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Nd:YAP激光豚鼠鼓膜造孔的安全性.方法 豚鼠54只,以激光照射时间分为0.5 s组、1.0 s组和1.5 8组,每组16只,另设对照组6只;每个实验组以激光功率分为8个亚组.在耳内镜引导下将Nd:YAP激光光纤(直径0.5mm)对准鼓膜前下象限非接触照射造孔,在光镜下观察激光对中耳及内耳的影响.结果 照射时间0.5、1.0、1.5 s,功率4.2~4.6、3.9~4.3和3.2~3.6 W的Nd:YAP激光行豚鼠鼓膜造孔,孔径0.5~1.2 mm,中耳及内耳均无明显损伤.结论 以适当的照射时间和功率行Nd:YAP激光鼓膜造孔安全有效,可避免中耳及内耳损伤.
作者:曾颖;陈秋坚;朱桂芳;林琼珠;郑亿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6例,静脉滴注血卟啉衍生物(HpD)5 me/kg后6~72 h内以金蒸气激光或半导体激光照光,功率密度120~150 mW/cm2,能量密度120~200 J/cm2.治疗前后观察病灶情况,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6例患者中,完全效应4例,部分效应2例,总有效率达100%.1例患者随访6年未见复发.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光动力学疗法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刘慧龙;刘端祺;介雅慧;徐留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腔内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ILILT)对脑梗死患者淋巴细胞增殖、畸变、凋亡和细胞周期动力学指数的影响,以及致突变性.方法 对ILILT前、后的35例脑梗死患者和35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并进行细胞增殖指数(MI)、细胞周期动力学指数(CKI)、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和细胞凋亡的分析,观察ILILT对淋巴细胞的效应.结果 ILILT后,脑梗死患者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比对照组和照射前有所提高,并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其增殖活性也增高(P<0.05,P<0.001),但对淋巴细胞周期的进程影响不大.各组间的SCE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ILILT前、后的CK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ILILT后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凋亡率比照射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增加(P<0.001).结论 ILILT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虽可诱发较高的淋巴细胞凋亡率,但对细胞没有致突变性.
作者:朱键;梁敏仪;刘承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波长为755 nm,脉宽50 ns,能量密度6.0~8.0 J/cm2,光斑直径3 mm,治疗1~6次)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1 078例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老年斑、颧部褐青色痣、太田痣等有效率95.0%以上;美容文身、外伤性色素沉着的疗效次之,咖啡斑、色素斑痣效果较差.结论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老年斑、颧部褐青色痣、太田痣效果肯定,美容文身、外伤性色素沉着的疗效与文身所用原料、色素沉着的原因有明显关系,除雀斑、脂溢性角化外,其他疾病需要多次治疗.
作者:吕蓉;陶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寻找皮肤对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mediated photodyrnamic therapy,HMME-PDT)应答的蛋白质分子标志物.方法 雌性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10 mg/kg后即刻以532 nm的激光对其皮肤进行照射,功率密度50 mW/cm2,光斑直径1 cm,照光时间20 min;同时设立单纯照光组、单纯光敏剂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术后24 h从照射局部皮肤取材,以裂解液提取皮肤蛋白,然后用蛋白质芯片(WCX2)和SELDI蛋白质芯片阅读机检测小鼠皮肤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HMME-PDT能够明显改变照射局部皮肤蛋白质谱的表达,在质荷比为相对分子质量(Mr)4949~18 828之间,共有7个蛋白质峰的强度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中2个蛋白质表达上调,另外5个蛋白质表达下调.单独照光组在Mrl4 927处有1个蛋白质的表达下调,与PDT处理组在该点的变化一致,且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PDT照射能显著改变小鼠皮肤蛋白质谱的表达,单纯照光也能引起个别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并且与PDT在该点的表达趋势一致,提示这些差异蛋白质的表达与皮肤对PDT所产生的氧化应激或照光引起的光热效应的应答机制有关.
