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1557
  • 国内刊号:51-1688/R
  • 影响因子:0.89
  • 创刊:197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62-222
  • 全年订价: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2年1期文献
  • 护理教育及护理再教育

    护理工作在医院中占很大的比重,护理人员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改政策的出台,对护理人员的文化基础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工作经验、责任心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教育及护理再教育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并促进其专业化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作者: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整体护理的探讨

    整体护理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改善了护患关系.整体护理的开展在我国大多数医院已普及多年.笔者原工作单位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整体护理的开展才刚刚起步.就诊的患者大多为边远地区的藏族农牧民,整体护理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分别论述如下.

    作者:宋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观察和护理

    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眼病,经常溢泪、流脓等症状给病员带来身心痛苦.我科从 2000年7月至2001年8月对68例79只眼泪道阻塞病员应用YAG激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乳痛散配合脉冲按摩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乳腺增生症亦称乳腺结构不良,属中医乳痹范畴,是妇女疾患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院乳腺科从2001年4月至2001年10月采用自拟方乳痛散外敷病变部位, 并配合电脑中频脉冲按摩仪治疗300例乳腺增生症病人,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枫;吴成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量化健康教育与母乳喂养

    产科中母乳喂养率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措施[1,2],而影响坚持母乳喂养的因素有以下几种:母乳喂养知识缺乏,信心不足,喂养技巧不当,乳房方面的问题,奶量不足,产后疲劳,饮食不当,伤口疼痛不适,社会家庭心理方面的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伤口疼痛可以给止痛剂外,其它均需要我们的健康教育来指导 [3].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帮助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知识,树立信心,掌握喂哺技巧,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积极、有效地改变产妇、家属的观念,了解及掌握有利于母婴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做到有效的母乳喂养.下面就量化与随意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两种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马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病人使用泡沫垫圈的护理观察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颈部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断,它常发生于老年人.由于患者年龄大,体质较弱,营养状况不良,而治疗中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卧床时间均相对较长,为维持骨折位置需制动、牵引,因此产生的并发症较多.护理难度较大,矛盾较多,尤其是皮肤的护理矛盾更为突出.长期以来,基层医院使用橡胶充气气圈来解决这一矛盾,以达到护理皮肤、防止褥疮的目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充气橡胶圈存在一些不足,自1999年起,我们采用自制泡沫垫圈进行此类病人的护理,效果尚属满意.

    作者:曹江;彭叶;向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8例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右心室梗死(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RVI)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综合征日益受到重视.右心室梗死在病理生理上与左心室梗死有所区别,护理上也有其特点. 本文总结8例经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肌酶谱学确诊的右心室梗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作者:张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氟桂嗪治疗偏头痛脑血流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氟桂嗪治疗偏头痛脑血流的变化及疗效.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 (TCD)检测60例偏头痛患者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并应用氟桂嗪治疗前后做自身对照. 结果:T CD检测结果发现偏头痛患者治疗前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增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LMCA及RPCA(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88 33%.结论:氟桂嗪能改善偏头痛患者颅内动脉的功能状态,疗效确切.

    作者:王清峰;刘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T对非创伤性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T对非创伤性急腹症的诊断价值以及怎样合理选用CT检查.方法 :回顾分析非创伤性急腹症,首选腹部CT扫描检查者319例的诊断情况及相关的CT征象.结果:CT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部位的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 ,其诊断价值对于性别及部位无显著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疾病的阳性率越高. 结论:随着CT技术的日趋完善,CT能广泛用于确定非创伤性急腹症的病因,将成为当今非创伤性急腹症影像学诊断中迅速、敏感而有效的手段.

