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不但是体内的强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同时还具有调节生物钟、促进睡眠、抗肿瘤、增强免疫和抗衰老等多种功效;褪黑素对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机体病毒感染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褪黑素还能参与粘膜免疫作用.本文就褪黑素的相关免疫功能作一综述.
作者:刘胜兵;王鑫泉;曹利仙;徐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作为中医药应用的一个分支,对有效成分的应用研究能为医药事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在心血管方面,随着高难复杂心脏手术的开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air-fusion injury,MIRI)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对MI-RI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已研究得较为深入,但其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表明,多条细胞信号途径参与了MIRI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Ca、核因子-KB(NF-KB) 、Janus激醇/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f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蛋白激酶C(PKC)、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CMAPK)等信号系统在IRI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并且在应用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冯睿章;党万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以阿霉素为代表,根据近年文献,从广谱抗癌药物阿霉素通过化学键合与物理包埋两种方式被包裹进入胶束内进行综述,介绍了包载疏水性药物的几种新型的多功能聚合物胶束药物载体及其载药行为,为研究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提供依据.
作者:孙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构建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结肠癌细胞SW480,分析其对SW480细胞株增殖及生存能力的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OPN,经测序鉴定无误后,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RT-PCR检测SW480细胞转染后OP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转染后OPN蛋白表达量;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细胞增殖;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结果:pEGFP-N1/OPN转染SW480后,OPN基因获得很好转录,OPN蛋白表达增高,转染OPN后SW480细胞增殖率(光吸收值)显著高于转染阴性组(P<0.05),软琼脂克隆形成速度增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结论:OP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OPN构建成功,OPN具有促进SW480细胞增殖、存活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OPN作用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王丽;刘晓燕;李娟;杨志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本实验室两台仪器Elecsys2010和Elecsys170同时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段(CFYRA21-1)的结果,探讨这两个项目的可比性,以确保不同仪器在检测相同项目时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 A2文件的要求,以Elecsys2010为比较方法,Elecsys170为试验方法,平行测定40例病人血清中的NSE和CYFRA21-1浓度,计算各自的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临界值处的相对偏差(SE%),并评价两方法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结果:(1)NSE和CYFRA21-1在两台仪器上的检测结果均有差异,Elecsys170的检测结果都低于Elecsys2010.(2)NSE和CYFRA21-1在两台仪器上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均较好,相关系数都大于97.5%.(3)临床可接受性:NSE和CYFRA21-1在各自临界值处的偏差均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2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差评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何春容;黄杰;黄潇苇;吴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铜绿假单胞茵的SHV基因点突变,探讨一种快速、准确的ESBLs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双纸片法确定产ESBLs的铜绿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ESBLs的SHV基因片段,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16株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的SHV基因35位和43位密码子点突变.结果:焦磷酸测序发现,本地区分离出的16株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有10株扩增出SHV基因片段,且在43位密码子基因没有突变,35位密码子有基因突变,核苷酸由T突变为A,亮氨酸变为谷氨酰胺,突变发生率达到70%(7/10).16株产ESBLs的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焦磷酸测序技术可快速检测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的SHV基因点突变,具有准确、快速、实时和高通量等优点,可应用于产ESBLs菌株的ESBLs基因分型.
作者:黄源芳;宋晓红;尹亚非;扎拉嘎白乙拉;姬小丽;刘小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白花蛇舌革提取物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HE染色可见核深染,染色质边集等凋亡形态改变.结论:白花蛇舌革提取物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凋亡有关.
作者:刘志华;何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现代医学教育加强对医学院校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十分重要.近年来,本室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科研于教学,从开展专题报告,丰富教学内容,动员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三方面进行完整的科研能力的训练.
作者:韩丽萍;袁琳波;郭益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生理学教学中穿插内科医学理念是在生理学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学的综合效果,是生理学教学改革的一种较好的尝试.
作者:孟延飞;杨海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比较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对2010级临床专业部分学生采用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并在课后进行单元达标测验.结果表明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具有引导作用.
作者:徐昌水;梁尚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实践,回顾运动训练专业体育单招的招生背景和招生原则,分析生源的现状,阐明反馈教学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期望能对运动训练专业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提供借鉴,也能对保障和提高考生水平及现有的招生政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刘宏骞;赵金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通过改变原单学科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教学的模式,打破实验课简单相加的框架,优化实验课结构、整合实验内容,将系统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包括系统生理学特征和病理生理学改变的整体化系统化的综合实验,直接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学资源利用大化的目标.
