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行超频电刀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定期随访,通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分型检测进行预后评估,从而指导临床合理洽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02例CINⅡ~Ⅲ中行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患者65例(9.26%),检测其术前、术后6、12、18月及24月HPV分型、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ThinPrep cell test,TCT)及阴道镜情况;结果:切缘阳性患者复发率高于切缘阴性患者(P<0.05);术前各HPV亚型、多重HPV感染以及切缘残留病灶级别与患者的复发率无相关性(P>0.05);但术后6月HPV持续感染与高复发率有密切相关性(P<0.05);讨论:CINⅡ~ⅢLEEP术后切缘阻性患者定期行HPV分型,可有助于检测病灶复发.
作者:吴瑾;贾英;唐良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行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不同药物组合干预,观察其预防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效果.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鞘管置入后A组予硝酸甘油200 μg+维拉帕米200 μg处理;B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5 mg+维拉帕米200μg处理;C组予硝酸甘油200 μg+地尔硫卓2.5 mg处理,记录各组RAS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RAS发生率A组小于C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动脉介入诊疗中,联合使用硝酸甘油200 μg+维拉帕米200 μg预防RAS更有效.
作者:于昆;田晓沂;李江津;任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管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对拟行超声消融治疗的120名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0.12、0.24、0.36 U/min缩宫素剂量持续静滴,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肌瘤供血动脉在静滴缩宫素前后的变化,比较3组患者静滴缩宫素前后肌瘤供血动脉血流量变化的差异.静滴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随访患者3个月内的血压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不同缩宫素剂量的3组患者肌瘤供血动脉均出现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直径和血流量的减小,而阻力指数增大,与静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缩宫素作用前后肌瘤供血动脉血流量变化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缩宫素可以有效的减少肌瘤血供,0.12 U/min持续静滴可能是超声消融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合适剂量.
作者:刘政;陈文直;陈锦云;胡亮;邹建中;王智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防治老年尿布皮炎的新方法.方法:将68例各种原因引起大小便失禁所致尿布皮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臀部护理时均用软毛巾或湿巾纸蘸温水彻底蘸洗干净等基础处理,赛肤润联合碘伏组(观察组)先用0.5%碘伏由外向内均匀涂擦潮红处待干后,用生理盐水蘸净碘伏,待干,再用赛肤润喷雾剂均匀喷涂于潮红处;赛肤润组(对照组)按上面的方法洗干净后只喷涂赛肤润于潮红处,每天3次.观察2组患者尿布皮炎的治愈情况及创面痊愈时间.结果:2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赛肤润联合碘伏使用是防治老年尿布皮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朱跃平;杨君;刘欣彤;丁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制复方漱口液防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化疗后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的效果.方法:100例MM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采用自制复方漱口液含漱,对照组50例采用洗必泰漱口液和碳酸氢钠漱口液交替含漱.比较2组OM的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OM的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OM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复方漱口液可有效防治MM化疗后OM,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超琼;杨泽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3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门诊单一接受替比夫定治疗的CHB患者,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连续治疗15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指标的变化.其中有62例患者达到3年疗程,根据24周时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水平将患者分为<lg3拷贝/ml和≥lg3拷贝/ml 2组,比较其在治疗156周时的抗病毒疗效,观察其安全性.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结果:替比夫定治疗156周时,HBV DNA不可测(<lg3拷贝/ml)率为79.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1.0×ULN)率为72.6%,HBeAg血清转换率为39.7%,耐药率为11.3%.24周时HBV DNA<lg3拷贝/ml的HBeAg阳性患者,156周时的HBV DNA不可测率显著高于HBV DNA≥lg3拷贝/ml的患者(x2=13.98,P<0.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亦较高(P>0.05),而耐药发生率较低(x2=4.17,P<0.05);因HBeAg阴性患者数量少(n=4),无法分组进行统计比较.治疗156周过程中,37.1%患者曾出现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升高,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而停药.结论:3年的临床试验表明替比夫定是强效的抗HBV药物,具有抑制HBV复制强,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的优点,3年耐药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HBV DNA水平可较好的预测156周疗效.
作者:刘小琴;张大志;郭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OB胶治疗肺大疱的疗效及安全性,开辟肺大疱内科治疗的新途径.方法:选择肺大疱患者60例,完善术前检查,在CT引导下向肺大疱内注入OB吻合胶,术后定期复查胸部CT并行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胸部CT变化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包括胸痛(96.7%)、气胸(25%)、咯血(21.7%)、发热(21.7%).术后胸部CT示肺大疱治愈率96.7%,显效率3.4%.30例患者行6MWT,肺功能均较前改善.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OB胶粘堵肺大疱为安全、有效的内科治疗措施.
