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008-6978
  • 国内刊号:50-1116/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16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1999年重庆市期刊质量考评中被评为优等
  • 临床医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9期文献
  • 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下肢急性动脉栓塞1例

    患者女,37岁,左下肢突然麻木.外院曾以脉管炎治疗,自觉症状有所减轻,近1周来,仍有下肢发凉,麻木、短距离行走疼痛加重等症状.目前左下肢血管超声显示:左侧股动脉分叉处探及实性略强回声充填(图1),致股浅动脉中上2/3段完全闭塞,末探及血流通过;左侧股深动脉起始部血流允盈缺损,峰值流速约6 m/s.

    作者:张芹芹;王磊;李克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小脑右侧半球缺损1例

    孕妇,22岁,孕29+1周,孕早期感冒.超声检查:官内单活胎,头位,胎儿心脏结构、脊柱、肺、腹腔脏器、四肢、胎盘及羊水未见明显异常.胎儿头旱椭圆形,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侧脑窜不宽;小脑蚓部可见,小脑左侧叶完整,右侧叶大部分缺失,仅在近蚓部见小部分残存结构,颅底动脉环显示.后颅窝池宽约1.33 cm处.

    作者:赵婧;杨家翔;周业英;汤蓓;彭卉;肖咸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胎儿露脑畸形1例

    孕妇,25岁,月经不规律,孕1产0,孕18周.产科唐氏筛查阳性.超声检查示:胎头轮廓不清,颅顶处见直径4.3 cm低回声,似脑组织结构(图1).脊柱清晰,四腔心欠清晰,四肢长骨清晰,胎盘位于后壁,羊水3.5 cm,股骨长2.8 cm.超声诊断:单活胎,相当于18+4周;胎儿露脑畸形.胎儿引产后,证实胎儿头部没有完整的颅骨板,颅内组织由一包膜包绕向外膨出,暴露于体外,形态欠规则,色泽红润(图2).

    作者:张倩;王萍;杜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双侧重复肾并左侧下半肾积水1例

    患者女,38岁,左侧腰部酸痛不适3个月,加重2d;体温37.8℃,左侧腰背部叩击痛,尿常规白细胞(++++).超声检查:右肾长径11.3 cm,左肾长径11.7cm,双肾肾窦被一宽约1.0 cm.肾实质分为卜下两团状高回声,并探及左侧下半肾集合系统分离,分离问距1.1 cm.左侧上半肾输尿管内径约0.5 cm,可见长度1.1 cm;下半肾输尿管内径约0.7 cm,可见长度2.1 cm.

    作者:陈红梅;杜文华;李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胎儿无下颌并耳畸形超声表现1例

    孕妇23岁,孕2产0,孕30周,外院超声诊断:无胃泡,羊水过多.超声检查示胎儿大小相当于29周,羊水指数40.8 cm.未探及正常形态的鼻唇部,闭合状态时,唇部纵向裂隙约0.15 cm(图1).未探及下颌.颈前区的上界探及双耳,且双耳明显向中线靠拢(图2),头肩之间颈部明显(图3).未探及胃泡回声,脐动脉血流参数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胎儿颜面畸形,低位耳,无胄泡,羊水过多.

    作者:张爱青;顾依群;叶振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胎儿淋巴水囊瘤1例

    孕妇,24岁,孕18周,孕2产0,自然流产1次.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双顶径41 mm,股骨长径24 mm,大羊水池深44 mm,透声好,胎心、胎动好.胎儿头颈背侧可见多房囊性回声,范围约33 mm×24 mm×13 mm,囊壁厚约5 mm(图1,2).超声提示:宫内单活胎,胎儿枕部及颈部囊性包块(考虑胎儿淋巴水囊瘤).引产后病理诊断: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

    作者:向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妊娠黄体破裂误诊为宫外孕1例

    患者女,32岁,下腹坠胀、腹痛24 h,停经37 d;外院检测血HCG约189 mIU/ml.超声检查示子宫偏大,前后径约4.5 cm,宫内膜增厚,约1.3 cm,宫内未见确切团状回声;右侧附件见一类椭圆形稍强回声,界清,大小约4.8 cm×4.9 cm,其内见两个类椭圆形无回声,大小约2.0 cm×1.7 cm及1.2 cm×0.7 cm(图1).

