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成都市新都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法律法规要求必须承担的疾病监测工作,为政府制定卫生工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现场查看新都区30家医疗机构2011-01/06诊疗记录原始信息情况及监测信息网络报告与利用情况.结果 30家医疗机构平均得分率81.23%.其中,驻区医疗机构平均得分率高(86.31%),改制/民营医疗机构平均得分率低(72.62%),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和区级医疗机构平均得分率居中(分别为85.38%、80.15%);传染病登记报告质量得分率72.80%,腹泻门诊监测得分率80.00%,死因监测报告质量得分率84.7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监测得分率69.20%,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监测得分率86.30%,中毒监测得分率89.30%.结论 2011年新都区疾病监测工作调查情况总体较好,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疾病监测指标调查结果差异大.应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全面开展疾病监测工作,推进医疗机构履行应当承担的公共卫生义务.
作者:周晓锋;刘华;姜光莹;胡云;张攀;李晓琴;任山;游天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南充市高坪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南充市高坪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1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84/10万,重症2例,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发时段为4-7月,占发病总数的62.58%;年龄分布在10岁以下人群,5岁以下多,占发病总数的96.23%;男女性别比为2.06∶1;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9.18%.实验室确诊7例,EV71阳性1例.结论 2008-2011年南充市高坪区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年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人群,男性多于女性,防控重点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全民健康知识是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关键.
作者:青承昀;邓洪林;何兮;张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在四川省德阳地区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德阳市血吸虫病流行区,春季或秋季进行泥敷,灭螺前开展基线调查,用氯硝柳胺6g/m2剂量泥敷灭螺;同时设立喷洒灭螺对照.观察灭螺后30 d灭螺效果,并观察钉螺1年后的远期效果.结果 泥敷灭螺优于喷洒灭螺,2法灭螺30 d后有螺面积下降率分别为79.60%和53.51%,钉螺平均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6.85%和62.66%;泥敷灭螺1年后的钉螺密度平均下降约80%.结论 氯硝柳胺泥敷灭螺法具有药效持续时间长,对土表钉螺、土内钉螺有较好的效果,建议在现场泥敷灭螺中使用6g/m2的剂量较为适宜.
作者:谭本福;杨玲;胡明长;孙莉;邹健;李大明;刘光林;邓启华;徐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贡嗄县肺结核高发地区农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按照201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调查西藏自治区贡嘎县江塘镇1 572名当地农民,结核病防治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的获得途径.结果 调查当地涂阳肺结核患病率121/1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1091/10万;当地农民对“国家对肺结核的免费政策”的知晓率为67.18%,“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的知晓率为65.45%,“肺结核病的传染途径”知晓率为64.24%,“得了肺结核病到哪里看病”的知晓率为4.41%;农民获得结核病知识的途径依次是医务人员44.3%、人际交流36.5%、广播电视11.8%、报刊杂志7.4%.结论 贡嘎县江塘镇农民对结核病及其相关知识匮乏,防痨意识较差,应加强医务人员、村委会、村妇联等基层组织结核病相关知识及人际交流技能的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痨宣传,大力提高当地农民的防痨意识.
作者:索朗扎西;央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南宁市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信行及HIV、梅毒、丙肝感染现状,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05/07通过同伴推动、滚雪球方法,对117名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行为学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被调查的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4.24±7.91岁;以在婚为主,占62.4%;中学或小学文化水平占85.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8.0%.艾滋病相关行为情况:87.2%的女性性工作者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65.8%的女性性工作者在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女性性工作者中只有2.6%的人员有吸毒史.HIV抗体、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4%、11.11%.结论 南宁市低档场所女性性工作者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存在高危险行为,HIV,梅毒感染率高,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干预力度.
作者:农全兴;林倩;徐永芳;莫秀娟;黄翠华;李龙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内江市中区6~14岁学龄儿童麻疹病毒IgG抗体水平.方法 2010-03/09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共采集6~14岁儿童手指末梢血25 65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HSA)进行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在检测的25 659份有效样本中,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90.63%,6岁组高93.92%,12岁组低89.14%,小学生抗体阳性率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52,P<0.01),城区儿童高于农村(x2=69.01437,P<0.01),免疫3剂次及以上的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5.89%)明显高于2剂(86.97%)和1剂儿童(81.28%).再经补种后,麻疹病毒IgG抗体阳转率均在99%以上.结论 内江市中区6~14岁学龄儿童麻疹病毒lgG抗体阳性率具有较高水平.
