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4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血管内激光光凝治疗,并在术前,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148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切口渗血,1例切口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均顺利痊愈.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前术后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患者安全、顺利康复和缩短病程的重要保证.
作者:师兰香;董艳芬;潘孝霞;王春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建立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中激光、光敏剂、氧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对表皮、真皮、血管中单线态氧的产生过程进行仿真,了解与光漂白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单线态氧产生的影响,进而了解光漂白在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Monte Carlo方法描述光在组织中的分布;用药代动力学描述光敏剂在血管中的变化规律;用Fick定律描述光敏剂和氧在组织中的扩散和分布;用与氧含量有关的二级动力学描述光敏剂的漂白;用Lambert-Beer定律和单线态氧的量子产率来计算皮肤各层组织中单线态氧的产生.结果由于光漂白的作用,激光和光敏剂剂量的增加使血管壁单线态氧产量增加,比正常组织中多.光敏剂漂白特性的改变,对真皮和表皮中单线态氧的产生有较大影响,对血管中单线态氧的产生没有影响.结论数学仿真能较全面地描述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中光漂白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顾瑛;黄乃艳;刘凡光;程刚;钟秋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121例的临床疗效.方法脂溢性角化病患者121例,男性26例,女性95例;年龄36~66岁.根据患者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和组织反应调整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的能量密度,范围在7.0~8.5 J/cm2.治疗1~3次.间隔4~6个月.结果随诊6个月,治疗1、2、3次的有效率分别为71.4%、81.2%、100%.治疗次数与疗效相关.结论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安全,有效.
作者:常有军;徐嘉;潘福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静脉腔内激光术结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6例,男性28例,女性18例,共66条患肢接受腔内激光治疗结合高位结扎术.结果随访2~12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无一例复发.结论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结合高位结扎术相较静脉腔内激光术安全性更高,扩大了手术适应范围,具有微创,美观,安全,操作简单的特点.
作者:任培土;鲁葆春;阮新贤;林凌;唐黎明;冯刚;徐关根;方兴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He-Ne激光联合微波照射与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方法带状疱疹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He-Ne激光联合微波照射治疗组,以功率为2.59 mW的He-Ne激光光纤照射手合谷穴和耳部的肺、内分泌穴,每穴照射10 min,每天1次;微波辐射器直接辐照受损的神经根部,功率10 W,每次20 min,每天1次,有渗出者局部涂甲紫.药物治疗组,根据病情的轻重分别给予穿心莲(穿琥宁)、阿昔洛韦、吗啉胍、青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B1、Bi2及吲哚美辛等药静脉滴注、肌内注射或口服.2组均治疗10 d.结果He-Ne激光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组治愈率100%,无一例发生后遗神经痛;药物治疗组治愈率67%,20例出现后遗神经痛.结论以He-Ne激光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傅宝阳;莎日盖其其格;谢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患眼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变化,探讨PRP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机制.方法对PDR患者16例16只眼(PDR组)和正常人16例16只眼(正常组),行PRP术前及术后1个月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观察其a波振幅(aA)、a波峰值时间(aT)、b波振幅(bA)、b波峰值时间(bT)、OPsb波振幅(OPsA)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配对进行t检验.结果PDR组术前、术后与正常组比较aA、bA、aT、bT、OPsA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而PDR组术前与术后第1个月比较aA、bA、OPsA差异无显著意义,aT、bT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视网膜各层功能均已明显受损,PRP术后其功能不能恢复.PRP术后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功能得以保留,但破坏了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内各层细胞之间的电位传递速度减慢.
