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3-9430
  • 国内刊号:11-2926/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51
  • 全年订价:2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3年2期文献
  • 氩离子激光同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氩离子激光、5%和10%负载循环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DME患者121例145只患眼,随机分为3组,氩离子激光组40例49只眼、5%负载循环阈下微脉冲激光组44例50只眼和10%负载循环的阈下微脉冲激光组37例46只眼.行黄斑水肿区的局灶或格栅样激光光凝,分别于光凝前及光凝后1,3和6个月随访视力、FFA和OCT.对比三种激光治疗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氩离子激光组视力提高者11例11只眼(占22.4%),视力稳定者20例27只眼(占50.1%),视力下降者9例11只眼(占22.4%);5%和10%负载循环阈下微脉冲组视力提高者分别为9例10只眼(占20.0%)、8例11只眼(占23.9%),视力稳定者分别为21例29只眼(占58.0%)、22例24只眼(占52.2%),视力下降者分别为8例11只眼(占22.0%)、4例11只眼(占23.9%).治疗后FFA显示氩离子激光组、5%和10%负载循环阈下微脉冲组水肿完全消退者分别为14例14只眼(占28.6%)、10例11只眼(占22.0%)和9例10只眼(占21.7%),水肿部分消退者分别为19例24只眼(占49.0%)、23例28只眼(占56.0%)和21例28只眼(占60.9%),水肿加重者分别为7例11只眼(占22.4%)、11例11只眼(占22.0%)和7例8只眼(17.4%).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其中局限性水肿者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优于囊样水肿和弥漫水肿.结论 氩离子激光同阈下微脉冲激光均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有效,但三组在疗效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谢婷玉;阿提开木·吾布力;朱国伟;范媛媛;陈雪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种激光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各型血管角皮瘤的策略探讨

    目的 观察各型血管角皮瘤激光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血管角皮瘤患者19例,根据各型的不同特点分别或联合应用CO2激光、脉冲染料激光和长脉冲Nd∶YAG激光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定疗效.结果 治愈16例,占84.2%;好转1例,占5.3%;无效2例,占10.5%;形成瘢痕4例,占21.1%;色素改变7例,占36.8%;16例治愈病例的平均治疗次数为1.75次.结论 根据血管角皮瘤的类型、发生部位、数量、增生情况、颜色和患者的美容要求选择适当的激光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治疗次数和不良反应.

    作者:曾颖;林琼珠;占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扁平疣患者112例,分为治疗组52例,采用5-ALA-PDT治疗,应用LED光源照射,功率密度70 mW/cm2,距离20 cm,照射20min.对照组60例,采用冷冻治疗.末次治疗后20 d判定两组疗效.末次治疗后3个月后判定两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共治疗1~4次后,痊愈率92.0%,治疗后无感染、溃烂或瘢痕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经1~4次治疗后痊愈率71.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6.0%,对照组复发率21.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5-ALA-PDT治疗扁平疣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云杰;杨宇光;仇萌;曲莉;林卉;郭晓娟;邹先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冷冻联合激光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联合CO2激光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多发性尖锐湿疣患者180例,女性.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液氮冷冻联合CO2激光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激光组单纯采用CO2激光治疗,输出功率13~15 W;冷冻组单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术后15d,1、2、3和6个月随访,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6.7%、73.3%和70.0%,治疗组和激光组比较、治疗组和冷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激光组与冷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液氮冷冻联合CO2激光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尖锐湿疣可提高治愈率,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米宁;宋玲;陈焕英;谢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entacam系统测量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近视患者角膜厚度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Pentacam系统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准分子激光手术前近视患者中央角膜薄点厚度的差异.方法 对准备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69例138只眼,分别采用Pentacam系统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薄点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entacam系统、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薄点厚度值分别为(548.0±28.9) μm和(538.8±29.4)μm,两者高度正相关(P<0.05).Pentacam系统比A型超声测得的中央角膜厚度厚(9.2±9.9)μm,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该差值与A型超声测量角膜厚度值负相关(P<0.05),而与屈光度、年龄等无关.结论 Pentacam测量近视患者角膜厚度值略高于A型超声法,尽管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但相互间还不能完全替代.

