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3-9430
  • 国内刊号:11-2926/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51
  • 全年订价:2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临床医学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3年3期文献
  • 多替泊芬-光动力疗法肿瘤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多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1)体外杀伤效应实验,肿瘤细胞加药后孵育3h,采用波长627.8 nm、功率密度20 mW/cm2的激光照射300 s,应用磺酰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sulforhodamine B,SRB)检测多替泊芬对人口腔鳞癌细胞KB、人结肠腺癌细胞HCT-116、人胃腺癌细胞MKN-45、人宫颈上皮鳞癌细胞HELA、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人膀胱癌细胞T-24等6株人实体瘤细胞增殖生长的抑制作用.(2)在体抗肿瘤效应实验,荷瘤裸小鼠单次静脉注射多替泊芬后1h,采用波长627.8 nm、功率密度120 mW/cm2的激光照射肿瘤30 min,检测多替泊芬-PDT对裸小鼠人鳞癌KB、人胃腺癌MKN-28、人结肠腺癌HCT-116三种移植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多替泊芬光动力治疗对6株人实体瘤细胞生长抑制的IC50为0.14 ~0.20 μM;加药无激光照射时,对人实体瘤细胞无生长抑制作用.多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对人鳞癌KB、人胃腺癌MKN-28和人结肠腺癌HCT-116三种裸小鼠移植瘤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该作用与药物剂量相关,10 mg/kg多替泊芬光动力治疗后第24天上述三种移植瘤的相对肿瘤增值率分别为13.8%、11.7%、14.2%.结论 多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对本实验的6株人实体瘤细胞、三种实体瘤均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陶纪宁;袁胜涛;陈文晖;李朝渊;王春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五种竹红菌素衍生物吸收光谱的研究

    目的 观察5种新型竹红菌素衍生物的吸收光谱特征,以期待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相关研究数据.方法 5种光敏剂为竹红菌素乙素(Hypocrellin,HB)的二位ω-氨基磺酸衍生物THB、3HB和4HB,及十七位ω-氨基磺酸衍生物3SB和4SB.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5种光敏剂及其母体HB在的8μμM/ml光敏剂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中和35 mM/ml光敏剂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中的吸收光谱.结果 在相同浓度下,5种衍生物在肿瘤光疗窗口(波长600~900 nm)的光吸收较母体HB都有很大提高.5种衍生物在DMSO环境的吸收光谱较在PBS环境红移(1~ 15 nm),且吸收强度增加.结论 5种衍生物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光敏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张露勇;顾瑛;赵井泉;邱海霞;曾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两种体位下经皮穿刺激光气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目的 探讨侧卧体位和俯卧体位在经皮穿刺激光气化减压术中的应用,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椎间盘突出患者225例,采用随机前瞻性分组方法分为两组,A组为俯卧位组116例和B组为侧卧位组109例.两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经“C”型臂引导行经皮穿刺激光气化减压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穿刺时间、治疗前后腿痛的视觉分析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腰痛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腰、腿VAS疼痛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但A、B组手术时间、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术中不适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侧卧位治疗适用于术中耐受能力差和需给予臭氧注射的患者,俯卧位适合于髓核突出较大需双侧穿刺和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两种体位下经皮穿刺激光气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安全、可行,术后短期疗效显著.

    作者:赵继荣;王兴盛;陈文;朱换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分析联合治疗与单独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在治疗白癜风疗效方面的差异性.方法 白癜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治疗组62.2%,对照组4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短期疗效好,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

    作者:于宇;林双娇;宋维芳;刘作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调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Q开关1 064 nm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疗效.方法 太田痣患者248例,采用Q开关1 064 nm激光治疗.回顾分析治疗后疗效、影响因素及并发症.结果 248例患者,经过1~6次和6次以上治疗,痊愈的患者为236例(95.2%),显效的患者为12例(4.8%).治疗次数与疗效呈正相关,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治疗有效率与痊愈率随之增高.治疗4次时,皮损颜色为灰褐色(78.2%)患者的显效率较蓝黑色(59.4%)的患者高;额部(75.7%)、颧颞部(75.8%)皮损的疗效较眼睑部(51.8%)好.治疗时常见的即刻不良反应为局部疼痛、渗血、肿胀.19例(7.4%)出现了短暂性色素沉着.结论 Q开关1 064 nm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作者:刘晓红;苑凯华;张桃花;吴少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LASIK手术角膜残留基质床厚度与角膜后表面高度和球差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LASIK术后残留角膜基质床厚度对角膜后表面高度和球差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矫正患者129例252只眼的资料,根据术后残留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将资料分为2组,A组为角膜基质床的厚度> 350 μm组和B组为角膜基质床的厚度300~ 350 μm.采用Peten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对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和球差进行检查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9例252只眼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患者,手术顺利,两组术前角膜后表面高度和球差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值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角膜后表面球差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如LASIK术中保留角膜厚度>300μm,则残留基质床厚度对角膜后表面形态无影响,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角膜扩张的发生.

    作者:郭惠玲;杜改萍;王丽强;刘怡;葛梅;黄一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反义核酸探针的细胞摄取及分布

    目的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标记的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在细胞的摄取和细胞内分布.并评价阳离子脂质体载体对提高细胞摄取的作用.方法 合成针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第1723-1741密码子的18个碱基的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在3末端连接荧光素-5-异硫氰酸盐(FITC).转hTERT的胎儿神经前体细胞hNPCs-G3作为实验细胞.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反义探针载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分布并测定荧光强度.结果 无脂质体介导的对照组细胞荧光强度很低,荧光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荧光强度低于细胞膜.脂质体介导的实验组细胞荧光强度显著增加,细胞核荧光强度显著高于细胞膜,两者的荧光强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无载体的反义探针细胞摄取率较低,细胞膜探针结合较多.脂质体载体可显著提高细胞对探针的摄取,且大部分探针进入细胞核.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清晰显示细胞对探针的摄取及细胞分布,是一种直观有效的研究工具.

