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犬行 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后激光孔道演变规律,探讨 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作用机制. 方法结扎犬左前降支中段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梗死区行 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于术后第 1、 2和 3个月取心脏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结果术后第 1个月,激光孔道部分通畅,孔道内有大量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新生的毛细血管,血管内充满红细胞;术后第 2个月,激光孔道大部分被胶原纤维充填,有较多的新生的毛细血管,血管内充满红细胞;术后第 3个月,激光孔道基本被胶原纤维充填,只有少量的毛细血管.Ⅷ因子抗原免疫染色标记激光孔道内血管结果显示,术后第 1个月每高倍视野的血管记数和血管面积大,术后第 2、 3个月,血管记数和血管面积进行性减少. 结论 KTP激光孔道早期具有血运功能,可能是 KTP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作用机制之一;但 KTP激光孔道不能保持长期通畅.
作者:蒋桔泉;曹林生;曾秋棠;聂绍平;刘小青;李正佳;朱长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激光瞳孔成形术处理白内障摘除术后瞳孔变形、上移的激光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对 120眼白内障摘除术后 (其中 116眼植入后房人工晶体 )的激光瞳孔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 Nd∶ YAG激光瞳孔括约肌切开 32眼 ;单纯氪激光瞳孔成形术 21眼 ;氪激光联合 Nd∶ YAG激光瞳孔形成术 67眼.观察治疗后视力、瞳孔变化及有关并发症. 结果 120眼中视力提高 > 2行占 90.8%.所有病例都能暴露出视轴区,手术并发症少,且操作易于控制. 结论激光瞳孔成形术疗效肯定,操作安全,是改善白内障摘除术后瞳孔变形、缩小,提高视力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罗陈川;龚颂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激光照射后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特点,观察激光对血管壁的损伤是否有选择性,为防止再狭窄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能量密度为 50、 100、 150和 200 J/cm2的铜蒸气激光照射兔腹主动脉,分别用光镜、电镜、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激光照射后第 24小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变化. 结果 100 J/cm2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细胞质凝集贴边,细胞核面积均值缩小等损伤性改变.经同等剂量激光照射,而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 结论经 100 J/cm2的铜蒸气激光照射可损伤在体血管平滑肌细胞,而对内皮细胞无明显作用.激光对血管壁的损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作者:杨淑兰;刘凡光;顾瑛;石怀银;张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强度 He- Ne激光血管内照射( ILLLI)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方法对 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 ILLLI+氯氮平)和对照组(氯氮平),用 BPRS及 PANSS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2、 4和 8周各评定 1次,对治疗后第 4和 8周的疗效进行评定,并使用 TESS量表评定治疗 4周后的副作用. 结果 BPRS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因子分及 PANSS量表中的阴性症状评分在治疗后第 4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均 P<0.05) , 治疗后第 4和 8周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及治疗后第 4周 TESS量表的各项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0.05).研究组嗜睡的副作用轻,但诱发心慌明显重于对照组. 结论 ILLLI能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及阴性症状,减轻因氯氮平引起的某些副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王新源;宋瑛;夏叶玲;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 CO2激光对犬急性心肌缺血行心肌打孔后孔道的形态学变化,以探求 TMLR的供血机制. 方法 8只杂种犬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方法造成左室前侧壁心肌梗死或缺血.使用大功率 CO2激光在心肌缺血区域打孔,打孔数目 3~ 5个 /cm2,分别在 TMLR后 1周、 1和 6个月将犬心脏取出,经相应组织学方法处理后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孔道刚建立时可见气化孔道、炭化焦痂、坏死带及变形细胞层由内向外依次排列; TMLR后 1周时孔道开放,孔道边缘有炎细胞浸润, 1及 6个月孔道内壁光滑,孔道与其它心肌结构相连,同时孔道周围的心肌微循环结构较前丰富.但孔道内壁的变化及炎症反应的程度与激光脉冲时间有关. 结论 TMLR后激光心肌孔道可以较长期保持通畅,使心腔内的氧合血通过这些孔道灌注心肌.但激光脉冲时间和心壁压力大小对孔道的通畅影响较大.
