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女性盆腔脓肿的情况.方法:对经抗炎保守治疗后仍有脓肿包块持续存在(直径>5 cm)的24例女性盆腔脓肿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经后穹窿切开引流术,我院常采用经腹手术.结果:经腹手术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复发.结论:包块直径>5 cm的女性盆腔脓肿常需手术而彻底治愈.手术具有明确诊断及充分引流的作用,且不易复发.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时段YL -1型血肿穿刺针穿刺抽吸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小血肿对偏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92例出血量在20 ~ 30 mL的基底节区自发性出血病例资料,将发病到微创手术时24 ~ 48 h者设为A组,6~8h者设为B组,YL -1型血肿穿刺针穿刺抽吸血肿计算量的50%,采用Fugl - Meyer运动评分比较术后第14天、第28天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评分A组53.58分,B组57.42分;术后第28天A组58.58分,B组62.58分,2组第14天和第28天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病后6~8h与24~48 h微创穿刺抽吸基底节区小血肿(20~30 mL)都是安全的;但前者对肢体偏瘫症状的改善较后者显著;不使用尿激酶冲洗或许能够减少术后再出血.
作者:王燃;杨青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34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Neer分型:Ⅱ型11例,Ⅲ型15例,Ⅳ型8例.术中骨折复位后有骨缺损者取自体髂骨植骨8例.术后患肢用三角巾悬吊,2周后功能锻炼.结果:3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 ~ 29个月,平均1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月.根据Neer评分:优12例,良16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3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治疗.
作者:何俊薇;王开江;吴小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颅盆环牵引软组织松解加脊柱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盆牵引软组织松解加后路手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弯36例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均行颅盆环牵引,牵引过程中行凹侧软组织松解-胸廓成形术,经牵引脊柱畸形得到较理想矫正后行脊柱后路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脊柱侧弯Cobb's角及身高,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性.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脊柱侧弯Cobb,s角由手术前的(95.9±28.4)°矫正至(35.2±12.3)°,矫正率63.3%;身高由手术前的132.7±15.4 cm增高至146.7±15.4 em,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身体外形、行走姿势得到明显的改善,脊柱额状面失平衡得到明显的纠正.本组病例无脊髓神经损伤及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脊柱侧弯患者,经颅盆环牵引凹侧软组织松解-胸廓成形术加后路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简化操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朝国;梁益建;石化洋;胡正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鼻出血、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消失55例,明显减轻5例.术后门诊复查,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中隔血肿、脓肿、鼻腔粘连、鼻背塌陷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苗军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64例(68耳)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34耳)和对照组31例(34耳),均常规应用高压氧、地塞米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剂,对照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疗程10 ~ 14 d.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对再生育孕妇与非再育孕妇血3 - HCG、孕酮进行比较.方法:对门诊尿检阳性再生育孕妇和非再生育孕妇各35例孕后50±2天、孕后60±2天、孕后70±2天的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 - HCG)和血清孕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3 - HCG水平在孕后50±2天、60±2天、70±2天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血清孕酮在孕后50±2天、60±2天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孕后70±2天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再生育孕妇的血清孕酮在孕后50±2天、60±2天时显著增高,原因可能是部分再生育妇女年龄偏高,在妊娠前期激素水平降低,针对这一特定人群生理和心理因素,给予了药物如黄体酮等治疗.
作者:覃珊;仰大贵;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POCT血糖仪的使用现状,探讨POCT血糖仪与AU - 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血糖仪的比对提供模板.方法:用相应的配套室内质控物对临床使用的强生Sure Step血糖仪和检验科使用的AU - 64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日常质控,选择质控良好的一台强生Sure Step血糖仪与AU - 640全自动生化仪做比对实验.结果:POCT血糖仪的日内精密度试验变异系数为2.8%,日间精密度试验变异系数为3.9%;AU -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得值较POCT血糖仪血糖测得值高,但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偏倚幅度增大;相关分析表明,2组数据有明显的相关性(r =0.997 3,P<0.01).结论:POCT血糖仪的精确度符合国家标准,偏差在NCCLS允许范围内,并且与AU - 640全自动生化仪血糖测得值有较好的相关性.POCT血糖仪血糖测定值结果可靠,符合临床要求.
