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13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65例,均为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跨伤椎置钉,试验组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椎体前缘压缩比、后凸Cobb角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1年试验组的椎体前缘压缩比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1);试验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引流量,改善Cobb角,降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究CT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30例鞍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和MRI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与MRI对垂体瘤和脑膜瘤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颅咽管瘤诊断符合率为84.00%、胶质瘤诊断符合率为90.48%,CT对颅咽管瘤诊断符合率为58.00%、胶质瘤诊断符合率为45.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鞍区肿瘤实施CT和MRI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与CT检查相比,MRI对颅咽管瘤、胶质瘤的诊断能力更强.
作者:杨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穴位埋线是中医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张勤修教授尤其擅长以穴位埋线治疗鼻鼽,颇有良效,现对其治疗鼻鼽的临床作用机理进行阐述,以期推广穴位埋线治疗鼻鼽及其他慢性疾病的临床运用.
作者:袁书贤;张慧敏;杨莎莎;刘志庆;张勤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7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利尿剂、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LVESD、LVEDD、LVE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血清MDA、SOD、GSH-Px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9.44%(7/36)与对照组的16.67%(6/3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心功能,纠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失衡,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孙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采用小剂量比索洛尔治疗的心功能状况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的心率及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好(P<0.01);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小剂量比索洛尔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党艳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血气状况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的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丹参川芎嗪在治疗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改善患者血气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兴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同轴定位对提高腰椎间盘经皮穿刺疗效的作用.方法:将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消融术患者根据C形臂X线机定位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同轴定位)和对照组(正侧位定位).比较两组患者进行穿刺中的透视次数,术后1周VAS评分,术后半年随访MacNab评分.结果:观察组摄片(3.97±0.96)次,对照组摄片(7.20±1.52)次,观察组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观察组优良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使用同轴定位法能提高穿刺准确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唐柯;程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抢救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优势.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各60例,分别采用无创和有创呼吸机进行48 h的机械通气,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FVC、FEV1、PEFR和PaO2/FiO2指数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镇静剂的使用情况.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R和PaO2/FiO2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无创组的人工气道并发症、消化系统并发症、营养方面并发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有创组(均P<0.05),无创组在镇静剂的使用率和使用剂量上均显著低于有创组(均P<0.05).结论:与有创机械通气相比,无创呼吸机对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辅助呼吸效果无差异,但更加安全.
作者:宁小平;何东阳;胡安美;戴广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双吻合器PP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工缝合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V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比较,双吻合器PPH治疗可有效缩短直肠黏膜脱垂手术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高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引入结膜横向前徙瓣这项新的外科手术技术,并评估该技术在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结膜横向前徙瓣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只眼).先切除翼状胬肉头部和翼状胬肉体部的外周部分(距离角膜缘2 mm以内),使翼状胬肉体部剩余的结膜松解,并横向前徙形成一个瓣,覆盖在鼻侧裸露的巩膜上,10-0尼龙线缝合.随访患者6个月以上.结果:在随访期间,60例中有1例(1.67%)发生翼状胬肉复发,仅在结膜上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横向前徙瓣术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
作者:李玉婵;刘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48例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及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予以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症状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6个月后LVED和LVEF,血浆BNP、IL-1、IL-6、TNF-α、CRP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曲美他嗪组症状改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彩超示曲美他嗪组LVED及LVEF均较入组时显著改善(P<0.05)),且血浆BNP、IL-1、IL-6、TNF-α、CRP水平均较入组时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BNP及IL-1、IL-6、TNF-α、CRP水平.
作者:刘亚军;郭义霖;刘敏;冯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胼胝体变性(Marchiafave-Bignami disease,MBD)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与预后的关系,为胼胝体变性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30例MB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改良Ranking(mR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0例MBD的患者中,按mRS评分分为完全恢复组(mRS评分=0分)10例、部分恢复组(mRS评分=1或2分)4例,预后不佳组(mRS评分≥3分)16例.患者首次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对比,3组在伴有癫痫发作(χ2=7.074,P=0.029)、意识障碍(χ2=12.866,P=0.002)、胼胝体及以外病灶(χ2=7.907,P=0.019)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发病伴有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胼胝体及以外病灶可能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普绢;刘茂春;郑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和经会阴超声联用在孕中期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经分娩证实为前置胎盘的112例孕中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一经腹超声检查和经腹超声联合会阴超声检查的前置胎盘检出率,分析其前置胎盘的具体位置差异.结果:前置胎盘检出率联合超声显著性高于单一经腹超声(P<0.05);对完全性、边缘性、部分性前置胎盘检出率联合超声稍高于经腹超声,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低置性前置胎盘检出率联合超声显著性高于经腹超声(P<0.05).结论: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孕中期前置胎盘尤其是对于较为隐匿的低置性前置胎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袁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明确 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与氨甲蝶呤(MTX)治疗4~7 d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且接受单剂量MTX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剂量MTX治疗有效率为76.47%(26/34).在26例MTX治疗有效患者中,7例显示治疗0~4 d后β-hCG水平降低>15%;22例(64.71%)表现出治疗4~7 d后β-hCG水平降低>15%.对于治疗4~7 d后β-hCG水平降低>15%患者,RCO曲线下面积是81.7%,而治疗0~4 d后β-hCG水平降低>15%患者对应值64.0%.结论:与治疗0~4 d后比较,治疗4~7 d后 β-hCG水平降低>15%能更很好预测单剂量MTX治疗有效.