    作者:官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腹腔纱布瘤1例

    患者女,30岁.7个月前行剖腹产术,术后偶有阵发性下腹痛,1d前自感腹部有包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下腹部见横行手术切口瘢痕,中腹部触及15 cm×15 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活动差,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刘学;蒙静芳;黄利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双胎之一无心畸胎1例

    患者女,28岁,外院超声发现胎儿异常到我院就诊.超声检查:子宫增大,官腔内可见两胎儿(图1),一胎儿为成形胎儿,平均约23+4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另一胎体(图2),仪见臀部及双下肢,未探及头颅及上半身,臀部大小73 mm×48 mm,与之相连的脐带内可见两血管回声,该脐带与另一胎儿脐带同一部位入胎盘子面,胎体的下肢扭曲,未见明显足弓.

    作者:高春燕;颜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卵巢穿刺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1例

    患者女,21岁,停经1+个月感恶心、呕叶,出现右下腹持续性腹痛6 d;无肛门下坠感、腰酸腰胀、阴道流血及发热.外院超声诊断为早孕,双侧卵巢囊肿,给予黄体酮胶囊保胎治疗;2 d后感腹痛加重,以左侧为甚.

    作者:梅将军;江怡;戴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对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改变的研究

    目的 研究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的超声心动图动态变化.方法 超声心动图观察6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30 d的动态改变,并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结果 术后供、受体心房吻合处显示清晰,心房扩大,心房大小与术后瓣膜反流程度相关;右室逐渐增大,肺动脉压逐渐增高,心室壁增厚,均于1~2周左右达到大,之后逐渐缩小降至正常;5例术后1~3 d左室壁运动增强,1例术后1 d左室壁运动减弱,于术后3 d恢复;术后1周左右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心包积液,1~3个月内消失;3,6,12个月随访显示心脏大小及功能稳定.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较准确评价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为临床判断其疗效、排异反应提供参考.

    作者:张建鑫;张平洋;张幼祥;陈鑫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方法 对60例一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根据临床上有无脑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体征,将患者分为症状性严重狭窄或闭塞组(44例)和无症状性严重狭窄或闭塞组(16例).TCD检测Willis环和眼动脉的侧支循环通路.结果 TCD显示54例前交通动脉侧支开放,31例后交通动脉侧支开放,15例眼动脉侧支开放.3例症状性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未发现侧支循环.无症状性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症状性闭塞患者(P<0.01).结论 TCD有助于了解颈内动脉系统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为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作者:袁端华;鲁建华;陆慧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 6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血肌酐≥700μmoL/L),分为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50~100 mg/d)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或尼群地平)各30例,记录用药前后患者血压,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左室基底和心尖水平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及跨壁扭转峰值.结果 治疗后血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下降(P<0.05).治疗后心尖和基底水平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跨壁扭转峰值,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基底和心尖水平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跨壁扭转峰值比较,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降低(P<0.05).结论 替米沙坦对行持续性血透的CRF患者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且不依赖于其降压作用.

    作者:林琍;王娟;陈金玲;丁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原位移植心脏室壁协调性研究

    目的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协调性改变.方法 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移植组)11例,排斥反应治疗后14~30 d内接受检查;选取健康者18例为对照组.以左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及左房收缩期内长轴方向同一室壁相邻水平峰值的时间间期分别为△Ts1、△Te1、△Ta1,评价同一室壁协调性;以长轴方向同一水平相对室壁峰值的时间间期分别为△Ts2、△Te2、△Ta2,评价相对室壁间的协调性;比较各参数组间差异,各参数除以心动周期T后再次比较.结果 移植组△Te2、△Te2/T、△Ta1/T、△Ta2/T大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移植心脏相对室壁之间协调性降低明显,舒张早期更为显著.

    作者:李红玲;张海滨;周晓东;张军;朱永胜;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在慢性移植肾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5例移植肾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血流指数、搏动指数,三维血管容积显像检测其血管指数、血管血流指数、灰阶指数及体积指数.结果 与44例移植肾肾功能稳定组比较,41例CAN组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血流分级Ⅰ~Ⅲ级,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均升高;三维血管能量血流分级2~4级,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血流指数均降低,灰阶指数、体积均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管指数与血管血流指数诊断CAN的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P<0.05),其佳临界点分别为23.18%、11.05%,对CAN的刚性预测值分别为90.0%、90.5%.结论 三维血管容积显像诊断CAN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彩色多普勒高,可能为早期诊断CAN提供新的有用指标.

