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新型酞菁类光敏剂锌酞菁H_1(ZnPcH_1)介导的光动力疗法(ZnPcH_1-PDT)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人鼻咽癌CNE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TF比色法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PDT对CNE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O/EB荧光染色法、TUNEL、DNA倍体分析检测细胞的死亡方式.结果 MTT比色法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ZnPcH_1-PDT可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抑制率,并随ZnPcH_1的增加而增高(P<0.05);AO/EB荧光染色法、TUNNEL、DNA倍体分析结果均表明ZnPcH_1-PDT能够诱导CNE1细胞凋亡,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ZnPcH_1-PDT能够有效地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诱导该细胞凋亡,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魏碧娜;杨浦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微波和CO_2激光治疗子宫颈平滑肌瘤的疗效,验证微波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38例子宫颈平滑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微波组21例和激光组17例,分别采用微波组织凝固和CO_2激光气化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手术时间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微波组与激光组一次治愈率均为100%.微波组与激光组术中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8%(1/21)和29.4%(5/17),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手术时间微波组为10-20 min,激光组为20-40 min,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30 d伤口愈合微波组17例(81.0%),激光组1l例(64.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微波组织凝固技术治疗子宫颈平滑肌瘤术中出血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时间快,疗效确切.
作者:董莉蓉;梁研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早期食管癌患者1例,静脉推注PSD-007 5 mg/kg后6 h,以激光波长630 mn、功率密度150m W/cm~2半导体激光照射病灶,照射时间30min,能量密度270J/cm~2.术后1、4和8周胃镜观察治疗局部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4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 近期观察显示,患者在一次PDT术后即获得痊愈,且在术中及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光动力治疗早期食管癌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微创,选择性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永平;邱海霞;顾瑛;王颖;朱建国;梁洁;曾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532 nm半导体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76只眼,34只眼行单纯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42只眼行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观察术中能量,术后眼压恢复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前房及房角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1h、1d、1和4周的平均眼压值,联合激光组分别是(16.07±3.32)、(24.56±3.01)、(18.36±2.01)、(16.12±2.13)和(15.91±2.38)mmHg;单纯激光组分别为(15.98±2.11)、(28.12±3.37)、(19.52±2.47)、(17.22 4-2.24)和(15.87±3.41)mmHg,单纯激光组术后1 h、1 d的眼压升高幅度较联合激光组高.联合激光组周边虹膜均一次透切成功,前房出血较少,前房炎症反应较轻,无视力损伤及角膜、晶状体损伤.结论 532 nm半导体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开术具有并发症少、一次透切率高和总能量低等优势,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术式.
作者:彭蔚;蓝育青;卢彦;夏朝霞;张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局灶性光热作用技术治疗黄褐斑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36例黄褐斑患者,其中表皮型16例,真皮型5例,混合型15例.病灶局部外涂2%利多卡因乳膏,以能量密度15~20 J/cm~2、波长1 320nm Nd:YAG激光扫描照射病灶,照射3~4遍,每个治疗区产生25个微损伤柱.每3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治疗后6个月评估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表皮型及混合型黄褐斑患者经4次治疗后皮肤黑素指数、黄褐斑评分指数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而真皮型患者临床及主观评估均未取得良好效果.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等副作用.结论 局灶性光热作用技术治疗表皮型及混合型黄褐斑安全有效.
作者:邓辉;袁定芬;丁徐安;林晓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照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草莓状血管瘤患儿630例703处病灶.除8处位于睑缘的病灶,为避免对眼睛造成损伤,采用静脉全麻外,其余均不需麻醉.以功率7w、距离0.1~0.2cm连续Nd:YAG激光对病灶进行间隔、点状照射凝固,照射区面积直径0.2 cm,间隔0.3 cm,术中及时应用75%乙醇作局部物理降温,术后对治疗部位进行精心护理及茶子油涂抹,并观察其局部热反应和疗效.结果 3个月至2年的随访观察,703处瘤体全部消失,无一例复发.除19个病灶由于术后护理不当,形成局部皮肤瘢痕愈合外,其余684处病灶均未出现局部瘢痕和萎缩.结论 Nd:YAG激光照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安全有效.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治疗部位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
作者:方岩;郑锦清;蔡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半导体激光牙周袋内壁刮治术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并与传统手工器械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门诊随机选取轻、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8例,无麻醉下,口内分区将两侧同名牙分为激光组和器械组,分别用功率为2W的810nm半导体激光和手工器械进行龈下袋内壁刮治处理.分别在治疗前记录基线水平和治疗后4周记录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直观类比标度以及每颗牙的治疗时间.结果 激光组和器械组治疗4周后和治疗前相比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明显降低,两组无明显差别.激光组牙龈敏感度和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器械组.结论 半导体激光龈下刮治可明显改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对慢性牙周炎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和手工器械相比不适感小,所需治疗时间短.