    作者:刘长滨;徐白萱;王瑞民;姚树林;关志伟;田嘉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蒂珂清痘净颜护肤品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蒂珂(Dermal Quotient,D-Q)清痘净颜护肤品联合红蓝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痤疮治疗仪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Ⅰ~Ⅲ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Q-LED组给予D-Q清痘净颜护肤品联合红蓝光治疗,LED组仅予红蓝光治疗.每周照射2次,治疗间隔3天,连续治疗4周.在第4周和第8周分别评估其疗效.结果 第4周时,DQ-LED组和LED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DQ-LED组和LED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DQ-LED组Pillsbury Ⅰ级痤疮患者全部痊愈或显效,PillsburyⅡ级患者痊愈或显效的例数增加.结论 D-Q清痘净颜护肤品联合红蓝光照射是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D-Q清痘净颜护肤品对于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更佳,痤疮好转后继续使用D-Q清痘净颜护肤品有助于维持治疗效果.

    作者:李妍;徐婧;李尧;穆以璠;赵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睑缘痣细胞痣63例

    眼睑缘的皮肤赘生物中,以痣细胞痣和寻常疣常见.除影响美观外,甚至会影响患者视物,其中又以痣细胞痣多见.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睑缘痣细胞痣患者63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睑缘痣细胞痣患者63例,女性52例,男性11例;年龄18 ~ 59岁.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上睑缘43例、下睑缘20例,59例位于睑缘皮肤侧,4例偏结膜侧.病变直径<3 mm.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障碍,无恶性肿瘤病史,近期无服用维甲酸类药物史,无瘢痕疙瘩及白癜风病史.

    作者:朱才勇;孙爱娟;甄英;陈海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O2激光包皮环切术校正阴茎扭转畸形1103例

    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笔者通过改进激光包皮环切术方法,纠正阴茎扭转畸形1 10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阴茎扭转畸形患者1 103例,年龄6~46岁,平均年龄15.6岁.均向左侧扭转,阴茎扭转< 20° 546例,阴茎扭转在20° ~40° 492例,阴茎扭转>40° 65例,大扭转度为90°.所有患者没有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心肺肝肾等重大疾病.

    作者:李军;陈芳茹;梁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颜面部扁平疣7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笔者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扁平疣患者70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面部扁平疣患者70例,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6 ~ 46岁,平均26岁.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面部密集米粒至绿豆大小扁平褐色或皮色丘疹.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治疗,无内脏疾病史.其中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有瘙痒症状.

    作者:林琼;翁文馨;林炳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Er:YAG激光治疗对牙髓的作用

    Er:YAG激光作为第一种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用于口腔硬组织的激光,以其高效、无痛和对牙髓组织损伤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Er:YAG激光在对恒牙和乳牙备洞及直接作用于牙髓时,产生的热效应小,不会给牙髓组织带来不可逆损伤.还可以降低炎症反应程度,促进牙本质桥的快速生成.

    作者:郭怡丹;张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上转换纳米粒子作为遥控纳米转换器用于光动力在体治疗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肿瘤的方法已经广泛用于临床,传统的PDT由于受到光源(波长630 nm)穿透深度的限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对肿瘤的治疗效果.近几年上转换纳米粒子(upconversion fluorescent nanoparticles,UCNs)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被应用于PDT领域,为提高PDT的治疗深度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UCNs可以吸收长波长(700 ~1 100 nm)的近红外光并把它转化为能够激发光敏剂的可见光(500~700 nm),然而由于UCNs的转换效率低,所以基于UCNs的PDT目前还只是停留在体外实验阶段.

    作者:Idris NM;Gnanasammandhan MK;Zhang Y;赵洪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牛眼角膜、晶状体及视网膜的光学吸收和散射特性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参数可以用于诊断多种疾病,因此随着医用激光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确定眼组织光学参数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光学参数会直接影响光在组织中的分布,主要的研究参数包括吸收系数μa和散射系数μs.本文研究了牛眼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在近红外范围内不同的激光波长下的光学参数.使用逆倍增法(inverse adding method)、库贝卡-芒克定律(Kubelka-Munk method,K-M)以及逆蒙特卡罗方法(Inverse Monte Carlo Method)通过测量牛眼的角膜、晶状体以及视网膜在连续Ti:sapphire激光照射下的全漫透射率、全漫反射率和准直透射率来确定其在750 ~1 000nm范围内的光学吸收系数μa和散射系数μs.将使用这三种方法获得的光学参数进行对比和讨论.

    作者:Brian GY;Lawrence CM;Dhiraj KS;甄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激光治疗前后鲜红斑痣生化成分的空间频域成像的初步研究

    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是一种先天性良性且不自然消褪的毛细血管扩张畸形.目前激光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PWS的治疗.然而,对于激光治疗后PWS的反应尚未有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因此,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组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用于客观评价PWS的技术方案.本论文研究者开发完成了一个基于LED(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的空间频域成像(spatial frequency domain imaging,SFDI)系统,能够应用于定量评估激光治疗前后PWS生化成分的变化.

    作者:Mazhar A;Sharif SA;Cuccia JD;陈德福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