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三级预防护理模式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口腔黏膜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化疗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三级预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预防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口腔黏膜炎和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小香;张丽;林道聪;林云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社区空巢老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北京市西城区多个社区60岁以上空巢老人179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89)和对照组(n=90).干预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每周1次,每次60 min,持续12个月,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空巢老人的认知能力.结果 干预前后干预组空巢老人定向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及认知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空巢老人回忆能力和认知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空巢老人认知能力总分及各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空巢老人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及认知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巢老人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弱化和衰退,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社区空巢老人的认知能力.
作者:隆春玲;贺美玲;范磊;乔松;潘瑞婧;王依;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的压力体验与应对方式,为提升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对17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通过深入访谈,提炼出4个主题,即知识滞后困扰,强大的躯体应激,负性的情绪应激,多元的应对方式.结论 应注重教学方法 的科学性,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注重护生应对效能,减轻压力应激,维护身心健康.
作者:姜金霞;王文静;曾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黄热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我国首起4例输入性黄热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 4例患者均表现为高热、黄染、肌肉酸痛、头晕、出血倾向,2例重症患者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结论 黄热病发病急,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本病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所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相关护理措施,为医生提供第一手资料,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前提;对前往疫区人员加强疫苗宣传,接种黄热病疫苗,做好个人防蚊措施是预防黄热病的关键.
作者:杨博;刘小冬;刘欣;陈志海;张莉;冯玉涵;张伟;蒋荣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护士经历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后的心理经历与体验,探索促进护士正确面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策略与方法 .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北京地坛医院经历跌倒护理不良事件的6名临床护士为访谈对象,与6名经历跌倒护理不良事件的护士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并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即:部分发生跌倒原因的不可控性对护士面对事件产生困扰;护士面对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存在心理应激与反应;跌到护理不良事件对护士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护士经历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后希望得到重视与帮助.结论 护士经历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后,存在一定的心理应激与反应,对护士的工作、生活与职业价值等产生一定影响,亟须护理管理者提供有效地支持与干预.
作者:赵晓芳;林兆霞;刘晓民;邢卉春;刘晨云;王暄洁;程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移动式可折叠多功能操作台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以解决连台截石位手术体位安置中频繁拆卸和安装手术床腿板的耗时费力问题和上肢外展位手术、有创穿刺、麻醉操作等需要的操作台.方法 自行研制移动式可折叠多功能操作台,选取2015年3—6月泌尿外科连台截石位手术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位安置程序,试验组采用移动式可折叠多功能操作台进行体位安置,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手术结束时体位安置所耗时间;并评价移动式可折叠多功能操作台在114例次上肢外展位手术、桡动脉穿刺置管、麻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连台截石位手术中,试验组患者手术结束转换体位总耗时、手术体位安置总耗时分别为(209.41±33.36)、(622.33±62.16)s,对照组分别为(665.83±90.92)、(1118.33±88.8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24、15.844,P<0.05),试验组完成1台截石位手术,术前及手术结束时安置体位总耗时比对照组减少44.03%(即减少8.16 min/台),减轻护士身体负荷60 kg;在上肢外展位手术、桡动脉穿刺置管、麻醉穿刺中,操作台安全性评分为(26.83±1.53)分,功效性评分为(27.42±1.56)分,均属于高水平.结论 操作台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能满足手术室多种技术操作需求,有助于优化手术室特殊手术体位安置的工作流程,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杨晓莹;梁静;刘青焱;赵加全;黄登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责任制护理组(CPNC)和常规护理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责任制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CPNC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38.4±2.7)分,低于常规护理组(59.7±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7,P<0.01).CPNC组患者总体满意度(139.67±12.48)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组(121.81±21.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P<0.01).结论 责任制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重症监护患者的满意度,有益于临床工作中对重症监护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改进.
作者:梁焕;马洪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居家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以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CHD并择期行PCI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住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居家运动康复干预,定期进行随访和运动监督;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以及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患者基本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运动情况调查并记录,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终试验组有效样本48例,对照组有效样本46例;在分组效应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相关指标(心率、SBP、DBP、运动天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效应中,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运动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中,两组患者焦虑评分、SBP、DBP、运动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与干预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运动依从性(包括运动频率、运动时间、热身运动、放松运动、运动强度和运动注意事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运动康复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降低患者的血压.定期的电话随访和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的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
作者:陶晶晶;刘娟;代雅琪;裴大军;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学龄期儿童糖尿病反复住院的原因,探讨干预对策.方法 目的 抽样选取天津市某儿童医院3名内分泌专家以及10名反复住院的学龄期糖尿病患儿家属,以半结构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其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影响患儿及家属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如何提高住院期间对患儿及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提高糖尿病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等.应用Colaizzi现象学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家属及患儿依从性受环境和自身态度影响,学龄期儿童糖尿病反复住院的原因有:家属及患儿对疾病认知不清楚;家属及患儿对疾病不够重视;社会缺乏儿童糖尿病知识的宣传及对儿童糖尿病患儿关怀少;出院后对饮食控制不当,不能准确计算药量.结论 建议使用互联网向糖尿病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定期复查,了解患儿身体情况;向社会大力宣传儿童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对儿童糖尿病的认知.