作者:林江;毕良佳;宋玉琦;马巍;王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报道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患者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激光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4例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患者的皮疹特点、皮疹出现时间、分布情况进行,并与文献报道进行对比,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及皮疹特点,设计治疗方案.结果 4例患者均无家族史,其鲜红斑痣出生即有,均为单侧分布.2例患者出生即有太田痣皮损,1例10岁左右出现太田痣皮损,1例患者出生即有部分太田痣皮损,另有部分皮损出现于青春期.2例患者太田痣皮损为双侧分布,2例为单侧分布.1例患者鲜红斑痣与太田痣的皮损无重叠,其余3例患者两种皮损部分重叠.皮疹出现时间与文献报道略有不同,但符合两种疾病各自的发病特点.结论 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的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两种疾病皮损分布特点及病变轻重以及有无重叠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邱海霞;顾瑛;梁洁;曾晶;王颖;黄乃艳;朱建国;陈虹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激光与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46例50只眼具有完整资料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其中23只眼行黄斑区局部或格栅样激光光凝(激光组);27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0.1 m1(4 mg)(曲安奈德组).随访24个月以上,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及眼底改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WA)和OCT,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 激光组与曲安奈德组术后黄斑水肿消退分别为20只眼(87.0%)和15只眼(55.6%);眼压升高10 mmHg以上分别为1只眼(4.3%)和9只眼(33.3%);术后行白内障手术分别为3只眼(13.O%)和13只眼(48.1%);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激光比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更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刘鸿飞;刘静;张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应用钬激光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各种消化道息肉患者经内镜下应用钬激光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8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行钬激光治疗,84例有效,总有效率95.5%,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针对患者不同特点,术前的健康教育、术中的临床观察及术后的康复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岚;毛永平;卢忠生;窦艳;顾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532 nm半导体激光治疗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Coat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Coats病患者29例31只眼,以532 nm半导体激光反复多次光凝病变区视网膜组织,对视网膜渗出区行包围式光凝,光斑直径300~500 μm,时间0.2-0.3.s光斑间距1个光斑,每次击射300-500点,出现三级光斑为准;对病变尚未被波及黄斑中心区者,在黄斑中心区与病区之间做2~3排光凝斑,光斑直径100~200 μm,时间0.1-0.15s,以出现二级光斑为准.结果 显效6只眼(19.4%),有效23只眼(74.2%),无效2只眼(6.5%),总有效率93.6%.视力提高18只眼(58.1%),不变13只眼(41.9%).结论 激光光凝是治疗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的首选方法,是保护患者视力以及控制病情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早期病变效果特别明显.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维替泊芬联合689 nm激光光动力疗法诱导建立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rat model of the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rAION)的眼底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变化.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光动力组30只、单纯激光组5只、单纯光敏剂组5只、空白对照组5只.均以大鼠左眼为实验眼.光动力组,分为3个小组,从大鼠尾静脉注入维替泊芬1 mg/kg,在前置镜下用800 mW/cm~2能量的689nm激光分别持续照射大鼠视盘中上2/3区域83、118和236s,每个时间段各照射10只.单纯激光组仅用689nm激光采用相同激光参数持续照射大鼠视盘118s;单纯光敏剂组从大鼠尾静脉注入维替泊芬(剂量同上),此两组术后均避强光5d.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通过眼底镜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眼底视神经乳头损伤情况.结果 光动力118s小组造模后第1~6天眼底见视盘上半水肿,236s小组造模后30min左右眼底见视盘上半水肿伴视网膜出血,83s小组眼底视盘未出现明显异常改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光动力118s小组造模后30min可见到大鼠视盘上半部早期弱荧光,中后期视盘强荧光,造模≥14 d视盘上部始终低荧光.236s小组有视网膜血管阻塞.光动力83s小组、单纯光敏剂组、单纯激光组、空白对照组均未出现眼底及FFA典型改变.结论 维替泊芬联合689 nm激光光动力疗法诱导的rAION与人AION相同的眼底和FFA表现.
作者:王润生;于彬科;张玉磊;张存丽;王红艳;吕沛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国手工操作的劳动人口数量大,慢性劳损性腕管综合征发病率高.本病早期病理改变为腕横韧带增厚,管内的肌腱、肌腱周围组织、滑膜水肿,使管腔内压力增加,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该神经管内水肿和局灶性脱水髓鞘.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超短波、磁疗)镇痛效果差,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毒副作用大.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笔者应用红外偏振光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燕;王文春;庞日朝;柏玲;赵娟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自限性口腔黏膜病,发病率较高.笔者观察半导体激光照射对口腔溃疡的镇痛效果.
作者:赵广军;侯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激光包皮环切术优点突出,临床应用广泛.其常规的手术方法比较成熟,但针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置,其局限性难以克服,我科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激光包皮环切术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进行了规范,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军;袁惠丽;梁英;肖良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耳郭假囊肿是耳郭常见疾病,病因不明~([1]),可能为创伤及机械性刺激后局部循环障碍所致.主要病理变化是软骨液化致软骨间形成空腔~([2]).治疗目的是防止液体渗出、促进囊壁粘连愈合~([3]).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有电灼开窗~([4])、穿刺抽液、手术摘除、YAG激光手术.无论哪种方法均需加压包扎或石膏固定,患者痛苦较大费用较高.我院激光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CO_2激光治疗耳郭假囊肿患者52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方法及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杜秀敏;弓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睑黄瘤是脂质沉积的一种皮肤表现,为扁平黄色丘疹或斑块,常对称分布于两侧眼睑,因影响美观而要求治疗者甚多.临床多采用激光、多功能电离子以及液氮、三氯醋酸或手术切除等进行治疗.笔者对CO_2激光与液氮冷冻治疗睑黄瘤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寒春;周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光动力疗法作为治疗肝癌的新方法,能直接杀死肝癌细胞,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调节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有创伤.小、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但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多次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次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克强;吴娅利;梁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是近几年眼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对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原理、发展、过程、效果及进展作简要概括,并对准分子激光在治疗屈光不正方面的应用做相应展望.
作者:沈琴;廉井财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