    作者:许梅娜;朱建平;蒋彦彦;江丽;洪峻峰;姚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实时心肌造影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灌注

    目的 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灌注状况,及其与窒壁肥厚程度的关系,以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微循环障碍.方法 HCM患者26例,正常对照组加例,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观察心尖四腔、两腔、左心长轴切面实时动态图像,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造影图像.结果 HCM患者左室肥厚节段及非肥厚心肌节段的心内膜下及心外膜F心肌的A及A×k值低于对照组(P<0.05),k值高于对照组(P<0.001).HCM患者左室肥厚节段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的的A及A×k值低于非肥厚心肌节段(P<0.05),k值高于非肥厚心肌节段(P<0.05).HCM患者心内膜下A、及A×k值低于下心外膜下(P<0.001).HCM患者肥厚节段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A×k值与肥厚节段室壁厚度均呈负相关(r=-0.785,P<0.001;r=-0.461,P<0.05).结论 HCM患者肥厚节段与非肥厚节段的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均存在微循环障碍,且以心内膜下心肌微循环损伤更为显著,同时,随着室壁厚度的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显著减少.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是评价HCM患者心肌微循环障碍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英;邓又斌;毕小军;刘娅妮;申屠伟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42例肾细胞癌患者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肿瘤的峰值强度,术后CD34单克隆抗体染色肿瘤组织,显微镜下计数肿瘤的微血管数.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为(35.64±5.00)dB,微血管密度为(65.71±20.14)条/HP,均高于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P<0.05).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性(r=0.665,P=0.000).结论 肾细胞癌的峰值强度反映微血管密度,可用于术前评估肾细胞癌的血管生成情况.

    作者:顾继英;张学梅;杜联芳;陈惠莉;胡宏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盆底三维超声观察

    目的 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肛提肌裂孔和耻骨内脏肌的变化.方法 对照组35例,尿失禁组32例,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技术,分别在静息、Valsalva和缩肛时测量肛提肌裂孔横径(N)、前后径(M)、耻骨内脏肌厚度(C)和肛提肌左右支的夹角(γ).结果 静息时,尿失禁组与对照组M、N、C、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Vaisalva和缩肛时,尿失禁组C较对照组薄(P<0.05);缩肛时,尿失禁组M较对照组长,C较对照组薄(P<0.05).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可用于评估耻骨内脏肌功能,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其功能下降.

    作者:叶培香;江丽;宋岩峰;朱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4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4例冠状动脉瘘患者,超声检出13例;其中左冠状动脉瘘7例,右冠状动脉瘘5例,左右冠状动脉瘘1例;漏诊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诊断准确率为92.9%.超声诊断单发瘘口13例,漏诊单发瘘口1例,误诊1例多发瘘口(2个瘘口)为单发;对单发瘘口的诊断准确率为92.3%.结论 超声心动图埘冠状动脉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萍;陈思浩;张萍;华兴;李锐;郭燕丽;丁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对乳腺大病灶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大病灶(前后径大于5 cm)声像图特点,旨在探讨超声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大病灶女性患者11例,年龄54~19岁,平均(36.5±2)岁.病程8个月~9年,临床扪及质韧或质硬包块,2例有囊性感,肿块边界清楚,与乳腺皮肤及周围组织多无粘连,可活动.其中叶状囊肉瘤6例,巨纤维腺瘤4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作者:罗小平;杜伊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在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治价值

    假性动脉瘤是由于动脉损伤引起周围结缔组织包裹所致的动脉瘤样改变,可因感染、外伤或医源性损伤形成,尤其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插管诊疗的应用,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假性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分析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表现,旨在探讨超声对其诊治价值.

    作者:于海容;代全明;乔华;兰正福;皮德凤;姚宏辉;刘丽红;李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晚期胆管癌、胰管癌常伴有重度梗阻性黄疸,还可发生急性胆管炎,且部分患者还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糖尿病等并发症,处理颇为困难.而超声介入治疗具有实时、安全、准确、创伤小、费用低等特点,已成为各种原因所致肝内外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减轻黄疸和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1,2].

    作者:蔡丽萍;王捍平;冯萍娟;赵克立;吴杨;郭伟平;王琳;翟腊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对不典型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价值

    随着大量抗生素有效使用,细菌性肝脓肿发病率逐渐下降,且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分析5例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细菌性肝脓肿的超声造影特征,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对其诊断价值.