作者:朱征;杨敏;曾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水成像(MRCP)在中上腹部实质脏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证实的中上腹实质脏器囊性病变MR常规平扫和MRCP资料,并就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CP序列显示囊性病灶能力强于MRI平扫.结论:MRCP在中上腹实质脏器囊性病灶检出能力和信号特异性方面均优于MRI平扫.
作者:黄雨农;赵明;姚小刚;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亲友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的认知情况,分析两类人群对机采血小板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募策略.方法:设计调查表对两类人员进行访问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亲友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友互助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的认知度明显低于自愿无偿献机采血小板者.结论:应加强对亲友互助献血者机采血小板知识的宣传、招募力度.
作者:吴次宁;田浩;习光湘;汪彦;罗勋;冯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7日至2011年5月25日胸、腹手术287例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87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8例,切口感染率为2.79%.其中:胸部手术67例,感染5例,切口感染率7.46%;腹部手术220例,感染3例,切口感染率1.36%.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在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胸、腹部手术患者在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术前医护人员手菌落数、术前手术室空气茵落数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腹部手术患者抗菌药使用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病人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抗生素使用种类等是造成住院病人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室医护人员应严格按时间、程序洗手,同时应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
作者:王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结肠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6例患者286枚结肠息内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0.3 cm的无蒂和亚蒂息肉采用高频电灼或热活检钳法灼除,0.4~1.5 cm的亚蒂和有蒂息肉行圈套切除,广基息肉行黏膜下注射充分隆起后切除,蒂宽在1.0 cm以上的息肉采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圈套切除,对用圈套器一次套切困难者采用分叶法切除息肉.结果:286枚息肉内镜下全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11例多发性结肠息肉患者结肠内发现≤0.3cm息肉13枚,予以钳除或高频电凝灼除.结论:根据息肉形状、大小及部位选择合适的内镜下切除方法,能安全地切除息肉,提高结肠息肉的内镜下治疗效果.
作者:陈天明;唐明瑞;倪扬;李静;谢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双氧水与生理盐水、替硝唑液、复方氯己定液(口泰液)作为龈下冲洗液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牙周指数变化.方法:将90名患者(90颗患牙)随机分成双氧水生理盐水组、替硝唑液组和口泰液组,每组各30例患者30颗患牙,治疗前与治疗后6周分别取样,进行牙周指数分析.结果:替硝唑液组与口泰液组牙周指数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氧水生理盐水组牙周指数变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硝唑与口泰液为有抗菌成分的龈下冲洗液,能显著改善牙周组织的炎症状态.
作者:古贝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垂体瘤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致垂体增生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为两者治疗前作出准确的诊断.方法:对术中已确诊垂体瘤46例及治疗后确诊甲减致垂体增生15例的MRI影像表现回顾性分析.结果:两者均可表现为垂体的增大,可呈球形甚至结节性.垂体瘤常侵袭附近组织结构,且因其血供差而易发生囊变、出血和坏死,MRI上呈混杂信号影;甲减所致垂体增生MRI表现为垂体前叶体积增大,信号均匀,呈等T1信号,其上缘呈对称性隆起,形态呈钟形,增强后扫描垂体明显均匀强化.结论:两者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表现,通过MRI、治疗性诊断及实验室检查大部分病例可明确诊断.
作者:莫云海;陈馨;袁蓉;陈培;范杰;冉隆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妊娠合并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表面麻醉下应用急诊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妊娠合并肾绞痛28例.结果:27例手术顺利完成并取出结石,1例晚期妊娠患者未完成取石,仅予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引流积液解除梗阻,术后疼痛均缓解,均未出现异常宫缩.结论:急诊输尿管镜技术对于妊娠合并肾绞痛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是妊娠合并肾绞痛或输尿管结石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的首选外科治疗手段.