作者:吴明营;李功宋;余翼飞;朱朗标;李峻亨;石怀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光动力作用后 C6胶质瘤细胞内游离钙 [Ca2+ ]i的变化,探讨钙超载在光动力诱导 C6胶质瘤细胞坏死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常规培养 C6胶质瘤细胞,以不同光动力剂量处理对数生长期的实验组细胞后,应用 Fluo- 3/AM为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各组 C6胶质瘤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 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死亡率. 结果光动力作用后 C6胶质瘤细胞内游离钙明显升高,平均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死亡率随着光动力剂量增加而增大. 结论光动力作用后 C6细胞钙超载在光动力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胡韶山;杨宝峰;岳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未受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经验和疗效. 方法间接眼底镜和三面镜检查确诊为黄斑未受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18例 19眼,均为浅脱离.采用氩激光光凝脱离的视网膜.沿脱离区与非脱离区边缘行 1排激光光凝,向正常视网膜和脱离区一侧分别行 2~ 3排激光光凝.激光光斑直径 100~ 200 μ m,功率 100~ 500 mW,时间 0.1~ 0.3 s. 1周后行第 2次激光光凝,直至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所有病人均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进行治疗.随访 2~ 13个月. 结果 19眼中 16眼治愈,治愈率为 84.2 %;未治愈 3眼,占 15.8 %.视网膜脱离范围 1/2~ 2个时钟,脱离位于上方象限 10眼,下方象限 7眼,颞侧 2眼.圆孔 12眼,马蹄形裂孔 7眼.相关的眼部检查结果包括视网膜格子样变 13眼,玻璃体出血 4眼和近视 8眼.激光治疗未复位的 3眼中, 1眼经玻璃体切割, 2眼经巩膜外加压手术后视网膜复位.随诊观察激光光凝后玻璃体出血吸收,视网膜表面或局部玻璃体未见增殖. 结论对于视网膜表面光滑,无皱折,不伴有增值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呈局限性浅脱离状态的急性或慢性黄斑部未受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激光光凝效果好,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
作者:刘铁城;黄一飞;李晓陵;杨炳建;陈兵;董素霞;王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 CO2激光环形连续吻合与缝线吻合血管的组织损伤程度及血管正常结构恢复速度. 方法将 24只家兔的左右颈动脉切断后分别用 CO2激光环形连线吻合或缝线吻合,于吻合术后 24h、 3d, 1、 2、 4和 8周分别取材进行血管吻合口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激光吻合组,血管内膜损伤小,管壁各层次结构清晰,炎症反应轻;缝线吻合组,血管内膜损伤重,管壁各层次结构紊乱,有断裂损伤,炎症反应重.激光吻合组术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早,弹力纤维含量多,平滑肌细胞排列有序;缝线吻合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晚,缝线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管壁有肉芽组织增生. 结论用 CO2激光环形连续吻合小血管比用缝线吻合,血管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赵荣;杨继庆;蔡振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 GaAlAs和 InGaAs半导体激光与 Nd∶ YAG激光热凝固效应. 方法 GaAlAS、 InGaAs、 Nd∶ YAG 激光以石英光纤输出 ,照射鸡蛋蛋清 ,每种激光照射 10点 ,测量蛋白凝固团的直径和高度.光纤输出端功率 10 W,芯径 1 mm光斑、直径 2 mm,照射时间 30 s. 结果三种波长的激光照射活性蛋白形成凝固的体积大小差异明显 , 其中 InGaAs激光热凝固强 ,Nd∶ YAG激光次之, GaAlAs激光弱. 结论三种激光的热凝固效应有差异.
作者:龚卓;王勉镜;高孟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激光诱发自体荧光光谱( LIAF)技术对肝纤维化进行诊断的意义. 方法用 SD大鼠 100只,白蛋白、乙醇、四氯化碳和蛋白加贺普丁诱导造成肝纤维化模型.应用激光诱发自体荧光光谱检测正常大鼠血清与肝纤维化大鼠的血清. 结果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的荧光平均主峰值出现了红移. 结论应用激光诱发自体荧光光谱技术,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血清进行光谱分析,可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以用于肝纤维化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
作者:陈丹梅;赵钢;唐建武;李连宏;丁建华;高泽红;朱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光敏剂血啉甲醚( HMME)、竹红菌乙素( HB)所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影响,了解光敏剂种类和浓度与微循环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显微数码相机录像和 IMAGE PRO图像处理系统,对 52只 Wistar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在光动力作用过程中的改变进行实时观测并记录,通过对微血管红细胞流柱宽度、血流速度、血流状态 3种指标反映微循环的动态变化. 结果光动力作用过程中、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红细胞聚集、白细胞贴壁翻滚、附壁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红细胞流径减小,并终导致血流停滞,管腔闭塞.随光敏剂给药剂量的增加,微循环损伤出现时间提前,损伤程度加重. HMME的剂量为 2.5、 5、 10、 15和 20 mg/kg时,光动力作用后,红细胞流柱宽度百分比分别减少到照光前的 51%、 29%、 19%、 0%、 0%,血流流速下降,分别为粒线流、粒流、粒摆流、停滞、停滞; HB的剂量为 2、 4、 6和 8 mg/kg时,光动力作用后,红细胞流柱宽度百分比分别减少到照光前的 88%、 67%、 14%、 0%,血流流速分别下降为线粒流、粒流、粒摆流、停滞.血啉甲醚和竹红菌乙素所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微循环的损伤过程无明显差别,较小剂量的 HB( 8 mg/kg)即能引起与较大剂量 HMME( 15 mg/kg)相当的损伤效应. 结论光动力作用对微循环的效应是复杂的动态过程,而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其重要环节,并可能引发微循环系统的进一步损伤过程.在光照剂量一定的情况下,该效应对微循环的作用强度与光敏剂给药剂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两种光敏剂所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微循环的作用机制基本一致,而竹红菌乙素所介导的光动力效应比血啉甲醚强.
