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激光诱发自体荧光(LIF)诊断胃癌的可行性及重要光谱参数.方法采用激光诱发自体荧光技术对43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癌组织荧光强度主峰为4695u±3063u,次峰为1453u±1537u,峰谷为1428u±1529u,而相应的对照组织荧光强度主峰为12259u±3547u,次峰为4385u±1967u,峰谷为3021u±2072u;主峰、次峰、峰谷对照组织/癌组织荧光强度比值分别为2.6:1、3.0:1、2.1:1.对照组织与癌组织比较,癌组织主峰波长略偏红光侧,次峰波长略偏紫光侧.主峰、次峰、峰谷三点综合比较,对照组织/癌组织荧光强度比值≥2的标本占83.7%(36/43).以此值作为判别标准,诊断胃癌敏感性达83.7%.结论对照组织与癌组织的LIF荧光强度有明显差异,LIF作为一种无创性恶性病变的筛检方法,应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高革;李世荣;曹建彪;李静;李士拥;张继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在显微外科应用半导体激光器治疗颅内肿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16例患者中,脑膜瘤6例,脑胶质瘤5例,垂体腺瘤3例,脑室内室管膜瘤2例.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输出功率0.5~60W.显微镜下行激光手术,用8W激光照射肿瘤被膜和表面,使被膜和表面血管皱缩闭塞;用15W激光切割、汽化肿瘤组织;用8~10W激光分离与肿瘤粘连的神经和血管;用30W激光烧灼、炭化被肿瘤侵及的大脑镰或颅骨;用10~15W激光切割、汽化脑室内肿瘤.肿瘤侵及肌肉,用8W激光行间质热疗.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加放疗.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肿瘤全切除,随访6~30个月无复发;1例脑膜瘤颅内外相沟通,侵及眶和咬肌,与咬肌粘连无法分离,不能全切除,故行间质热疗,术后加放疗,随访21个月无复发.结论在手术显微镜下,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可达到显露的脑肿瘤部位,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治疗模式迅速凝固、切割、汽化病变组织,提高肿瘤切除率,值得临床考虑推广应用.
作者:岳武;吴怀兰;宋学明;李艳敏;杨敏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脉冲Nd:YAG激光对应用羟基磷灰石的根尖切除术后的牙齿根部的作用.方法 70颗拔出的上颌中切齿,牙髓腔扩张后用马来乳胶封闭并覆以氧化锌. 随机分为7组,每组10颗,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组为单纯激光照射组,以脉冲Nd:YAG 激光照射,脉宽150 μs,高频率30Hz,波长1064nm,照射时间20s,功率分别为0.5、1.0、1.5W;第5、6、7组为羟基磷灰石加激光照射组,去除马来乳胶0.5mm,换以羟基磷灰石,激光照射方法同2、3、4组.7组牙齿标本均进行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电镜观察可见单纯激光照射组牙本质表面出现很多孔状熔化及结晶;羟基磷灰石处理组,激光照射后羟基磷灰石未见明显改变,而在其周围的牙本质表面出现熔化及结晶,在二者之间有明显界限,说明二者没有相互融合.结论脉冲Nd:YAG激光对羟基磷灰石物质无明显作用,牙本质与羟基磷灰石之间也没有反应;在实验所用激光剂量范围内,激光照射可造成牙本质熔化及结晶 .
作者:Y.BEN HATIT;P.GOUDOT;O.DILANCHIAN;C.SEVERIN;K.SOHR ABI;刘爱琴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血管内低强度He-Ne激光照射(ILLLI)与口服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病人血浆中致血栓标志物浓度的影响.方法 42例AMI后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4例)进行ILLLI治疗,每天1次,每次60min,共10天;另一组(18例)每天顿服肠溶阿司匹林150mg,共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致血栓和纤溶指标内皮素(ET)-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凝血酶活性片段(FⅡa)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ILLLI组病人治疗后,血浆GMP-140和FⅡa浓度下降(P<0.01),而阿司匹林组病人只有GMP-140浓度下降,且下降程度不如ILLLI组.结论研究结果提示ILLLI治疗AMI后病人对上述指标的有利影响可能强于阿司匹林,但需要进一步进行病例数更多、设计更严密、观察时间更长的对照试验.
作者:施广飞;拾中瑜;郜锋;李植;胡正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510.6nm波长激光对兔在体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6只,由股动脉导入柱状光纤至腹主动脉,对腹主动脉血管壁进行分段激光照射,功率密度分别为50、100、200或300mW/cm2,照射500或1000s.于照射后4、8、12、24或72h处死动物,取照射段腹主动脉,光镜观察SMC形态改变,DNA末端标记法确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兔腹主动脉经100mW/cm2及以上功率密度的激光照射后24h,SMC可出现变性、凋亡和坏死三种损伤性改变,而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激光诱导下SMC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细胞明显固缩,细胞质着色加深,染色质固缩深染,并沿核膜着边排列.DNA末端标记显示,SMC凋亡与激光照射剂量有关.在100mW/cm2照射1000s和200mW/cm2照射500s组(能量密度均为100J/cm2),细胞凋亡的发生率高.结论 510.6nm激光以能量密度100J/cm2照射,能使兔在体腹主动脉SMC发生细胞凋亡,且发生率较高.
