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3-9430
  • 国内刊号:11-2926/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51
  • 全年订价:2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7年6期文献
  • 不同参数HMME-PDT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生物效应

    目的 观察不同参数的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HMME-PDT)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生物学效应,为临床应用HMME-PDT防治增生性瘢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后,将150个增生性瘢痕块随机分为HMME-PDT治疗组和对照组.PDT治疗组给予HMME10 mg/kg,分别在给药后即刻、30min、1和3 h行半导体激光照射,波长630nm,能量密度分别为5、10和20 J/cm2.观察瘢痕生长情况,术后28 d取材行常规HE染色,计算各组瘢痕增生指数,分析HMME-PDT对瘢痕的影响.结果 静脉注射HMME 10 mg/kg后,以功率密度为20 mW/cm2,能量密度为5 J/cm2的半导体激光在给药后即刻和30 min照光时能对瘢痕增生块产生抑制效应,其中以时间间隔为30 min时的作用更加显著,而能量密度为20 J/cm2的激光照射瘢痕增生指数仍然较高,甚至超过空白对照组.结论 HMME-PDT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生物学效应与光敏剂的剂量和激光照光时间、给药后至照光的时间间隔和能量密度密切相关.

    作者:蔡宏;顾瑛;曾晶;李韶然;王颖;施东雯;张露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光动力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贲门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光动力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术后晚期贲门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 病理检查确诊的术后晚期贲门癌患者144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PDT治疗1个月后化疗组[替加氟/尿嘧啶丝裂霉素(UFTM方案)]60例;第2组为PDT与化疗同时组30例;第3组为单纯化疗组54例.结果 3组的近期疗效(CR+SR)分别为50%,70%与50%,第2组(70%)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1),且不良反应不加重.随访18年内144例患者全部死亡.随访第10年仍有3例存活,其中2例是在第2组,随访第18年存活长的1例患者死亡,该患者也是在第2组.PDT治疗1个月后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存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DT与化疗同时治疗晚期贲门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组和PDT治疗1个月后化疗组.

    作者:宋东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降纤酶联合紫外线葡萄糖照射法对眼底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患者高血黏度的改善作用

    目的 观察降纤酶联合紫外线葡萄糖照射法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高血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 本院眼底病组住院的血液流变学学检测异常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患者70例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62例,经眼底、视野、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并依相应诊断标准确诊.将男女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静脉输入降纤酶;治疗组行降纤酶载氧法,即采用氧透射载体治疗仪,将降纤酶通过输液器在氧载体透照窗经过石英管进行紫外线照射后静脉输入体内.两组每日治疗1次,10 d后复查血液流学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对AION和CRVO患者异常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有所不同,除均能降低男、女患者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外(P<0.05);降纤酶载氧组疗效更优,并对男性患者的胆固醇有降低作用(P<0.05),对血细胞比容和甘油三脂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或P<0.01).结论 降纤酶能改善高血黏度,而降纤酶联合紫外线葡萄糖照射法对高血黏度改善的效果更显著,且具方便、安全特点,是一种改善高血黏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润生;吕沛霖;艾华;王建洲;王小娣;孙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脉络膜血管瘤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经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B超声检查确诊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7例7只眼,TTT采用810 nm半导体红外激光,光斑直径≤2mm,根据肿物范围大小采取连接光斑照射,从远离黄斑中心处开始光凝,功率450~550 mW,照射时间60~80 s.治疗3~5次,两次治疗间隔时间1个月.随访3~21个月.结果 治疗后中心视力提高6例6只眼,中心视力不变1例1只眼.治疗后6例6只眼黄斑视网膜下液吸收,肿瘤色泽由橘红转为灰白瘢痕形成,B超声检查显示肿瘤厚度变薄.无一例出现视神经萎缩.结论 TT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具有比激光光凝治疗疗程短,并发症少及费用少优点.但TTT治疗要根据脉络膜血管瘤的范围、厚度、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程度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戴森;陈青山;李志;刘桂琴;古询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根治性切除术、化疗、放疗、光动力学疗法联合治疗三期乳癌

    目的 探讨术中光动力学疗法对拓展三期乳癌根治范围的作用.方法 三期乳癌患者(T4任何NM0)12例,其中皮肤浸润伴橘皮样外观9例,炎性乳癌3例;N19例,N23例.术前给予CEF方案辅助化疗2~3个周期.化疗后手术前48 h静点HpD 5 mg/kg.行根治性切除术.缝合皮肤前进行激光照射,激光波长630 nm,光纤末端能量密度270 J/cm2.术后辅助CEF/TAC方案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 随访3~12个月,胸壁和腋窝局部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肝、肺、胸椎以及对侧乳腺均未见转移.结论 化疗、手术、放疗、化疗联合术中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三期乳癌,能够有效地清除残留肿瘤、防止复发和转移.

