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本地区不同年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为正常对照标准,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发病急性期患儿血清锌水平并提出防治办法.方法:收集1 183例健康儿童及127例患儿静脉空腹血清,测定血清锌元素,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RV肠炎患儿血锌明显低于本地区同龄健康儿童血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患RV肠炎时血清锌的水平降低,提示RV肠炎时存在低锌血症.补锌可能是治疗和预防轮状病毒肠炎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作者:谭忠友;李波;何扬帆;幸贵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片对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212例使用利培酮片剂治疗患者.平均剂量为(2.35±2.61)mg/d,疗程2年.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价药物副反应严重程度.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ocial disbilitv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定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结果:利培酮具有良好疗效,有效率83.6%.SDSS量表评定: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副反应(Extrapyramideal side effects,EPS)中静坐不能、抗胆碱能反应(视物模糊)、窦性心动过速,症状程度较轻;白细胞减少症1例,约10%患者体重增加(体重增加超过5%)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培酮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且安全,长期服用能够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
作者:曹国兴;曹华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58例采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与45例采用克氏针肋骨内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1个月固定的骨折无1例移位.术后6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感觉、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1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磊;李元明;木沙由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66例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66例颅外症状性狭窄超过50%或无症状性狭窄超过70%患者在局麻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不良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5.2%,1年后再狭窄发生率7.6%,无血管事件及死亡.结论: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汝梅;卿胜强;李光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5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2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1例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实施了腔内支架治疗,成功实施9例,1例造影后发现血管完全断裂后立即转为开放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随访4~30月,所有支架置人病例血管通畅,无严重狭窄及闭塞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崭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成军;赵渝;张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将重庆市肿瘤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宫颈HPV感染(HC2检测法)的11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6例不予任何处理,观察1组31例予a干扰素阴道上药1月,观察2组56例予聚焦超声治疗宫颈HPV感染1次,3组在研究期间均禁止性生活,3月后复查HPV,比较HPV的变化.比较3组患者宫颈细胞学变化.结果: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治疗前HPV均值分别为(396.10±19.73)μg/L、(281.82±16.38)μg/L、(386.44±23.51)μg/L,治疗后分别为(292.11±17.78)μg/L、(175.24±13.81)μg/L、(69.64±7.56)μg/L,3组自身对照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两两比较可见HPV下降值高为观察2组,其次为观察1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宫颈细胞学好转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焦超声能量为800~950 J时达到佳疗效(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无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宫颈HPV感染是可行的,但其远期安全性尚需长期观察,其有效能量为800~950 J.
作者:唐郢;周琦;王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数量,探讨HBeAg在新生儿HBV持续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共收集63例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脐带血,按照产妇产前HBeAg状态分为A组33例HBeAg阳性,B组30例HBeAg阴性,C组22例HBsAg阴性产妇做为对照组.利用三色流式分析法分析新生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cytes,CBMCs)中的Treg的频数.并检测产妇及其脐带血中的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水平.结果:A组33例其中有24例脐带血HBeAg阳性;B组和C组脐带血HBeAg均为阴性.所有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均为阴性.新生儿脐带血HBeAg水平与产妇外周血HBeAg水平无关(P>0.05).与B组和C组相比较,A组新生儿脐带血中的Treg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脐带血Treg百分比与产妇HBV DNA、HBeAg及脐带血HBeAg水平无关(P>0.05).结论:HBeAg可以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可能通过上调Treg的比例,使HBeAg阳性产妇新生儿在宫内对HBV产生免疫耐受.