作者:钟凌;李桦;陈平;刘徽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国产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色素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方法色素斑患者73例,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39例,采用波长为530~1 200nm的强脉冲光对患者面部进行照射,能量密度为28~40 J/cm2,光斑面积10mm×40mm,间隔3~4周1次,1个疗程3~5次.治疗前后拍照,疗程结束后由2个以上的医生评价疗效.结果国产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色素斑总有效率为86.3%,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总有效率为84.6%.结论国产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色素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保华;杜宇;陈德宇;许飏;胡丹;殷宏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MTT比色法观察HMME对体外培养人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以下简称为初发、复发细胞)增殖的影响(毒性作用);用MTT法测定不同的光敏剂孵育浓度(0、2.5、5.0、10、20和40μg/ml)、孵育时间(0、5、10、20、30和60 min)和激光能量密度(0.62和2.835 J/cm2)条件下行PDT对初发、复发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T对初发、复发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初发、复发细胞分别在浓度≤20、40μg/ml的HMME中孵育60 min对细胞无明显毒性.高剂量(2.835 J/cm2)照光条件下,HMME孵育浓度分别≥2.5、10μg/ml的初发、复发细胞PDT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经40μg/ml的HMME孵育1h后用高剂量He-Ne激光照射初发、复发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61.1%、57.6%;HMME孵育时间≥5 min的PDT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DT对初发、复发细胞的PCNA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PDT对体外培养的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照光前光敏剂浓度越高、孵育时间越长,照光剂量越大,PDT效应越强.
作者:黄艳明;刘恒明;罗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白花蛇舌草联合应用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的Wistar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用MTr法、吖啶橙/溴乙啶(AO/EB)双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PDT联合白花蛇舌草对体外培养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检测凋亡、分析对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白花蛇舌草可明显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使肿瘤细胞聚集在S期并诱导其凋亡.PDT与各浓度白花蛇舌草联合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P<0.01).白花蛇舌草和PDT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二者联用后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显著增强,这种作用在白花蛇舌草浓度为5.0μg/ml作用12 h时明显.结论白花蛇舌草可与PDT协同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其协同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王殿洪;岳武;史怀璋;李俊石;王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中、低3种功率的Nd:YAG激光脑间质内热疗致脑水肿的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5只,随机分为2.5 W ×240 s、7 W ×20 s、30 W×3 s 3组,对兔两侧大脑半球进行Nd:YAG激光脑间质内热疗实验,3 d后开颅取脑,行肉眼和镜下观察,测定凝固性坏死和脑水肿的范围.结果激光脑间质内热疗的毁损灶呈球形或类球形,2.5 W×240 s组及7 W×20 s组较30 W×3 s组病灶形状更规则;2.5 W×240 s组脑水肿程度较轻于7 W×20 s组及30 W×3 s组(P=0.026,P=0.043).结论为减少脑水肿,在进行激光脑间质内热疗时,应以不产生气泡或热膨胀压强为宜,即应选择小功率激光进行照射.
作者:张健;焦力群;朱树干;宫杰;谭守刚;迟令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防治兔眼Nd:YAG激光晶体后囊膜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机制.方法24只家兔48只眼行Nd:YAG激光晶体后囊膜切开术,其中24只眼于手术前后48 h,每隔4 h滴双氯芬酸钠1滴(手术用药组)另24只眼术后不用药(手术组).两组均于术后第4、8、12和48h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紫外吸收法检测房水内中等分子量物质(MMS)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一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Nd:YAG激光晶体后囊膜切开术后不同时间手术组房水内各成分含量均升高,与手术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S、PGs与兔眼Nd:YAG激光晶体后囊膜切开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关,手术前后应用双氯芬酸钠能降低这些成分的释放,从而减轻手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李瑞庄;梁轩伟;郑彪;宋洪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可调脉宽倍频532 nm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4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封波;唐建民;董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用CO2激光和半导体激光联合应用治疗尖锐湿疣患者14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皆有尖锐湿疣典型的临床表现,疑似病例及巨大尖锐湿疣除外.诊断标准采用国家卫生部CDC公布的尖锐湿疣诊疗规范:(1)有非婚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感染史.
作者:阎国富;何威;余小勤;任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室自1999年至今应用激光治疗口腔血管瘤、脉管畸形、淋巴管畸形、牙龈瘤、黏液囊肿、乳头状瘤等156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56例,男性86例,女性70例;年龄2个月至69岁.瘤体直径0.5~5 cm.其中颊、唇、舌黏膜血管瘤28例,脉管畸形20例,淋巴管畸形18例,口腔黏液囊肿43例,牙龈瘤22例,乳头状瘤及其他25例.