作者:顾瑛;刘凡光;江忆平;梁洁;李峻亨;朱建国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应用Ho:YAG激光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经B超、CT、膀胱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膀胱肿瘤患者36例,男性33例,女性3例,年龄38~85岁,平均60岁.25例肿瘤为单发,11例为多发,共59枚肿瘤.肿瘤为T1~T2期、G1~G2级,直径0.5~4.0cm.经尿道插入Storz膀胱镜,耻骨上穿刺,将Ho:YAG激光转换杆置入膀胱腔内,在电视监视下应用脉冲式Ho:YAG激光,采用接触式和准接触式方法切割、汽化肿瘤及肿瘤周围2cm范围内的正常膀胱粘膜,激光参数为1.5J、10Hz和15W.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10~45min,平均20min.术中、术后无出血、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创面无癌细胞残留,术中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未找到脱落癌细胞.术后随访12~25个月,仅2例异位再发,复发率为5.6%.结论 Ho:YAG激光治疗膀胱肿瘤操作较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对患者打击小,年老体弱患者也可以安全应用,近期复发率较低,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姜涛;宋希双;吴东军;殷积斌;王法鹏;张仁科;张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增强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的有效途径.方法 80只昆明种小白鼠于皮下接种小鼠肝癌细胞,待肿瘤长到6~8mm,随机分为先化疗后PDT、先PDT后化疗、单纯PDT、单纯化疗和空白对照共5组,每组16只.化疗方法为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75μg/g;PDT方法为经尾静脉注射血卟啉单醚20μg/g后3h以能量密度135J/cm2的铜蒸气激光照射肿瘤部位.结果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4组小鼠瘤体缩小,而空白对照组小鼠瘤体迅速增大,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各治疗组中以先化疗后PDT组瘤体缩小尤为显著,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PDT和化疗均有抑瘤效应,两种方法联合运用可提高对小鼠移植瘤的疗效,而先化疗后PDT治疗的疗效优于先PDT后化疗.
作者:盛梓松;顾瑛;黄英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Nd:YAG接触式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 86例BPH患者年龄56~83岁,平均68.5岁.Ⅰ度增生8例,Ⅱ度增生36例,Ⅲ度增生42例,有63例残余尿量为50~400ml,平均80ml.在硬膜外麻醉或骶麻下接受Nd:YAG接触式激光治疗,激光输出功率50W,治疗时间5~15min.结果第1次激光治疗后80例患者(93.0%)恢复自主排尿,其中3~10天恢复排尿者72例(83.7%),21天恢复排尿者8例(9.3%).6例(7.0%)首次治疗拔管后不能排尿,2周后行再次激光治疗,2例恢复排尿,3例行膀胱穿刺造瘘,1例改行开放手术.术后夜尿次数由术前平均4次减少至2次.63例残余尿量大于50ml者中,47例(74.6%)术后恢复正常.平均住院天数10天(2~14天).所有病人随访3~22个月(平均8个月),无发生尿失禁及严重泌尿系感染者.结论 Nd:YAG接触式激光治疗BPH的适应证宽,安全性高,近期疗效肯定,适用于高原地区老年BPH患者.
作者:马全福;袁延年;庞学仁;梁俊峰;刘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将Nd∶YAG激光用于左心房隔离术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采用6只杂种犬(平均体重18.6kg),经左侧或正中开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使心脏停搏,以St.Thomas冷停搏液灌注保护心肌.切开左心房,采用裸光纤连续波Nd∶YAG激光照射左心房,波长1.06μm,测定输出功率为6、7、8、10W的Nd∶YAG激光对犬心房壁照射的效果.术毕,恢复心脏搏动.实验结束取左心房心肌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光纤末端输出功率以7W效果好,组织病理学检查凝结线心肌全层细胞均发生坏死.术后增加左室流出道阻力,提高左心房压,未见左心房有撕裂、膨出现象.结论采用激光行左心房凝固隔离术安全、简便、有效.