作者:许晓梅;施可庆;刘建;孙江川;刘菊莲;冯丽娟;张大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鼠是否与人类一样存在着利手(爪)偏侧性现象,比较不同利爪偏侧性小鼠对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药物反应,初步探讨利爪分布特点及其对药物反应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临床个性化用药的参考意义.方法:成年昆明鼠96只,雌雄各半,观察小鼠抓取食物所用左右前爪频次,了解小鼠利爪分布;观察不同利爪小鼠给予非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20 mg/(kg·周)前后10min内自主活动的次数;观察小鼠给予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60mg/(kg·周)后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观察不同利爪小鼠戊巴比妥钠LD5o实验;了解不同利爪小鼠对戊巴比妥钠药物反应.结果:小鼠左右利爪比例约为2:3,不同性别小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非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后,左利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低于右利小鼠(P<0.05);给予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后,左利小鼠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右利小鼠(P<0.01),而翻正反射反射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右利小鼠戊巴比妥钠LD5o实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的利爪差异可能导致生理及药物反应的差异,对该类现象的深入研究将有望为临床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薛翔;丁冉;曾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蕲蛇酶联合肝素治疗对兔下腔静脉血栓、病变血管内皮及出血风险性的实验研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2只建立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肝素组(A组)、尿激酶联合肝素组(B组)、蕲蛇酶联合肝素组(C组),每组24只.各组在血栓形成3 d后给药,分别在用药后的第3、7、10天,通过静脉彩超及病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分级评估其溶栓的效果;检测各组血液指标,评估其出血的风险性.结果:在不同的时相,B组和C组的溶栓效果较A组效果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和C组溶栓效果均较好,但两组间溶栓效果无差异性(P>0.05).B组和C组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均较A组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B组和C组的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无差异性(P>0.05).B组和C组较A组PT值延长、FBG值降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B组较C组的PT值延长、FBG值降低,2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蕲蛇酶联合肝素能够有效溶解兔腔静脉血栓,减轻内皮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及预后效果,并且出血的风险性相对较小.
作者:向志;孙一来;赵渝;邹中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明确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Bonemarrowmultipotent adult progenitor cells,MAPCs)体外向心肌特异性分化及其与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transcriptionfactor-4,Oct-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骨髓中分离出的MAPCs,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5 d,采用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l μmol/L)诱导24 h促使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结果:MAPCs在5-aza诱导的24 h后早期心脏特异性基因NKx2.5与GATA-4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心肌特异性蛋白Connexin-43与肌钙蛋白I在5-aza诱导后的7 d开始表达,流式细胞分析表明在35 d后超过37%的细胞为肌钙蛋白I阳性;同时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到未分化的MAPCs高表达特异性干细胞标志物Oct-4,但在心肌分化过程中其表达明显下降.结论:MAPCs在5-aza诱导后能够有效地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与Oct-4的表达下调相关.
作者:谢靖芸;吕铁伟;朱静;陈国珍;孙慧超;刘振国;田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BR)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小管的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2组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成T2DM模型,再分别给予BBR和阿司匹林灌胃;另一组为对照组(CON组),尾静脉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再给予等剂量的阿司匹林灌胃.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用免疫荧光染色和高碘酸-希夫反应分别检测BBR干预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transporter4,GLUT4)在肾组织的表达和肾小管的病理变化.结果:BBR干预的T2DM大鼠肾组织GLUT4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细胞内糖原颗粒积聚的程度较模型组明显轻.结论:BBR可延缓T2DM大鼠肾小管的病理变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肾小管GLUT4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阎文柱;王德山;邵佑之;刘学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对卒中后大鼠缺血侧脑皮质排斥性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MCAo模型7、14、28 d组,以上各组再分为:非运动、低运动量、中动量、高动量锻炼组,每组6只.应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侧脑皮质RGMa的表达.结果:[1]实时定量PCR:低运动量模型各组与对应时间点非运动模型组比,RGM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运动量模型各组与各对应时间点非运动模型组相比,前者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高运动量模型各组与对应时间点非运动模型组相比,RGM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2]免疫组化:低运动量模型各组与对应时间点各非运动模型组相比,RGM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运动量模型各组与对应时间点各非运动模型组相比,前者RGMa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中运动量模型7 d组RGMa表达量与对应非运动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运动量模型各组与对应时间点各非运动模型组相比,RGMa表达明显增加(P<0.05).神经功能评分显示中运动量模型组明显改善神经功能(P<0.05).结论:适量锻炼可以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患侧皮质RGMa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郭振委;秦新月;孔渝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mn transporter,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位点与自杀未遂之间关联系.方法:以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5-HTFLPR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进行了以家系为基础的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Haplotype based haplotype relative risk,HHRR)分析及连锁不平衡(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test,TDT)分析.结果:86个核心家系258个家系成员的5-HTTLPR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父母组间比较(x2=0.088,P=0.767;x2=2.670,P=0.263)无显著性差异.HHRR分析结果显示自杀未遂患者组与虚拟对照组之间的5-HTFLPR(x2=0.26,P>0.05)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多等位基因TDT统计分析5-HTTLPR与自杀未遂间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x2=2.67,P>0.05).在57个有精神病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中有47个杂合子父母纳入5-HTFLPR位点的分析,其中有25个S等位基因传给了患病子女,有12个L等位基因传递给了患病子女(x2=4.57,P<0.05).结论:汉族人群中5-HTFLPR多态性位点与有精神病自杀未遂者间存在连锁不平衡.
