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中药灌洗联合克霉唑片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湖北省某医院就诊的94例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霉唑片阴道纳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灌洗联合克霉唑片阴道纳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分泌物评分;比较2组患者外阴瘙痒持续时间、阴道瘙痒持续时间、白带恢复正常时间;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阴道分泌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阴道分泌物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阴瘙痒持续时间、阴道瘙痒持续时间及白带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中药灌洗联合克霉唑片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恢复,并能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军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巩义市某医院就诊的100例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氮平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时,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减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治疗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2,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其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丽;康晓辉;李现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出血及自体引流血回输和术后异体输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湖北省某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与观察组(n=66),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康复指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自体引流血回输量、异体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隐性失血量及显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5 d时的膝关节活动范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实现主动直腿抬高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能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异体输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婷;陈会欣;鲁双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T1 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贵阳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T1DM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患儿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比较2组患儿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HbA1 c、空腹血糖水平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2组患儿HbA1c、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患儿BM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BMI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患儿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7,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儿童T1 DM,可降低患儿发生低血糖及体质量增加的风险,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文静;刘毓;高爱民;杨莹;陆艳;马春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兴义市某医院就诊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支气管哮喘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半年内的复发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症状、症状管理、用药、预防发作及生活方式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法,其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复发率,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使用甘露醇降压对脑出血患者脑血肿扩大及疗效的影响,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四川省某医院治疗的11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于入院6 h内使用甘露醇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于6 h后使用甘露醇降压治疗.入院及治疗48 h时进行头颅CT检查,比较2组患者脑血肿扩大情况.比较2组患者常规治疗2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血肿扩大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后采用甘露醇降压治疗能防止脑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但过早使用可能增加脑血肿体积,降低临床疗效,因此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时机.
作者:王红梅;吴建平;谭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推广规范化超声筛查孕11~13+6周胎儿异常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4月重庆市北碚区行孕11~13+6周规范化超声筛查胎儿异常的3072例孕妇相关资料,与上一年同期受检孕妇数、胎儿异常检出率及胎儿异常情况进行比较;另外随机抽取200份超声筛查报告,以评价超声筛查图像质量.结果 推广规范化超声筛查后胎儿异常检出率为2.41%,高于推广规范化超声筛查前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广规范化超声筛查前检出胎儿异常类型包括露脑-无脑畸形、脑膜脑膨出、颈部淋巴水囊瘤、胎儿水肿、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脐膨出、NT增厚,推广规范化超声筛查后增加了前脑无裂畸形、脉络膜丛囊肿、单心室、左心发育不良、体蒂异常、巨膀胱、并腿畸形、足内翻、肢体缺如、单脐动脉、脐带胎盘帆状附着等.推广规范化超声筛查后超声NT图像质量达标率为87.00%,高于推广规范化超声筛查前的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广孕11~13+6周产前规范化超声筛查胎儿异常,可以有效提高孕11~13+6周胎儿异常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谷豫鸣;田春燕;周玲;赵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早期反复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早产儿神经发育远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洛阳市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研究对象均予以早产儿常规治疗,且均于出生后第8天起给予元素铁及维生素E口服,而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给予rhEPO治疗,2组研究对象均持续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研究对象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于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且行脑电图(EEG)及颅脑核磁共振(MRI)检查,并于出生后12个月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新生儿智能发育情况.结果 2组研究对象治疗前Hb,Hct及Re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研究对象的Hb,Hct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观察组的Hb,Hct高于对照组(P<0.05);2组研究对象的Ret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Ret高于对照组(P<0.05).纠正胎龄40周时,观察组研究对象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颅脑MRI异常率及EEG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生12个月时,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及语音3项的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反复应用小剂量rhEPO治疗能够防治早产儿贫血,并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发育,进而改善其神经发育远期预后.