    作者:张士胜;张静;姚文琴;廖华萍;戴南平;于青;刘春雷;董世奇;廉井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光动力疗法治愈上消化道癌5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光动力疗法治愈5例上消化道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参数的选择.方法 分期较早的上消化道癌患者5例,光敏剂应用血卟啉衍生物治疗患者2例,卟吩姆钠治疗患者3例,给药剂量分别为5 mg/kg和2 mg/kg.给药后24~72 h分别应用金蒸气激光和半导体激光照射,功率密度100~150 mW/cm2,能量密度100~150 J/cm2.结果 3例患者行1个疗程光动力治疗后获得治愈;1例胃窦癌患者1个疗程光动力治疗后获得治愈,4年后,胃体再发癌变,再行1个疗程光动力治疗后治愈;1例患者病灶侵犯固有肌浅层,行1个疗程光动力治疗后病灶少许残留,再次光动力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所有患者随访2~8年未见复发或转移,总体不良反应轻微,1例患者治愈后出现食管瘢痕性狭窄.结论 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分期较早的上消化道癌,可取得根治效果,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刘慧龙;李慧莉;贾晓燕;介雅慧;徐留柱;刘端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ALA-PDT对两种鼻咽癌细胞EBV-C666-1和CNE2的杀伤效应研究

    目的 比较处于不同细胞生长期的EBV-C666-1和CNE2鼻咽癌细胞加入相同浓度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孵育相同时间后,所产生PpⅨ总量的差异以及对PDT的响应情况.方法 通过计数法测定C666-1和CNE2细胞的生长曲线,利用荧光光谱技术检测处于不同生长期的细胞吸收5-ALA所生成的PpⅨ含量,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5-ALA-PpⅨ在两种细胞中的亚细胞分布.分别在细胞培养24,48和72 h后,对两株细胞进行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PDT)实验,使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 C666-1细胞中5-ALA-PpⅨ的含量明显低于CNE2细胞.同种细胞在不同生长期吸收5-ALA后所生成的PpⅨ的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5-ALA-PpⅨ主要分布在C666-1细胞的线粒体,而在CNE2细胞中主要分布于细胞膜.相同实验条件下,C666-1细胞在培养24和48 h的PDT实验中,存活率低于CNE2,而在细胞培养72 h后的PDT实验中,存活率高于CNE2.结论 处于不同生长期的C666-1和CNE2细胞吸收5-ALA后所生成的Pp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细胞中PpⅨ的含量和分布是影响PDT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惠芬;林黎升;郑秋萍;李步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e-Ne激光穴位照射对人工流产和清宫术后疼痛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He-Ne激光穴位照射对人工流产和清宫术后疼痛镇痛的效果.方法 依据循证医学/DME原则,运用随机盲法,将人工流产、清宫术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应用He-Ne激光照射不同三组穴位,对照组58例应用针刺穴位治疗.对He-Ne激光穴位照射治疗人工流产、清宫术后疼痛的有效性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结果 He-Ne激光穴位照射治疗人工流产、清宫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穴位的方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e-Ne激光穴位照射治疗人工流产和清宫术后疼痛,方法更为安全,与单纯应用针刺法比较疗效更佳,患者依从性更好.

    作者:李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光动力疗法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光动力疗法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恶性胶质瘤患者128例,男性69例,女性5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即PDT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58例,仅进行手术治疗.对治疗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护理,并配合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 治疗组患者未见皮肤光敏反应等其他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45.7%.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60.0%,2年生存率2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辅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护理,无一例患者出现皮肤光敏反应等并发症,均安全度过脑水肿期,疗效显著.

    作者:刘爽;李建华;岳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42例

    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笔者采用CO2激光治疗机点阵换肤系统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4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42例,男性1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25.12±1.4)岁.平均病程(4.12±0.46)年,轻度瘢痕12例,中度瘢痕22例,重度瘢痕8例.