作者:刘颖;齐豫;张铁栓;夏熙郑;齐景宪;高元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对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来源的BM-MSCs移植入受体大鼠体内.将受体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BM-MSCs移植组、高氧对照组、高氧BM-MSCs移植组4组.实验第14天取各组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提取雌性大鼠肺组织DNA,PCR检测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表达.结果:高氧对照组肺组织结构紊乱,纤维化明显,羟脯氨酸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高氧BM-MSCs移植组病理改变较高氧对照组减轻,羟脯氨酸含量亦明显降低;PCR结果显示,正常BM-MSCs移植组和高氧BM-MSCs移植组均可检测到Sry基因,高氧BM-MSCs移植组较正常BM-MSCs移植组表达增高.结论:体内移植BM-MSCs可减轻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纤维化.
作者:姚兰;刘成军;罗冲;许峰;黄英;舒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研究克老素(Klotho,KL)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揭示其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CHD患者317例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取正常健康人301例正常对照组.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检测KL基因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其各等位基因与CHD的相关性.结果:CHD组KL G-395A SNP AA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研究发现CHD男性亚组AA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KL C370S SNP CC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其CS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低(P<0.05);按性别分层研究发现,CHD男性亚组CC频率较对照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CS频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CHD组F-352V基因型多态性FF、FV和VV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合分布研究发现:CHD组KL G-395A+F352V+C370C、KL A-395A+F352V+C370C与KL A-395A+F352V+C370S组合基因型分布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其KL G-395A+F352V+C370S组合基因型分布频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按性别分层研究发现在CHD组男性患者中KL G-395A+F352V+C370C 、KL A-395A+F352V+C370C组合基因型频率亦较正常对照男性亚组明显增高(P<0.05),而KL G-395A+F352V+C370S组合基因型分布频率则较正常对照男性亚组低(P<0.05);同时还发现在CHD女性亚组患者KL A-395A+F352V+C370S组合分布基因型分布频率较正常对照女性亚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研究发现KL基因型G-395A SNP AA男性携带者易患CHD,而KL C370S SNP突变CS杂合子男性携带者则不易患CHD.组合分布研究还发现KL G-395A+F352V+C370C、KL A-395A+F352V+C370C男性携带者与KL A395A+F352V+C370S女性携带者易患CHD,而KL G-395A+F352V+C370S男性携带者则不易患CHD.
作者:尤宁;刘晓林;田小春;马厚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利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模型,探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脑组织的表达变化规律及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其的影响.方法:5周龄SD大鼠54只,随机分3组:假致伤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18只.对照组、治疗组参照Feeney氏法制造TBI模型.造模前晚及术后每晚治疗组给予SIM 10 mg/kg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淀粉灌胃;于伤后3、12、24 h和3、7、14 d处死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伤侧海马CA3区GFAP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伤后3h即见GFAP阳性表达增强,3、7d,GFAP阳性细胞增加达到高峰(P<0.01).治疗组伤后冶疗7d时GFAP的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3 d和治疗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M可抑制GFAP在TBI后的过度表达.
作者:靳春杰;周伟;江荣才;张士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初步探讨胺酮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易位活化的影响及氯胺酮的抗炎效应.方法:HUVECs分为4组:C组(空白对照组)、L组(加入1μg/ml LPS)、KL1组(3μg/ml的氯胺酮+1μg/ml LPS)、KL2组(30 μg/ml的氯胺酮+1μg/ml LPS).采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HPIAS2000图象分析系统,测定NF-κB p65亚基的易位活化表达.结果:KL1组、KL2组能抑制LPS作用下HUVECs内的NF-κB p65易位表达(P<0.05).结论:LPS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因子-κB的表达,而氯胺酮可以抑制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可能与剂量呈正相关.氯胺酮的抗炎机制可能是在核因子-κB转录水平上实现的.
作者:高峰;罗玉琳;郁葱;吴雨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HTC)对wistar大鼠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及总甲基转移酶活力的影响并比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HTC在影响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总甲基转移酶活力之间的差异.方法:将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蛋氨酸组、高胆固醇组,每组11只.对照组给予普通大鼠饲料,其余各组给予相应的配方饲料.持续喂养3个月后心脏取血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等相关指标.提取主动脉基因组DNA检测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提取主动脉核蛋白检测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结果:经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Dunnett-t检验):高胆固醇组大鼠的血清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蛋氨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氨酸组大鼠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高胆固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和HTC均增加基因组DNA总甲基转移酶活力,可促使基因组DNA去甲基化,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TC降低大鼠主动脉基因组DNA总甲基化水平可能是HTC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重要机制之一,且HHCY和HTC在影响基因组DNA低甲基化之间的差异无显著.