作者:田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河南省某医院待产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孕期宣教,观察组产妇采用门诊模拟分娩教育,比较2组产妇入院时和产前的心理状态及2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2组产妇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前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门诊模拟分娩教育,有助于产妇正确认识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同时还可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手足口病(HFMD)合并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5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84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CRP,TNF-α,IL-6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CRP,TNF-α,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8+细胞百分率低于治疗前,而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8+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而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儿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HFMD合并细菌感染,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重庆市某医院就诊的173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低剂量组(n=45)、中剂量组(n=42)和高剂量组(n=44).对照组患者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扩张剂+地高辛进行治疗.低、中、高剂量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4组患者静息偶测心率、快心率、慢心率、平均心率、日间平均心率(8:00-20:00)、夜间平均心率(20:00-次日8:00);比较治疗6个月时,4组患者P-R间期、QRS时限及QT间期.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和低剂量组患者的静息偶测心率、慢心率、平均心率、快心率、日间平均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患者静息偶测心率、慢心率、平均心率、快心率、日间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患者静息偶测心率、平均心率、快心率、日间平均心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夜间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患者静息偶测心率、慢心率、平均心率、快心率、日间平均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P-R间期、QRS时限及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高剂量比索洛尔治疗CHF的临床效果优于低剂量,且患者均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证实中、高剂量比索洛尔治疗CHF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玥;尚伟;徐中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局部浸润麻醉和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12月在贵阳市某医院接受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麻醉实施10 min时(T1)、切头皮时(T2)、钻颅骨时(T3)、缝皮时(T4)、术后1 h(T5),术后6 h(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2组患者T0、穿刺颅骨后2 min(Ta)、抽吸血肿完成后2 min(Tb)、T5和T6时点的血糖及皮质醇水平.比较2组患者T4时点的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T0,T1时点,2组患者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点,2组患者HR,MAP均高于T0时点,且对照组患者HR,MAP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5,T6时点,对照组患者HR,MAP均高于T0时点,且对照组患者HR,MAP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2组患者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点,2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b,T5,T6时点,对照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均高于T0时点,且对照组患者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局部浸润麻醉,其可减轻患者在术中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舒适度及患者手术满意度.
作者:史静;蒋柯;钟毅;谭立;邹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接受CRT治疗的9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于CRT术后12个月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RT反应将患者分为反应组(n=47)和无反应组(n=47).探究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及术前、术后24 h QRS时限、QTc间期及Tpe间期与患者发生CRT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术前,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反应组患者QRS时限、QTc间期及Tpe间期均短于术前,且反应组患者QRS时限、QTc间期及Tpe间期均短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24 h,无反应组患者QRS时限、QTc间期及Tpe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RT术后24 h QTc间期明显缩短及CRT术后24 h Tpe间期明显缩短是患者发生CRT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心电图在预测患者发生CRT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即CRT术后24 h QTc间期明显缩短及CRT术后24 h Tpe间期明显缩短是患者发生CRT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邓盛荣;舒茂琴;柴虹;宋治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氟化泡沫联合健康教育预防乳牙龋齿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深圳市南山区190余家幼儿园2013年9月入园的儿童30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组1,组2及组3),每组1000人.组1采用氟化泡沫联合健康教育的方法预防龋齿,组2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预防龋齿,而组3研究对象则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3组研究对象均于2013-2015年定期检查龋齿情况并记录.同时,选取深圳南山区2013-2015年的幼儿园在读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患龋率.结果 2013-2015年调查对象患龋率分别为40.30%,44.04%及45.56%,调查对象的患龋率呈上升趋势(P<0.05).2013年及2014年3组研究对象的患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3组研究对象的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1的患龋率低于组2、组3,组2的患龋率低于组3.2013-2015年组1不同年份的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13-2015年组2及组3不同年份的患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份增长,组2及组3的患龋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氟化泡沫联合健康教育的方式能有效预防儿童乳牙龋齿.