作者:段会恩;黄晋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分析86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86例患者均经腹部彩超检查发现肝内有囊性占位,结合流行病史及寄生虫试验做出诊断,结合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结果 86例患者中76例行内囊摘除术,10例行包括囊腔在内的肝部分切除术,术中均未发生过敏性休克,手术前2周及术后应用阿苯达唑,15~30 mg/(kg·d)-1,疗程6个月~1年,均治愈;随访1~ 14年,均无复发.结论 肝囊性包虫病确诊后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同时配合阿苯达唑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程相钦;王敬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四川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现状,为全省血防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收集2007-2012年四川省27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历史资料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统计分析阻断县血吸虫病疫情现状.结果 全省27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历史累计钉螺面积占全省的8.29%,近年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当地感染的患者(病畜);钉螺面积61.172万m2~ 139.04万m2,部分县钉螺面积出现回升,2012年四川省27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中有20个县查出钉螺,其中6个县钉螺面积超过历史面积的2%;传播阻断地区血防工作开展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 四川省血吸虫传播阻断地区病情稳定,螺情回升,应加强查灭螺工作,加强流动人畜管理,严防传染源输入.
作者:吴子松;徐亮;蒙先洪;刘阳;徐佳;钟波;邱东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农村人群和腹痛、腹泻患者人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湘西凤凰县农村人群和在湘西自治州疾控中心寄生虫病室就诊的腹痛、腹泻患者收集便样,采用碘液涂片检查人芽囊原虫.结果 共检查1783人,人芽囊原虫阳性328人,阳性率为18.45%.其中农村人群粪检11个村1 439人,人芽囊原虫阳性226人,阳性率为15.71%;门诊腹痛、腹泻患者粪检344人,人芽囊原虫阳性102人,阳性率为29.65%,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97,P<0.05);男女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05);农村人群以青壮年为高,感染率为22.16%,而门诊患者以>5~ 10岁儿童为高,感染率为43.00%;土家族、苗族感染率分别20.67%、19.11%,2者无统计学意义,而汉族低于前2者为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1 P<0.05);在学龄前儿童、学生、职员、农民人群中,以农民为高,感染率为21.19%;城、乡人群感染率分别为15.71%和1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7,P>0.05).湘西自治州农村人群感染率低的村为7.35%,高的村为33.33%.结论 湘西自治州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率较高,人芽囊原虫是腹痛、腹泻患者的主要病因之一.
作者:张开仁;杨胜元;彭海燕;段绩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眉山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CIIMS)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推进系统建设.方法 对眉山市接种单位用户档案表、客户端备份数据、实施进展情况年报表以及现场督导调查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2-06,眉山市县级及146个乡级接种单位CIIMS建设覆盖率均达100%,各地2007年以后出生儿童覆盖率均达95%以上.眉山市儿童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计算机初级水平235人(83.04%),只有1位工作人员负责信息化管理的接种单位有52个(35.62%).32个(21.92%)接种单位及时建卡率达到80%,88个(60.27%)接种单位预防接种记录及时录入率达到80%以上,73个(50%)接种单位预防接种记录完整性达到80%以上.根据接种率报表,131个(89.73%)接种单位录入客户端的剂次数低于实际接种剂次数.结论 2012年眉山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CIIMS)硬件建设已全覆盖,为保证CIIMS持续稳定运转,需充实基层工作人员数量,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增加经费投入,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理县饮茶型氟中毒病情范围与流行状况.方法 采集饮用水样、(砖)茶水样和尿样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氟含量,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诊断标准,氟骨症诊断按照地方性氟骨症临床诊断标准.结果 饮用水样氟含量均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1.0 mg/L);400份(砖)茶水氟含量均值为1.59 mg/L.400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29.25%,尿氟算术均数为0.43 mg/L;400名16岁以上成人氟斑牙检出率46.25%,临床氟骨症检出率32.25%;400份成人尿氟算术均数为0.73 mg/L.结论 理县为饮茶型氟中毒轻病区,加强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是防治饮茶型氟中毒的关键.
