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978
  • 国内刊号:50-1116/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16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1999年重庆市期刊质量考评中被评为优等
  • 临床医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6年4期文献
  • 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恶性畸胎瘤1例

    孕妇,33岁.停经8个月,G2P1.来院孕期检查.B超检查所见:胎儿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8.8 cm,脊柱连续,尾尖显示合拢.胎心搏动匀齐,胎心率146次/min,股骨长6.0 cm.胎儿骶尾部可显示13.2 cm×12.2 cm×9.7 cm巨大混合性包块突向羊膜腔(图1),包膜与皮肤相连续且完整.

    作者:张红朵;程芳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巨大阔韧带平滑肌瘤扭转1例

    患者,女,28岁.因突发下腹疼痛2 d加重半小时入院,院外B超提示:子宫肌瘤.体格检查:急性痛苦病容,中下腹稍偏左微隆起,可扪及一约10 cm直径大小包块,压痛明显,不活动.

    作者:娄小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角妊娠1例

    宫角妊娠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占异位妊娠的2%.由于宫角妊娠早期无特征性表现,临床诊断较困难.超声检查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能指导临床及早治疗.

    作者:李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超诊断三胎妊娠伴一胎无头无心畸形

    孕妇,33岁.停经22周,因腹部增大异常来我院要求B超检查.超声所见胎儿1(F1)和胎儿2(F2)2个胎头分别位于宫腔右下方和左下方,胎儿颅骨光环规整,脑中线居中.双顶经F15.6 cm,F25.5 cm,肌骨长F1为3.6 cm,F2为3.5 cm,脊柱排列整齐,胎心搏动良好.

    作者:兰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结肠癌伴多脏器转移1例

    患者,男,61岁.2年前行结肠Ca手术切除术.近来因颈部触及包块来我院门诊超声检查.应用Sequoia512彩色超声诊断仪,15L8及4C1探头.进行颈部、甲状腺及肝脏检查.

    作者:朱贤胜;王莎莎;张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胎儿先天性肛门闭锁1例的超声表现

    孕妇,32岁.孕32周,G2P1.外院B超发现羊水过多就诊.超声所见:宫内单活胎,胎动活跃,胎心搏动规律,胎心154次/min.胎先露为头,方位右枕前,颅骨光环光滑完整,双顶径8.3 cm,脑中线居中,脊柱呈双排串珠样排列,连续性好,股骨长6.3 cm;胎儿腹部膨隆,腹围33.2 cm明显大于孕周,胃泡存在,胎儿空、回肠及结肠肠管明显扩张,呈多个圆形、腊肠形管状回声,管腔内呈无回声区,测小肠大内径约1.5 cm,结肠大内径约2.0 cm,动态观察扩张肠管无明显蠕动(图1).

    作者:张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子宫黏膜下肌瘤与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为90.6%,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为84.37%.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二者间的鉴别诊断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颜苹;高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将4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不稳定型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对两组患者靶血管内超声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相关研究.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管内超声检出脂质斑块25例(25/30,83.3%),其病变血管的外弹力膜面积(EEMA)、斑块面积(PA)、管腔面积狭窄率(LAS)及重构指数(RI)明显大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间在纤维帽厚度、脂核或无回声带大小、脂核与斑块比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EEMA、RI呈正相关.结论易损斑块为偏心分布的低回声脂质斑块,具有较大的斑块面积和明显的正性重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了粥样硬化的形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望作为冠脉斑块易损性预测的参考指标.

    作者:崔松;何国祥;刘建平;程训民;冉擘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粗针经皮穿刺脾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超声引导下使用粗针经皮穿刺脾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18G和16G粗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脾活检11例.结果11例中有10例(10/11)活检成功,轻微并发症2例(2/11),严重出血并发症0例.结论超声引导下使用粗针特别是16G针穿刺脾活检,标本满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脾活检方法.

    作者:农恒荣;梁志超;那丽娟;罗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康人左室舒张功能与年龄及心率变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健康人群中观察左室舒张功能随年龄及心率变化的趋势,探讨生理性舒张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社区30岁以上431名健康居民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肺静脉血流频谱、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频谱.结果随年龄增长,Epeak、PVD及Em均减慢,而Apeak、Am及Ar加快,E/A比值、Em/Am比值均下降;EDT、DAr及IVRT均延长.随心率加快,Am增快,E/A比值下降,Em/Am比值下降.结论Epeak、Apeak、E/A比值、Em、Am及Em/Am比值等舒张功能参数与增龄关系密切,其不仅可作为评定左室舒张功能的依据,也可作为一种衰老指标,或综合衰老指标的一种要素.评定左室舒张功能时,除年龄外,心率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褚晓雯;智光;徐勇;谭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组织多普勒超声Tei指数评价尿毒症患者右室功能

    目的评价组织多普勒超声Tei指数估测尿毒症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40例尿毒症患者,以30例正常对照组人群为对比,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PW-DTI)技术获取三尖瓣环运动频谱图,结合标准Ⅱ导联心电图,测量并计算右室Tei指数,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正常对照组右室Tei指数为0.42±0.10;尿毒症患者右室Tei指数为0.56±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毒症患者右室射血时间缩短(P<0.05),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间期延长(P<0.01),Tei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运用PW-DTI技术获取三尖瓣环心肌长轴运动速度曲线结合标Ⅱ导联心电图测量右室Tei指数可以用来估测尿毒症患者右室功能变化.