作者:李代春;陈卫东;李峰;赖建宇;程琳琳;曾治军;邵继春;聂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资料,以期对防治工作进行指导.方法:对104例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泌尿系感染以婴幼儿及女童为主,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可能合并泌尿系解剖异常,尿培养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尿培养前未用过抗生素的患儿,其尿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已用抗生素者.尿培养出的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该菌的敏感药物主要为头孢西丁、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加棒酸、环丙氟哌酸、哌拉西林加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结论:小儿泌尿系感染症状往往不具特异性,儿科门诊医生要注意对不明原因的血尿、腹痛、腰痛、哭闹、遗尿、少尿、尿道口红肿、顽固性尿布皮炎等患儿行尿常规等相关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尽量在使用抗生素前做尿培养,及时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选用口服喹诺酮类,同时注意筛查泌尿系畸形、包茎等潜在因素,提高诊断与治愈率.
作者:岑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使用硬膜外穿刺针外套管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在腹腔镜下用硬膜外穿刺针外套管实施内环口缝合高位结扎术.结果:5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单侧8 ~ 10 min,双侧16 ~ 20 min,住院2~4d,术后无阴囊水肿、睾丸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均随访,时间长已达18个月,无复发.结论:在腹腔镜下利用硬膜外穿刺针外套管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解剖结构清楚、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无需特殊器械,损伤小、恢复快,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龚国金;廖建刚;余正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对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收集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试验,应用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对19项研究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差异.结果:同质性检验X2=6.413,自由度为18,P>0.05;合并效应值的估计:OR =3.476,0R95%可信区间为2.680 ~4.510;0R的检验:x2=87.982,P<0.01.不良反应少.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少,但尚需进行严格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更有效说服力的证据.
作者:李雨芹;宋春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屈肌腱鞘麻醉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屈肌腱鞘麻醉治疗148例164指手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97.97%)例患者接受该麻醉.3例(2.03%)在原注射点加药后完成手术,5例(3.38%)患者术后注射点有肿胀疼痛感.结论:屈肌腱鞘麻醉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任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脂浆血可能原因,实施干预对策,以保证血液质量,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自2011年1月25日至10月25日期间,对参加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检验血型、ALT、HBsAg、PLT、血常规.对合格者将含抗凝剂的全血标本离心后,肉眼观察上清液是否属脂浆血.对脂浆血者,通过询问其饮食情况给予干预,并再次采抗凝全血标本离心,根据肉眼观察结果判断能否采集机采血小板.结果:共8 827人次献血者参加了机采血小板采前初筛检测,初筛脂浆血者769人,占总人次8.71%.可能原因为4~6h内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占67.36%),10 ~ 12 h内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占24.58%),脂肪代谢障碍(占8.06%).终因脂肪血淘汰182人,初筛脂浆血者成功采集率76.33%.结论:通过对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初筛脂浆血可能原因分析,并实施干预措施,大多数初筛脂浆血者都能成功采集机采血小板,干预措施对于更好地利用血液资源是有效的.
作者:田浩;吴次宁;罗勋;汪彦;冯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经阴道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囊肿的大小、囊壁的厚薄、内部光点的粗细.结果:经阴道超声对巧克力囊肿的检出率高,对直径2 cm以下的小囊肿显示较好,能清楚显示囊肿的边缘、囊壁和内部光点.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明显优于腹部超声,二者联合应用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继伟;王志榕;张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在胃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分别对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0例各期胃癌患者和60例胃良性病变(对照Ⅰ组)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Ⅱ组)的血清CA72 -4、CEA、CA242、CA19 -9这4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胃良性病变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CA72 -4、CEA、CA242、CA19 -9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Ⅰ期、Ⅱ期患者中CA72 -4、CEA、CA242、CA19 -9水平与对照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Ⅳ期的CA72 -4、CEA、CA242、CA19 -9水平却明显高于对照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联合检测胃癌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阳性率明显好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血清CA72 -4、CEA、CA242、CA19 -9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状况有关,胃癌越处于晚期,肿瘤标志物阳性率越高.
作者:叶建峰;蔡小红;吴永友;赵海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设成都市重性精神疾病信息报告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报告、准确分转和有效利用.方法:通过互联网,将重性精神疾病出院患者信息录入系统,并分转至患者居住地所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社区管理服务.结果:系统运行半年,共有2 276例住院患者信息在出院后平均2.71天,被分转到居住地所属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81.28%分转患者,及时进行社区登记,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随访,错误分转回退率为0.86%.系统实现动态监测,实时信息查询和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结论:成都市重性精神疾病信息报告系统,达到预期建设目的,对提供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有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秦小荣;贾勇;毛文君;代光智;张银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乙肝肝硬变腹水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0例乙肝肝硬变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58±5.14d,住院总费用为11 856.62±457.53元,患者满意度为96.53±7.25分,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为28.46±3.52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7.32±4.81 d,住院总费用为14 720.45±524.32元,患者满意度为91.34±8.62分,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为24.13±3.67分.2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管理乙肝肝硬变腹水患者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度.