    作者:董齐;崔建春;李立;荣大庆;柳青峰;富永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激光吻合大鼠颈动脉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缝合和激光吻合大鼠颈动脉后血栓形成的差异评价激光吻合血管的优越性.方法 Wistar大鼠90只,显微镜下暴露双侧颈动脉10 mm,一侧行激光吻合,另一侧行缝合.于术后1、3、7、14、21和28d观察形成血栓的血管数目和血栓形成的总体发生率.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激光吻合侧血栓形成的血管数少于缝合侧,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激光吻合侧血栓形成总体发生率激光吻合为5.6%,缝合侧为14.4%,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血栓形成总体发生率激光吻合的大鼠颈动脉低于缝合的大鼠颈动脉,激光吻合血管能够预防血栓形成.

    作者:刘珍;陈伟;王奕;刘铜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钬激光照射后人T-24膀胱癌细胞株中半胱天冬酶-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钬激光照射后人T-24膀胱癌细胞株中半胱天冬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T-24细胞发生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T-24膀胱癌细胞株,分对照组与实验组,试验组以800 mJ钬激光直接照射而对照组仅以指示光照射不激发激光能量,照射后48 h分别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半胱天冬酶-3蛋白在T-24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800 mJ钬激光照射后实验组细胞形态呈现出凋亡改变,半胱天冬酶-3蛋白呈现阳性表达.结论 钬激光照射人T-24膀胱癌细胞株,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半胱天冬酶-3蛋白在诱导T-24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东亮;冉隆建;卢一平;石海燕;朱蜀侠;吕健为;胥艳;荣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种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67例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7例中未成年患者组47例,占70.1%;成年患者组20例,占29.9%.行喉造口喉乳头状瘤激光切除术34例,16例复发(未成年患者13例,成年患者3例),占47.1%;术后喉狭窄15例(未成年患者12例,成年患者3例),其中9例为再次复发者.行喉部分切除术3例,随访2年未再复发,且均无喉狭窄出现.行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CO2激光切除术30例,复发7例,占23.3%;术后喉狭窄6例(均为未成年患者).术后复发23例中,未成年患者20例占87.0%;成年患者复发3例占13.0%.不同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喉狭窄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的术后复发率及喉狭窄发生率虽有差异,但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CO2激光切除术及术后定期复查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方法.

    作者:赵雪柠;叶萍;雷大鹏;刘大昱;金童;付志婕;潘新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特殊病例近视眼的LASIK治疗

    目的 探讨部分相对禁忌证近视眼LASIK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鹰视准分子激光机和Moria旋转角膜板层刀对66例118只眼相对禁忌证近视者进行常规LASIK手术.高眼压症38例68只眼,瘢痕体质12例22只眼,弱视8例14只眼,精神疾病4例8只眼,哺乳期妇女4例8只眼,单眼者2例2只眼,糖尿病1例2只眼,甲亢1例2只眼.结果 在6~30个月(16±9)个月的随访期内有97%眼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曾达到1.0、1.2、1.5、2.0,眼数分别为13%、36%、46%、5%.无角膜感染、激素性高眼压、弥漫性层间角膜炎、角膜溶解和角膜瓣愈合延迟等严重并发症.68只高眼压症眼术后平均眼压为(14.2±2.45)mmHg,术后1年复查视野、杯盘比(C/D)无明显改变.12例瘢痕体质者术后无角膜瘢痕形成.14只弱视眼中,裸眼视力达到1.0以上8只眼,达到或超过术前佳较正视力6只眼.结论 LASIK相对禁忌证的近视患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试行LASIK手术.

    作者:周炜;何正瑞;彭子春;黄蕊;郑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

    目的 探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膨胀期白内障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27例27只眼,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1~3 h,眼压仍不能控制在30mmHg以下,立即以波长为514.5 nm、光斑直径为500μm、时间为0.2 s、功率为240~260 mW的绿光激光行虹膜根部360°房角形成术.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及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激光术后1.5~2.0 h,眼压均从36~57 mmHg降至15~26 mmHg,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房角有不同程度的加宽.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是快速降低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眼压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阳桥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CO2激光与微波照射联合治疗腋臭46例

    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应用CO2激光与微波照射联合治疗腋臭4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材料及方法1.临床资料 腋臭患者46例,男性17例,女性29例;年龄16~48岁,平均年龄25.0岁.双侧43例,单侧3例.病程3~13年,有家族史者46.7%.