作者:王义勇;贾绍斌;罗彩琴;丛广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构建表达人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体外感染骨肉瘤(Osteosarcoma,OS)细胞系U2OS,并鉴定LMP-1基因在U2OS中的表达.方法:以K562细胞的cDNA为文库,采用PCR方法对LMP-1进行扩增,通过TA克隆与pGEM-T载体连接并DNA测序.双酶切后并将目的基因插入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对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LMP-1行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并通过荧光显微镜、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dtrack-CMV-LMP-1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线性化pAdtrack-CMV-LMP-1,在BJ5183菌内完成与骨架质粒pAdeasy-1的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Ad-LMP-1.通过脂质体介导,在HEK-293A细胞内包装出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Ad-LMP-1,大量扩增、纯化并测定滴度.用Ad-LMP-1感染OS细胞系U2OS,通过荧光显微镜、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MP-1在U2OS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穿梭质粒pAdtrack-CMV-LMP-1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证实转染了pAdtrack-CMV-LMP-1质粒的HEK-293T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了LMP-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扩增、纯化,Ad-LMP-1滴度达到1.5×109 pfu/m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腺病毒感染的U2OS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重组腺病毒感染U2OS后,L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人LM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会文;黄路;韩智敏;罗嘉全;杨东;詹平;戴闽;曹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青蒿水提液对正常家兔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对其静脉注射10 ml/kg的生理盐水,10、100 mg/kg和500 mg/kg的青蒿水提液,连续用药第12天时,记录各实验兔的动脉血压、心电图与呼吸运动;动脉血气分析和肺组织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各实验组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心电图与呼吸运动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2)高剂量组PaO2下降,P<0.05,其余组pH值、PaCO2、PaO2、HCO3-、BE和SaO2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青蒿水提液对家兔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未产生明显毒副作用,但在较高剂量时会造成家兔肺组织炎症反应.
作者:张丹;张会军;王莎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检测特别富含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 rich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1,SATB1)在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SATB1对LM3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促进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肝组织及HCC组织中SATB1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LM3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中SATB1的表达.运用RNA干扰技术对LM3细胞株中的SATB1进行干扰并验证,对干扰前后的细胞株进行MTT、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观察SATB1对LM3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HCC组织中的SATB1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且LM3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中的SATB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细胞株HL-7702;在LM3细胞株中成功干扰SATB1,干扰后细胞株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均明显降低.结论:SATB1在HCC中显著表达,并有促进HCC细胞株的增殖及转移的作用.
作者:曲杰;叶丽虹;杨宗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对microRNA形成相关因子Pasha表达的调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RT-PCR,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HepG2细胞及稳定表达HBV的HepG2-H7细胞中Pasha的表达差异.构建Pasha启动子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分别转染HepG2细胞及HepG2-H7细胞,检测HBV对Pasha启动子的影响.将Pasha启动子质粒与HBV 4种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寻找对启动子影响较大的HBV蛋白.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Pasha在HepG2-H7细胞中的表达较HepG2细胞明显下降.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HBV能抑制Pasha启动子的活性,且HBx和HBs蛋白对其影响较大.结论:HBV蛋白可以通过抑制Pasha启动子活性调节其在HepG2-H7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任敏;曲嘉琳;秦栋栋;李凯;黄爱龙;汤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参数变化与不同组织噪声的相关性及图像质量影响的规律.方法:应用GE BrightSpeed 16层CT机以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螺距0.938为标准,每次扫描改变一种扫描参数,其它扫描参数不变,以不同管电压(80、100、120、140 kV)、管电流(80、100、120、180、240、300 mA)及螺距(0.562、0.938、1.375、1.75)扫描仿真胸部体模,测量、记录体模不同组织噪声值(CT值标准差,S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组织不同管电压组(80、100、120、140 kV)的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6,P>0.05),而胸壁软组织、脊柱旁软组织及主动脉噪声80 kV组与常规管电压120 k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脊柱旁软组织及主动脉噪声不同管电流组(80、100、120、180、240、300 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肺组织F=3.28,P<0.05、脊柱旁软组织F=11.89,P<0.05及主动脉F=196.67,P<0.05);肺、胸壁软组织、脊柱旁软组织及主动脉噪声80 mA组与常规管电流300 m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胸壁软组织、脊柱旁软组织不同螺距组(0.562、0.938、1.35及1.75)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F=0.23,P>0.05;胸壁软组织F=1.53,P>0.05;脊柱旁软组织F=2.27,P>0.05);主动脉噪声不同螺距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8,P<0.05).结论:降低管电压、管电流,增加螺距时,不同组织噪声逐渐增高,但肺组织的噪声增加不明显,胸部低剂量扫描时能够在保证肺组织图像噪声变化不大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赵峰;曾勇明;彭盛坤;彭刚;郁仁强;谭欢;刘潇;王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卵巢癌亲本A2780细胞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A2780/Taxol生物学特性及与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的关系.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A2780细胞和A2780/Taxol细胞的耐药性和耐药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A2780和A2780/Taxol细胞的细胞周期.应用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123)排出实验测定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2780和A2780/Taxol细胞中P-gp的表达情况.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检测A2780和A2780/Taxol细胞中MyD88、P-gp的表达情况.结果:A2780与A2780/Taxol相比,A2780/Taxol生长缓慢,呈G1期阻滞;CCK-8结果显示A2780/Taxol细胞对紫杉醇的IC50为(36.81±2.05) μg/ml,A2780细胞对紫杉醇的IC50为(1.40±0.18) μg/ml;两者的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为26.35.Rh123排出实验显示A2780/Taxol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2780/Taxol的P-gp表达比A2780明显升高(P<0.05).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发现A2780/Taxol中的P-gp和MyD88表达明显高于A2780细胞.结论:A2780/Taxol细胞株具有明确的耐药性,紫杉醇耐药与MyD88的表达密切相关,该细胞株可用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的基础研究.