作者:刘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吸入布地奈德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AECOPD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吸入布地奈德组(布地奈德组)60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组(激素组)60例及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对照组(对照组)60例.3组患者均釆用支气管扩张剂、呼吸支持、抗菌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7 d后分析3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通气功能.结果:治疗后,布地奈德组与激素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PaO2及FEV1%Pre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布地奈德组与激素组此3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组HbA1C、2hPBG及F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布地奈德组(P<0.01);对照组与布地奈德组治疗后此3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AECOPD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能达到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一样的改善通气效果,同时对血糖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志为;徐德海;顾燕;金晨凯;臧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预防服用安眠药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的效果.方法:根据现实的案例(服用安眠药后的住院患者发生坠床事件导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RCA进行案例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应用RCA系统分析改进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心内科服用安眠药的住院患者中,未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并由此形成心内科服用安眠药患者跌倒或坠床的管理规范.结论:应用RCA能有效找到事件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改善行动,并分享案例改进方法,大大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张飞娟;黄饶英;陈毅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简易工具和简单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方法:耳内镜下用7号针头配合改良的1 mL注射器针管行鼓膜切开和置管.结果:手术50例(70耳),术后1个月有效率为77.14%,术后3个月有效率为85.71%,术后6个月有效率为94.29%,脱管2耳.结论:用7号针头做鼓膜切开和置管方法简单,不受鼓膜切开刀和鼓膜置管器等特殊器械的约束,值得推广.
作者:何恒胜;黄河银;兰建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参照术前个性化设计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中上胸椎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骨质疏松性中上胸椎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手术54例患者,共95节椎体.术前行通过CT影像设计单侧穿刺入路行PKP术.按照VAS评分、Oswetry评分标准及影像学资料对患者疼痛、日常活动功能及Cobb角进行评估.结果:37例共63节椎体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全程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术后疼痛症状缓解;无神经损伤、肺栓塞、感染等并发症.VAS评分及ODI值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个性化设计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上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且具有穿刺准确性高、手术安全等优点.
作者:宋偲茂;熊小明;万趸;石华刚;邓轩赓;侯伟;顾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心肌病模型组(DCM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CM+Ato组).采取高脂肪饲料喂养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制备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DCM+Ato组大鼠予阿托伐他汀干预8周.采用左室插管评估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的GRP78和CHOP蛋白表达量.结果:DCM组较NC组细胞肥大,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DCM+Ato组较DCM组改善.与NC组比较,DCM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显著升高,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压力上升或下降大速率(LV±dp/dtmax)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GRP78、CHOP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DCM组比较,DCM+Ato组LVEDP显著降低,LVSP和LV±dp/dtmax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GRP78、CHOP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病理损伤及改善心功能,可能与下调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CHOP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黄安静;曾招军;张春来;周洪霞;董云朋;远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局部浸润麻醉(LIA)和外周神经阻滞(PNB)两种方法在手部皮肤撕裂伤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间使用LIA法(23例)和PNB法(31例)对54例手部皮肤撕裂伤患者行清创缝合术.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的一般资料及麻醉相关指标.结果:2组麻醉过程疼痛值、缝合过程疼痛值、实施额外麻醉率、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指部位撕裂伤患者LIA组和PNB组的麻醉和缝合过程疼痛值,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手指外其余手部皮肤撕裂伤患者LIA组和PNB组的麻醉过程疼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缝合过程疼痛值和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常满意组和满意组麻醉和缝合过程疼痛值,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伤口长度>25 mm组和≤25 mm组麻醉和缝合过程疼痛值,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A和PNB镇痛效果明显,对于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满意程度较高,两者均是手部皮肤撕裂伤清创缝合术中可靠、方便、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谭继东;王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给予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为(92.53±3.51)分,对照组为(78.85±4.25)分,观察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为(5.12±0.53)d,对照组为(8.86±1.56)d,观察组显著性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35%,对照组为19.57%,观察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给予围术期全面的综合性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双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管理指导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自我护理管理指导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水平、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过3个月的自我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较高.结论:自我护理管理指导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COPD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护能力,强化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骆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4~11岁的支气管哮喘儿童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包括为每个患儿制定书面个性化哮喘行动计划,通过微信发布针对性护理提示信息,收集和监测哮喘日志数据及医生建议反馈.结果: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且哮喘发作、急诊或无计划门诊次数及影响学习的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个体延续化护理提高了患儿、家长依从性行为,对维持哮喘控制和治疗有效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吴问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临床治疗上存在着较大的异质性,对治疗的耐受性差异较大.本文对老年AML在治疗前体能状况、伴随疾病、认知能力、伴随症状、联合用药的风险评估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对老年AML在治疗前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更适合老年AML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所裨益.
作者:李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胰岛β细胞凋亡是糖尿病发生及进展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神经酰胺在β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内/外源性细胞凋亡途径、改变线粒体膜通透性诱导β细胞凋亡,同时介导ROS/RNS、炎症因子等细胞毒作用,使胰岛β细胞进一步丢失、胰岛素分泌减少.本文就神经酰胺在胰岛β细胞凋亡过程所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段丽君;商书霞;郭洪涛;赵春云;李艳芬;代红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夜间猝死.老年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合并OSA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并且会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本文就CKD合并OSA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作者:陈海燕;姜埃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能与b亚基结合形成二聚体复合物,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参与低氧适应、机体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在急性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NF-kB/HIF-1 a、ROS/HIF-1 a、腺苷A2/HIF-1 a途径与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江林敏;熊彬;李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正五聚体蛋白3(pentraxin 3,PTX3)是发现的第一个长链PTX,其基因位于染色体3(3q25),TNF-α和IL-1等炎性介质可诱导其产生.细胞碎片清除受损和凋亡缺陷被认为是自身免疫发生发展的关键事件,因为它们可以促成自身抗原超载,并引发自身免疫应答.PTX3作为可溶性模式识别分子可与多种配体结合,参与机体的致病过程,与全身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路玲玲;柴克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