    作者:修志民;刘静平;何勇;王芙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体会

    太田痣是良性皮肤黑素细胞的病损,因发生于面部而影响美容,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冷冻、CO2激光照射、磨削等[1],痛苦大,易留下瘢痕,效果不理想.我科自1999年6月以来,应用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2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康红芬;肖红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疼痛的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8~2004年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各类疼痛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各类疼痛患者患者145例,男性63例,女性82例;年龄8~56岁,平均32岁.病程3 d至2年.疼痛部位:腕部18例,肘部22例,指部25例,趾部7例,肩背部8例,大腿6例,上臂16例,头面部30例,肋胁部10例,枕部3例.原因: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神经痛24例;扭伤、拉伤、挫伤等软组织痛86例;腱鞘炎、网球肘、肋软骨炎、下颌关节炎等炎性疼痛35例.

    作者:梁英;李军;肖良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红外偏振光治疗顽固性创口不愈81例

    我们采用红外偏振光治疗顽固性创口不愈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顽固性创口不愈患者81例,男性61例,女性20例;年龄9~78岁,平均36.22岁.病程5 d至5年.创伤术后创口感染56例,溃疡创口15例,狗咬伤创口2例,外科心脏手术后感染创口5例,烧伤创口3例.大创口面积为8.5 cm×5.5 cm,均采用多种中西医药物治疗无效.

    作者:李邦雷;李征;吴启坤;武丛丛;王巾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氪黄激光拆除巩膜缝线的临床观察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采用氪黄激光穿透结膜拆线技术较以往的巩膜瓣可拆缝线技术简单、方便,有效地防止了术后早期眼压升高,并获得良好稳定的远期眼压控制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缝线氪黄激光拆除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晓红;李付亮;谢汉平;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CO2激光治疗脐茸8例

    我院使用CO2激光治疗脐茸8例,均治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脐茸患者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个月至12岁.脐茸直径0.15~5 mm.7例有脓性分泌物,脐茸表面附有脓苔.7例术后病理诊断炎性增生性改变.1例因脐茸较小,无法完整切割,未作病理检查.

    作者:马晓南;孟伟;岳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超激光联合电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指颞下颌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疼痛、杂音、下颌运动障碍等症状的症候群,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肉的疼痛、关节弹响或杂音,以及关节运动、开口度、开口型异常,重者进食及语言均受影响等,我科采用电针结合超激光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龙桂花;丁晓虹;李艳武;段俊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e-Ne激光照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我科采用He-Ne激光照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采用Wallace等制定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分类标准[1],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我科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8~71岁,平均(50.6±8.3)岁;病程1~12d,平均(4.4±2.8)d;病变部位:第一跖趾关节23例,踝关节4例,足跟2例,膝关节2例,腕关节1例.

    作者:宗敏茹;李品梅;常馨;于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新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是一种能对生物组织浅表微结构进行断层成像的新技术,笔者总结了OCT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几种功能OCT;概述了OCT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其在光动力学疗法(PDT)疗效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后讨论了OCT技术的应用局限.

    作者:沈婷梅;顾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判断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和范围在体研究的进展

    外科手术对心肌缺血的血运重建是目前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术中准确判断心肌缺血范围及程度和严密监测心脏停跳后心肌细胞损伤是否加重,对于血运重建的准确性,更好地实施心肌保护及对手术疗效的评估和术后处理方案的拟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术中判断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和范围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验研究意义与临床现实意义.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作为一种新颖的成像技术,能对活体组织内部微小结构进行实时、在体、高分辨率断层成像.

    作者:窦志;翁国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腔内低强度激光疗法研究进展

    鼻腔内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intranasal low intensity laser therapy,ILILT)是光生物调节作用在鼻腔内的应用.本文在综述ILILT临床疗效的基础上,从自主神经、阳明经和血细胞三条途径讨论了ILILT的机制.如果只有自主神经功能不正常,可以康复自主神经功能,如果只有阳明经不正常,ILILT与激光针灸作用类似;如果只有血细胞功能不正常,ILILT类似于血管内低能量激光照射疗法.ILILT的总的疗效是上述三条途径的综合作用,可以降低β淀粉样蛋白、增加褪黑素合成、增加SOD活性、增加β内啡肽、降低红细胞异常率、降低CCK-8、降低低切血细胞比容及血细胞比容和降低血脂等.ILILT有可能对很多病种有效,但疗效的获得有待于剂量关系的研究、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循证医学研究.

    作者:朱健;刘承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肿瘤光动力学疗法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本文重点综述肿瘤光动力学疗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如光敏药物过敏、皮肤光毒性反应、渗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空腔形器官穿孔、瘢痕狭窄、感染、出血和其他并发症.

    作者:黄真;黄卓正;刘建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光动力学疗法中激光器的应用进展(续完)

    4.LP~PDL介导的PDT治疗光化性疾病的机制 LP~PDL介导的PDT在治疗AK,AC或光损伤时,恢复快,红斑小,表明清除该病变时对靶细胞有很好的选择性,并不发生炎症反应.该治疗机制可能在于诱发了凋亡反应,而没有显著的炎症反应伴随发生.

    作者:蔡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