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系统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涵盖了奥运健康遗产评价中健康理念、行为方式、健康结果3个二级指标部分的内容.介绍了二级指标的含义及所属的三级指标的定义、目的、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和测量频率,并介绍了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和使用范围.
作者:刘民;梁万年;傅鸿鹏;高荷蕊;李春雨;甄小珍;贾明艳;吕一萍;宋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大兴区医疗机构职工吸烟现状、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医务工作者控烟能力,为创建无烟医院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先抽取大兴区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2家,再在医院内采取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吸烟的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工作者总吸烟率为10.0%,男性34.5%、女性0.3%,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P<0.01).94名吸烟者中,63人(67.0%)曾尝试过戒烟,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中以缺乏意志力所占比例高(33.3%).医生对尼古丁替代疗法知晓率高(47.0%),但对5日戒烟法知晓率较低(23.9%).结论 有必要在医生中开展吸烟危害、戒烟知识和戒烟方法的培训.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医院活动是促进医院建设无烟环境的一个有效载体.
作者:张海涛;高健英;梁赢;白如冰;郝燕燕;门广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通州区2005~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的策略与措施.方法 使用SPSS11.5软件和Excel2000对麻疹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州区2005~2006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430例,麻疹病例的分布与流动人口的分布高度相关.区内本市人口病例以<1岁的婴儿与>20岁的成人为主,分别占51.72%、42.53%,各年龄组流动人口发病率均高于本市人口发病率.<1岁病例主要集中于5~9月龄,占78.64%.本市病例以散居儿童和成年的公务职员为主,分别占54.02%、19.54%;流动人口病例中散居儿童占37.90%、学生占28.86%、务工人员占33.24%,13.49%的病例有明确的麻疹疫苗免疫史,41.33%的<2岁婴幼儿病例存在医院感染的可能.病例血清学确诊率69.30%,失访和年龄<1岁无法采集标本是影响血清学确诊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人口流动和免疫空白人群的积累是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提高基础免疫率和集体单位人员的加强免疫,是目前控制麻疹疫情的主要措施.把麻疹疫苗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在部分地区进行成人麻疹疫苗普种是加速消除麻疹的有效方式;灵敏有效的疫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手段.
作者:宁召起;申强;王宝兰;马燕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定性访谈了解奥运会对居民和社区层面上的影响,验证本课题所提出的指标的合理性.方法 对51名访谈对象开展了专题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并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 访谈的结果可以被归纳形成为包括环境、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四个总主题和相应分主题的主题框架,这一主题框架与本研究前期建立的指标体系结构基本一致.结论 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研究所建立的二级指标和部分三级指标的合理性与代表性.
作者:傅鸿鹏;刘民;梁万年;高荷蕊;李春雨;甄小珍;贾明艳;吕一萍;宋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常见和多发的传染病,在我国城乡时有暴发[1-3],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作者:张震;初艳慧;孔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膳食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1].
作者:杨军;徐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啮齿类动物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作为其主要传染源,其鼠种构成、种群密度、带毒状况等因素与流行性出血热有着密切的联系,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和流行[1].
作者:王效凤;周红玲;申同洋;钱叶侃;赵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是受汉坦病毒危害为严重的国家,近10年来报告发病例数稳定在4~6万例,占世界报道病例数的90%以上[1,2],该病毒引起感染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乙类传染病之一.依据北京市西城区1997~2006年HFRS监测资料,对西城区疫情动态进行分析.
作者:纪晋文;周红玲;张震;孔媛媛;乔富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5年9月~2006年4月,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接到辖区内中小学校聚集性集中发热的报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卡他症状,全身呼吸道症状较轻,一般病程3~5天,临床诊断多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
作者:周红玲;初艳慧;张震;孙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健康人群A群、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于2005年对90名健康人群进行了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的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淑芬;孙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麻疹是冬春季节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2000年以来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为了降低麻疹发病率,2004~2006年顺义区对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接种麻疹疫苗,同时在外来儿童强化查漏补种工作中,优先补种麻疹疫苗.
作者:李玉堂;王凤双;张松建;何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6年9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电话报告:辖区内某小区3号楼高区1名业主投诉其家中饮用水有异味,疑似生活饮用水被污染,区疾控中心对此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斌;吴为;李洪喜;程新会;张向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长期存在,首都北京必然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流入地之一.流动人口在为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
作者:王芳;潘京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由于核能的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逐年增多,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达万余名,分布于医药卫生、厂矿企业、交通运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行业.
作者:岳瑶;王文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北京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走过6年多的历程,这期间经历了机构重组、SARS等突发事件的实战考验,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6年2月24日~3月23日,北京市西城区某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病房发生一起住院患儿麻疹暴发疫情,3月18日,医院对该病房现住患儿进行丙种球蛋白接种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现将本次麻疹暴发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孙穆;王庆;史淑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7年2月1日上午9点20分,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浏览到北京某医院报告的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立即会同北京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到该医院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及处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李冬梅;侯文俊;陈丽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该文概述了《2008奥运会健康遗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目标、主要内容、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各步骤所用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并按照研究过程顺序,介绍了课题主要进展.
作者:刘民;梁万年;傅鸿鹏;高荷蕊;李春雨;甄小珍;贾明艳;吕一萍;宋玫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