作者:胡代荣;张秀红;张精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 CIPA)又称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障碍(hereditary sensory and autonomic neuropathy,HSAN)Ⅳ型,是一种以无汗及对疼痛刺激无反应为基本特征,常伴有反复发作、原因不明的发热、感染和精神发育迟滞,在临床上极易与多种疾病混淆而误诊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发病人群主要为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2].据估计发病率约为1/1.25亿[3].目前全世界仅有200多例.其特征表现为全身或全身大部分痛觉丧失或减退、无汗,因汗腺发育不良、体温调节失调,导致反复发热.因缺乏对疼痛的防卫反应,易发生骨折.患者常有自残行为及身体损伤而导致感染.患者全身关节囊松弛,常发生关节脱位,浅表关节囊肿胀等.2015年8—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2例先天性无痛无汗症伴髋关节化脓性感染及病理性脱位的患者,现将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并报道如下.
作者:姚玉洁;高美丽;张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专业转运团体对院内急救患者转运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收治并需要转院内检查或转诊的急重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转运方法 ,观察组患者由专业转运团体转运.比较两组接收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以及常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常见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收护士满意度(95.91%)高于对照组(7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1.83%)高于对照组(7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院内急救患者实施专业转运团体转运可以降低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和接收护士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马艳华;张秀;王爱萍;纪侠;赵宏;安莹;刘海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30°倾斜隔板标本存放架在手术室标本存放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目前手术室标本存放于大托盘等平面容器,易造成固定液未浸没标本、固定液外漏等一系列问题,自制隔板呈30°倾斜的标本存放架,并投入临床应用.将改进前(2014年10月)使用大托盘存放的927例手术标本设为对照组,改进后(2015年10月)使用30°倾斜隔板标本存放架的974例手术标本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固定液未浸没标本、外漏及标本袋倾倒的发生率及医生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固定液未浸没标本发生率为0.1%低于对照组的11.1%;标本袋倾倒发生率0.2%低于对照组的9.1%;标本固定液外漏发生率为0.1%低于对照组5.5%;观察组标本存放不合格率为0.4%,对照组为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595,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标本存放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6,P<0.05).结论 专用标本存放架满足了手术标本存放需求,能有效保障标本浸没于固定液中,解决了固定液外泄现象,控制职业暴露与环境污染,标本存放质量有明显提高.
作者:金波;李明香;周瑜;钟华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TACE术后加压制动裤在肝癌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肝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TACE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穿TACE术后加压制动裤.比较两组患者制动期间的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6 h,观察组患者GC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术后加压制动裤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起到制动加压、减少压疮发生的作用,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提高了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沈慧;朱孟超;孙志先;李玲玲;程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肿瘤支持治疗中的运动干预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肿瘤患者运动康复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运动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运动的影响因素及肿瘤患者相关的运动指南等,并提出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护理选用该干预方法 提供参考.
作者:李晓丹;王建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先兆症状和急救处理的认知教育的目的 、理论基础、研究工具、评价指标和效果,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有待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先兆症状识别和处理知识的普及,为团队管理运用循证护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延迟救治率提供依据.