    作者:王少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PSA测定结合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特异性抗原(F-PSA)及PSA密度(PSAD)的变化规律,结合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探讨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男性患者共148例行血清PSA的测定,并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活检术,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并对各组数据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F-PSA及PSAD值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组,比较不同T-PSA浓度与前列腺癌发生率的关系表明,T-PSA>10 ng/ml时其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 ng/ml<T-PSA及4 ng/ml<T-PSA<10 ng/ml组,而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组间无显著差异.F/T-PSA比值在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T-PSA与F-PSA值在高危前列腺癌人群筛查中具有极大实用价值,实施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组织活检术应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

    作者:邓晓洪;杜文华;欧平;王元中;郑军;王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内障术前高频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诊断白内障,以判断白内障手术禁忌症,为白内障手术的确定及术后效果的综合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UB-525高频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MHz,观察晶状体形态的改变及内部回声,玻璃体、眼底及球后组织情况.结果108例患者,145只眼白内障患者中术前检查40.8%(59/145)合并有不同程度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以及高度近视,所有患者均择期进行了白内障摘除术,其中21例因伴有较为严重的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脱离,而未盲目行白内障手术.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晶状体混浊的状况而且可以了解球内及球后病变,对临床术式的选择和疗效的判断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周小媛;俞群军;杨忠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价值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外孕患者的经阴道超声检查图像.结果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孕诊断的阳性率为95.8%(92/96).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率高,临床实用价值高.

    作者:许安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昼夜节律高血压患者的主动脉重构性变化

    目的研究不同血压昼夜节律性对高血压病时主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对64例1~2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以二维超声检测主动脉重构指标,对比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杓型和非杓型的高血压病患者主动脉重构的差异及程度,同时以36例正常血压者作对照.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非杓型组患者与正常血压对照组相比,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面积增大,内膜中层厚度/腔径比值及内膜中层面积/管腔面积比值显著增高;主动脉还有管腔内径及面积增大,脉搏波速度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协方差分析校正可能的影响后,差异的显著性仍然存在.讨论高血压病时,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能加重主动脉重构的程度.

    作者:孙瑄;王兆禹;陈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制平头多侧孔针在脓肿与囊肿穿刺诊疗中的应用

    介入超声应用日趋普遍,是一种安全、实用可行和有效的诊疗方法,受到医生高度重视.我院199年4月~2003年12月应用自制平头多侧孔针穿刺诊疗脓肿、囊肿112人次,该针安全性、一次抽吸病灶缩小及抽吸速度明显优于常规针具,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蒋国良;张国庆;杨静;张永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盆腔积血超声影像特点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诊之一,为能对早期准确诊断提供帮助,现就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诊断为异位妊娠并于本院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志耘;何秀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胎盘早剥15例

    我院1995年~2004年间,B型超声检查孕妇发现胎盘早剥15例,现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年龄20~36岁.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大部分孕妇有外伤史,少部分为不明原因阴道流血、腹痛,就诊时发现.

    作者:李雅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产前诊断胎儿Dandy-Walker畸形6例

    随着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的使用和超声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检查已成为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现将我院2000年7月~2005年10月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的胎儿Dandy-Walker畸形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小韦;晏湘梅;韦兴来;卓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型超声辨认胎儿头面部对称性器官结构畸形方位的应用

    随着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广泛应用,要求我们对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能够给临床提供更详尽更准确的信息.超声检查中胎儿头面部对称性器官结构的左右方位辨认时常会出错,本文讨论的要点是对其简单准确的辨认方法.