作者:艾明;高新学;陈建梅;王我;甘窈;李大奇;况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MTY法观察香菇多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ERK1/2蛋白激酶磷酸化的作用.结果:香菇多糖能够显著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多糖作用于SGC-7901胃癌细胞后能够引起S期细胞周期阻滞,激活ERK1/2磷酸化.结论:香菇多糖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激活ERK1/2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王嵘;易敏;潘贤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TRB3(Tribble3)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心肌细胞凋亡和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12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间质胶原含量,Tunel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心肌组织TRB3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纤维溶解、萎缩、断裂,炎症细胞浸润;间质胶原表达增加(P<0.01);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1);心肌组织TRB3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RB3蛋白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成正相关(r=0.668,P<0.05),与间质纤维化程度成正相关(r=0.595,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TRB3 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TRB3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增加间质纤维含量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柴李殷;肖谦;马楼艳;张颖;彭琼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和细胞核因子kappa B(Nuclearfactor kappa B,NF-k B)p50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简称C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ffusion组,简称Ir组)2个实验组,每组各4个时相(6、12、24、72 h).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脉45 min后恢复灌流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LR4和NF-kBp50蛋白的表达情况,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及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以反映中性粒细胞活化及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结果:TLR4和NF-kBp50蛋白在C组中几乎无表达,Ir组中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C组比较,Ir组Scr水平明显升高,Mpo活性显著增加(P<0.01).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可能与TLR4活化NF-kB诱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余晓东;邓显忠;姜果;廖波;朱平宇;鲁栋梁;唐铁龙;杨雪松;陈双全;程树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柱前衍生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ICP患者,乙肝孕妇和正常孕妇(各11例)血清胆汁酸谱(5种游离型和4种甘氨结合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血清胆汁酸谱进行分析.结果: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可区分ICP患者,乙肝孕妇和正常孕妇,其模型的正确诊断率和预测能力分别为97.0%和75.3%.结论: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有助于IC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田刚;甄乾娜;班艳娜;唐秀芳;丁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系统研究腰动脉的局部解剖关系,明确腰动脉分布情况.方法:选用50例腰动脉完整无损的成年尸体,解剖并观察腰动脉的行径、分布、外径及分支.结果:本组50例尸体标本中发现腰动脉全部起自腹主动脉后壁.腰动脉对称分布42例(84%),其中腰动脉4对38例(76%),5对及以上4例(8%);不对称分布8例(16%),其中一侧为3条,另一侧为4条.腰动脉分支主要为前支、后支及脊支,其中脊支Adamkiewicz动脉12例.腰段Adamkiewicz动脉左侧与右侧起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结论:以上对腰动脉的观测结果,为临床有关腰椎及腹主动脉的手术及操作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动脉解剖学基础.