作者:江朝光;顾瑛;李佳春;孙衍庆;李功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GaAs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对人体的镇痛效应.方法健康受试者30名分为3组,每组10名.(1)组采用GaAs半导体激光照射双侧足三里穴(GaAs组),光斑直径0.2cm,脉冲频率95Hz,平均功率密度159mW/cm2,每侧穴位照射15min.(2)组以激光和低频电脉冲(LFEP)交替作用于双侧足三里穴(GaAs+LFEP组),每侧穴位激光和LFEP各作用15min,激光参数同GaAs组,LFEP取可调锯齿状波,频率10Hz,刺激强度以受试者能耐受为限.(3)组为对照组,仅将激光照射头放置于双侧足三里穴上15min,但无激光输出.于照射足三里穴前及照射后15、30min,采用钾离子透入测痛法,分别测量受试者腹部和耳垂痛阈,观察照射前后痛阈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GaAS组穴位照射后15和30min,腹部痛阈分别比照射前提高35.6%(P<0.05)和39.7%(P<0.01),耳垂痛阈分别比照射前提高26.7%(P<0.05)和24.4%(P>0.05);GaAs+LFEP组刺激穴位后15和30min,腹部痛阈分别提高42.3%(P<0.05)和44.9%(P<0.05),耳垂痛阈均提高44.6%(P<0.05).GaAs组和GaAs+LFEP组照射或刺激穴位后不同时间的痛阈变化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腹部痛阈增高幅度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耳垂痛阈增高幅度GaA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GaAs+LFEP组则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GaAs半导体激光照射足三里穴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低频电脉冲可加强GaAs半导体激光的镇痛效应,并有全身性镇痛效应和镇痛后效应.
作者:卞学平;张志宏;卞红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二次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残余近视的疗效.方法对因PRK术后残余近视而进行再次激光治疗的42例(58眼)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二次PRK术后随访时间为6~24(14±5)个月.结果 58眼二次PRK术前残余近视度为-5.55D±2.67D(-0.75~-14.00D),术后为-0.15D±0.94D(+0.75~-2.75D),其中44眼(75.9%)后屈光度稳定在预矫正度的±1.00D以内;二次PRK术后裸眼视力为0.71±0.33,其中54眼(93.1%)裸眼视力≥0.6,3眼(5.2%)佳矫正视力损失≥1行;二次PRK术前角膜雾浊均为0级,术后42眼为0级,15眼为0.5级,1眼为1.0级.结论二次PRK治疗残余近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预测性和屈光稳定性.
作者:沈政伟;马群;黄震;李丽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986年9月至1992年12月,我们应用Nd:YAP激光治疗口腔洹粘膜及面颈部软组织静脉血管畸形4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达明;顾松筠;杨庆;刘瑾;何怀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激光照射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一直是激光生物学与激光医学研究的重点,目前普遍认为适当剂量的激光照射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我们以荷乳腺癌小鼠为实验对象,观察了激光照射荷瘤小鼠脾区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窦桂荣;崔振环;李迎新;王祎;姚智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科于1996年7月开始对半导体激光和He-Ne激光治疗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和三叉神经痛的显效率进行了对比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淑兰;康梦奎;胡晓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科采用Nd:YAG激光治疗口腔粘液囊肿,与以往用CO2激光治疗疗效相近,但手术方法更简便易掌握.
作者:王卓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997年3月至1998年8月,我科应用KTP激光治疗早期声门癌26例,与同期及此前外科手术治疗的早期声门癌30例相对比,观察总结术后反应及护理差异.
作者:于宝贤;尚风丽;杨怀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90年代初,高功率CO2激光成功地用于心脏跳动下心肌打孔手术后,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开始登上了治疗晚期重症冠心病的临床舞台.近几年来,TMLR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就此予以概述.
作者:屈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临床上常见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首发症状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恶性吞咽困难,其处理颇感棘手,尤其老年病人多有重要器官功能低下,大多不能耐受复杂的外科肿瘤切除术,影响生存质量,预后极差.现搜集国外90年代以来对千余例不能手术的恶性吞咽困难病例,采用内镜Nd:YAG激光姑息治疗的文献报告进行综述.
作者:沈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1975年,Stern[1]首次报道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laser-Doppler flowmetry,LDF)监测皮肤微循环血流量.20多年来,关于LDF在皮肤、肌肉、移植皮瓣、脑和肾脏等组织器官微循环血流监测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取得较大进展.
作者:吴劲松;陈衔城;陆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经过改革开放迎来了风和日丽、幸福安定、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在迎接国庆五十周年之际,喜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巨大改善,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无不令人惊叹!回想50年前旧中国贫穷落后、受人欺凌的境地,这样的变迁,怎不令人由衷欣慰、感慨万千!
作者:陈明哲;李峻亨;余兴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根据细胞和临床水平的研究结果,我们曾提出了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的生物信息模型(BIML)和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信息转换模型(BITML)[1-6].根据BIML,绿、蓝和紫等冷色兴奋Gs蛋白介导的生理过程;红、橙和黄等暖色兴奋Gq或Gi蛋白或受体关联蛋白酶介导的生理过程.根据BITML,在不引起损伤的前提下,一种激光的作用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它所启动的信使系统将转换成与其相拮抗的信使系统.现根据第二信使的生理功能,应用BIML和BITML从细胞信息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低强度暖色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作者:刘承宜;李学梅;罗刚跃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