    作者:陈伯超;饶中和;姚小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咪唑安定、氟胺酮用于阿片类成瘾者人流术10例观察

    我院近4年来在门诊开展咪唑安定、氯胺酮静脉麻醉下的人工流产术上万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中有10例阿片样物质(Opioids)成瘾者.本文探讨咪唑安定、氯胺酮用于Opioids成瘾者的门诊人流术,观察其是否具有良好镇痛效果,是否诱发戒断症状及产生其它严重副作用,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刘玉琼;刘临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8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的探讨

    目的: 探讨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表现.方法:对38例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 线心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轻度增大占10.5%,中度增大占4 2.1%,重度增大占47.4%;心脏增大的形态中主动脉型占47.4%,普大型占21.1%,普大至二尖瓣型占15.8%,普大至主动脉型占13.3%;左心室增大占100%,左心房增大占65.7%,右心室增大占52.6%,右心房增大占31.5%.结论: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X线心脏形态表现为多样性,诊断须注意结合临床资料并与具有类似X线心脏表现的疾病鉴别.

    作者:马德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脊膜膨出66例手术治疗的体会

    本文报道脑脊膜膨出66例手术治疗,对辨别脊髓、合并脂肪瘤、早期手术以及术后尿潴留等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国栋才;石涛;于君;姚颖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氟化玻璃聚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应用

    楔状缺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牙体硬组织病,过去多应用银汞合金、玻璃离子、光敏树脂等修复,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发现都存在一些弊端.近年由日本松风株式会社推出的氟化玻璃聚合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楔状缺损的修复材料,本文就应用该聚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刘琴;缪键;任翠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带膜金属支架治疗癌性食管胸膜瘘14例体会

    目的:探讨带膜金属支架结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癌性食管胸膜瘘,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问题.方法:对近3年14例癌性食管胸膜瘘病例内支架结合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穿刺未成功1例, 支架滑脱嵌入食管气管瘘口1例.12例瘘口封住,症状消失,恢复正常进食.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术结合X线透视下食管腔内置入带膜金属支架是癌性食管气管瘘病人的一种很好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作者:张国治;董琳;谢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肠梗阻术中应用手法肠排列108例疗效分析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更是腹部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再梗阻,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手术治疗并不能消除粘连,相反,术后可形成新的粘连。如何使肠袢少粘连或粘连后不出现梗阻症状,是外科医师多年探讨的课题。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肠梗阻病人485例,通过手术术中应用手法肠排列治疗10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金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烧伤病人血浆总IgE变化的观察

    血浆总IgE和变态反应有关,而血浆总IgE与感染的关系也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烧伤病人血液中总Ig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报道甚少。我们自1993年以来对88例成年烧伤住院病人血浆总IgE进行了跟踪观察,探索烧伤病人血浆总IgE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以有助于对烧伤病人病情的观察、判断和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周长安;汤继光;李明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介入硬化治疗肝囊肿的5年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动物实验应用四环素与氟美松组合硬化剂注入家兔胆囊,与生理盐水和无水乙醇对比观察其对胆囊壁的作用;临床应用与无水乙醇对比观察介入硬化治疗肝囊肿的远期疗效 .结果: 动物实验、生理盐水组胆囊上皮均无组织学异常改变;无水乙醇组胆囊内出血渗液多,吸收慢,纤维组织增生少;组合硬化剂组胆囊内渗液少,吸收快,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临床治疗肝囊肿,组合硬化剂具有刺激囊肿内渗液量少,囊腔闭合快,治愈率高,无复发的优点.1 年、3年、5年治愈率分别为93.5%、98.1%、98.1%,而无水乙醇组分别为65.5%、86.4%、87.3%,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0.05).5年观察组合硬化剂组无复发,无水乙醇组有9例(8.2%)复发(P<0.05).结论:组合硬化剂序贯应用,先期药物大剂量高浓度硬化与保留药物促进囊肿内渗液吸收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克服了无水乙醇硬化剂的缺点,具有良好的远期临床疗效.