    作者:罗琳;李莉;周亚妮;杨芳莉;何冰;景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葛花改善肾囊肿无水酒精硬化治疗所致醉酒样反应的作用

    B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方法,硬化剂多使用无水酒精.注入无水酒精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昏、头痛、脸红及全身发热等醉酒样反应.我们对肾囊肿患者进行穿刺硬化治疗时,术前给部分患者服用了中药葛花水,以期改善症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B超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71例

    在卵巢生理功能的研究中,如何精确地观测卵泡的发育和估计排卵日期,一直是产科临床和人类生殖工程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既往依赖基础体温、血及尿中激素水平的变化来估计排卵日期,但这些检查不能直接反映卵泡形态学改变,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B超具有直观性好,重复性强和便于连续检查等优点.本文对71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进行监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黄知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妊高征胎儿脐动脉血流预测胎盘贮备功能

    妊高征是妊娠中晚期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围产期母婴生命安全.本文对我院2001年3月~2005年12月临床诊断妊高征患者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不同类型妊高征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是预测胎盘贮备功能的一项较为敏感、有效的指标.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段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结石多嵌顿在输尿管三个生理性狭窄处,上段及下段输尿管结石超声检查容易显示,超声探测中段输尿管结石则因多种原因较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5月~2005年2月以来经彩超诊断为中段输尿管结石的患者285例,以掌握中段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手法及技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刘伟;陈素霞;胡爱云;刘广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附睾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附睾疾病是成年男性阴囊内肿块和疼痛的常见原因,本文对我院1998年6月~2005年6月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治疗随访确诊的55例附睾疾病进行诊断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睾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文波;赵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30例

    宫外孕是一种妇产科的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随着经阴道超声的应用,异位妊娠诊断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2005年8月30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芬;宁蓉屏;董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不典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多次刮宫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对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40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局部腺肌病的超声诊断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君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空化机理及其在抗癌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超声空化的本质、成因、类型、效应以及影响超声空化阈的若干因素等方面,对空化的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总结了超声空化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超声空化在抗癌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作者:刘全宏;代乐;齐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先心病微创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超声在其中的应用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超声在先心病封堵介入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彬;胡世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肿瘤的分子靶确认与超声纳米分子影像学

    超声纳米分子影像学为肿瘤分子靶确认这一崭新肿瘤诊治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手段,在肿瘤分子靶确认领域展示出明确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肿瘤分子靶确认与超声纳米分子影像学的相关问题作一简述和探讨.

    作者:许川山;王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兔肌肉组织后B超灰度值与坏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兔腿部肌肉后,其坏死体积与B超灰度值变化的关系.方法将0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辐照时间分为0 s、18 s、30s、40 s、50s、60s、70 s、80s、90s、100s共10个组;治疗参数为功率140 W、频率0.8 MHz、焦距126mm、治疗头直径150 mm;监测辐照过程中B超灰度值变化,治疗24 h后解剖兔腿部肌肉,观察其坏死情况.结果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B超灰度值逐渐增加,坏死体积也逐渐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坏死体积与灰度值呈正相关,r为0.982;当灰度值达到54.25±3.60时,坏死体积达(3.01±0.5)ml,此后随着B超灰度值的增加,坏死体积变化不明显(P>0.05),且灰度值达73.08以上时会出现HIFU辐照过量,甚至碳化现象.结论进行HIFU治疗时,B超灰度值与组织坏死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灰度达到一定值时,组织坏死体积会达到饱和.

    作者:夏智勇;熊正爱;张萧萧;李发琦;王智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阴离子脂膜超声微泡的制备及评价

    目的探索制备适用于超声治疗的阴离子脂膜超声微泡,评价其理化性质.方法通过改变配方中脂质成分比例以及聚乙二醇(PEG)的用量,制备出三种配方的脂膜超声微泡,分别检测微泡大小形态、浓度、表面电位、PH值、粒径及分布.结果三种微泡的浓度约(1~2)×1010/ml;粒径均值分别为1 066.6 nm、1 552.5 nm、1 605.4 nm;pH值分别为:蒸馏水中2.94,2.63,2.52,生理盐水中3.77,2.60,2.55;微泡表面电位均值分别为:蒸馏水中-33.8 mV、-57.6 mV、-66.7 mV;生理盐水中0.1 mV、-37.5 mV、-37.8 mV.结论通过增加脂质成分中负电荷磷脂的比例,可以制备出表面带有更多负电荷的阴离子超声微泡,为超声介入治疗提供重要的工作平台.

    作者:杨莉;谭开彬;左松;刘政;高云华;付赤学;李秋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伊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结合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伊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n=10)和伊贝沙坦组(IRB组,n=10),IRB组每只大鼠予以伊贝沙坦50mg·kg-1·d-1灌胃12周,以10只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12周后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扫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HR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容积明显下降(P<0.05),E/A比值明显增大,E峰减速时间明显延长(P<0.05),而左室相对重量则显著增加(P<0.01);左室长轴方向上二尖瓣环、侧壁各节段收缩及舒张期峰值速度明显下降(P<0.05),而射血分数变化不明显(P>0.05).伊贝沙坦组M型及二维超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二尖瓣环处速度指标亦有显著改善.结论伊贝沙坦能明显抑制高血压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结合二维超声能较全面、精确、定量评价高血压左室重构及左室功能.

    作者:白玉鹏;刘昌慧;蒋文莉;郭瑞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