作者:邱海霞;刘红梅;顾瑛;李德生;刘丽红;曾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倍频Nd:YAG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83例134只眼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以倍频Nd:YAG(532 nm)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视力和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变化,采用SPSS14.0软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66例108只眼视力提高或无变化,占80.6%;17例26只眼视力下降,占19.4%;41例67只眼视网膜微血管瘤基本消退,占50.0%;19例31只眼视网膜微血管瘤大部分消退,占23.1%;6例10只眼视网膜微血管瘤部分消退,占7.4%;17例26只眼,视网膜微血管瘤局域小部分消退,占19.4%.结论 倍频Nd:YAG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晖;王少杰;董丽;闵峰;蒋洪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偏振近红外线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指动脉功能的影响,探寻无创性缓解指动脉痉挛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用疼痛科非肢体疾病患者38例为对照组(A组)、随机选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35例为再植后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两组患者均以波长0.8~1.6 μm、功率1 260~1 800mW、焦点直径7 mm、时间30 min的偏振近红外线,照射胸锁关节上星状神经节近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两组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前后指动脉管径、血流参数、指端氧分压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 A组、B组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同侧肢体指动脉口径变大、血液平均流速增加、阻力指数下降.B组治疗前指动脉管腔内径为(1.08±0.13)mm,治疗后为(1.91±1.36)mm;血液平均流速治疗前为(9.97±0.34)cm/s,治疗后为(16.25±1.12)cm/s,阻力指数治疗前为0.61±0.11,治疗后为0.27±0.1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偏振近红外线刺激星状神经节能有效缓解同侧肢体的指动脉痉挛,增加指体血流量,增加指体血供.
作者:王朝亮;黄素芳;孙雪生;朱涛;李新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低强度激光照射(low power laser irradiation,LPLI)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一氧化氮(NO)生成以及NO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的作用,以探讨LPLI血管保护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取Wistar大鼠主动脉,贴块法培养VSMCs,分别以能量密度0、0.9.2.7和4.5 J/cm2的He-Ne激光(波长632nm)照射,无照射组为对照组.重氮化学反应法测定培养液中NO含量,细胞孵育液中加入3H-L-Arg测定细胞L-Arg的摄入,测定3H-胍氨酸的生成反映NOS活性.结果 能量密度分别为0.9,2.7和4.5 J/cm2的LPLI照射VSMCs,促进细胞NO生成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3%(P>0.05)、60.4%(P<0.01)和78.6%(P<0.01);细胞NOS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6.9%(P>0.05)、44.6%(P<0.01)和53.0%(P<0.01);而且细胞摄入L-Arg(Vmax值)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1.0%(P<0.05),66.7%(P<0.01)和38.7%(P<0.01);激光照射对L-Arg跨细胞膜转运的米氏常数(Km值)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 低强度He-Ne激光照射激活大鼠VSMCs的L-Arg/NOS/NO通路,可能为低强度激光扩张血管、改善器官血流等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之一.
作者:钟光珍;崔鸣;陈凤荣;赵晶;唐朝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舌扁桃体的疗效.方法 舌扁桃体肥大患者65例,采用接触法或插入法,局麻下自间接喉镜导入Nd:YAG激光光纤对肥大的舌扁桃体进行凝固、炭化,功率为15~30 W、光纤直径为0.5 mm,时问为10~15 min.术后随访6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显效56例显效率86.2%,有效9例有效率13.9%,总有效率100%.其中46例1次治愈,19例2次治愈,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Nd:YAG激光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的有效方法.
作者:曾旭东;何源萍;严福波;张清元;曾金波;周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Nd:YAG激光照射后四环素牙贴面抗压强度的变化.方法 取人体因各种原因而拔除的四环素牙(切牙)160颗,随机分为两组.Nd:YAG激光照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不用Nd:YAG激光照射作为对照组.所有牙齿做树脂贴面,在Instron 4505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压缩实验,测试两组贴面的抗压强度.结果 中切牙与侧切牙贴面的强度有一定差别,但总体来说经激光照射后的前牙贴面强度高于未经处理的前牙贴面强度.结论 Nd:YAG激光照射可以增大前牙贴面在功能运动中的强度.
作者:夏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420 nm脉冲强激光治疗Ⅰ~Ⅲ级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Ⅰ~Ⅲ级痤疮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使用420 nm强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外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和8周时粉刺、丘疹及脓疱的数目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估.结果 治疗后1、2、4和8周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3.3%、56.7%、75.0%和83.3%,对照组分别为17.4%、37.9%、58.6%和62.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420nm强脉冲激光治疗Ⅰ~Ⅲ级痤疮,可以明显降低痤疮的炎性损害,有效消除粉刺、丘疹及脓疱等皮损,治疗后患者皮肤柔嫩、光滑、弹性增强.