作者:徐强;代远斌;孙善全;郭发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脏光镜组织学检查、血清学检测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mmune globulin M,IgM)、尿HCMV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u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和晨尿找包涵体方法在诊断婴儿肝炎综合征中HCMV感染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HCMV的极早期抗原(Immediately early antigen,IEA)和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HCMV-IEA/EA阳性组和阴性组在组织形态改变上的差异.运用ELISA方法常规检测血清HCMV抗体IgM、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HCMV-DNA和瑞氏染色后显微镜下检测晨尿脱落细胞沉渣中包涵体,分析上述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syndrome,IHS)患儿肝组织HCMV-IEA/EA阳性22/36例.HCMV-IEA/EA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光镜组织形态学分析无明显特异性,晨尿脱落细胞找HCMV包涵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清HCMV-IgM、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HCM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HCMV-lgM、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尿HCMV-DNA和晨尿脱落细胞找HCMv包涵体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8%、69.4%和50.0%.结论:普通组织病理对淤胆型婴儿HCMv肝炎的诊断缺乏诊断特异性,血清HCMv-IgM检测仍不失为简单易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作者:赵瑞秋;管晓琴;许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肾动脉狭窄时肾实质超声造影表现.方法:通过手术结扎兔左肾动脉,建立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动物模型,以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将实验兔分为4组,Ⅰ组:肾动脉狭窄<50%,Ⅱ组:肾动脉狭窄50%~69%,Ⅲ组:肾动脉狭窄70%-99%,Ⅳ组:肾动脉完全闭塞.对各实验兔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各组兔左肾实质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指标包括:[1]造影剂到达时间(Arrive time,AT);[2]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YP);[3]峰值强度与基础强度差值(Difference between peak and Baseintensity,PBD);[4]曲线上升斜率β.结果:当狭窄>50%时,除Ⅱ组肾实质TT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兔肾实质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AT、TTP延长,PBD降低、β减小,但Ⅱ组与Ⅰ组相比TTP及β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肾动脉狭窄>50%t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实质灰阶超声造影各指标中,除Ⅱ组的TTP改变不明显外,其余各组兔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晓玲;王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3种碱性染液对显微捕获联合低体积扩增(Low volu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VPCR)技术的影响,为细胞分离检验中细胞核标记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显微捕获联合LVPCR中,用苏木素、龙胆紫、亚甲基蓝3种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标识.参照龙胆紫染色法,比较0.5、1、2、5、8μl苏木素染液及2、5、8、10、15μl亚甲基蓝染液的染色效果,优化染色条件;并比较优化后的细胞核标识效果.显微操作仪捕获3种染液染色后的细胞进行DNA检验,比较检测结果;并捕获染色10、30、60min口腔上皮细胞,比较染色时间对DN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100μl口腔上皮细胞悬液加入2μl苏木素、0.5μl龙胆紫或5μl亚甲基蓝染液,细胞核均着色明显,与胞浆对比清晰.5个细胞的分离检验结果示有效分型率分别为90%、100%、66.7%,成功分型率为20%、100%、11.1%;龙胆紫、苏木素染色时间(≤60 min)对DNA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而亚甲基蓝染色时间延长导致等位基因丢失等现象加重,影响检测结果.结论:3种染液均可清晰标识细胞核;而龙胆紫染液对LVPCR技术抑制弱,为三者中较优的细胞核标记物.
作者:朱典;万立华;胡兰;李彩霞;韩俊萍;郝建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i-CHROMATM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价.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Association of clinical andlaboratory standards,CLSI)系列文件,结合工作实际,设计验证方案,对i-CHROMATM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清CRP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抗干扰能力等4项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厂商(韩国Boditech MedInc公司)提供的分析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RP定量时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符合相关要求;线性实验和准确度实验表明i-CHROMATM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与日本OlympusAU2700(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线性与厂商承诺范围接近,回归方程经检验有意义;甘油三酯、胆红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结论:i-CHROMATM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系统检测血清CRP的分析性能符合厂商提供的性能指标,同时还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适合各医疗系统床旁测试检测.