    作者:郑春;周元媛;张瑞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白塞病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白塞病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例白寒病血管病变.结果 9例患者中,血管病变累及动脉,形成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5例;累及静脉,导致静脉血栓及扩张3例,累及动脉及静脉;合并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静脉血栓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白塞病的血管病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姜颖;戴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在食管癌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食管癌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3例食管癌患者及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超声观察食管壁厚度、回声特点,常规扫查淋巴结及肝脏的转移情况.结果 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对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5.2%、56.9%、93.3%,食管癌的管壁较对照组增厚(P<0.05),超声显示颈段、胸段、腹段食管癌食管周旁、颈部锁骨上窝及腹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55.3%、89.4%、98.7%及100%.结论 超声检查对食管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顺娴;刘健;赵兴友;张宁;安姝;李祖坤;唐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正常人群房间隔应变率成像特点的研究

    目的 分析正常人房间隔应变率成像的特点.方法 应变率成像定量分析40例正常人房间隔应变率,测量应变率曲线与应变曲线的左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参数,观察彩色曲线M-型变化特征.结果 正常人群房间隔应变率曲线包括收缩期峰值SRs、舒张早期峰值SRe、舒张晚期峰值SRa,房间隔应变曲线包括零初长Ss波、舒张早期Se波切迹,平台期、舒张晚期Sa波,彩色曲线M-型可形象直观的反映房间隔运动变化.结论 房间隔应变率成像可以直接而形象的反映心房的形变,并与左房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李利;张军;姚克纯;刘淑萍;汪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病变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应变率及扭转运动.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71例受检者分为冠心病组45例及正常组26例.在速度向量成像模式下,分别取左颈总动脉距颈内外动脉分叉处1.5 cm及2.5 cm处两个短轴切面,勾画动脉内膜,分析颈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及应变率,并计算其扭转角度.结果 45例冠心病患者左颈总动脉各壁运动速度及应变率大于正常组(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壁的扭转角度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患者颈动脉壁的运动速度及应变率,可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并有望成为预测冠心病的新指标.

    作者:杨舒萍;沈浩霖;佘火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间质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间质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28例患者中实性低回声型16例,囊实混合回声型11例,囊性回声型1例.其中血流丰富5例,血流较丰富8例,少许血流8例,未探及血流7例.位于胃肠道21例,胃肠道外7例.结论 超声对间质瘤的定位、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颖;杨华;黄丽萍;刘守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跟腱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对急性跟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超声检查16例临床疑有跟腱损伤的患者,并与手术及康复治疗后对照.结果 16例患者中,跟腱完全断裂9例,跟腱部分撕裂5例,跟腱无明显损伤2例.结论 超声能明确急性跟腱损伤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并且快速、准确、经济,可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影像诊断依据.

    作者:许晓华;陈胜华;李泉水;郭国强;刘伟宗;粟辉;熊华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影像学检查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肿瘤疗效的价值分析

    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乳腺肿瘤疗效观察的多种影像学方法进行讨论.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相互结合,可提高评估术后疗效的正确率.

    作者:丁炎;朱辉;白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低频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对低频超声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深入,其在肿瘤治疗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低频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董虹美;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初步探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大鼠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与10只正常大鼠进行对照.超声评价室壁厚度、左室收缩功能,病理学Masson's染色评价模型是否成功建立.结果 40只大鼠成功建立模型29只,左室乳头肌短轴观显示建模大鼠左室前壁变薄,M型超声显示该处运动减弱、消失,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Masson's染色显示左室前壁心肌梗死区呈蓝色染色.结论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能成功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超声与Masson's染色能准确、有效评价心肌梗死模型是否成功建立.

    作者:卓莉莎;高云华;徐亚丽;华兴;高顺记;赵洋;钱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留学生超声影像学教学实践及体会

    超声影像学教学对医学留学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其全英文教学已引起广泛关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超声影像学课程和留学生特点,做好充分教学准备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群霞;冉海涛;郑元义;贺雪梅;卢岷;王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多媒体课件在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以<超声医学>为指导性文字资料,运用多媒体软件分别制作各个系统的教学课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提高了授课效率和质量.

    作者:江丽;曹小织;吴仲秋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