作者:黄苡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998年9月至2004年9月作者采用CO2激光治疗皮脂腺痣7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皮脂腺痣患者79例,男性48例,女性31例;年龄9~48岁.皮损见于前额20例,耳前12例,头皮47例.62例出生时皮损即存在,27例出生后数月开始生长,病变呈疣状斑块.病损均匀单发,皮损境界清楚,呈淡黄色或黄褐色,表面无毛发生长,触之柔软,有油腻感.
作者:权东梅;王桂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988年5月至2003年底,我们应用Nd:YAG激光在胄镜下治疗食管狭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食管狭窄1 605例,4291人次手术.其中恶性狭窄1 258例,3 484人次手术,人均2.8人次手术.良性狭窄347例,其中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狭窄266例,630人次手术,人均2.4人次手术;食管癌放疗后狭窄79例,173人次手术,人均2.2人次手术;腐蚀性食管狭窄2例,4人次手术,人均2.0人次手术.
作者:杨晓池;郎全龙;杨振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激光治疗中心自2000年至2003年底4年间,治疗面部的Spilus痣患者4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面部Spilus痣患者43例,男性17例,女性26例;年龄5~40岁,平均16.63岁.皮损为浅褐色至暗褐色的斑或斑片.均自幼发病,病变位于面部的一侧,不超过面部中线.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大小由钱币大至手掌大不等.周身其他部位未见皮损,无内脏损害表现.
作者:董小红;郭伟;谭雪晶;刘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全身化疗和头颈部放疗后常发生大面积、顽固的口腔黏膜溃疡,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睡眠,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同时也影响患者身体的康复,有时甚至使治疗无法进行下去.常规治疗疗效较差,我们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松杉;刘世森;章禾;刘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3年10月至2005年3月作者在直肠镜下应用Nd:YAG激光治疗直肠息肉510例l 103处,取得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直肠息肉患者510例,男性263例,女性247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6岁.直肠息肉共1 103颗,有蒂1 084颗,广基19颗;息肉基底直径≤1.0 cm者1 050颗,直径大于1.0 cm小于2.0 cm者138颗,直径大于2.0 cm者15颗.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激光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白内障手术的新方法.与超声乳化术相比,此种手术具有更为精巧、安全和便利的优点.作者就激光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王桢;刘恒明;周雄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Huang和哈佛医学院的Schuman等[1]首次报道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近10年来OCT已经成为一种可靠的活体组织成像方法.OCT成像是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断层成像,其二维成像轴向分辨率可达10μm.OCT早应用于眼睛这一透明组织的成像,呈现了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眼睛解剖结构的精确成像[1],现已被用于临床多种眼底疾病的诊断及评估.
作者:刘丽红;刘凡光;顾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接触激光的人越来越多,激光意外损伤的事故不断发生.眼睛是激光敏感的靶器官,也是易受伤的器官,波长400~900 nm的激光束入射到角膜上,经角膜和晶状体聚焦,使视网膜在单位面积上所受激光照射的能量比相应的角膜入射量提高了近105倍.因此,即使是低剂量的激光照射也可引起视网膜的严重损伤而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视觉功能丧失.一旦视网膜损伤,如何寻找快速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干预、恢复视网膜的功能成了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作者:闫文华;钱焕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在多种肿瘤和非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均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PDT通过光敏剂与光的光化学反应产生单态氧和其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致细胞结构的氧化性损伤来实现其生物学效应.对PDT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是PDT研究领域的热点.
作者:邱海霞;刘凡光;顾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皮肤的医疗美容方法有许多种,如传统的物理磨削技术(dermabrasion),化学剥蚀法(chemical peels)及超脉冲CO2激光和Er:YAG激光消融技术,其中激光消融技术已经被证明是较有效的皮肤医疗美容方法.但这种方法是将表皮层完全或部分破坏,促使真皮层新的胶原蛋白形成,会造成患者皮肤大面积的损伤,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瘢痕和色素沉着等[1-3].因此,人们将研究的重点转向非消融性方法.光子嫩肤术为20世纪末开发的一项非消融性的皮肤医疗美容技术.
作者:龚玮;谢树森;李晖;林伯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