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点阵式Er∶ YAG激光治疗酒渣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酒渣鼻患者27例,以595 nm脉冲染料激光照射病变区,2周后再以点阵式Er∶ YAG激光治疗病变区.两次治疗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末次治疗后2周和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末次治疗后2周显效率为92.6%,治疗后6个月显效率为88.9%;患者满意率达85.2%.结论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点阵式Er∶YAG激光治疗酒渣鼻安全有效.
作者:常娜;李廷慧;张杨杨;贾赤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新型光敏剂Ru化合物介导的光动力(Ru complex 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Ru-PDT)对5株离体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杀伤作用,并初步研究PDT杀菌的作用位点.方法 分离培养两株标准菌株ATCC 27853、PA01(即ATCC 15692)和3株临床耐药菌株,制备成~108 CFU/ml的细菌悬液.实验分为4组:PDT组、单纯光敏剂组、单纯照光组和空白对照组.(1)PDT组:不同浓度Ru光敏剂(终浓度为0.1、0.25、1.0、2.5、10和25 μM)与细菌悬液混合后避光孵育30 min,用457 nm激光照射,照射时间10 min,功率密度为40 mW/cm2.(2)单纯光敏剂组:50 μM光敏剂Ru化合物与细菌悬液避光混合,孵育30 min,不予激光照射.(3)单纯照光组:同浓度细菌悬液与PBS混合后,采用波长457 nm激光照射,照射时间10 min,功率密度为40 mW/cm2.(4)空白对照组:将细菌悬液与PBS混合后,不加入光敏剂,不予激光照射.将各组处理后的细菌悬液收集,10倍递增连续稀释后涂板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将PDT处理前后的细菌收集固定,制备超薄切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PDT作用后菌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在本实验的光敏剂浓度范围内,PDT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伤作用呈光敏剂浓度依赖性,以10μM光敏剂Ru,PDT处理5株菌均能达到有效杀菌.单纯照光或光敏剂孵育对细菌存活无影响.电镜观察发现PDT处理组细菌膜结构破坏严重,细菌内容物外溢.结论 Ru-PDT能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好的体外杀菌作用;临床耐药菌的膜结构是其产生杀菌作用的重要位点.
作者:吴苏敏;王钰铖;甄洁;王颖;顾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 斑秃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卤米松乳膏治疗,比效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42例患者,痊愈27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40例患者,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5例.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斑秃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林挺;杨慧兰;刘仲荣;李雪梅;廖春;贺益平;刘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采用钬激光和第四代EMS(Electro Medical Systems,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联合钬激光或第四代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鹿角型肾结石患者83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平均碎石清石时间、平均出血量、近期和远期结石清除率及手术严重并发症等指标,比较两种碎石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832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镜通道,所有病例均单通道碎石.钬激光组术后5d结石清除率为76.0%,平均碎石时间(51±6.3) min,平均碎石清石时间(97±5.6) min,平均出血量(75.3±7.6) ml.EMS组术后5d结石清除率为83.5%,,平均碎石清石时间为(78 ±5.0)min,平均出血量(65 ±7.0)ml.术后1个月时钬激光组和EMS组结石排除率分别为87.0%和91.8%.两组相比,EMS组的平均碎石清石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及远期结石清除率均优于钬激光组(P<0.05).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顽固性高热、严重血尿、肾周血肿、气胸、穿孔、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肾镜联合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与钬激光相比,具有更加安全、高效的优势.但对于质地较硬的结石两者联合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周逢海;马玉磊;周川;吕海迪;郭秀全;王养民;李海元;郑英;方玉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各种原因所致皮肤溃疡患者136例,分为对照组患者68例,采用康复新液外敷,每日2次;试验组患者68例,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康复新液外敷治疗,激光照射时间10 min,每日1次,治疗后3、7、14、21 d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1d的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2%和76.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总积分值降低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皮肤溃疡疗效较单纯外用康复新液治疗疗效好.
作者:刘艳;宋英;王秀霞;邹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激光气化减压术加臭氧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7例,分为:治疗组(A组)患者73例,采用激光气化减压术加臭氧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对照组(B组)患者74例,采用激光气化减压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术后1、3和6个月随访,根据Macnab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0%.A组术后1、3和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5.8%、74.0%、80.8%;B组术后1、3和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43.2%、47.3%、48.6%,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激光气化减压术加臭氧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赵继荣;陈文;王兴盛;朱换平;贾茂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420 nm强脉冲光及红蓝光治疗炎症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炎症性痤疮患者60例,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采用420 nm强脉冲光治疗;B组30例患者,采用红蓝光治疗.每周治疗2次,治疗4周后评价总疗效.结果 治疗后4周,A组有效率为96.7%,B组有效率为73.3%,经x2检验,A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420 nm强脉冲光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比红蓝光疗效好.
作者:于宇;翁文馨;宋维芳;林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对痛经症的镇痛效果.方法 依据循证医学/图样测评法(Design,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DME)原则,运用随机盲法,将痛经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不同三组穴位;对照组60例,应用针刺穴位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痛经症的有效性,并进行临床观察和评价.结果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痛经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穴位法(Ⅰ级镇痛率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数字分级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痛经症的方法更为安全,与单纯应用针刺法比较疗效更佳,患者依从性更好.
作者: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mm,CA)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发病机制是由人乳头瘤病毒(common wart,HPV)感染所致[1],患者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也可通过其他形式传播[2].近年来,CA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在性传播疾病中跃居第二位.传统治疗方法以单纯药物外敷、微波电凝、CO2激光烧灼、液氮冷冻为主,均难以根治,治疗后复发率高[3],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降低复发率,是临床探讨的课题.近年来,笔者应用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联合CO2激光、半导体激光治疗CA并配合各项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双娇;林琼;张添龙;李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所有的麻醉事故中,有1/3与气管插管困难有关[1],如处理不当有可能造成气道损伤、缺氧、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目前,现有的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方法和器材价格较高,基层医院限于经济原因无法采购并使用,这给临床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笔者通过查阅资料[2-5],根据颈部软组织透光性原理利用激光光索传光来解决盲探气管插管的定位问题,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克麒;李学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手术和放化疗相比,它的优势之一就是治疗后能够引起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对残余的恶性组织有进一步的清除作用.本文对近十年来光动力治疗和抗肿瘤免疫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光动力治疗抗肿瘤免疫的机制探讨以及影响因素,使读者对光动力治疗肿瘤的免疫效应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者:赵洪友;王钰铖;邱海霞;顾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肿瘤光动力疗法(Photodynsmic therapy,PDT)是一种应用于实体肿瘤治疗的新方法.机体被施予光敏剂后,再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光敏剂随之活化,与底物及氧分子作用产生单线态氧及其他活性氧物质,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此外,其他作用如血管损伤、诱发炎症反应、促进抗肿瘤免疫等亦可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本文综述了光动力疗法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亚楠;王怡乔;潘铁成;程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 的探索二代光敏剂他拉泊芬(Talaporfin sodium)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佳激光剂量,评估PDT的剂量限制毒性(dose limiting toxicity,DLT)、不良反应和毒性.
作者:Yano T;Muto M;Yoshimura K;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背景与目的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和激光散斑衬比成像(Laser speckle contrast imaging,LSCI)均可以运用于监测微血管血流灌注量(blood perfusion).然而,这两种技术测量得到的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有明确的结论.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评估LDF和LSCI测得数值的相互关系.
作者:Binzoni T;Humeau-Heurtier A;Abraham P;陈德福 刊期: 2014年第01期