    作者:赵广琼;骆丽;陈思瑜;谢彩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物联合红蓝光治疗酒渣鼻疗效观察

    酒渣鼻,是一种发生于局部位于面部中央部分的慢性皮肤疾病,早期表现为局部弥漫性皮肤潮红,伴发丘疹、脓疮及毛细血管扩张损害,晚期形成鼻赘,病因尚未明确[1].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笔者对药物联合红蓝光治疗酒渣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正祥;谢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O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27例临床观察

    局灶性光热作用是指当激光光束直径为数百微米以下时,光束经过的组织吸收激光能量产生热量,形成柱状的热变性区.在这一过程中,激光光束所照射的区域称为显微治疗区(microscopic treatment zones,MTZ).由于水分吸收激光能量导致一定程度的热损伤,因此照射区会形成柱状微小的表皮热变性坏死改变(microscope epidermal necrotic debris,MENDs),或者在更高能量密度下,激光穿透皮肤形成微消融孔(microscope aablative zoon,MAZ).

    作者:谭敏;鲁艳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Nd∶YAG激光治疗Valsalva视网膜病变1例

    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位于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或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界膜之间,可见于眼外伤、Valsalva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伴发于视网膜动脉血管瘤病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1].此外,血液性疾病也可引起视网膜前出血[2].1972年,Duane等[3]首次报道Valsalva视网膜病变是指在关闭声门的情况下作极度的深呼气动作时,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突然增加,致使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视网膜出血.目前,该病的发病率无明确报道,但临床上并不少见,且常被忽视.笔者采用Nd∶YAG激光治疗后,视力迅速提高,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姗姗;李保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低强度激光穴位照射配合电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0例

    2011~2012年,笔者采用超激光穴位照射配合电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3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急性面神经炎患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7~50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者18例,右侧者12例,病程1~5d.临床表现急性起病,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及额纹消失,眼裂变宽,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鼓腮、吹口哨等.全部病例无糖尿病、心肝肾功能障碍,无颅脑外伤及肿瘤.

    作者:张德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激光手术新探索

    近年来,工程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同步发展加快了皮肤科领域新技术的步伐.皮肤科的未来发展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非侵袭性的成像技术;(2)以皮肤外观的实时反馈为基础的改进的“破坏性”的医疗设备.这篇文章综述了激光外科的新进展和以能量技术为基础的皮肤科医学的未来.

    作者:周海林;栾琪;张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的光学特性

    血卟啉单甲醚(HMME)是许德余教授等研制的一种新型光敏剂,其单态氧量子产率为0.6,作为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光敏剂已完成临床试验.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HMME的单光子吸收、双光子吸收、荧光发射和光漂白等特性.

    作者:王颖;Tim CL;Gregory FG;Michael D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550nm掺铒点阵激光联合贝美前列素外用治疗色素减退性瘢痕

    背景 色素减退性瘢痕的治疗尚属一大难题,现有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且不持久.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换肤被认为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目的 论证点阵激光换肤联合贝美前列素及维甲酸或吡美莫司外用治疗色素减退性瘢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 色素减退性瘢痕的患者14例,每隔4~8周进行一个疗程1 550 nm掺铒点阵激光治疗,平均进行4.5个疗程,随后外用贝美前列素及维甲酸或吡美莫司治疗.抽选一名未参与实验的医师,运用四级评分法(一级,症状改善≤25%;二级,症状改善在26%~50%;三级,症状改善在51%~75%;四级,症状改善>75%),对治疗前及后一次治疗后4周拍摄的数码照片进行评估.

    作者:林挺;Massaki AB;Fabi SG;Fitzpatrick R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短脉冲激光角膜手术

    自上世纪70年代激光开始应用于医学,依赖于如波长、脉宽、脉冲能量、峰值功率以及聚焦性能等激光参数,激光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显著不同.超短脉冲激光的脉冲宽度在皮秒以下,可以用相对小的脉冲能量实现相当大的峰值功率,其激光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为光致破裂.超短脉冲激光对组织特殊的相互作用过程在时间标尺上远远短于经典的热传导或声波的传播过程:当脉冲能量尚局限在焦点范围内时即发生光致破裂,这使得激光在组织内产生强烈的局部效应.

    作者:张佳莹;K Plamann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