作者:张丽;顾瑛;刘凡光;刘育英;赵秀梅;曾晶;韩丽娜;戴维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所致的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 500例患者经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后的副反应及其与疾病种类、治疗次数,治疗能量的关系. 结果 500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副反应者 49例 (9.8% ),其中暂时性色素沉着 36例( 7.2%),暂时性色素减退 11例 (2.2% ),永久性色素减退 1例 (0.2% ),萎缩性瘢痕 1例 (0.2% ).出现副反应与疾病种类、治疗次数无关,与治疗能量有关. 结论副反应的出现与激光治疗本身没有特异性关系,随治疗能量的增加副反应发生率上升.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无连续激光治疗后所致的增生性瘢痕、持续性色素沉着等副反应 ,用于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是安全的.
作者:吕蓉;潘福琼;常有军;赖龙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鼻息肉是因鼻粘膜Ⅰ型和Ⅱ型变态反应而致,因为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鼻粘膜血管扩张,静脉、淋巴循环障碍、腺体过度分泌和粘膜高度水肿而形成.常规手术治疗只能从表面上去除息肉,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其再复发,所以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我们采用 Nd∶ YAG激光治疗鼻息肉,由变态反应发生的机制阻断,到病变去除及预防复发同兼,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简化手术过程及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王黎;杨军;惠明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 CO2激光治疗鲍温样丘疹病 9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作者:白希奎;时文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科采用纤维喉镜和鼻内窥镜结合钬激光治疗多种耳鼻咽喉科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浩伦;吴玮;王鸿南;吴代民;王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小儿神经性尿频是小儿科门诊常见疾病,病程可持续数月,极少数患儿可反复发作迁延数年.临床多采用药物或针刺等疗法,但疗效均不满意.为了探索小儿神经性尿频治疗新方法,我们采用 He-Ne激光穴位照射治疗 100例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卞学平;张志宏;王利君;刘永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自 1996年 12月至 2001年 12月,应用可变脉宽频 532激光治疗草莓状血管瘤 367例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香;张褒佳;扬菊;张海水;李宁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 1999年 11月以来,我院眼科中心采用进口 ALCON倍频 Nd∶ YAG 532 nm激光作为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4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俊华;陆莹;吴慧莺;陈锋;叶道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粘膜下宫颈肌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 1992年 6月至 2001年 6月采用 CO2激光治疗基底宽或粗蒂的粘膜下宫颈肌瘤 8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春英;高磊;李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98年6月至2001年2月,我院激光室用Ho∶YAG激光进行治疗37例真菌性食管溃疡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铁圈;张玲;张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8年 10月至 2001年底,我们应用 58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特发性蜘蛛痣 180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潘福琼;吕蓉;徐嘉;陶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应用低强度 632 8 nm He-Ne激光治疗少年儿童弱视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观察的充分肯定.但应用低强度 65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少年儿童弱视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为了观察其疗效,我们采用视力逐米观察法对弱视儿童治疗前后视力进行记录, 3个疗程后将所记录的数据利用医用统计学方法中的秩和检验法进行检验及统计推断,结果表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中伟;孙佳英;杨家太;马桂芬;丁昆;王艳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耳廓假性囊肿又称浆液性软骨膜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复发率高,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治愈.采用 CO2激光、半导体激光和紫外线联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风俊;唐莎;田永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脑梗死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我院采用低强度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联合药物早期治疗脑梗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莉红;张海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 1997年 3月至 2002年 7月我院以超脉冲 CO2激光治疗鼾症 28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鼾症患者 28例中,男性 23例,女性 5例;年龄 29~ 53岁,全部采用超脉冲 CO2激光治疗。
作者:赵爱攀;杨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9年至 2000年,我科 CO2激光治疗 63例肛门尖锐湿疣( CA)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0年 5月至 2002年 5月,我们应用半导体激光与超短波联合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2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瑞娟;于建敏;胡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口腔黏液腺囊肿是口腔黏膜小涎腺的潴留性囊肿,有自行破溃及复发的特点,多发于下唇,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近年来我科应用 CO2激光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 55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战延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在欧美国家的肿瘤患者死亡原因中列第 3位,在我国也逐渐呈高发趋势.约 2/3的结肠癌患者死亡时发生肝转移,而能进行肝切除治疗的病例不到 10%,大量患者只能依靠其它非手术疗法,但迄今为止并未找到一种理想的方法 [1].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ic therapy,PDT)问世 20余年来以其独特的优点在肿瘤防治科学中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近年来 PDT技术的快速发展突破了 PDT仅能应用于表浅及管腔肿瘤治疗的传统概念,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 PDT可以用于治疗深部肿瘤如结肠癌肝脏转移肿瘤,作者就其当前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肖卫东;葛海燕;陈祖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