作者:令狐颖;黄山;田禾;冯勤颖;陈洁;许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链霉素PLA-PEG共聚物微球(Superparamagnetic streptomycin sulfate PLA-PEG block polymer microspheres,spSPM)在体内药物释放的规律.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超顺磁Fe3O4油酸钠纳米粒,用复乳化(W/O/W)溶剂挥发法制备spSPM,新西兰大白兔1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超顺磁性链霉素微球,对照组为链霉素原料药溶液;分别臀肌注射后,定时取动物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链霉素血药浓度,比较2组中药物在动物体内的释放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药物体内释放方面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spSPM在体内具有缓释性.
作者:张芸;刘传康;罗聪;李明;周恒;黄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酶联免疫捕获法的ALLERG-O-LIQ系统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ImmunoCAP系统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一致性进行对比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2010年就诊于变态反应科、儿科的病例,采用2种不同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屋尘螨(D1)、粉尘螨(D2)、狗毛屑(E5)、德国小蠊(16)、鸡蛋(F1)、牛奶(F2)、花生(F13)、蟹(F23)、虾(F24),共9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将2种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进行了520项次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两种系统对吸人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定量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特异性IgE结果:屋尘螨>粉尘螨>德国小蠊>狗毛屑;而对食物过敏SIgE抗体检测结果的相关度较吸入过敏原低,特异性IgE结果:蟹>虾>花生>鸡蛋>牛奶.结论:ALLERG-O-LIQ系统和ImmunoCAP系统都属于新一代易操作的过敏原检测系统.2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良好,结果偏离度较小,呈线性回归分布.因此,对于评估血清中的特异性IgE来说,ALLERG-O-LIQ系统是一个可靠的、经济的临床诊断系统.其检测的结果与ImmunoCAP系统的检测结果比较相符合.
作者:郑佩燕;孙宝清;黄惠敏;韦妮莉;李靖;陈德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较多见.肩锁关节脱位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冲击引起,对于移位不明显的脱位,保守治疗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伴有喙锁韧带断裂的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常需要行开放复位内固定及韧带修复术.目前手术方法较多,如螺纹钉、克式针加张力带、单纯张力带等固定,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常有一些并发症,如出现张力带撕脱、克氏针折弯、松动、退针、针孔感染、创伤性关节炎、肩关节功能障碍及脱位复发等.传统的内固定技术很难达到牢固的内固定和进行早期、安全的功能锻炼.我院2005年06月到2009年12月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5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龙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及肾脏.我科自1998年1月-2010年8月共收治186例HSP患儿,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蔡远芳;张伦敏;冯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切皮前1 h内预防性抗生素执行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手术室护士在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对所获信息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随机观察手术室护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18例,其中57例阳性,50例经干预按要求用药,7例医嘱被医生取消;切皮前1 h内用药率达94.07%.访谈护士79名,72%的护士反馈用药知识缺乏;57.62%的护士提及医护沟通影响抗生素的应用;30%的护士反馈工作忙乱、繁杂影响抗生素的使用;27.5%的护士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认知不足.结论:有必要加强手术室护士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认知和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制定有效的抗生素应用流程,强调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
作者:李跃荣;肖明朝;赵庆华;易凤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的气质特征,为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的carey儿童气质问卷中文电子软件版,对84例脑瘫儿童和168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脑瘫组儿童与正常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组中,麻烦型、中间偏烦型和发动缓慢型等气质类型比较较高.脑瘫组儿童在趋避性、适应性、心境和持久性等气质维度上得分与正常组儿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瘫儿童的气质比正常儿童消极,脑瘫不利于儿童正常气质养成.
