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影响因子:1.01
  • 创刊:198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26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3年6期文献
  • 肿瘤和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

    目的探讨肿瘤和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测定62例肿瘤和高血压患者及38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结果肿瘤组和高血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发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与肿瘤、高血压有关.因而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肿瘤、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颜永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781份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

    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0月781份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病人的尿液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阳性标本(细菌计数高于104~5CFU/ml) 280份,阳性率分别为1999年的25%、2000年的38%、2001年的43%,呈逐年上升趋势.检出率高的需氧菌是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肠球菌等.药敏结果提示: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其中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亦逐年上升,应引起临床极大关注.

    作者:赵雅;李秀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华医学会新增两大医学期刊系列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本期要目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下期重点文章预告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本刊2003年(第24卷)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检验医学》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本刊2003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尿液CYFRA21-1检测原发性和复发性膀胱癌的评价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的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酸中毒耗竭血浆色氨酸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简便的本-周氏蛋白定量测定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幼年性特发性关节炎中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清内抑制素预测肝癌的肿瘤血管供应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干片溴甲酚绿法测人白蛋白中标本模式很关键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D1200血球计数系统的应用评价

    CD1200血球计数系统是美国Abbott诊断部1999年推出的小型全自动血球计数系统,可分析18项血细胞参数,WBC三分类,三个直方图.为了解其性能,我们按CD1200系统操作手册和ICSH的有关规定,对系统直接测量的6个血细胞参数进行了初步测试,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发生;胡林华;晏菊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oulter STK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计数的评价

    网织红细胞(RET)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传统方法为显微镜目测计数经活体染色的RET占成熟红细胞的比例[1],该法不仅操作费工费时,而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计数结果的精密度差.近年来,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为RET计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Coulter-STK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对预处理的血利用VCS(体积、电导、散射)技术进行RET自动测定.为了了解该仪器对血液RET计数的准确性,我们对46份EDTA-K2抗凝静脉血分别用Coulter STKS血细胞分析仪(简称仪器法)和显微镜目测计数RET(简称目测法),并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新;刘烨;吴国荣;谢国强;盛裕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Sysmex SE-9000血液分析仪异常白细胞散点图对重症肝病诊断的应用评价

    肝病患者同于其红细胞膜表面抵抗溶血剂能力增强,致使部分未破坏的残留红细胞对白细胞分类产生干扰[1],在Sys-mex 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DIFF检测通道中,常出现低RF/DC区细胞群聚集的异常白细胞散点图,并在WBC Flag栏中显示“RBC Lys Res(溶血不良)”的特征性提示.

    作者:黄学忠;黄秀琴;陈晓飞;刘谨;叶宣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肌钙蛋白I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一组病症,其发生的病死率占心血管病的首位.ACS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是动态多变的过程,其机理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终导致管腔不同程度的阻塞.为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国际心血管病界对除已知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的研究外,血管内皮功能、血栓形成、炎症、遗传、免疫尤其是冠脉粥样斑块破裂及导致冠心病急性事件的机理成了新的研究热点,其中特异性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I)与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成为ACS的研究热点.

    作者:江华;曹红;程正江;孙伯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细胞低温损伤机理与血小板冰冻保存

    近年来,冰冻保存的血小板用于临床已取得实效.但在冰冻血小板复融时常发生纤维蛋白析出等不利情况,多为血小板损伤造成,影响冰冻血小板质量.掌握细胞低温损伤原理,对冰冻血小板制备、保存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综述如下.

    作者:余福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50年代以来,冠心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常见的心脏病,国内80年代已上升到第一位,病例数较50年代增加了7.53倍,成为常见的疾病.心脏病的诊断除临床症状和体征外,主要靠医学检测技术.

    作者:吴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端粒酶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能以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加至染色体末端,从而维持端粒长度的稳定性.绝大多数正常的体细胞和组织端粒酶均为阴性,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的无限增殖有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端粒酶活化是许多肿瘤发生的必经之路,肿瘤的发生发展需要端粒酶的参与[1].本文就端粒酶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作者:侯振江;张风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自身免疫病研究:挑战与机遇并存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泛指机体免疫效应细胞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或免疫效应分子(补体、抗体、细胞因子等)针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的一大类疾病.自身免疫病分类方法也较多,尚待统一.

    作者:仲人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1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新进展

    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是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常见的原因.因为唐氏综合征无法治疗,故只有进行早期诊断,终止妊娠.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孕早、中期的母体血清标记物的筛查及胎儿的超声波检查,达到优生的目的.