作者:何春峰;杜华;杨桂兰;孙宏伟;张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眼高阶像差的特征,探讨近视度数、散光度数等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欲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161只眼进行检查,按近视度数分为高、中、低近视组,按散光度数分为I、Ⅱ组,像差数据由Hartmann-Shack原理设计的德国WASCA波阵面像差仪测得.提取当瞳孔直径为4.0、5.0和6.0 mm时每眼的高阶相差值,使用方差分析以及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探讨瞳孔大小、近视度数、散光度数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及佳矫正视力与高阶像差的关系.结果 各高阶像差值均随瞳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高、中、低度近视组的高阶像差值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在瞳孔直径为5和6 mm时,两个散光组的总高阶像差和垂直彗差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垂直彗差和佳矫正视力正相关(r=0.542,0.685,P<0.05),球差和佳矫正视力负相关(r=-0.573,-0.758,P<0.05).结论 瞳孔大小影响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眼的高阶像差;近视度数不影响眼的高阶像差;散光度数影响垂直彗差和总高阶像差;在行波阵面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时应充分考虑垂直彗差和球差对视觉质量影响.
作者:夏丽坤;周晶;归东梅;杜长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以波长650 nm、功率50mw、光斑直径10mm、时间10 min半导体激光照射两侧风池穴,照射后于颈椎夹背穴注射血寨通注射液1.0~1.5 ml.对照组静脉点滴倍他司汀500ml加胞磷胆碱1.0 g.两组每口均治疗1次,6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主要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小板聚集率、左右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TXB2、血小板聚集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全权;陈海林;宗芳;黄慧敏;章茂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科自2003年至今,在支撑喉镜下应用Nd:YAG激光手术摘除喉良性病变7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昶群;吴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为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比较困难.疼痛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的原因,因此缓解和消除关节疼痛是治疗本征的关键.以往常见的方法为理疗和药物治疗.2005年以来,我科采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琼;宋维芳;张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目标,脱毛的需求已经不仅限于多余毛发的祛除,各种激光、光子脱毛手段代替了传统的蜡脱、电解、脱毛膏等方法.但对于脱毛的随访结果的报道尚不多见.我中心对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脱毛的患者的效果进行了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阳;苏有明;杨蓉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科应用Nd:YAG激光治疗直肠内巨大腺瘤24例.探讨并发心,肺等疾病不能承受常规开腹手术,或因恐惧拒绝开腹切除的直肠腺瘤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凯;黄少军;邓小红;孙亚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激光溶脂辅助抽吸术与传统脂肪抽吸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轻微、恢复较快,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美学效果,近年来欧美国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对激光溶脂辅助脂肪抽吸术溶脂的机制、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代亮;杨秀莉;任秋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近年来新兴的无创紧肤技术-射频治疗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通过分析射频治疗的作用原理、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力图对其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进行全面诠释.射频技术是一种有效、无创、痛苦小、无副作用的除皱紧肤方法.
作者:刘丽红;杨蓉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简要评述目前各种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方法和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有可能在临床上实现的技术和方法.分析和展望拉曼光谱作为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新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实现手段及应用前景.
作者:金锡哲;吴世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酯氨基酮戊酸(methylaminolevulinate,MAL,商品名Metvix)治疗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和光老化的可行性.
作者:邱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背景光动力学疗法(PDT)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它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光敏剂,另一个是与这种光敏剂吸收光谱相匹配的相应波长的光.光敏剂注入人体并代谢一段时间后,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要比在正常组织中高,此时若用相应波长的激光照射患处,可对肿瘤组织进行靶破坏.PDT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重复若干次而无不良反应,同时也可和常规治疗方法一起实施.它的缺点是只能进行局部治疗,不能显著改变全身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FIk和FIt是内皮细胞介导血管生成的强启动子,血管生成对肿瘤生长至关重要.光动力学疗法(PDT)已经应用于神经胶质瘤治疗.用PDT治疗固体恶性肿瘤涉及到系统给药后,光敏剂富集在肿瘤部位后受光激发,光敏剂在肿瘤组织内的定位和光照产生活性氧物种(ROS)使之能杀伤肿瘤部位,而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临床对PDT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研究表明能引起胶质瘤坏死延长患者生存期,然而PDT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没有很好的确定结果.
作者:丁慧颖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