作者:余文玉;肖农;杨玉亭;张际;张轶;李邦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培训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美国国家强直性脊柱炎协会推荐的功能体操和疼痛管理技巧进行教育和培训,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出院后1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和疼痛严重度量表(Pain sverity scale)对2组患者的疼痛状况和睡眠状况进行回访.结果:出院后1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8.20±12.56、65.20±22.2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睡眠评分分别为10.30±1.49、12.63±1.9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人院时与出院后1月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评分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后1月疼痛与睡眠评分呈正相关(r=0.651,P<0.01).结论:疼痛管理培训能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作者:张红;黄琼;邱懿;赵庆华;刘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市主城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3 647名4~6年级小学生,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test,MHT)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3%,女生的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孤独倾向分更高.4年级的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其它年级;5年级的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因子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6年级的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因子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农民工小学的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因子分及普通小学的身体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重点小学学生.结论:重庆市主城区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杜莲;邱田;蒙华庆;傅一笑;罗庆华;邱海棠;胡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MRI图像进行分析,探讨导致消融疗效产生差异的可能性因素.方法:选择经MRI确诊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的聚焦超声消融,记录患者在消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消融后用增强MRI评估肌瘤体积的消融范围,并比较子宫肌瘤在MRI图像上不同的位置、大小、类型及T2WI信号强度之间消融疗效的差异.结果:从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65例患者共66个子宫肌瘤接受了聚焦超声消融,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显著并发症.消融前肌瘤中位体积98.22 cm3,消融后增强MRI中无增强剂灌注区域体积82.81 cm3,肌瘤体积消融率(76.88±16.28)%.肌瘤在MRI图像上不同位置、大小及类型之间的消融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 T2WI不同的信号强度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信号强度的肌瘤体积消融率高.结论:子宫肌瘤在MRI T2WI上呈低信号强度时易达到理想的消融疗效,可作为预测子宫肌瘤消融疗效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婷;陈文直;陈锦云;胡亮;刘映江;唐良萏;王智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鸟嘌呤交换因子Dock180在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ock180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卵巢良性肿瘤、1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36例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Dock180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例数占总例数的66.7%,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33.3%和卵巢良性肿瘤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ock180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反应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新指标.
作者:王辉;令狐华;姚珍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S)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肿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NP方案组(A组)、rh-ES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10只.A组给予NP方案化疗1周期,B组给予rh-ES 2周期,C组给予rh-ES两周期加NP方案1周期,D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其中,rh-ES连续用药14 d为1周期,间隔7 d后重复1周期.计算各组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法染色,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v,MVD)的表达.结果:A、B、C 3组抑瘤率分别为61.80%、64.79%、88.95%,C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C组与A、D两组比较VEGF表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为0.001).C组与A、B、D 3组比较MVD,P值分别为0.000,0.006和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h-ES联合NP方案化疗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且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程丽;张幸平;杨鸿捷;周涛琪;饶明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牛膝多糖(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s,ABPS)及其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ABPS(3个浓度100、200、300μg/ml)及联合5-Fu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及凋亡率,Westem blot检测ABPS对食管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和p27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1)ABPS可以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ABPS与5-Fu联合应用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两者单用;(2)ABPS作用后的EC9706出现了G0/G1期的阻滞和早期凋亡;其机制可能分别涉及p21和p27基因表达的增加以及bax基因表达的增加和bcl-2基因表达的减少.结论:ABPS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ABPS与5-Fu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作者:冯婷;刘霞;赵明耀;程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UO-126对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及F-盒和含蛋白7的WD重复结构域FBW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UO-126阻断MAPK信号通路前后cyclin E和FBW7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O-126作用后HeLa细胞cyclin E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cyclin E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FBW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处理HeLa细胞均明显增高.结论:宫颈癌Heb细胞中FBW7异常表达与MAPK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UO-126阻断MAPK信号通路可下调cyclin E表达,上调FBW7表达.