作者:李晓;张洪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下肢缺血性疼痛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等血管外科疾病的常见症状,疼痛常令患者痛苦难忍,且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下肢缺血性疼痛的评估工具、疼痛的特点及相关护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减轻疼痛,制定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田静;李海燕;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部队援建藏区高原某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90项症状清单、应付方式问卷、个人评价问卷对73名部队援建藏区高原某医院护士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高原藏区医院护士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与高原军人.相关分析显示,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应付因子与SCL-90中恐惧因子呈负相关(r=-0.231,P<0.01),自责因子与SCL-90所有因子呈正相关(r值0.301~0.432;P<0.01);个人评价总分与SCL-90所有因子呈负相关(r值-0.308~-0.423;P<0.01).结论 部队援建藏区高原某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付方式与个人评价是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王秀锋;彭艳丽;张久聪;孔德华;朱艳丽;盖萨莎;张潇艺;张方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年4—6月抽取山东省济南市临床专科护士220名,采用专科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离职意愿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总分(36.42±5.86)分,护士离职意愿总分(15.66±3.48)分;年龄、工作职务、学历、核心自我评价对临床专科护士离职意愿有预测作用.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提升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以降低其离职率,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陈敏;张袆炜;苏文杨;蒋维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方法 采用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研制的《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问卷》,对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672名护士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在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网上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672名护士执业环境总得分为(69.85±20.73)分.其中得分较高的医院条目为对新入职护士有培训计划(87.02±18.79)分;医院有清晰的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并能有效落实(84.57±19.91)分.得分较低的条目为护士有机会参与医院管理决策(50.84±31.93)分;医院的薪酬分配制度合理(53.53±31.84)分.不同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是否在编的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机制让护士参与医院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重视护理专业发展,构建和谐的护士执业环境,对于保证患者安全和护理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苏若琼;方素萍;黄丽;黎东眉;胡敏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规范每日晨交接班流程,并观察其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早交班的护理人员497名和患者777例为研究对象.护理部成立交接班流程推进小组,由院循环培训组在全院范围内对护士进行循环培训,并不定期到临床进行督导和促进,使交接班流程可以全面推行到临床.结果 规范交接班流程实施后,护士疾病观察要点、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交接班流程实施后交接班时间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晨交接班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每日交接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护士满意度,增加了护士对患者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作者:夏月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家庭和社会都具有深远意义,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母乳喂养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孕产妇所处的不同阶段及主要的互动支持方式两方面阐述国内外开展的母乳喂养促进策略的现状,通过论述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阶段的关注重点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作者:冀璇;殷欣;张鑫婷;李虹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计划自己在护理专业生涯中根据专业发展和自身需求,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拟定需要达到的目标,设计达到目标的活动,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终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1].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有二条方向,一是向行政方面发展,一是向专科护士发展.在国外,护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已经有了很完善的框架,但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张彦芳[2]调查发现,在行政职务方面的道路对护士而言是非常艰辛的,对绝大多数护士而言,注定终身只能是一名普通的护士.至于专科护士,在国内已逐渐地发展,但是,有关专科护士认证的制度或政策等都不完善,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也缺乏权威性,这使专科护士的角色概念模糊、工作职责模糊、自主权不够及缺乏法律保护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3].笔者去年5月份曾到英国的希灵登医院进修3个月,对英国护士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框架感受很深,现以英国希灵登医院集团为例,介绍英国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框架,希望对国内的护士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框架建立有所帮助.
作者:叶兰英;马红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产后模块化营养干预对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及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且建立了孕期档案的240名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120)及对照组(n=120),对照组产后给予常规性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模块化营养干预,干预时间为28 d,观察两组产后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及产后48 h、72 h、42 d母乳喂养率、泌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记录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泌乳启动延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4 h、48 h、72 h、42 d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24 h、48 h、72 h、42 d泌乳量评分、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产后42 d体重增长、身高增长、头围增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模块化营养干预不仅能有效预防产妇泌乳启动延迟,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分泌量,同时可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及新生儿生长发育.
作者:李春华;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大连市某妇幼保健院2个产科病房进行分娩的200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科一病房的100人设为观察组,产科二病房的100人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予以常规的母乳喂养指导,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6周.观察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定期推送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共计6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母乳喂养知识问卷、喂养方式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两组母乳喂养知识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问卷得分较前提高,且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P<0.01).干预后观察组纯母乳喂养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母乳喂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9,P<0.01).结论 微信平台干预有助于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知识的提高及喂养方式的改善.
作者:郭玉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延续护理模式用于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角色适应的效果.方法 将138名足月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n=69)和对照组(n=69).两组患者康复出院后均接受常规延续护理,干预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延续护理管理,评价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得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为(62.52±8.39)分,高于对照组的(45.18±8.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3,P<0.01);干预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4,P<0.01).结论 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三联动护理干预模式对初产妇进行延续护理管理,能有效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郭梅;张海燕;叶瑞珍;麻晓坤;梁桂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母婴分离早产产妇社会支持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短表(中文版)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015年6—12月就诊的201名早产产妇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结果 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中位数为51,社会支持总分中位数为52.社会支持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分呈正相关(r=0.378,P<0.01);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技能维度、内心维度与社会支持中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评价支持维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5、0.221、0.407、0.189;P<0.05).结论 NICU护理人员应以家庭为单位,通过细化健康教育、改善管理模式、优化科室环境,提高早产产妇社会支持程度,全面促进早产儿成功实施母乳喂养.
作者:王迎;张欣;贾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