作者:张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云南鹤庆县部分高原峡谷血吸虫流行村离村民居住地较远的特殊环境中的钉螺分布及海拔.方法 2010-2011年成立调查组对海拔相对较高的金墩乡磨光、西甸2个行政村可疑有螺环境和特殊环境开展查螺,查到钉螺建好调查卡,捕获框内钉螺,分袋包装,带回室内用压碎法检查其感染性.结果 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地区山脉较多,有泉眼、小片沼泽地和荒浸地,为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村.磨光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2 406±11.9m的环境1处,钉螺面积为1 334 m2,调查49框,查出有螺框9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8.37%,查到钉螺107只,全部为活螺,活螺平均密度为2.18只/0.11 m2,活螺高密度为14只/0.11 m2.西甸村查到钉螺分布海拔较高的环境3处,高海拔高度为2 371 m,钉螺面积3 651.8 m2,有螺框出现率21.76%,活螺平均密度为1.81只/0.11m2,活螺高密度为25只/0.11 m2.捕获钉螺用压碎法检查没有发现阳性钉螺.结论 鹤庆县为高原峡谷,地形复杂地区均查出有钉螺分布,开展查螺的范围,不应只是历史有螺的范围,还应包括辖区内可疑有钉螺孳生的环境.
作者:李炳桂;李文豹;母亮先;田淑惠;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眉山市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现状,为采取针对性防控及救助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四川省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现状及医疗救助情况调查方案》,调查在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现状分析.结果 至2011年底,眉山市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822人,其中新发患者60人,发病率0.04%,分布在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丹棱县.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50 ~ 70岁之间,小年龄仅12岁;男性患者占58.51%,女性患者占41.49%;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93.43%),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85.89%),临床分型以巨脾型为主.结论 眉山市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具有分布广、数量多,以低文化程度的中老年农民为主,兼具低龄化的特点,新发病例比例较高,防控和救助力度仍需加大.
作者:李瑞洋;李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重庆市某劳教所劳教青少年艾滋病知识及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效果.方法 2008年采取艾滋病知识集中宣讲、互动教育、健康知识宣讲、个人及群体心理辅导等方法进行9个月的干预,评价指标包括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艾森克人格评分(EPQ).结果 干预后调查对象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其中未成年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93.48%提高到99.00%,成年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5.46%提高到97.00%.干预后各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森克人格评分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9个月的规范化干预,重庆市某劳教所劳教青少年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正确回答率明显提高,并改善其抑郁和焦虑状态.
作者:王浩;冉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996-2011年云南省西畴县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分析其流行规律,为防治细菌性痢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西畴县1996-2011年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6-2011年西畴县细菌性痢疾共计发病1 245例,无死亡.1998年发病率高为92.21/10万,2011年发病率低为8.98/10万,年均发病率为33.54/10万;1998年出现以县城为中心的点状暴发,从2003年起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发病,以夏秋季尤其是4-7月为高峰.以0~9岁儿童发病数高590例,占总病例数的47.39%;发病数居前3位依次为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男女发病之比为1.28∶1.结论 2000年以后西畴县细菌性痢疾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散居儿童和农民占发病数比例较高,应重点加强防控.
作者:蒙艳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方法学差异.方法 用目前国内常用的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722例标本,同时与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各试验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对722份样本的检测中,ELISA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为98.26%,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0.46%和1.91%,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TRUST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为84.39%,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21.08%和5.10%;ELISA和TURS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LISA测定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在日常大量标本检验时优于TRUST.
作者:罗君;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对我国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比较全球基金项目的管理模式,找到解决专项资金管理规范化的途径,提出围绕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来促进公共卫生机构改革深化,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思路.
作者:吴芙蓉;李津蜀;张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伴随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情况日趋加重.革兰阳性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感染等,已成为社会和院内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大量文献报道显示,新型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耐药菌有良好抗菌活性.现就利奈唑胺及其在革兰阳性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对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席洁琳;陈姣;张晋林;王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利普刀,LEEP)或冷刀(CKC)的疗效,寻求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更好监测手段.方法 2010-01/2011-01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妇科,采集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患者样本,术前确诊并除外宫颈浸润癌,随机分成2组,34例行LEEP,30例行CKC锥切术,进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医疗费用和疗效对比.结果 利普刀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医疗费用等方面均少于冷刀锥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病检和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普刀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费用低,治愈率高,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洁;张江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采用多联一次疗法-复方磷酸萘酚喹片联合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复方片(SP片)治疗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地区疟疾61例,53例获治愈,治愈率86.88%.
作者:吴友根;张正炎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