作者:孙迪;沈宜;谢莹珊;隆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来比较早期肺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蛋白质的差异,筛选与肺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方法:以6例1期肺鳞癌患者血清和健康正常人血清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用双向凝胶电泳(2-Pi-ment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肺鳞癌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的总蛋白质,银染显色后经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再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结果:肺鳞癌患者血清和健康正常人血清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39±40和962±27,匹配率达89.2%和87.1%;找到表达量差异3倍以上蛋白质点25个;对25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分析,得到了16张肽质量指纹图谱,终鉴定出8个差异蛋白质.其中,有3个蛋白质只在早期肺鳞癌患者血清中表达,1个蛋白质在早期肺鳞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显著上调.另4个蛋白质在早期肺鳞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显著下调或缺失.结论:通过对早期肺鳞癌患者和健康正常人血清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比较,鉴定出8个与早期肺鳞癌可能相关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肺鳞癌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作者:韩冰;吴倩;谢汝佳;杨婷;杨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检测喉癌患者血清中抗p53抗体的阳性率,探讨抗p53抗体在喉癌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组共计99例血清样本中的抗p53抗体,即术前31例,术后第10天样本25例,术后第17天样本23例.术后10 d及17 d样本均来自于术前组术后患者.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在31例喉癌患者血清中14例高表达抗p53抗体,阳性率为45.2%;在手术治疗后10 d样本中4例高表达抗p53抗体,阳性率为16%;在手术后17 d及正常对照组中,无阳性表达.结论:抗p53抗体不仅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喉癌标记分子,也可以作为判断喉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杨旋;周建荣;冯明亮;张耀东;薛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发育相关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125例初发ALL患儿(ALL组)骨髓样本中Notch1、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并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为20例非恶性血液病且骨髓正常患儿.结果:Notch1、Wnt3a和β-catenin的mRNA在ALL患儿和对照组患儿骨髓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ALL组中Notch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Wnt3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Notch1的表达在T淋巴细胞白血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则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β-catenin的表达与患儿高危年龄(<1岁或>10岁)及外周血高白细胞数(≥50×109个/L)等临床特征相关(P<0.05),与性别、FAB(Franch-American-Britain,FAB)分型、免疫分型及临床危险分级无关(P>0.05).结论:儿童ALL患者中Notch1和β-catenin的表达异常,提示其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β-catenin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Notch1和β-catenin基因检测,有望成为ALL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龙娟;邓山鹰;涂植光;邹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初步探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特异性多肽PI的跨膜转导机制.方法:合成PI肽链,并在其N端进行FITC标记;探讨FITC-PI的跨膜转导与MHC-Ⅰ表达的关系,利用MHC-Ⅰ抗体阻断MDA-MB-231细胞和Calu-1细胞表面MHC-Ⅰ抗原,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进行基因分析;探讨FITC-PI的跨膜转导是否与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有关,抑制剂制霉菌素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FITC-PI分布情况;探讨FITC-PI跨膜转导是否与2株细胞表面相同的膜蛋白有关系,膜蛋白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2株细胞膜蛋白,双向电泳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MHC-Ⅰ抗体阻断后,2株细胞内仍可见FITC-PI分布,基因位点分析显示2株细胞HLA-A、B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加入制霉菌素后,镜下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均显示FITC-PI分布减少;双向电泳初步分析2株细胞膜蛋白图谱共有11个相同的蛋白点.结论:PI的跨膜转导机制不单一,其一,部分由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机制,其二,可能与2株细胞表面相同的膜蛋白有关系,此研究为将来继续探讨其跨膜转导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作者:缪延栋;陈青;高嫦娥;刘为青;熊秋霞;耿计伟;李秋恬;李臣;董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GATA6、发育调节激酶ROR2和信号转导因子STAT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中GATA6、ROR2和STAT3的表达,并将结果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复发等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ATA6、ROR2和STAT3在BTCC的表达分别为:22.2%、61.1%、79.2%.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组间GATA6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间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间ROR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组间STAT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复发与未复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OR2、STAT3在BTCC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相关性(rs=0.443,P<0.05);GATA6在BTCC中的表达与ROR2、STAT3无统计学相关.结论:STAT3、ROR2和GATA6可能都参与了BTCC的进展;ROR2与STAT3可能存在共同的信号通路;检测GATA6、ROR2和STAT3可能对判断BTCC的进展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龙波;苟欣;何卫阳;周青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