作者:罗礼容;罗礼兰;李显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经深静脉导管胸腔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留置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并注射丝裂霉素(MMC)、顺铂(DDP)治疗后,予以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的相应护理.结果:56例病人中,16例完全缓解,35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结论: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何海娜;杨少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免疫干预后乙肝阳性产妇与新生儿脐带血标本乙肝标志物,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28例经免疫预防乙肝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脐带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产妇与其新生儿乙肝标志物模式.结果:新生儿脐带血HBsAg和(或)HBeAg阳性23例,宫内感染率10.1%;其中双阳组产妇61例,所娩新生儿脐带血HBsAg和(或)HBeAg阳性21例,宫内感染率34.4%单阳组167例,所娩新生儿脐带血HBsAg阳性2例,宫内感染率1.2%,两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妇和新生儿HBeAg阳性是宫内感染和HBV感染慢性化的危险因素;对产前孕妇、出身后新生儿进行免疫干预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手段.
作者:熊玮平;祝玲玲;刘冰;代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农村和工厂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连续两年对2176名已婚女工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连续两年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组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均高于工厂组,而生殖系统炎症患病率均居妇科疾病首位.2007年与2006年相比,工厂女工妇科疾病患病率明显下降(P<0.05),而农村已婚妇女患病率下降不明显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殖道炎症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严重问题,而且农村妇女更为突出,应针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作者:王腊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特征.方法:分析443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率,病原体及危险因素.结果:443例病人医院感染病例3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90%.感染部位以感染部位尿路和呼吸道为主.留置导尿是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泌尿外科的医院感染率较高.需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予针对性预防措施.
作者:赵声龙;周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手术患者病历350份,统计患者基本资料、手术类型、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较长、预防用药选择不当、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不当.结论:应积极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培训,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杨大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使用光束引导插管术用于困难气道盲插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21)和对照组(B组,n=21).两组均在麻醉前进行气道评估确定为困难气道,A组采用光束引导插管法,B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法;观察插管前、插管后1、3、5 min两组病人SBP、DBP、HR、RR、SpO2、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成功率等的差异及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插管后无明显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插管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B组病人SBP、DBP、HR明显升高(P<0.01),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结论:采用光束引导插管法应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高,可缩短插管的时间,插管时引起心血管应激反应小,循环功能稳定,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杨蒙;肖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23例难治性青光眼,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疗1周和随访6~8月,眼压降低,总有效率78.26%.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是治疗难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能忠;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常见问题的原因,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静脉输液的成功率.方法:对2011年1~3月我院收治的617例患儿在小儿静脉输液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小儿静脉输液常见问题的原因及几点护理对策.结果:在617例患儿中,穿刺失败(包括穿刺两针及以上)67例(10.85%),输液渗漏34例(5.51%),针头堵塞27例(4.38%),针头脱出46例(7.46%),输液速度过快致不良反应9例(1.46%),静脉炎2例(0.32%).结论:掌握小儿静脉输液失败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可以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金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并肾后性肾功能损害的处理方法及手术时机及其术后效果.方法:对30例前列腺增生并肾后性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经留置尿管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尿液引流,在肾功能恢复和尿动力检查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的前提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果:经持续尿液引流后肾功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2例于1周后成功行前列腺电切,8例行膀胱造瘘后1~2月行前列腺电切术,手术中及术后顺利,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顺访1~2年,排尿通畅满意,肾功能正常.结论:尿液引流是首要处理方法,肾功能恢复及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是手术的前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是手术的主要方法.
作者:王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方法:选择四川绵阳地区AD患者30例,每一例AD患者选择1例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除外AD)匹配的对照.连续2d,每隔2h采集血清一次(第一天奇数时点,第二天偶数时点),用放免法检测血清TSH水平.结果:非AD对照人群TSH近日节律明显,19:00~20:00低(19:003.89±0.97 mIU·L-1,20:00 3.76±0.84 mIU· L-1),2:00~4:00高(2:00 6.15±0.94 mIU· L-1,3:00 6.32±1.04mIU · L-1,4:00 6.39±1.13 mIU· L-1),而AD患者血清TSH水平无显著近日节律,24时间点血清TSH水平波动在3.80~4.03 mIU·L-1之间.24时点中,除16:00~19:00时点外,AD患者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AD患者血清TSH水平生物节律消失,多数时点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作者:汪辉;黄昶荃;刘清秀;李永红;程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