作者:袁犁;周琦;徐发良;李少林;邹冬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典Wnt信号通路与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的相互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以小鼠骨髓来源MSCs C3H10T1/2为目的细胞,用Wnt3a上调经典Wnt信号通路,联合BMP9作用于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钙盐沉积实验、real time 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观测BMP9与经典Wnt信号通路联合后对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Wnt3a明显促进了BMP9诱导的ALP活性的增加[F=264.962,P=0.000;t(BMP9+Wnt3a)-BMP9=7.19,P=0.000;t(BMP9+Wnt3a)-Wnt3a=16.36,P=0.000],同时也明显增加了成骨标志物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 [F=3920.102,P=0.000;t(BMP9+Wnt3a)-BMP9=39.10,P=0.000;t(BMP9+Wnt3a)-Wnt3a=62.56,P=0.000]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F=1935.824,P=0.000; t(BMP9+Wnt3a)-BMP9=40.88,P=0.000;t(BMP9+Wnt3a)-Wnt3a=56.42,P=0.000]的表达以及Runx2的mRNA的表达[F=3635.980,P=0.000;t(BMP9+Wnt3a)-BMP9=79.37,P=0.000;t(BMP9+Wnt3a)-Wnt3a=86.96,P=0.000],并且还促进了钙盐沉积.结论:Wnt3a与BMP9相互协同诱导MSCs的骨向分化,其中成骨转录因子Runx2可能作为二者的交汇点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徐道晶;林良波;梁熙;黄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DNEGFR)对胃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pEGFPN1-DN EGFR,转染人胃癌细胞并筛选稳定转染株,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检测人胃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RT-PCR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液MMP-2和MMP-9蛋白水平.结果:成功构建pEGFPN1-DNEGFR,转染并筛选出稳定转染株,检测到人胃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降低,细胞MMP-2和MMP-9 mRNA水平降低,培养液MMP-2和MMP-9蛋白水平降低.结论:DNEGFR通过抑制人胃癌细胞分泌MMP-2和MMP-9,使其体外侵袭转移能力显著降低,将为DNEGFR在胃癌生物治疗中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廖刚;王子卫;张能;董浦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和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75例确诊为卵巢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比较HMGB1和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下卵巢癌组织中HMGB1和E-cadherin的表达意义.结果:卵巢癌组织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x2=12.62,P<0.01);卵巢癌组中HMGB1阳性表达率为(58/75)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4/40) (x2=47.60,P<0.01).HMGB1和E-cadherin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卵巢癌组织中HMGB1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99,P<0.01).结论:HMGB1和E-cadherin在卵巢癌发生、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晓燕;袁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临床及影像学两方面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10~22个月).2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周;无螺钉松动或断裂,无内固定失效发生.2例(10%)患者发生成角畸形愈合(<7°);6例(30%)患者出现轻微跛行;4例(20%)患者患侧踝关节活动度较对侧减少20°以上;3例(15%)患者未能恢复受伤前工作;1例(5%)患者发生晚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作者:罗刚;倪卫东;高仕长;宋昭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 EP9-A2文件的要求,以检测系统1(X):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1模块,迈克试剂,c.f.a.s.校准品和BIO RAD质控品作为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系统2(Y1)和检测系统3(Y2)作为比较检测系统,在各自系统中通过检测病人新鲜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Urea)、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来计算比较检测系统和目标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各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各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显著相关(r2>0.95),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中检测系统2(Y1)Urea低浓度水平时SE%>1/2CLIA'88TEa,与检测系统1(X)不具有可比性,其余各项测定结果偏倚评估临床可接受.结论:除低水平Urea外,AST、ALT、GGT、ALP、Cr、UA检测结果在我院3套检测系统间具有可比性.
作者:贺勇;何禾;唐治贵;刘容海;唐佳;高中燕;米永华;袁作为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