    作者:尹向东;陈新黔;廖琳;丁显平;魏霞;康格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Th1和Th2细胞所诱导的免疫反应能互相调节。在生理条件下,机体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处于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发生偏离,机体就会趋向疾病状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报道。

    作者:顾国浩;彭群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氧化物新概念与微营养分析

    有关内源性抗氧化物与外源性抗氧化物的研究,近期日趋活跃,且有些新的发现。借助新近开展的微营养分析手段,对脂质亚成分的检测,也在新的层面上对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氧化物与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作者:蔡爱玲;高良俊;唐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IL-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有助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本文就IL-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朴;李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实验室检测研究进展

    准确地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不仅可以反映机体在各种生理、病理状况下的应激反应,同时也指导临床医师对某些贫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故本文就近几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方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EPO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联合检测在贫血等疾病诊断中的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红雨;王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多聚酶链反应飞速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要的工具,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PCR)技术以其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速度快和污染少使PCR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本文对real-time Q-PCR技术的原理、五种主要的荧光化学及定量方法作一介绍,同时也讨论了此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对其目前在研究领域中主要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作者:张蓓;沈立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实验室诊断进展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遗传性代谢疾病,由于基因突变,极长链饱和脂肪酸在患者血浆和组织中累积,引起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和肾上腺功能不全。对血浆、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极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测定是诊断本病的主要生化指标,基因突变分析能准确发现发病家系的基因突变类型和突变位点,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突变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联合极长链饱和脂肪酸测定、基因突变分析两种方法,能提高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确诊率。

    作者:黄梁浒;兰风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的临床生化指标研究

    与创伤性的肝活检组织学检查相比,无创性的血清HA、PCⅢ、LN、CⅣ、TGFβ、TNFα、MMP/TIMPs、PA/PAI等生化指标检测对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灵敏性,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病理变化及疗效结果,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高耀华;廖小林;范维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正作为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战略性学科而崛起,涉及到医学、生物技术和社会学的许多方面。它主要用于基因组序列分类、同源性检测、蛋白质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分离,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预测,它的发展将加快基因组的研究进程。

    作者:陈力学;曾照芳;康格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实时定量PCR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实时定量PCR是利用PCR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荧光强度进行实时检测的定量PCR反应。目前,该方法已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优化实验方法。

    作者:蔡刚;李闻捷;沈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免疫PCR的研究进展

    免疫PCR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度检测技术,本文就其应用、种类以及它的连接分子、报告分子、载体、显示系统、假阳性控制和优化策略等方面的问题作简要论述。

    作者:王丽娜;葛凌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凹-小凹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Caveolae(小凹)是细胞质膜表面富含胆固醇的疏水性泡状内陷微区,是信号转导的信使中心,有利于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细胞。Caveolin(小凹蛋白)是Caveolae的表面标记蛋白,是各种信号分子的支架蛋白和负性调节蛋白;Caveolin-1是一种候选的肿瘤抑制因子。Caveolae-Caveolin在体内参与了许多生物学过程。

    作者:武明花;苏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趋化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一级结构相似,主要对白细胞具有化学趋化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蛋白,在机体的防御和炎症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其广泛的细胞来源和生物学效应,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可能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HIV感染、心血管疾病、过敏性疾病、神经系统炎性疾病、肿瘤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着重对趋化因子在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中娟;林嘉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环瓜氨酸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一种较灵敏的标记物,而且对于区分损伤性与非损伤性RA疾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抗CCP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淑兰;冯忠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胰岛素抵抗中游离脂肪酸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游离脂肪酸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游离脂肪酸与血糖及胰岛细胞功能相关联的现象入手,综述了游离脂肪酸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以及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的可能机制.

    作者:陈辉;涂植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与HLA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具有很高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LA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及其并发症存在一定关联,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关联型不同,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具有明显异质性.HLA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关联型存在很大区别,但也具有相似之处.

    作者:任春锋;黄清水;杨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与HCV感染

    近期一些研究表明,慢性HCV感染与糖尿病发病率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对糖尿病与HCV慢性感染、糖尿病与HCV感染者的肝肾移植和糖尿病与HCV感染者的干扰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红梅;董解菊;姚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葡萄糖激酶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基因是众多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之一,在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中起重要作用.对GCK基因变异的深入研究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GCK在糖代谢中的作用、GCK基因变异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关系以及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春宇;段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理复杂,研究发现SLE是一种多基因复合性疾病,并存在遗传异质性,遗传因素在SLE易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已知与人类SLE易感性有关的基因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补体基因、Fc受体(FcR)基因、凋亡相关基因等.通过对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利于阐明SLE分子发病机制,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本文就SLE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亚莉;涂植光;杨明清;黄文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