    作者:安树章;边秋平;姚希贤;王香琢;赵淑敏;刘永刚;齐建立;杨玉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脂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相关性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人群患病率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大城市增长更快,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为了论证高脂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选择了离退休老干部与寺庙老和尚这两个具有典型膳食结构的人群作了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酉;石梅初;梁艺华;钟山;张晓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F组和FK组,每组15例,F组静注异丙酚2 5mg kg-1,FK组先静注氯胺酮0 2mg kg-1,然后静注异丙酚1 5mg kg-1,异丙酚均于20~40s内注完, 注完后30s即开始手术.若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刺激,则追加维持药量20~40mg.记录注药前1 s和注药后2s、4s、6s、8s、10s、12s、15s的SPO2、SBP、HR以及异丙酚总用药量、诱导后至被唤醒时间、离院时间、术中意识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F组和FK 组SP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下降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F组SBP、HR也明显下降,而FK组则未见明显变化.FK组异丙酚总用药量明显少于F组(P<0.01).两组清醒时间、离院时间无显著差别(P>0.05). 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可减轻对循环的抑制,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可安全用于无痛人流术.

    作者:黄雁;褚天;江伟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复方消炎止痛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我院在1988年至2001年间,采用自制剂复方消炎止痛膏治疗肛门湿疹550例,取得满意疗效.该制剂为我院肛肠科独自备方,成为一传统制剂.我们通过几年的临床观察,整理出500多份病历,现将完整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刘忠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长期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26例观察

    胺碘酮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 我们于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对2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采用小剂量胺碘酮长期口服预防复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升;邵素玲;杨静茹;黄志华;李新治;韩志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胸腔穿刺术并发症19例的临床分析

    胸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1987 ~2001年我院住院患者行胸腔穿刺术(简称胸穿)发生并发症19例,进行临床分析,将其发生原因和预防处理方法讨论如下。

    作者:王新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4例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在我院生殖中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的179人中发生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4例患者.结果:4例病人中3例为输卵管因素不孕,2例既往有异位妊娠史.3例病人出现临床症状后确诊,1例在孕6周B超检查发现异位胎心即确诊.3例病人宫内妊娠获得了继续妊娠.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增加,尤其是既往有宫外孕史及输卵管积水患者.加强B超监测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裴莉;叶虹;黄国宁;刘冬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甲亢性心房颤动时心室节律昼夜分布规律

    目的:探讨甲亢性心房颤动(房颤)时心室反应的昼夜分布节律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NS)对房室传导系统的昼夜调节作用规律的关系. 方法:选择22例甲亢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对服用倍他洛克前后检测24h动态心电图 ,观察其心室节律的昼夜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用药前后的心室节律有相同的分布规律,即3:00时至4:00时达谷值,11:00时至13:00时达峰值,患者服用倍他洛克前后平均心室率下降.结论:ANS对房室结区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倍他洛克仅能降低房颤时平均心室率而不能影响房室结区的兴奋与抑制时相.

    作者:钱文娟;蒋一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联合甲氰咪呱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0例疗效观察

    笔者对40例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简称DU)患者用阿莫西林联合甲氰咪呱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旨在观察清除幽门螺杆菌(简称HP)治疗对促进溃疡愈合及防止溃疡复发的作用.

    作者:赵鲁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53例临床分析

    笔者自1999年3月至2000年3月用综合治疗方法治愈53例肩周炎,现介绍如下 .

    作者:陈伟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益肝元颗粒抗肝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益肝元颗粒的抗肝硬化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反复皮下注射法造大鼠肝硬化模型.观察中药益肝元颗粒对肝硬化大鼠血清转氨酶、血清蛋白,以及对大鼠肝、脾重量和肝脏的病理学影响.结果:中药益肝元颗粒对预防药物组大鼠血清转氨酶活性有明显降低作用,对血清白蛋白有明显增高作用,对肝脏重量有增加作用, 对脾脏增生有抑制作用,对肝细胞坏死及肝纤维化亦有一定抑制作用.中药益肝元颗粒对治疗药物组血清转氨酶及血尿素氮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对脾脏增生亦有抑制作用.结论:中药益肝元颗粒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硬化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于海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全喉切除术后发生咽瘘的主要原因分析