作者:邱华;毛德文;龙富立;黄雪霞;邹优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从心功能的分级及右心超声参数的改变了解异舒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氧疗、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强心利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异舒吉针剂10 mg加于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及右房、右室大横径(RADd、RVDd)、收缩期肺动脉干内径(PAD).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心功能评级有明显变化(P<0.05),且右心各参数RADd、RVDd、PAD较对照组有明显缩小(P<0.05).结论:异舒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治疗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张爱平;李蓉;李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停止或减少降糖药剂量对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探讨防治低血糖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在常规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血液透析1次后,观察组在血液透析前停止或减少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剂量,对照组在血液透析前继续常规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剂量.结果: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为39.28%,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停止或减少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剂量,可有效预防低血糖发生.
作者:卢小琼;郭宗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蒙脱石散联合凝血酶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将72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新鲜配置凝血酶200 U加生理盐水5 mL由胃管注入,治疗期为1天.对比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观察组97.22%,对照组75.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法莫替丁、蒙脱石散联合凝血酶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军;李水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解痉、祛痰以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都保)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顺耳宁)10 mg,每晚睡前1次;疗程均为14 d,分别于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速峰值(PEF),记录出院1年内再住院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18%,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肺功能FEV1%、FVC、PEF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内再住院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值得推广.
作者:龙秀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剂量氯沙坦对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血尿酸及蛋白尿的影响.方法:94例伴高尿酸血症和蛋白尿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氯沙坦50 mg/d,观察组使用氯沙坦100 mg/d,口服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蛋白尿、尿酸、肾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尿酸下降更明显,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血肌酐、血钾水平无影响.结论:与每日使用50 mg相比,每日使用高剂量100 mg氯沙坦可以更好地减少尿蛋白,降尿酸,可以更好地保护肾脏,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张琼;张艺;李红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浆中B型钠尿肽(BNP)浓度在急诊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之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急诊科以呼吸困难为主诉而除外创伤、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填塞的患者作床旁快速血浆BNP浓度测定.按照症状、体征、病史、辅助检查和对治疗后评估分成无心源因素组和有心源因素组,后者再细分成仅有心源因素组和心源因素加肺部疾患组.结果:上述分组血浆的BNP浓度分别为91 +64 pg/mL、1 485±1 131 pg/mL、591±531 pg/mL,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即有心源因素组)诊断的适合的血浆BNP浓度诊断分界点是285 pg/mL,其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93.6%、88.8%、98.7%.仅有心源因素和心源因素加肺部疾患鉴别的血浆适合BNP浓度诊断分界点是897 pg/mL,其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67.7%、64.6%、91.7%.结论:急诊科主诉为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BNP≤285 pg/mL者,造成呼吸困难的因素是非心源性的:286 ~ 896 pg/mL者,造成呼吸困难的因素有可能为心源性和肺原性因素同时存在;≥897 pg/mL者,造成呼吸困难的因素是心源性的.床旁BNP测定有指导急诊呼吸困难诊治方面的意义.
