嗽明显,伴少量咯血,发热就诊.胸片检查提示右主支气管异物影.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下初探可见右主支气管中段狭窄,管腔内可见增生肉芽组织,义齿未显露,考虑已包裹于肉芽组织内.

    作者:王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例主动脉夹层累及髂总动脉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患者男性,55岁,因突发胸痛6h于2007年9月13日3:00经急诊收入院.患者6 h前打麻将时突觉胸骨后剧烈疼痛,感胸闷,伴后背部疼痛,心悸、大汗.

    作者:王兆霞;赵莉;黄金香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无悔的选择

    难忘的记忆,源于儿时的一次住院.一袭洁白的衣着,仿佛是天使在眼前;

    作者:刘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医院护理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与专家点评(四)

    案例一:1例患者液体输错的风险事件案例分析1.病例介绍:X玉和Y玉二位患者同名不同姓,即2位患者名字仅一字之差.护士将患者X玉的电脑治疗单误打成Y玉,并将治疗单贴在Y玉患者的输液瓶上,正准备给Y玉配药时因其他患者呼叫拔针而离开.某实习生未严格查对,按照错误的治疗单加药后,将X玉的药输给了Y玉.约10 min左右患者发现药物不对,护士立即拔针,患者无反应.

    作者:赖兰萍;李晓惠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