作者:方乐;高武红;蒋雪明;胡英;文建芳;刘荣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碚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碚区852名15~69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设计的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电子版)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7.61%,其中男性为16.24%,女性为19.27%,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24岁年龄组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高(66.67%),55~64岁年龄组低(2.37%);大专/本科或以上者的健康素养水平高(77.27%),不识字/少识字者低(0.00%);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高(88.89%),农民低(5.41%);家庭人均年收入>15000元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高(26.06%),家庭人均年收入<3000元者低(9.21%).从健康素养3个方面来看,调查对象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3.4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3.00%,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9.95%.此外,调查对象的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9.41%),科学健康观素养(39.32%),基本医疗素养(36.97%),传染病防治素养(32.28%),健康信息素养(20.66%),慢性病防治素养(20.19%).结论 2017年北碚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前有所提高,但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仍待提升.应加强健康干预和监测评估网络,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干预工作的常态化,提高全区居民的健康素养.
作者:于涵俊;金美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市某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药学服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分析,同时分享了该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过程与实施策略,以期为社区药学服务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刘国珍;薛承斌;杨睿;徐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前,高校医院面临医务人员少、工作量大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医院服务管辖内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需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以提高高校医院的健康服务质量.本文以湖北省某高校医院为例,阐述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在高校医院志愿服务中的应用经验.
作者:陈华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现状.方法 随机选取贵州某地方高校的171名师范类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就业压力水平.结果 研究对象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总分为1.597±0.381,家庭压力维度得分为2.173±0.457,社会压力维度得分为2.260±0.971,学校和专业压力维度得分为1.534±0.595,同伴压力维度得分为1.401±0.512,个人压力维度得分为1.622±0.500.研究对象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4.946,P<0.05),其中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个人压力、学校和专业压力及同伴压力维度得分(P<0.05).以研究对象的性别、专业、户籍为自变量,以其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的主效应显著(F=2.367,P<0.05),具体体现为不同专业研究对象在学校和专业压力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文科专业研究对象在学校和专业压力维度的得分低于理科专业研究对象(t=-3.722,P<0.05).结论 地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对他们来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大于来自于自身、学校和专业及同伴的压力,且理科生较文科生感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和专业的压力.因此,学校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同时还应联合学生家长,科学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进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作者:叶盈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疼痛共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湖北省某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调查问卷、神经心理学测试、疼痛共情测试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词汇流畅性测试(VFT)及色字干扰实验(ST)评分及疼痛评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MMSE,VFT及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力劳动、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睡眠质量好、有经常性内心情感体验可影响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共情特征(P<0.05),其中BMI>24 kg/m2、有经常性内心情感体验是其危险因素,体力劳动、睡眠质量好是其保护因素.观察组研究对象疼痛判断任务(TP)鉴别指数、对疼痛图片的疼痛评级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左右判断任务(TL)鉴别指数、对中性图片的疼痛评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疼痛共情特征表现为情感共情及认知共情受损,BMI>24 kg/m2、有经常性内心情感体验是其危险因素,体力劳动、睡眠质量好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张虹;万媛;冯丹;张书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和其他疾病合并存在的情况,为高血压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2015年全年的常规健康体检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3939人.提取研究对象体检报告中的体检结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检出了5324名高血压患者,其中314人(5.9%)未存在其他疾病,1083人(20.3%)存在2种其他疾病,1186人(22.3%)存在3种其他疾病,1084人(20.4%)存在4种其他疾病.从患者存在的其他疾病种类来看,高血压较常合并存在的疾病为血脂异常(70.2%)、腹型肥胖(57.9%)及脂肪肝(35.5%).此外,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存在其他疾病数目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单纯高血压的检出率更高.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存在其他疾病数目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35岁及35~44岁者单纯高血压的检出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肝功异常外,其他疾病均对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影响(P<0.05).结论 高血压与其他疾病合并存在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在男性和中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因此,在对高血压的健康管理中,需要对各种合并存在的疾病进行综合管理,以有效控制血压和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明明;李杰;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高血压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密切相关,因此,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行为已成为高血压管理的重要内容.降血压(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膳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其降血压作用得到了众多临床研究的验证.DASH膳食作为第一线的非药物控制血压措施已被纳入绝大多数国家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但DASH膳食的推广和应用在社区环境下仍存在诸多障碍,需要在社区营造食物支持环境、加强宣教以及采用新技术等帮助人们提高对DASH膳食的依从性.
作者:李杰;谢明明;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