作者:李方平;朱宇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腰椎骨密度情况以及相关指标分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血白蛋白、钙、磷、iPTH和腰椎T值进行测定,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腰椎T值和血钙明显下降(P<0.05),而血磷、iPTH明显上升(P<0.05).骨质疏松患者与非骨质疏松患者相比,透析时间更长,女性所占比例更大,血磷更高,而iPTH较非骨质疏松者低(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腰椎T值较健康人群明显下降,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具有独特机理,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作者:胡耀;昔朝莉;徐秀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测得24小时及白昼、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对比2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 C),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AS组较非AS组的24小时、白昼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以及相应变异性均显著增高(P<O.01).TG、TC、LDL-C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刘莉;王汐;赵雷;陈晓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时脑组织中NO的变化.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脑缺血后3个时点观察脑组织梗死面积、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评分,并观察缺血脑组织超微病理结构变化,对缺血区脑组织NO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显著低于缺血组和治疗组(P<0.05),缺血组和治疗组NO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P<0.05),治疗组与缺血组相应时间点NO含量比较明显降低(P<0.05).光镜显示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脑缺血组神经细胞缺血坏死,细胞水肿明显,胶质细胞弥散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结论:NO参与了脑缺血损伤,β-七叶皂甙钠可以降低缺血脑组织中NO的含量,减小梗死体积,减轻大鼠神经功能损害和脑组织水肿,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梅;李小刚;谭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Ⅲ~Ⅳ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6)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n=44)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N末端B型利钠肽( NT - proBNP)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更明显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P<0.05),提高EF值、FS值及6分钟步行距离(6 - MWD)(P<0.01),降低NT - proBNP(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樊华;刘学惠;周振科;林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前不同时间留置尿管对手术患者尿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各80例,分别在手术室全麻诱导前(A组)、手术室全麻诱导后(B组)、回病房后(C组)留置尿管,观察置管时、术后苏醒期、全麻清醒时3个时段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置管时,B组患者尿管耐受率100%,显著高于A组、C组(P<0.05);A组患者尿管1级耐受率高于C组(P<0.05),1级耐受率低于C组(P<0.05),而A组、C组患者尿管2级耐受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苏醒期,B组患者尿管0级耐受率、1级耐受率显著低于A组、C组(P<0.05),尿管2级耐受率、3级耐受率显著高于A组、C组(P<0.05);A组、C组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麻清醒时3组患者尿管耐受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全麻诱导前留置尿管,患者痛苦相对较小并顺利度过麻醉苏醒期,是术前留置尿管的佳时机.
作者:向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血透室加强了系列手卫生干预,并分析干预前后手卫生的执行率变化.结果:实行手卫生干预后,医务人员洗手率、手细菌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手卫生干预,提高血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余艳;王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精密尿袋在预防ICU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和精确记录每小时尿量的效果.方法:将80例ICU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成2组,普通尿袋组38例,精密尿袋组42例;2组病例定期进行尿液培养,观察护士工作量.结果:留置尿管第7天普通尿袋组有21.05%出现菌尿,精密尿袋组有4.76%出现菌尿,精密尿袋组病人每周平均节省护士操作时间314 min.结论:留置尿管病人使用精密尿袋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节省护士操作时间.
作者:王秀华;刘爽;周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42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调查其相关影响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20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21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患者服药依从率48.81%.患者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教育程度、药物不良反应、高血压常识以及家族病史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众多,选择积极的护理策略以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郑晓蓉;蒲春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护理体会.方法:对住院的42例中度、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进行观察总结.结果:4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加强健康宣教,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配合辅助检查,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强化腹水穿刺护理,加强出院指导等,是减少OHSS危害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口气管插管采用聚维酮碘作为口腔清洁剂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IP)的预防效果.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用口泰、0.5%聚维酮碘进行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前及2天后留取口咽部分泌物和气管内分泌物作细菌半定量培养和细菌菌种鉴定,观察2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VAP发生率观察组为11.5%,对照组为3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气管内分泌物细菌和口咽部分泌物细菌分布符合率高达96%.结论:使用0.5%聚维酮碘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和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VAP效果较口泰更优.
作者:杨宗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及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兴奋秩序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按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所用的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又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或者可引起其它的心血管疾病.抗心律失常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有效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是新药开发的前提.目前常用的模型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房扑动和颤动性心律失常模型、心室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性心律失常模型、房室传导阻滞和房室交接区传导常性心律失常模型、窦房结心律失常模型.
作者:童妍;党万太;苗维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YKL - 40属于哺乳动物甲壳酶样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早是在一项寻找新的骨蛋白的研究中被发现的.对YKL -40的研究初主要集中在炎症性关节疾病上.近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在炎症部位的巨噬细胞中有大量表达,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诱导新生血管生成,促进细胞趋化、黏附、迁移,在细胞外基质降解、组织重建、炎症中起作用,参与恶性肿瘤的转移过程.本文就YKL - 40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谭坤;杨铭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