    咽瘘是全喉切除术后常见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文献报告其发病率在78%~ 65%之间[1]。影响咽瘘发生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因素的分析仍有不同的意见,为了降低咽瘘发生率,我科对行全喉切除的16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探讨咽瘘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艳;赵玉柱;白玉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济南铁路地区老年期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通过对济南铁路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探讨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及Alzheimer病(AD)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 进行初选,根据DSM-IV-R(1994)痴呆标准、NINCDS-ADRDA的AD临床诊断标准及NINCDS-AI REN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标准和Hachinski(HIS)缺血指数量表、头颅CT、MRI和实验室基因学等检查,综合诊断痴呆并进一步区分AD和VD.结果:老年期痴呆总患病率为4.17% ,AD和VD的患病率分别为2.83%和1.34%,其中AD占67.8%.结论:高龄、文化程度低是AD的易患因素,高糖饮食可能为AD的诱因之一,少量吸烟可能会降低AD的患病率,脑电图、FT3、头颅CT、MRI有助于诊断和分期.

    作者:朱济瑛;徐文玲;高颖;徐玲玲;杨巍巍;邵建华;杨架林;于迎;王建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术前选择性ERCP检查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术前选择性ERCP检查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前对可疑胆总管结石进行ERCP检查346例.结果:造影成功317例, 显示胆总管结石95例.结论:术前选择性ERCP检查,对降低胆总管结石残留 ,减少并发症,提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光全;程泰煦;廖忠;郑永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意义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蛋白a的变化.方法: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脂蛋白a [Lp(a)]水平,并与89例正常人对照.结果:CRF患者血清Lp(a)明显于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01).结论:CRF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并发心肌梗死、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疾病的机率较高.

    作者:张玲;黄杰;杨清;黄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桂利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桂利嗪在临床中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实验方法,选用复方地芬诺酯作为对照药.结果:桂利嗪治疗IBS有效率为86.8%,复方地芬诺酯治疗IBS有效率为72.7%,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桂利嗪治疗IBS是一种可供选择、有效的、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现状及问题

    全世界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超过3 5亿人.其中我国每年死于乙肝病毒相关疾病者约27 3万人,有15 6万人死于肝癌[1].a1-干扰素是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慢性HBV感染的药物.但干扰素治疗费用昂贵,仅部分有效,许多人对此治疗无反应 [2],且用药后有较多的副作用,病人耐受差.拉米夫定作为抑制HBV逆转录酶是近开发的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因其疗效好、安全、口服方便、不良反应小而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同 .

    作者:陈仕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血性疾病血管新生的基因治疗

    目前治疗冠心病和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主要手段有经皮血管成形术和旁路术,但只适于直径大于2mm的动脉,对直径小于2mm的动脉则无能为力,更不用说需没有侧支循环的完全闭塞 .有资料显示[1],急性肢体缺血的患者每年发病率约500/106~1000/106,在这类人群中多数由于阻塞部位位于远端无法手术或经皮血管成形术进行再血管化,而且由于这种疾病常呈现无法控制的进行性恶化状态,截肢虽可降低死亡率,病人的生活质量却明显下降, 具报道在已作过截肢的病人中约10%需进行再次截肢,虽然应用假肢,患者肢体活动仍有困难,尤其对老年患者而言.近年来对血管生长因子的各种研究提示血管新生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前途,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心肌及骨骼肌血管新生中应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范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临床诊断与ICD分类学的关系

    2002年全国各级卫生医疗机构都要开始使用ICD-10分类进行编码统计.常见的临床诊断与IC D分类有分歧,这与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观念落后有关.欧美发达国家的临床医学生必修ICD 分类学,目前我国的协和医科大学和同济医科大学也开设了ICD分类学.其余绝大部分医学院校未开设这门课程.致使临床医师不知道什么是ICD分类,造成临床诊断与ICD分类脱节. 而ICD分类对于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罗安清;何杨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